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亞寶社區 >> 資訊 >> 文化教育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畢業專題變專利 學子熬出頭

發佈: 2011-5-31 20:05 |   來源: sina.com  |  查看: 17次

(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31日電)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物理系學生郭致齊、江雅棠,埋首畢業專題作業熬出頭,學以致用發明設計「重力擺錘動力發電系統」,既環保又安全,應用也廣泛,獲得新型專利。

高雄大學應用物理系主任孫士傑指導學生郭致齊、江雅棠,利用法拉弟電磁感性定理,以鋁合金為材,設計出「重力擺錘動力發電系統」,以擺錘擺動時帶動強力磁鐵,生產出環保又安全的電能,師生今天發表研發成果。

這項發明靈感來自孫士傑的通勤用自行車,郭致齊表示,看到孫士傑在自行車上裝設各種照明警示裝備,且使用電池供電,既麻煩又不環保,於是萌發以機械動能轉換電能,供給車燈電力。

這項發電裝置外觀如圓形金屬盒並裝有1 只重力擺錘,裡頭由齒輪組與強力磁鐵構成。當外部的擺錘轉動時,因地心引力使得擺錘永遠指向地面,形成向下施力,帶動齒輪組與強力磁鐵轉動,進而產生電能。

有別於傳統單車的車燈以摩擦供電發亮,不只踩踏費力又易故障,「重力擺錘動力發電系統」可嵌於單車車輪的鋼絲,或成為輪軸一部分,且具有儲電功能。

江雅棠說,此發電裝置原本僅是系上畢業專題作業,「沒想到愈做愈大」,過程中各種意外狀況不斷出現,包括發電效率不佳、磁鐵過重等,經加以克服,歷經前後3 次修正,總算大功告成。

他又說,這一路走來,深深體會發明這條路並不好走,不過,辛苦是有代價的,在孫士傑協助下,他們的發明申請專利已獲通過。

孫士傑指出,這套系統不只可供電於自行車照明,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如電動機車或汽車常有蓄電量不足、續航力短的疑慮,透過這套系統結合蓄電裝置,便能行進間持續充電,車子便能行駛長途旅程。

他說,這套系統初步模擬裝置於自行車輪轉動相當成功,預估可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包括做為電動車發電機構、汽車胎壓偵測器供電來源等,他十分看好其未來潛力,未來若能改以塑鋼材質製造,大量生產,成本不大,且更輕薄短小,不失為理想的替代能源。1000531



打印 | 收藏此頁 |  推薦給好友 | 舉報
上一篇 下一篇
 

評分:0

發表評論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