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亞寶社區 >> 資訊 >> 文化教育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名人加持 東坡肉、李鴻章雜燴紅到今

發佈: 2008-5-30 15:27 |   來源: 聯合新聞  |  查看: 72次

名人能衍伸出一道菜,這道菜還廣為流傳,多半有一段曲折的傳奇,如東坡肉、左宗棠雞,安徽一地,就出了不少名人與名菜,有些是美談、有些是巧合,也有些是要人命…

今日示範/安徽香廚酒樓總經理李小磊

記者陳靜宜/攝影

自古以來,名人加上料理,獨成一道特別菜名的並不少,如「東坡肉」與「羅西尼牛排」,這兩道菜已經約定俗成,代表特定的烹調方式,如果到餐館點東坡肉,絕不會端來炸豬排,點羅西尼牛排也不會送來牛肋條。

蘇東坡+滷肉=東坡肉

說起蘇東坡,雖然在創作與美食上都留下不錯的成績單,不過想到李國文在《中國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對文人的告誡,「為文,就老老實實爬格子;為官,就兢兢業業等因奉此;為車夫,就規規矩矩遵守交通規則;為小蘿蔔頭,就永遠看著上司的眼色行事。」東坡不懷懺悔之心好好虛心檢討,偏偏貶到哪吃到哪,這等行徑自然讓人忌妒得牙癢癢,日子過得愈愜意就被調得愈遠。

安徽人是另一個例子。安徽可說是名人工廠,胡綿濤、朱元璋、華陀、常遇春、胡惟庸、包拯都是安徽人,名人一多,名人菜也是中國之冠。至於口味如何,歷史已經說出了答案。

名人加持成名菜,可不是人人照單全收,北大中文系教授陳平原曾針對這事談論過,「雖然安徽有胡適一品鍋、北京有馬先生湯,不過真正廣為流傳的也就只有東坡肉,胡適算得上是近代名人,不過胡適非以美食專長,胡適一品鍋自然難成名菜。」

東坡肉:中國最出名的名人名菜,因為菜如其人,反映蘇東坡身處逆境、不失詼諧從容的個性。

記者陳靜宜/攝影

胡適+一品鍋=胡適一品鍋

胡適,安徽績溪人,相傳胡夫人經常以此菜招待外賓,因而得名。

與胡適相交甚篤的梁實秋曾回憶這道菜:「一隻大鐵鍋,熱騰騰地端上了桌,裡面還滾沸,一層雞、一層鴨、一層肉、一層油豆腐,點綴著一些蛋皮餃。緊底下是蘿蔔、青菜,味道好極。」

這樣的煮法並非胡適獨創,安徽農家菜中,就有把菜肴按先素後葷的順序,逐層鋪在一口兩耳鐵鍋內煮滾。當年乾隆皇南遊時吃到這道菜,曾大為讚美,賜名「一品鍋」,現在皖南一帶,居民婚宴上都會有這道菜。

東海大學老師陳以愛長年研究胡適,她表示文史資料中,並未強調過胡適會做菜,也未提及胡適對吃講究,看來這道菜由胡夫人發揚光大的可能性高。

幸虧調理也不難,把食材妥貼擺進去,也就完成了大半,鍋裡材料豐富,味道卻不會混濁,香氣濃郁。

胡適一品鍋:據說胡適任駐美大使時,曾以一品鍋招待外賓。一品鍋也是徽菜代表之一。

記者陳靜宜/攝影

朱元璋+豆腐=洪武豆腐

這道菜出自於安徽鳳陽縣,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家裡很窮,曾到皇覺寺出家,後因連年災荒,被迫離開寺廟到處化緣,有天到了某位廚師家門口,廚師見他可憐,將一塊剛出鍋的「釀豆腐」施捨給他。

後來朱元璋當上皇帝,派人到安徽把當年那位廚師找來封為御膳師,就只做釀豆腐,歷史上曾列為貢菜。

洪武豆腐是將嫩豆腐切片,夾入豬肉末、蝦仁末,裹上麵粉糊油炸至金黃色,這道菜強調溜功,豆腐要能像番茄般地鼓漲起來,需要多年功力才能溜得好,外酥內軟,帶酸甜味。

洪武豆腐:經多年演進,洪武豆腐愈發講究,做工繁複,特點是金黃油亮、外酥內嫩。

記者陳靜宜/攝影

淮南王劉安+嫩豆腐=劉安點豆腐

《本草綱目》中記載:「豆腐之法,始于漢淮南王劉安。」淮南王劉安是如何跟豆腐扯上關係?原來,劉安講求黃老之術,長期生活在安徽壽縣,當時陪在他旁邊的僧道也長年吃素,為了討好劉安,於是精心製作出鮮美豆腐,也可以說是發明了豆腐。劉安一吃,果然美味,於是下令大量製作,如此一來,劉安豆腐也就一舉成名。

在安徽,這道豆腐稱為「劉安點豆腐」、「劉安點丹」,丹是指「丹藥」,從數年前開始,在一般餐館裡就可以看到豆腐表演,先在空碗裡放點「秘方」,接著由服務員倒入豆漿,靜置不消幾分鐘,豆漿便慢慢凝固成了豆腐,添上一瓢豆瓣醬即可食用,細緻度介於豆花與豆腐間。

到底「秘方」是什麼,店家怎麼都不肯透露,反倒為劉安豆腐又添了神秘色彩。

劉安點丹:安徽餐館裡現場表演豆漿變豆腐,好像變魔術一般。

記者陳靜宜/攝影

李鴻章+雜燴=李鴻章雜燴

雜燴在中菜裡很常見,高級的就用烏參、魷魚;平價版就是豬內臟、牛雜等。傳說有一次李鴻章請老外用餐,連吃了幾個小時,老外還不肯離席,這時總管跟李鴻章說,「菜已經上完,該怎麼辦?」李鴻章說,「就把這些剩菜混合在一起加熱,用大盆端上來。」

這道菜反而讓老外吃得讚不絕口,李鴻章回答,「好吃多吃。」沒想到因為發音相似,老外以為菜名就是「hotchpotch(雜燴之意)」,於是這道菜就叫「李鴻章雜燴」了。

雜燴配料不一,端看手邊現有素材,在安徽當地品嘗到的「李鴻章雜燴」,湯汁香濃,料多高檔食材,就像豐美佛跳牆。

李鴻章雜燴:因為李鴻章,雜燴這道菜廣為老外所知。安徽當地用的食材多為雞肉、魚肉、火腿、魷魚、干貝、冬菇等。

記者陳靜宜/攝影

曹操+雞=曹操錦囊雞

曹操是安徽亳州人,當年孫權趁曹操在漢中征伐,無暇顧及合肥時,率十萬大軍突襲合肥,曹操連夜派人送來密令,密令用白色織錦袋包著,內裝破敵計謀,也就是俗稱的「錦囊妙計」。當地人延伸這段故事,做成了一道料理,後成為合肥名菜。

第一眼看起來,好像雞與鴿裹在暖呼呼棉被裡睡覺,仔細一看,這可是一道費工的料理,揚州有名菜「三套鴨」──老雄鴨去骨,內套去骨的野鴨,野鴨再套鴿子;這道則是空豬肚套去骨烏骨雞,雞裡套去骨老鴿。

該怎麼吃呢?不需掀開棉被,直接切開分食即可,雞湯鮮香、豬肚肥美,堪稱工夫菜。

曹操錦囊雞:乍看這雞真怪,原來外套豬肚,內裡藏著去骨老鴿,一套疊一套,呼應曹操一計又一計。

記者陳靜宜/攝影

(資料提供/安徽省烹飪協會,相關菜色將在8月15~18日台灣美食展中展出)

打印 | 收藏此頁 |  推薦給好友 | 舉報
上一篇 下一篇
 

評分:0

發表評論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