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亞寶社區 >> 資訊 >> 文化教育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228家屬的痛 難以抹滅

發佈: 2011-3-01 15:32 |   來源: sina.com  |  查看: 13次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我經常看到憲兵遊走在我家附近,警察提著槍到處抓人,直到現在,看見穿警察制服的人還會心頭一驚。」台灣文學家楊逵的女兒楊碧感嘆,關於父親的事,實在不敢記得太多。

今年68歲的楊碧是228受害難者家屬,受邀參加二二八紀念活動。楊碧的父親楊逵(本名楊貴)因二二八事件寫了一篇《和平宣言》觸怒國民政府,下獄綠島長達12年。

楊碧記得4、5歲開始,常眼睜睜看父母被偵查車帶走。從日治時期,父親因參與參加勞工、農民、政治社會運動,也加入過「台灣文藝聯盟」,陸續有10次被捕經驗。母親葉陶也是思想前衛的女性,曾因參與農民組合活動進出監獄,最長4個月之久,家中有2個哥哥、2個姊姊,常常兄代父職、姐代母職照顧弟妹。

楊碧說,由於父親洞悉台灣政治問題,民國38年發表了一篇《和平宣言》被收錄於大陸的報章雜誌,一關就是12年,當時她才7歲。常有警察來家裡「抄書」,她常膽戰心驚,母親靠著賣花把孩子拉拔長大,不論同學或親戚對他們一家子避之唯恐不及,母親為了不讓孩子受到歧視,參加台中市婦女會並擔任會長,她直嘆,那段苦日子不堪回首。

楊逵出獄後隱身台中自闢的東海農園,外界稱他以鐵鍬代替筆紙,告別文壇,直到70年代中期才參與文壇活動及黨外運動,23年前過世。楊碧說,在發起人康文榮的推動下,紀念父親的「楊逵文學館」94年正式啟用,座落於台南新化老街,是台灣第三座個人文學館,館內收藏他的照片、手稿等文物。

「楊逵文學館」中也收錄了那篇《和平宣言》,不少學者和老一輩的人都直稱文中陳述的確是當時政治現況,並無任何偏袒。對於政府舉辦的系列228紀念活動,她表示,雖然心懷感恩,不過228事件對家屬刻骨銘心的傷痛,不是道歉就能抹滅。

打印 | 收藏此頁 |  推薦給好友 | 舉報
上一篇 下一篇
 

評分:0

發表評論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