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亞寶社區 >> 資訊 >> 旅遊飲食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Wineglass Bay 聽鯨魚的悲鳴

發佈: 2008-7-12 13:39 |   來源: udn  |  查看: 13次

【文/李昱宏】

那晚的風勢很大,但是星空卻十分明朗,塔島各地的光害並不多,加上塔島並無什麼空氣污染,因此夜空總是十分吸引人,那晚我便見到飛過天空的人造衛星,那應該是我第三次看見人造衛星,第一次是在屏東的九鵬,第二次是在冰島北方的Osar,第三次就是在塔島的Swansea,只是Swansea的風有些大,那晚我們便在風聲中早早地睡去了。

隔日一早我們吃罷了早餐後便往目的地Freycinet National Park前去,我們預計在Coles Bay那裡落腳,然後再開車前往著名的Freycinet National Park,去Freycinet National Park則是因為Wineglass Bay(酒杯灣)的盛名吸引,Wineglass Bay應該算是塔島最有名的觀光景點,因為那裡的海灣狀似一只喝紅酒用的酒杯,我們先是在Iluka Holiday Centre那裡訂下了露營地,然後便前往了Information Centre,Information Centre那裡便有各式各樣的資訊,其中各個國家公園的stamp那裡幾乎全都有,我們在那裡消磨了好些時間。出發之前Iluka Holiday Centre那裡的櫃台小姐建議我們走Wineglass Bay到Hazards Beach那段健行路線(Isthmus Track),因為那條路線長短合宜,於體力上也不至於負擔太大,她說可以先到Cape Tourville燈塔那邊望望Wineglass Bay,由於時間尚早我們便在她的建議之下先前往Cape Tourville燈塔去,從那裡的確可以遠眺Wineglass Bay與Tasman海,那遠眺中的Wineglass Bay似乎是完全靜止的,沒有任何的波紋浮現,Tasman海也是這樣的,海面水波不興,聽說運氣好的話會看見鯨魚與海豚游於其間,只是我們的運氣倒也沒這樣好,而鯨魚與海豚我在雪梨近海已經見過,那的確是一種特殊的經驗,Tasman海是為紀念塔島的發現者荷蘭航海家Abel Tasman而命名的,Abel Tasman於1642年發現塔島,此後便開啟了歐洲人的澳洲殖民史,而這殖民史當然是以英國第一艦隊為主軸。

(攝影/李昱宏)

我們開始健行依舊是在午後,我們首先得登上山頭俯瞰Wineglass Bay,然後再下山到Wineglass Bay去,上山的過程的確需要體力及耐力,但是沿途的巨大岩石與許多植物破石而出的場面都令人足以忘卻疲憊,登上山頂後Wineglass便恍若咫尺,那海灣看來依舊平靜,另一邊的Hazards Beach也閃著澄澈的光,然而這樣的美景在塔島似乎又都擁有類似的命運──它們原來是悽愴的,Wineglass也曾是宰殺鯨魚的處所,當年的鯨魚的紅血染紅了海灣,就像是醇酒的顏色傾倒在海裡,於是圓弧狀的紅色海灣便有了酒杯灣的封號,捕鯨者的豐收卻是鯨魚的葬場,再也沒有一種行業像是捕鯨一般刺激、充滿了冒險、但同時也是最令人作噁的,當時許多在英國的破產者遠渡重洋地來到塔島之後靠著捕鯨翻身,他們在塔島的各個海域追捕洄游路過的鯨魚,塔島正是許多鯨魚的傳統棲息地,傳統上牠們會洄游至此,然而當牠們從南極游到這裡之後卻沒想到會命喪此處,Wineglass Bay只是其中的鯨魚葬場罷了。

我們之後便開始下山走到海灣那裡,那一路的下坡照樣有著美麗的風景,遠望的Wineglass Bay總令人以為它是不動的,但是當靠近沙灘上時才發現灣裡的海水異常洶湧,這或許也是因為地形的關係,但我總認為那或許是鯨靈的呼喚,鯨靈的呼喚使得海水翻湧,鯨魚的悲鳴似乎未曾隨著海水遠颺,因此那海灣時刻湧現著驚濤,那或許是一種悲傷的呼喚。

我們在海灣中閒晃了許久之後便往Hazards Beach走去,那段不算太長的步道有著許多大小不等的灌木叢,也有許多野草盤踞著整片的地面,似乎是經歷過大火過後新生,那種常見的野草四處地蔓延著,我們步行約半小時之後便抵達了Hazards Beach,因為那裡的地形開闊,因此海水真的平靜,那清澈的海水宛若完全透明的,稍遠的海水映著寶藍色的光芒,我們依舊在沙灘上漫步起來,腳踏實地地體會那種純淨的美好感覺,沙灘上偶爾有幾隻袋鼠現身,從前我僅在明信片上見過類似的風景,但在Hazards Beach卻是活生生地領略了那種野生動物的美妙,那些袋鼠照舊好奇地向我們打探,牠們似乎在沙灘上尋找著什麼,或許是撿拾貝類──如同我們一樣,我們一路順著海岸線走,然後又從海岸走進了森林,那路線是依山傍海的,圖中我們甚至見到了一頭黑蛇,塔島的野生動物真叫人稱奇,似乎在小徑旁就有美妙的事情可能會發生,那小徑旁的植物演化著,彷彿塔島就是一部簡明的生物史。

.李昱宏的個人網誌:http://blog.udn.com/leeyuhung

打印 | 收藏此頁 |  推薦給好友 | 舉報
上一篇 下一篇
 

評分:0

發表評論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