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亞寶社區 >> 資訊 >> 旅遊飲食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惠蓀林場喝咖啡,聊是非

發佈: 2008-7-30 15:03 |   來源: udn  |  查看: 13次

【文、攝影/蝶非】

對咖啡迷來說,咖啡品牌具有無法取代的魅力,不管什麼牙買加藍山、葉門摩卡、印尼曼特寧等等,各有死忠愛好者。不過,有一種惠蓀咖啡喝在星巴克喝不到,非得親自上山才喝得到。

惠蓀咖啡風味有多特別?實地走一趟就知道了。

惠蓀林場本名能高林場,位於南投縣國姓鄉,隸屬國立中興大學農學院,為紀念已故校長湯惠蓀,更名為惠蓀林場,早從日據時代起就開始栽種咖啡,是台灣咖啡的原鄉。

台21號從埔里往中台禪寺方向,再轉投80往惠蓀林場,原以為這條路是專為林場而設的聯外道路,沿路應該都沒什麼人煙,不料路上竟有許多村落,房屋和人口十分密集,公車班次也算頻繁,看來生活在這裡不會有荒郊野外的孤獨感,直到將要接近林場,才顯出原始山林的風景,嗅到一點點原野氣息。

整條投80有13公里長,約七公里處有個收費站,進入園區之後,一開始是很普通的山景,驀地,卻像走到了採石場一樣,道路二旁高高的堆疊著砂石,原有的河床已經比道路還高,我被眼前怵目驚心的景象嚇到了,歷年的風災真是太可怕了!

孕育中西部薈萃人文的北港溪,上游源自惠蓀林場,河域兩岸沖積成峭壁巉巖的峽谷,自然景觀渾然天成,然而每當颱風夾帶暴雨而來,北港溪就成了一條咆哮怒吼的惡河,洪流似尖銳的刀子一刀一刀削去整片山壁,形成山壁表面有如一座一座高山的稜線,而那些被惡水帶走的頁層再也不會回來,峽谷永遠都負著傷口難以復原。

過了大崩壁後,沿路的景色就不再那麼「嚇人」,恢復如同一般森林遊樂區的樣貌,最美的應是整片二葉松森林,漫步其間好不詩意。

木頭吊床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晃,一躺上去便舒服地不想下來。(攝影/蝶非)

來惠蓀就是想看長在樹上的新鮮咖啡豆,這個倒容易,在路邊就看的到,阿拉比卡,咖啡樹的葉子長得十分茂盛,幾乎看不到樹幹和枝條,果實好似葡萄成串,纍纍地掛在枝頭上。

咖啡果實好似葡萄成串,纍纍地掛在枝頭上。(攝影/蝶非)

每年九月至十一月底是咖啡採收期,據說咖啡樹有個怪脾氣,同株樹的開花時間不盡相同,可能相差數十天才開花,因此果子的成熟期也不一致,才會有一串果實裡有綠、黃、紅、黑多種顏色。

猜猜看,要成為好喝的咖啡應採什麼顏色的果實?(攝影/蝶非)

你猜對了嗎?答案是紅的。

來惠蓀沒喝咖啡等於白來一趟,在咖啡園裡喝咖啡更是切合主題,一杯一百元的現煮咖啡,嚐入第一口的感覺是苦苦的,但有一股特殊的香味,緊接著嘴裡的苦味回甘,回味無窮。我們雖然不是品嘗咖啡的專家,但一致認為這是我們喝過最好喝的咖啡。

咖啡園有賣咖啡豆,一磅400元,買回去現磨現喝,重溫在惠蓀喝咖啡的滿足感。

目前林場的咖啡園面積比前幾年擴充數倍,到處可見小樹苗,林場打算量產了嗎?非也,當地農民希望有近70年咖啡栽培與製作技術的惠蓀林場提供咖啡苗,並且輔導栽培技術,大量種植之後供應全省,既可改善農家的經濟,也重拾惠蓀咖啡的歷史風華,別讓後來居上的古坑咖啡搶了鋒頭。

★蝶非的個人網誌《惘然集》:http://blog.udn.com/changerose

打印 | 收藏此頁 |  推薦給好友 | 舉報
上一篇 下一篇
 

評分:0

發表評論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