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亞寶社區 >> 資訊 >> 文化教育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料峭寒溪系列 2華興族人外出 冒險走河床

發佈: 2011-3-04 12:59 |   來源: sina.com  |  查看: 13次

【記者呂淑姮宜蘭報導】從宜蘭縣大同鄉大進村進入寒溪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橫跨在羅東溪上游的寒溪吊橋。每當假日,彩繪泰雅族圖騰的吊橋總是吸引許多觀光客到此地遊覽,拍下羅東溪兩側風光。

吊橋兩端,連接此處的兩個部落。在行政區劃分上此地為寒溪村,但寒溪泰雅族人稱為吊橋兩端為寒溪部落與華興部落。走過吊橋後,華興部落鄰近河床邊有幾戶人家,大多都是姓巴萬的族人在此居住,種了不少桃、李,還有蔬菜。

過了巴萬家的住所,再往華興部落中前進,會看到一大一小兩座橋,橫跨在部落的野溪中。兩座橋的差別在於,「小號的」華興橋為單線道橋,「大號的」寒華大橋為雙線道橋樑。寒華大橋民國98年動土、99年完工,兩座橋相距僅約一公尺。

華興部落族人梨木依‧巴萬說,華興部落出入,只能依賴吊橋或者溪底便道,交通並不方便。部落的孩子要到對岸的寒溪國小上課,每天走吊橋,或是家中長輩騎機車穿越河床便道接送。

寒溪、華興兩部落族人,盼望一座能夠通行車輛的橋樑,打通寒溪部落與華興部落已經相當久;但至今仍然年年走溪底便道。

在溪畔便道邊,還有大同鄉公所的警告標語豎立,要民眾切勿「在豪雨、溪流暴漲時開車穿越河床便道」。對觀光客來說這是常識,但對當地族人來說,這是常年不便之事。

但是「寒華大橋」理論上應該要顧名思義,是連接寒溪與華興兩部落。橋的位址卻在華興部落中,橫跨野溪上,連接華興部落的兩頭,讓部落被野溪隔開的兩端方便出入。部落族人到了寒溪吊橋華興端這一側,汽機車碰到大水的話,照樣開不出華興,到不了寒溪那端,更別說離開寒溪村到羅東或宜蘭市區。

▲在華興部落中,橫跨野溪之上,連接華興部落兩端的橋樑。雙線道為寒華大橋,單線道為華興橋。但奇怪的是,寒華大橋並非連接「寒溪」與「華興」;這卻是華興族人多年來主要訴求。圖為民國98年動工中的寒華大橋。(圖/李宜霖 文/呂淑姮)

按照98年寒華大橋動工時的過程,經費由行政院原民會補助3千萬,宜蘭縣政府與大同鄉公所各自負擔260萬。當時宜蘭縣府曾表示盼望寒華大橋能替部落促進產業與觀光發展,運輸農產品帶動銷售量等。

「我們週末會在橋上烤肉、做點小生意招呼觀光客。」當地族人笑說,可惜交通不便,觀光客不多。

也有族人說,雖然跟鄉公所、縣府陳情過「希望建橋樑通往寒溪」,但縣政府曾經表示「這筆經費就是要用在華興部落野溪兩端的橋,錢不夠蓋華興通寒溪的橋,不要的話就沒機會再蓋」。

部落族人認為,政府做事「怎麼那麼硬」,難道不能轉個彎,或者更替族人想一想真正的需求嗎?

汛期將至,溪底便道不可能撐過大水與颱風;而在溪底便道之外的河床,鬆軟的砂石十分脆弱,連人站上去都會緩緩下陷,土質相當鬆軟。一輛輛小發財車、汽車和機車在河床上出入,雨中的河谷把吊橋下的便道染濕一地泥濘,遠遠望去,就像車輛行走在小河流上。

「我們也搞不懂,大家盼望多年,希望在部落蓋橋,結果寒華大橋蓋在華興部落裡面,卻不是連接寒溪部落和華興部落。」梨木依‧巴萬說,族人不太清楚橋是誰出錢蓋、堤防誰要做之類的問題,只是很希望部落聲音被政府聽見。

打印 | 收藏此頁 |  推薦給好友 | 舉報
上一篇 下一篇
 

評分:0

發表評論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