你的位置:亞寶社區 >> 資訊 >> 文化教育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學者:凱飛族難圓記者夢

發佈: 2011-11-29 15:21 |   來源: sina.com  |  查看: 78次

(中央社記者陳虹瑾台北29日電)年輕學子想從事大眾傳播,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陳清河建議,有志者須建構解決問題、關心社會、獨立思考三大核心能力,「無奈不少學生是凱飛族(cared-free),等著被照顧」。

所謂「凱飛族」是英文「cared-free」的音譯,指的是仍被照護(cared)且追求自由(free)的族群。

2011兩岸六方媒體高峰會議傳媒論壇上午在台北登場,主題是「數位匯流下的媒體發展」,除了台北市報業商業同業公會,還有來自江蘇、上海、浙江、香港、澳門的新聞工作者協會代表團。

旺報社長黃清龍在論壇中指出,在過去,新聞傳播學院的學生接受理論、實務、採訪、寫作,攝影等訓練,但「現在要怎麼訓練學生」是一大難題。他拋出疑問,傳統新聞學院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媒體招聘新人時,應該選擇怎麼樣的人才?

對此,陳清河表示,有志從事大眾傳播者,敬業樂群是關鍵態度。有興趣的學子平日就應建構「獨立解決自己問題」、「參與社會」以及「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

「我們常問學生,看了報紙沒有?新聞看了沒有?結果是寥寥無幾。」他觀察,現在許多學生「不叫草莓族,而是凱飛族;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等著被照顧」。

陳清河說,數位匯流時代,最大的改變是消費者,「現在是即時反饋的時代,售後服務相當重要,消費者有反饋的時候,要不斷去做服務。」

此外,他表示,現在很多傳媒走向媚俗一路,但報紙畢竟還是文化深度媒體;如何讓消費者端感受到「非你不可」、「無可替代」,才是報紙存活的依據。

江蘇省新華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周躍敏則說,報紙閱讀對象年齡逐步老化,傳統紙媒在新媒體衝擊下,不少人「慌不擇路」。他建議,相對於網路媒體的快讀與淺讀,紙媒應朝「慢讀」、「深讀」發展,以文化打造報業品牌。1001129

打印 | 收藏此頁 |  推薦給好友 | 舉報
上一篇 下一篇
 

評分:0

發表評論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