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昆蟲綱

缺翅目(Zoraptera)



  有翅亞綱的1目。小型稀見昆蟲。頭三角形,觸角念珠狀,口器咀嚼式,無翅或有翅。翅膜質,脈少,後翅小於前翅。尾須不分節、短小。本目昆蟲通稱缺翅蟲,種類稀少,僅缺翅蟲科1科、缺翅蟲屬1屬。目前,全世界已知不足30種。中國已知2種,分佈在西藏自治區東南部。1913年意大利昆蟲學家F.西爾韋斯特裡首先報道缺翅昆蟲,描述了加納、斯里蘭卡和印度尼西亞爪哇的種類。

  由於最初發現的缺翅蟲均為缺翅型,所以定名為缺翅目。1920年,А.N.考迪爾在美洲得到這類昆蟲的有翅類型。從此,人們明確了缺翅目昆蟲有缺翅和有翅兩個類型。

  形態  缺翅蟲成蟲的體長一般不到 4毫米。有翅型翅展約7毫米。缺翅型體褐色,頭近三角形,觸角9節。念珠狀。無單眼和複眼。口器咀嚼式。胸部發達,前胸背板近方形,中、 後胸背板後緣稍大,成梯形。6足粗壯,適於奔跑。後足腿節下側緣有一列從基部開始的由長到短、整齊排列的剛刺。腹部前8節構造相似。雄蟲第9節背板後緣中央有棒狀突出,最後一節背板後緣中央有一片狀結構,在第9節棒狀突出下面。腹末節腹板因種類不同而各異,有不同的毛序。尾須不分節,乳頭狀。有翅型體色暗黑,頭額部兩側有黑色複眼,中部有 3個單眼。胸部有2對狹長的翅,翅面密佈絨毛,前翅長於後翅,翅脈簡單,僅有徑脈(R、Rs)、中脈(M)和肘脈(Cu);後翅脈更少,僅有人字脈縱貫其間。

  習性  發育為漸變態。卵為卵圓形,胚胎後期由於膨脹,頭上胚膜突然爆破而孵化成第一齡若蟲。缺眼。觸角8節。週身密佈短毛。有翅型若蟲在老熟期,觸角可達9節;頭部兩側有複眼,額面有3個單眼;中、後胸各有1對翅芽,深褐色,密佈小毛,翅脈簡單,隱約可見。成蟲和若蟲有集群性。有翅成蟲雙翅脫落後也能殘留翅基。這些特點與白蟻相似,但無社會性組織結構和品級分化。缺翅蟲一般生活在常綠闊葉林中,多發現於楠木樹皮下、朽木或腐殖土內,有時可生活在白蟻巢附近,在消化道內可找到真菌孢子和螨類殘片。

  演化與分佈  多數學者認為缺翅目與嚙蟲目有比較密切的親緣關係。缺翅蟲主要分佈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的熱帶雨林和季雨林內,就整個類群而言,它是一個廣佈的目,東西半球各有十幾個分佈區;但就各個種來說,卻是典型的窄分佈,90%以上的種僅出現於某一特定的地區。這種廣佈目和窄布種的現象表明缺翅蟲是一個相當古老的類群。大陸和島嶼上的缺翅蟲的起源和進化可能與大陸漂移有關。在原始的同一個大陸上,缺翅蟲有共同的起源。隨著原始大陸的解體和漂移,缺翅蟲的祖先也分離、解散,並且在新的條件下生活、繁衍、發展與進化。

  中國已知 2種缺翅蟲的分佈區域十分接近,相距僅200多公里,但並不互相重疊,分別生活在各自的分佈區內。由於形態特徵十分相像,雄性外生殖器同屬一個類型,它們顯然是來自同一祖先的近緣種。它們的祖先類群生活在低海拔的闊葉林內,並與南亞原始缺翅蟲有著密切聯繫。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發生的時候,第四紀曾經出現多次冰期,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缺翅蟲在高原的庇護下避免了嚴寒的襲擊而被保存下來,形成東半球缺翅蟲最北的分佈區。隨著造山運動的繼續發展,西藏地區的原始缺翅蟲又被分隔,在漫長的進化道路上形成同一地域的兩個近緣種。


   

缺翅目(Zoraptera)小型昆蟲,身長僅三毫米左右。頭大,活動自如;觸角九節,呈念珠狀。翅細長,前翅大於後翅;也有無翅的種類。成群生活於樹皮下或土中。種類甚少,僅一科約22種,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我國於1973年在西藏初次發現,命名為「中華缺翅蟲」。

TOP

  襀翅目(Plecoptera)  

昆蟲綱的一目。中小型有翅昆蟲,因常棲息在山溪的石面上而有石蠅之稱。全世界已知約1400種,中國已知263種。

石蠅體軟,細長而扁平,多為黃褐色。頭寬。觸角絲狀,多節。口器咀嚼式,較軟弱。前胸方形,大而能活動。翅2對,膜質,後翅常大於前翅。飛翔能力不強。尾須1對,多節,絲狀。半變態。雌蟲產卵於水中。稚蟲水生,小型種類1年1代,大型的3~4年1代。捕食蜉蝣稚蟲和雙翅目(如搖蚊)的幼蟲等,或取食藻類以及其他植物碎片。不少種類在秋冬季或早春羽化、取食和交配。這些種類的稚蟲一般以植物為食。成蟲常棲息於流水附近的樹幹、岩石上或堤坡縫隙間,部分植食性,主要取食藍綠藻。

該目昆蟲的稚蟲和成蟲是許多淡水魚類的重要食料。同時,稚蟲因喜在含氧量高的溪流中生活,可作為測定山溪水質污染的指示生物之一。

TOP

  竹節蟲目 (Phasmida)



竹節蟲目(zhujiechongmu;Phasmida)

  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的1個目。中型或大型昆蟲,最長可達26~33厘米,如巨型竹節蟲(Pharnacia serratipes)為現在昆蟲中體型最長的。頭小,前胸小,中胸和後胸伸長,有翅或無翅,有的形似竹節,當6足緊靠身體時,更像竹節,故稱竹節蟲。多以灌木和喬木的葉片為食,為害森林,尚未見到生活在竹子上以竹葉為食的種類。多數竹節蟲的體色呈深褐色,少數為綠色或暗綠色;也有的具有翅,平展時頗似乾枯葉片,稱為葉子蟲。由於體色為綠色或黃褐色,體形也與棲息地極為相似,所以常將它們作為擬態的典型代表動物之一。一般白天不活動,體色和體型都有保護作用。夜間尋食葉片,口器為咀嚼式。發育為漸變態。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2200餘種,主要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僅有20餘種。竹節蟲簡稱「螩」(xiū)。如瘦螩(Macella souchongia)、棉細頸桿螩(Sipyloides sipylus)和東方葉螩(Phyllium siccifolium)等。


TOP

  直翅目(Orthoptera)



其取之希臘文σρθσδ直(straight )+πτερα翅(wing)的意思

包括蝗蟲、蟋蟀、螽斯、螻蛄等種類昆蟲。屬有翅亞綱、漸變態類。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以熱帶地區種類較多。

一、形態特徵

體中至大形。僅少數種類小形,口器為典型咀嚼式,觸角長,多為絲狀。前翅革質,後翅膜質,翅脈多平直。

(一) 頭部

多數種類為下口式,少數穴居種類為前口式。上領發達,強大而堅硬。複眼大而突出,單眼一般2—3個,少數種類缺單眼。多數種類觸角絲狀,有的長於身體,有的較短;少數種類觸角為劍狀或錘狀。

(二) 胸部

前胸特別發達,背板常向背面隆起呈馬鞍形,中、後胸癒合。前翅狹長、革質,停息時覆蓋在體背,稱為覆翅;後翅膜質,臀區寬大,停息時呈折扇狀縱褶於前翅下。有些種類的翅退化成鱗片狀。有的前翅較寬,雄性在肘—臀脈區特化成發音構造,兩前翅相互磨擦發音(如螽斯、蟋蟀、螻蛄等)。部分種類前足特化成開掘足(如螻蛄),多數種類後足形成跳躍足(如蝗蟲、蟋蟀、螽斯)。

(三) 腹部

腹部一般ll節,少數僅見8—9節,第11腹節較退化,分成背面的肛上板和兩側的肛側板。具尾須l對,短而不分節或長絲狀。雌蟲產卵器一般都很發達,僅螻蛄等無特化的產卵器。

多數種類雄蟲常具發音器,以翅相互磨擦發音,或以後足腿節內側的音齒與前翅相互磨擦發音。能發音的種類常具聽器,螽斯、蟋蟀、螻蛄等的聽器位於前足脛節基部,或顯露,或呈狹縫形;蝗蟲類的聽器位於腹部第1節的兩側,近似月牙形。

二、生物學特性

漸變態。卵生,雌蟲產卵於土內或土表,有的產在植物組織內。螽斯、蟋蟀等的卵為散產,蝗蟲則多產於卵囊內。卵囊是雌蟲附腺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常雜有土粒等。卵囊掩埋土內,分成兩層,上層為膠質部,充滿膠質,下層為卵體部,卵粒即在其間。卵囊的大小、形狀、構造以及卵數和排列等都因不同種類而異。若蟲一般4—6齡,在發育過程中觸角有增節現象,第2齡後出現翅芽,後翅反在前翅之上,這可與短翅型成蟲相區別。直翅目昆蟲常具明顯的性二型現象,這表現在蟲體大小和有無發音器等特徵上。本目昆蟲多數為植食性,少數為肉食性,如螽斯科的一些種。

三、分類及常見科簡介

本目分三個亞目,12個總科和26個科,全世界已知近3萬種,中國已知1000餘種。很多種類是農業上的重要害蟲。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中型或大型昆蟲。絲狀觸角,咀嚼式口器;前胸大,中後胸癒合;前翅革質,為覆翅,後翅膜質;後足為跳躍足或前足為開掘足;產卵器發達,劍狀、刀狀或鑿狀;常有聽器和發音器。漸變態。已知有20000以上。

  蝗亞目 觸角短於體長的1/2;產卵器短,鑿狀;聽器在第1腹節的兩側。東亞飛蝗(Locusta migratoriamanilensis),是蝗類中重要的危害種類,在我國分佈極廣,可成災。成蟲前胸背中隆線發達,兩側常有暗色縱帶紋。稻蝗(Oxya chinensis),複眼後方有一條褐色縱帶,嚴重危害水稻。中華蚱蜢(Acrida chinensis),頭頂與額呈銳角,故頭部呈長錐形,觸角劍狀。

  螽蟖亞目 觸角長於體;產卵器發達,刀或劍狀;聽器在前足脛節內側。紡織娘(Mecopodo elongata),體綠色或褐色,前翅有縱列黑色紋,鳴聲如「軋織,軋織」,故名。聒聒兒(Gampsocleis inflata),體粗壯,前胸發達,鳴聲為「聒聒聒」。油葫蘆(Grylluluststaceus),黃褐色,有油樣光澤,複眼內上方有黃色條紋,危害農作物,多時可成災。蟋蟀(G.chinensis)也屬本亞目。

  螻蛄亞目 地下害蟲,前足為開掘足;產卵器不外露;覆翅短。華北螻蛄(Gryllotalpa unispina),後足脛節背側內緣有可動棘1個;非洲螻蛄(G.africana),可動棘3~4個。


TOP

  蛩蠊目(Crylloblattodea)



蛩蠊目是中型昆蟲,體細長,無翅,暗灰色,觸角絲狀,複眼小,尾須長,頗似雙尾蟲。多棲於1,200米高山的苔蘚、石塊下和土中,種類極少。右為普通蛩蠊。

1985年我國昆蟲學家在長白山區首次發現蛩蠊目昆蟲,並被命為「中華蛩蠊」,為我國兩種一級保護昆蟲中的一種。


  蛩蠊目昆蟲通稱蛩蠊,以其既像蟋蟀(蛩)又似蜚蠊而得名。身體為扁長形,體長13一30毫米。體色為暗灰色,無翅。頭部為前口式,口器為咀嚼式。觸角呈絲狀,28一40節,表面有很多剛毛。複眼小,近圓形,位於頭部兩側前方,無單眼。

  胸部發達,前胸最大,3對足相似,跗節5節,末端有2爪,無爪墊。雄蟲每1跗節下有片狀物。

  腹部10節,第10腹節有1對長尾須,8一9節。雌蟲產卵器極似螽斯的產卵器。雄蟲腹末有1對左右不對稱的針突。

  變態類型為漸變態。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3個階段,幼期形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相似。由於成蟲無翅,變態顯得不明顯。雌蟲產單枚卵於土壤中、石塊下或苔蘚中,卵黑色。卵期1年,若蟲8個齡期,約經歷5年。幼蟲與成蟲相似。

  蛩蠊目昆蟲僅產於寒冷地區,見於北美洲西岸、日本和我國長白山地區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尤其在近湖沼、融雪或水流濕處。夜出活動,以植物及小動物的屍體等為食,白天隱藏於石下、朽木下、苔蘚下、枯枝落葉中或泥土中。一些種類生活在洞穴中。個體稀少,極為罕見。

  蛩蠊目已知只有1科、4種,我國已知僅有1種(中華蛩蠊)。



中華蛩蠊 :


拉丁學名:G。Ilo。。na stnens0

有翅亞綱蛩蠊目。中華蛩蠊是中型昆蟲,體細長,無翅,暗灰色,觸角絲狀,複眼小,尾須長,頗似雙尾蟲。多棲於1 200 m高山的苔蘚、石塊下和土中,種類極少。1985年我國昆蟲學家在長白山區首次發現蛩蠊目昆蟲,並被命名為「中華蛩蠊」,為我國兩種一級保護昆蟲中的一種

名稱: 中華蛩蠊

別名: 無

分類地位: 昆蟲綱、蛩蠊目、蛩蠊科

學名: Galloisiana sinensis

分佈範圍: 吉林長白山

數量: 罕見

形態特徵:體長形,長約10毫米,頭寬3毫米。背面和頭部棕黃色,較暗,腹面、足、觸角曉瑰色,較淡。體表被細毛,腹部兩側和足著生稀疏深棕色刺狀毛。頭寬大,複眼黑色,且略狹,複眼下方有2根刺狀毛。唇基倒梯形,上唇略半圓形,下顎內顎葉基部著生一排刷狀長毛,前端具2個小齒狀突起。下顎須5節,第3節為1、2兩節長度之和,約與第4節等長,第5節略長,頂端尖。觸角絲狀,34節,基部節較粗而短,向端部漸變細長,第一節最粗,第2節短,第3節約為第2節長的2-2.5倍,第4個節領,自第10節起逐漸變長。前胸背板長略勝於闊,前端較闊,後緣中部明顯向內四進,中胸背板中長略短於後緣寬度,基部顯較前胸背板後緣為狹。後胸背板闊約為其中長的1.7倍。腹部背板IO節,密生深棕色絨毛,中部數節較闊,各節後角,有時包括後緣著生1或2根暗棕色刷狀毛,末節(肛上板)端緣呈鈍三角形,中央延伸成一向下彎曲的錐狀體。尾須9節,基部兩節很短。前足腿節粗短,長約為其中部最寬處的3倍,背面著生2行刺狀毛,每行3-4根,外側面光,內側面有一些短毛,腹面內沿著生一排刺狀毛,約15-18根,多數集中在端半部;勝節略短於腿節,腹面具2行刺狀毛,每行4-5根,端末有2距,附節5節,背面觀14節呈三角形,第5節長卵形,爪單齒。中足腿節顯較前足為細,各側面著生刺狀毛;腔節約與腿節等長,各側面具刺狀毛,端距2根,附節同前足,後足腿節顯較前、中足細長,背面具刺狀毛2行,內側面1行,腹面內沿10-12根,外沿7書根,膠節長於腿兒 跑節顯長於前、中足附節。  

識認方法: 身體細長,沒有翅膀。背面和頭部棕黃色,較暗。腹面、足和觸角琥珀色,較淡。體表有細毛,腹部兩側和足著生稀疏深棕色刺狀毛。頭寬大,中央有一個模糊的黑斑。較小的黑色複眼,絲狀觸角,有34節,尾須很長。

生態習性: 住:國內分佈於吉林長白山的海拔2000米處,近湖沼、融雪或水流濕處。行:夜晚活動。主要為爬行。休息:隱匿於石頭下、朽木下、苔蘚上及洞穴中。食:雜食性。以植物和小蟲為食。繁殖:卵生成長:變態不明顯. 此類昆蟲生活於高山和高原,近湖沼、融雪或水流濕處,白天隱藏於石下,朽木下,苔薛或土中及洞穴中,多於夜間活動,取食植物或小蟲。

保護級別: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瀕危原因: 1、棲地遭到破壞  2、分佈區過於狹小

TOP

  紡足目(Embioptera)



紡足目(Embioptera)中小型昆蟲,通稱「絲蟻」。體長而扁,行動活潑。咀嚼式口器。複眼發達,無單眼。雌蟲無翅,狀如若蟲;雄蟲一般有翅,前後翅相似。前足第一跗節膨大,有紡絲腺開口於此,故名。能分泌絲,結成絲管,棲息其中;常見於石塊、樹皮裂縫間。種類甚少,分佈於熱帶地區,我國見於廣東、福建,在桉樹皮下縫裡營隧道生活。

紡足目昆蟲通稱足絲蟻。體色多為暗色、黑色,部分種類有金屬光澤,也有蒼白色的。體小,體長4~6毫米。細長而扁平。紡足目昆蟲已知有2亞目、8科、200多種,我國已知僅有5種。

TOP

  半翅目(Hemiptera)



簡介

半翅目昆蟲俗稱蝽或椿象,由於很多種能分泌揮發性臭油,因而又叫臭蟲、臭板蟲。屬有翅亞綱、漸變態類。全世界己知約3.5萬種,中國記載2000種左右。分佈遍及全球各大動物地理區,以熱帶、亞熱帶種類最為豐富。多為植食性種類,為害農作物、果樹、林木或雜草,刺吸其莖葉或果實的汁液,對農業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形態

體多為中形及中小形,個別種類大形。多為橢圓形,背面平坦,上下扁平。體壁較堅硬。口器刺吸式。翅兩對,前翅為半鞘翅,後翅膜質。多數種類具有發達的臭腺,其分泌物在空氣中揮發,產生濃烈的臭味,可用以防衛。頭部多呈三角形或五角形,其前端中央稱中片,其兩側部分稱側片。後口式,口器刺吸式,喙管通常3—4節,但與同翅目所不同的是喙基部白頭的前方伸出。觸角4—5節,多為絲狀。複眼發達,突出於頭部兩側;單眼2個,位於複眼稍後方。少數種類無單眼。前胸背板發達,通常呈六角形;有的呈長頸狀,兩側突出成角狀。中胸小盾片發達,通常呈三角形,或有半圓形與舌形者,有的種類特別發達,可將整個腹部蓋住。通常有翅兩對,前翅基部加厚成革質,端部為膜質,故稱為半鞘翅。革質部又常分為革片、爪片、緣片和楔片;膜質部分稱為膜片,膜片的翅脈數目和排列方式因種類不同而異。後翅膜質,翅脈變化很大。胸足類型因棲境和食性不同而常有變化,除基本類型為步行足外,還有捕捉足、游泳足和開掘足等。跗節3節,偶有2節或l節者,具2爪。多數種類有臭腺,開口於後胸側板近後足基節處。中、後胸各具氣門l對。腹部通常10節。背板與腹板會合處形成突出的腹緣,稱側接緣(connexivum),無尾須。第l一8節的腹側面各具氣門1對,水生種類或具呼吸管。雌性生殖孔開口於第8腹節,產卵器由兩對產卵瓣組成,缺第3產卵瓣。

食性

蝽類多數為植食性,以刺吸式口器刺吸多種植物幼枝、嫩莖、嫩葉及果實汁液,有些種類還可傳播植物病害。吸血蝽類為害人體及家禽家畜,並傳染疾病。水生種類捕食蝌蚪、其它昆蟲、魚卵及魚苗。獵蝽、姬蝽、花蝽等捕食各種害蟲及螨類,是多種害蟲的重要天敵。半翅目昆蟲體小至大型,體扁平。口器刺吸式,與同翅目相同,但著生在頭的前部。胸部具兩對翅,後翅膜質,前翅基半部堅硬,端半部膜質,稱半鞘質,這是本目的主要區別特徵。半鞘翅部分又可再分成革區、爪區,在盲蝽科和花蝽科還有楔區。身體腹面常具臭腺開口,能分泌「臭椿」氣味的揮發性油。在成蟲臭腺開口位於中胸,但許多科沒有。有的科的若蟲在腹部第4、5節腹面又具另兩個臭腺開口。變態為漸變態。本目絕大多數為植食性昆蟲,但獵蝽、姬獵蝽、花蝽等科為肉食性,是一類重要的害蟲天敵。

繁殖

漸變態。卵單粒或成塊,產於寄主體表、組織內或土中,負子蝽將卵產在雄蟲體背。卵分為兩種基本類型。—類為鼓形、短圓柱形和短卵形,多產於寄主植物表面,多粒整齊排列(如蝽科);另一類為長卵形或長腎形,單粒或多粒成行產在植物組織內(如盲蝽科)。蝽、緣蝽、獵蝽、瘤蝽及臭蟲等科的卵常具卵蓋,為若蟲孵化時衝破卵殼的有效構造。若蟲一般5齡,體色變化較大,具臭腺者其開口位於第4—6腹節背面各有1對。成蟲臭腺開口移位於胸部腹面,僅1對。臭腺所分泌的揮發性液體可用於自衛,有的還可造成植物的心葉、芽、花、幼果等焦枯。多數種類1年發生1代,以成蟲越冬,少數種類1年發生多代。以卵越冬。

經濟意義

大部分種類成蟲前翅的基半部革質,端半部膜質,為半鞘翅。常有臭腺,有些能發出使人噁心的氣味。若蟲的體形及習性與成蟲相似,吸食植物汁液或捕食小動物,一些食農林害蟲或益蟲,少數吸食血液,傳播疾病。

種類與分佈

世界已知38000多種,是昆蟲綱中的大類之一。全世界各大動物地理區都有分佈。中國已記錄的種類有3100多種。

分類系統與常見科介紹

1951年,Fieber將其分為顯角亞目和隱角亞目。近幾十年來的研究證明,顯角亞目是一個多元進化的類群,而隱角亞目不具備一個亞目的分類地位。Stys and Kerzhner(1975)將其分為7個型,73 個科:T . Schuh and P. Stys (1991), J.A.Slater(1992) 將其分為7個型23總科和76個科。因比較煩瑣,這裡就不介紹了,仍按通常的兩個亞目系統介紹如下:

(1)隱角亞目Cryptocerata

    觸角比頭部短,隱藏在複眼下的溝中;多為水生種類。

A、負子蝽科(田鱉科)Belostomatidae

    體長9-110毫米。前足捕捉式,腹部末端的呼吸管短而扁,能縮入。觸角4節,前3節一側具有葉狀突起。成蟲臭腺發達。

    世界已知143種,廣泛分佈。我國有3屬7種,大型的桂花蟬Lethocerus indica Lep. & Serv. 可食用。多生活在靜水中,常附著在水草上靜伺獵物,捕食兇猛。趨光性強。雌蟲產卵於雄蟲背上,後者常游到水面或用足划水使卵得到充足的氧氣,以利孵化。

B、蠍蝽科Nepidae

    體長15-45毫米。頭部扁平。觸角第2節或2、3兩節有指狀突起。前足捕捉式,中、後足細長,適合步行。各足跗節均為1節。

    世界廣泛分佈,已知231種。我國有5屬16種。生活在靜水中,不善游泳,足在水中運動也採取爬行的方式,取食各種小動物。

C、仰蝽科Notonectidae

    體長5-15毫米。常較狹長,身體向後逐漸狹尖,呈優美的流線型。白色、灰白色或具藍色斑。終生以背面向下,腹面向上的姿勢在水中生活。整個身體背面縱向隆起,呈船底狀。腹部腹面下凹,有一縱中脊。後足很發達,壓扁成槳狀游泳足,休息時伸向前方。捕食性。

    世界已知340種,我國有21種。

D、劃蝽科Corixidae

    體長2.5-15毫米,體多狹長,成兩側平行的流線型。在較淡的底色上具有典型的斑馬式的黑色橫走斑紋,很易識別。頭部後緣多少覆蓋在前胸背板上。前足一般粗短,跗節1節,特化加粗為匙形;後足游泳式。

    世界已知550多種,我國有51種。生活在各式靜水和緩慢流動的水體中,從小水塘到大湖泊都有分佈,一些種類在高鹽湖泊中也能生存。基本上以藻類為食。多數種類能發音,有很強的趨光性。

(2)顯角亞目Gymnocerata

    觸角至少等於頭部的長度,4-5節,顯露。臭腺發達。植食性。多為陸生種類。

A、土蝽科Cydnidae

    小型至中大型。褐、黑褐或黑色,個別種類有白色或藍白色花斑。觸角多為5節,少數4節,較短粗。小盾片長約為前翅之半或更長,部分種類小盾片較長而端部寬圓。前足脛節扁平,兩側具強刺,適合開掘。中、後足頂端具刷狀毛。

    世界已知約600種,廣泛分佈,我國有50多種。棲息於地表和地被物下,或在植物的根際間、土縫中生活,吸食植物的根部或莖的基部。土蝽能排出強烈的臭氣,許多種類有趨光性,有些種類的成蟲有護卵的習性,若蟲有群集的習性。

B、蝽科Pentatomidae

    小型至大型,多為橢圓形,背面一般較平,體色多樣。觸角5節,極少數4節。有單眼,前胸背板常為六角形。小盾片發達,三角形或舌狀。喙4節。後足脛節無強刺或有小刺。臭腺發達。

    蝽科是半翅目中最常見的大科之一,由於體現較大且多營暴露生活,因而為人所熟知。世界已知4100種,我國有360種。生活在植物上,大多為植食性。喜吸食果實或種子,也吸食植物汁液,許多種類是農林害蟲。常見的有谷蝽、稻綠蝽等。

C、盾蝽科Scutelleridae

    小型至中大型。背面強烈圓隆,腹面平坦,卵圓形。許多種類有鮮艷的色彩和花斑。頭多短寬。觸角4或5節。小盾片極大,U形,能蓋住整個腹部和前翅的絕大部分。前翅與體等長,膜片不能折回。臭腺發達。

    世界已知450種,廣泛分佈,熱帶、亞熱帶地區更為常見。我國已知約40種。生活在植物上,較大型的種類多棲息在樹木上。植食性,常偏喜吸食果實,可造成各種危害。常見的有麗盾蝽、油茶寬盾蝽等。

D、龜蝽科(圓蝽科)Plataspiddae

    小型至中小型。體短寬,後緣多少平截。梯形或倒卵形,腹面平而背面圓隆,略呈龜狀或豆粒狀。黑色有光澤,常具黃色斑紋。與盾蝽科相似,但體小而圓,前翅較體長,膜片能折回。前胸背板側緣前部成葉狀向兩側擴展。

    世界已知500多種,分佈在舊大陸,熱帶、亞熱帶種類豐富。我國有90多種。多棲息在植物枝條上,少數棲息於樹皮縫隙中。常成小群聚集,可發出強烈的臭氣。以豆科植物為寄主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圓龜蝽、豆龜蝽等。

E、緣蝽科Coreidae

    中到大型。體形多樣,常為橢圓形。體呈黃、褐、黑褐或鮮綠色,個別種類有鮮艷的花斑。常分泌強烈的臭味。觸角4節,喙4節,有單眼,翅的膜片上有8-9條脈。

    世界已知約1800種,廣泛分佈,暖熱地帶為多。我國有近200種。全部為植食性,吸食寄主的汁液,尤喜吸食花果。許多種類對作為造成危害。常見的有稻棘緣蝽等。

F、長蝽科Lygaeidae

    微小至中形。體形多樣,常為橢圓形。晦暗,但少數類群鮮艷紅色有大黑斑。與緣蝽科相似,但前翅膜片上有4-5條脈。

    世界已知約4000種,廣泛分佈。我國有約320種。生活於地表和地被物間以及植物上,後者包括葉鞘內、蒴果中、針葉樹球果的果鱗下等。有相當一部分種類嗜食果實和種子,吸食植物汁液的種類也不少。若蟲擬態螞蟻的種類挺多。重要的害蟲有高粱長蝽Dimorphopterus japonicus Hidaka等。

G、紅蝽科Pyrrhocoridae

    中到大型。橢圓形,多為鮮紅色而有黑斑。觸角4節,喙4節,無單眼。

    世界已知約300種,廣泛分佈,主要在暖熱地帶。我國有36種。植食性,取食果實和種子。常見的有棉紅蝽等。

H、盲蝽科Miridae

    小至中形,體形多樣。大多數無單眼,身體相對柔弱,足常易斷落。前翅常折疊,膜片上只有1大1小兩個翅室,其餘翅脈均消失。

    本科為半翅目中最大的一個科,世界已知約10000種,廣泛分佈。我國已知560多種,實際種數估計可達千種。多生活在植物上,行動活潑,善飛翔,喜食植物的花果。部分類群捕食蚜蟲、螨類等小動物及蟲卵。一些種類還可兼食植物與動物兩種食料。常見的有麗綠盲蝽等。

I、網蝽科Tingididae

    小到中型。體多扁平,有相對寬平的前翅,體色缺乏鮮艷的色彩。前胸背板及前翅遍佈網格狀稜起所組成的花紋,極易識別。

    世界已知2000種以上,世界性分佈。我國有170多種。生活在植物上,多棲息於葉片反面,若蟲尤其如此。也有的種類生活在樹皮縫隙、地被物間及苔蘚層下。全部植食性,少數能形成蟲癭。常見的有亮冠網蝽等。

J、獵蝽科Reduviidae

    小型至大型,體長最大可達40毫米。體形極其多樣。多數種類體壁堅硬,黃、褐或黑色,不少種類有鮮紅的色斑。頭部常在眼後變細伸長。觸角4節,喙3節,喙不伸達中足基部。許多種類的前足特化為捕捉足。

    世界已知約6800種,廣泛分佈,暖熱地帶尤其多樣。我國已知約400種。幾乎全部為捕食性,捕捉昆蟲、蜘蛛和多足類動物,不同種類對獵物有不同的選擇和偏喜。

K、花蝽科Anthocoridae

    小型,橢圓形,背面扁平。觸角4節。喙4節,第2節極短小,喙伸達中足基部。前翅膜片上無封閉的翅室,翅脈很少。

    世界已知500多種,廣泛分佈。我國已知90種。生活在植物上,多見於花朵、樹皮、葉腋、球果的果鱗下等處。部分種類在地被物和動物的巢穴內生活,主要為捕食性,捕食蚜蟲、螨類、蚧殼蟲、薊馬、木虱等小動物。常見的有小花蝽、原花蝽等。

L、跳蝽科Saldidae

    體長2.3-7.4毫米,卵圓形,較扁平。灰色、灰黑或黑色,常有一些淡色或深色碎斑。複眼大。觸角4節,喙3節,喙伸達中足基部。前翅膜片上有4-5個翅室。

    世界已知260多種,廣泛分佈,北半球較多。我國有39種。跳蝽在自然界相當常見,生活在河流、湖泊的沼澤地岸和潮間地帶,活動於地表或作低飛,行動靈敏,有很好的保護色,不易被發現。也有些種類生活在乾燥的環境中,還有些種類有較強的耐寒能力。

M、臭蝽科Cimicidae

    通稱臭蟲,小型到中小型。卵圓形,扁平、紅褐色。外觀幾乎無翅。無單眼,觸角4節,喙3節。翅退化,僅留下前翅基部三角形的殘痕。

    世界已知約90種,廣泛分佈,暖熱地區為多。我國研究較少,只記載了3種,其中溫帶臭蟲Cimex lectularis L.和熱帶臭蟲C. hemipterus (Fabricius)在居室內吸食人血。

N、水黽科(黽蝽科)Gerridae

    體型大小相差極大,由1.7毫米到36毫米不等,以狹長的種類居多。絕大多數種類整個身體覆蓋由微毛組成的拒水毛。無單眼,觸角第1節常長。前足粗短變形,具攫握作用。中、後足極細長向側方伸開,腿節與脛節約等長。

    世界性分佈,已知約530種。我國共記錄75種。幾乎終生生活在水面之上,多喜歡沒有水草覆蓋的開闊水面。常見的有圓臀大黽蝽Aquarius paludum (Fabricius)等。

TOP

  革翅目(Dermaptera)



昆蟲綱的一目。俗稱蠷螋。全世界已知約1200種,中國已知70餘種。多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溫帶較少。本目為中、小型昆蟲,體長而扁平。頭部扁闊,複眼圓形,少數種類複眼退化;有些種類無複眼,如鼠螋科。觸角10~30節,多者可達50節,線形。上顎發達,較寬,其前端有小齒。前胸游離,較大,近方形;後胸有後背板。腹板較寬,除少數種類外,多具翅。發育屬漸變態類。1年發生1代。卵多產,雌蟲產卵可達90粒。卵橢圓形,白色。雌蟲有護卵育幼的習性。雌蟲在石下或土下作穴產卵,然後伏於卵上或守護其旁,低齡若蟲與母體共同生活。
   該目昆蟲多為夜行性,白天伏於土壤中、石塊下、樹皮上、雜草間。雖有翅,但很少飛翔。少數種類有趨光性。多為雜食性,某些種類寄生於其他動物,如鼠螋科的種類為齧齒類的外寄生生物。有些種類能捕食葉蟬、吹綿蚧以及潛葉性鐵甲、灰翅夜蛾、斜紋夜蛾等的幼蟲。

革翅目(Dermaptera)中小型昆蟲,略扁。咀嚼式口器。前翅短,革質,作截斷狀;後翅大,半圓形,膜質,或缺如。腹端有強大尾鋏狀尾須,不分節。棲土石、樹皮雜草中,雜食性或肉食性。成蟲子有護卵和若蟲的習慣。約1050種左右,多產於熱帶至溫帶。


TOP

  同翅目(Homoptera)



包括沫蟬葉蟬角蟬蠟蟬飛虱木虱粉虱蚜蟲蚧殼蟲,是昆蟲綱中較大的一個類群,形態變化較大,口器刺吸式,前翅質地相同(與半翅目相對應),故稱同翅目。

同翅目昆蟲均以植物汁液為食,其中許多種類可以傳播植物病毒病,是重要的農業害蟲;有些種類可以分泌蠟、膠,或形成蟲癭,產生五倍子,是重要的工業資源昆蟲。蟬的鳴聲悅耳動聽,蠟蟬、角蟬的形態特異,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觀賞昆蟲。

[識別要點] 體小到大型。刺吸式口器從頭部腹面後方生出,喙1-3節,多為3節。觸角短,剛毛狀、線狀或念珠狀。前翅質地均勻,膜質或革質,休息時常呈屋脊狀放置,有些蚜蟲和雌性蚧殼蟲無翅,雄性蚧殼蟲後翅退化呈平衡棍。雌蟲常有發達的產卵器。

[種類與分佈] 世界已知45000多種,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中國已知3000多種。

本目的特徵可以總結為:前翅同質同翅目,喙出頭下近前足,葉蟬飛虱蚜和蚧,常害農林與果蔬。

[分類系統與常見科介紹] 同翅目一般分為2個亞目,即頭喙亞目Auchenorrhyncha(喙著生在頭的後方,著生點在前足基節之前)和胸喙亞目 Sternorhyncha(喙著生在前足基節之間)。我國目前多採用5個亞目的分類系統,其中蟬亞目相當於頭喙亞目,其餘4個亞目都是胸喙亞目分出來的,現介紹如下。

①蟬亞目Cicadomorpha

喙著生在前足基節以前;觸角剛毛狀;前翅有明顯的爪片;跗節3節。活潑善跳,飛翔能力強,許多雄蟲能發音。。

A、蠟蟬科Fulgoridae

觸角在複眼下,基部兩節球形。額常向前延伸。後翅臀區有網狀脈。本科世界已知700多種,中國已記載20多種,常見的有斑衣蠟蟬、龍眼雞等。

B、蟬科Cicadidae

中到大型,是同翅目中個體最大的一類,有些種類體長超過50毫米。觸角短,自頭前方伸出。單眼3個,呈三角形排列。前足腿節膨大,下緣具刺。若蟲的脫皮稱「蟬蛻」,若蟲被真菌寄生形成「蟬花」,均可入中藥。本科世界已知約2000種,中國有僅200種,常見的蚱蟬等。

C、角蟬科Membracidae

體長2-20毫米,形態奇異,一般黑色或褐色,少數色澤艷麗。單眼2個,位於複眼間。前胸背板非常發達,向後方延伸至腹部上方,常有各種形狀的突起。世界已知約3000種,中國有近300種。

D、葉蟬科Cicadellidae 或Jassidae

體長3-15毫米。單眼2個,少數種類無單眼。後足脛節有稜脊,稜脊上有3-4列刺狀毛。後足脛節刺毛列是葉蟬科的最顯著的識別特徵。本科已知近20000種,我國已記載約1000種。該科昆蟲不僅危害農作物,而且還傳播植物病毒病。常見的有大青葉蟬等。

E、沫蟬科Cercopidae

體長很少超過13毫米。後足脛節有1-2個側刺,有2橫列端刺。後足基節短而呈錐狀。若蟲一般隱藏在自身分泌的一團泡沫中,既可防止乾燥,又可避敵,故有吹泡蟲或泡沫蟲之稱。一團泡沫中有1到多個若蟲,最後一次脫皮後,沫蟬即離開泡沫活潑地四處活動,成蟲不形成泡沫。

F、飛虱科Delphacidae

體長2-9毫米,多呈灰白色或褐色。前胸常呈衣領狀,中胸三角形。後足脛節有2個大刺,端部有1個可動的距(距與刺的區別就在於距的基部與體壁連接處可活動)。後足脛節端部有1個大距是本科最顯著的識別特徵。本科世界已知1500種,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中國已記載100多種。本科有許多種類是經濟植物的重要害蟲,常見的有褐飛虱、白背飛虱等。

(2)木虱亞目Psyllomorpha

小型,活潑善跳。觸角10節,絲狀,末端分叉,著生在複眼的前方。單眼3個;喙3節,自前足基節間生出。跗節2節,後足基節有疣狀突起,脛節端部有刺。若蟲多有蠟腺,能分泌蠟質保護物,有的形成蟲癭,有的產生蜜露,常有螞蟻伴隨。成蟲若蟲刺吸植物的汁液,是農林害蟲,有些還傳播植物病毒病。本亞目僅包含1科,即木虱科,國內常見的有中國梨木虱、柑橘木虱等。

(3)蚜亞目Aphidomorpha

小型多態昆蟲,同種間有無翅和有翅型。觸角3-6節,有原生和次生兩種不同的感覺器。跗節2節,第1節很短。腹部常有腹管,末節背板和腹板分別形成尾片和尾板。如有翅,則前翅比後翅大,前翅有翅痣。

蚜蟲的生殖方式有兩性生殖與孤雌生殖,卵生或卵胎生。蚜蟲刺吸植物汁液,引起植物發育不良,排泄蜜露,引起黴菌滋生,並能傳播植物病毒病,是最重要的農林害蟲類群之一。倍蚜的蟲癭五倍子是重要的工業和藥用原料。世界已知4000多種,歸為2總科13科。現介紹幾個常見的科。

A、蚜科Aphididae

腹管明顯,觸角上的感覺器為圓形,很少有橢圓形。

B、綿蚜科Pemphigidae

腹管不明顯或退化為盤狀。觸角上的感覺器為環狀或斷續的條狀。五倍子蚜就屬於本科,我國已知14種能形成五倍子的倍蚜。

C、根瘤蚜科Phylloxeridae

無腹管。無翅蚜和幼蚜觸角上只有一個感覺圈,有翅蚜觸角3節,前翅兩條Cu脈共柄,休息時翅平放於背上。常見的有葡萄根瘤蚜等。

D、球蚜科Adelgidae

無腹管。無翅蚜和幼蚜觸角上有2個感覺圈,有翅蚜觸角5節,前翅兩條Cu脈分離,休息時翅呈屋脊狀。常見的有紅松球蚜等。

(4)粉虱亞目Aleyrodomorpha

觸角7節,第2節膨大。跗節2節,等大。兩性均有翅,翅上有白色蠟粉。若蟲、成蟲腹部末端背面有 管狀孔。刺吸植物汁液,是柑橘等木本植物及溫室中栽培植物的主要害蟲,常見的有黑刺粉虱、溫室粉虱等。

(5)蚧亞目Coccomorpha

一般稱為蚧殼蟲,形態奇特,雌雄異形。雄蟲有1對膜翅,後翅退化為平衡棍。跗節1節。雌蟲無翅,跗節1-2節,3個體段常癒合,頭胸分界不清,有的連腹部也分節不清。常被有蠟質、膠質的分泌物,或有特殊的蚧殼保護。多寄生於木本植物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園藝和林木害蟲。有的蚧殼蟲分泌蠟、膠、色素,成為重要的工業資源和藥用資源昆蟲。世界已知5000多種,每年還有新種發現。

A、綿蚧科Monophlebidae

多數大型。雄有複眼,觸角10節,翅黑色或煙煤色。雌蟲觸角11節,胸、腹部分節明顯。腹部背面有氣門,無肛環及刺毛。口器和足發達。蠟絲特別發達。若蟲觸角6節,末端稍膨大。重要的害蟲有吹綿蚧、草履蚧等。

B、旌蚧科Ortheziidae

主要特徵是肛門上有1個骨化的肛環,上有6根毛。雄性有複眼和單眼,觸角9節,末節端部有1個刺狀的瘤。雌蟲觸角4-9節,腹部背面有氣門。常見的有蕁麻旌蚧等。

C、膠蚧科Lacciferidae

雌蟲體包被在膠殼內,殼上有3個小孔;蟲體略呈卵形,頭很小,觸角退化,瘤狀;胸部占蟲體的絕大部分;足退化;腹部末端有肛環及刺毛10根。雄蟲觸角10節,腹部末端有2根長蠟絲。膠蚧分泌的紫膠是國防和民用工業重要的防潮塗料、光潔塗料和粘合劑,紫膠蠟是硬型天然蠟,有廣泛用途。中國報道的膠蚧科昆蟲有10種。

D、粉蚧科Pseudococcidae

雌蟲通常卵圓形,少數長形或圓形。體壁通常軟,分節明顯。腹部末端有肛葉、肛環及肛環刺毛4-8根(通常6根),足發達,無腹氣門。自由生活,身體表面有蠟粉。雄蟲通常有翅,單眼4-6個;腹部末端有1對長蠟絲。常見的有橘臀紋粉蚧、橘小粉蚧等。

E、蠟蚧科(蚧科)Coccodae

雌蟲體分節不明顯;觸角6-8節;足短小;腹部末端有臀裂,肛門有肛環及肛環刺毛,肛門上有1對三角形的肛板。雄蟲觸角10節,單眼4-10個,一般6個,腹部末端有2長蠟絲。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寄生於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多數種類是農林、園藝害蟲。我國常見的有紅蠟蚧、龜蠟蚧等。白蠟蟲是我國特有的重要產蠟資源昆蟲,分佈於秦嶺以南各省,寄主植物是白蠟樹和女貞等。

F、盾蚧科Diaspididae

雌蟲被若蟲的兩次脫皮及分泌物所形成的盾狀蚧殼所遮蓋;頭與前胸癒合;腹部末端數節(5-8節)常癒合成一整塊骨板,稱為臀板。雄蟲蚧殼由第1次脫皮及分泌物組成;觸角絲狀,10節;大多有翅;腹部末端無蠟絲。世界已知2000多種,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寄主植物範圍廣,是果樹、林木、觀賞植物上常見的害蟲,特別是柑橘上盾蚧科害蟲種類最多。常見的有矢尖盾蚧、梨枝圓盾蚧等。

TOP

  纓翅目(Thysanoptera)



纓翅目昆蟲通稱「薊馬」,體微小至小形,長0.5一14mm,一般為1—2mm。口器銼吸式,左右不對稱。翅狹長,具少數翅脈或無翅脈,翅緣扁長,有或長或短有毛。也有無翅及僅存遺跡的種類。缺尾須。漸進變態。一般吸取植物汁液,為害禾穀類、棉花和煙草等,有的能傳播植物病毒,是大害蟲;也有少數肉食性種類捕食蚜蟲和粉虱,是益蟲。屬有翅亞綱、過漸變態類。全世界已記載約6000種,中國已知340餘種。重要的有煙薊馬和稻管薊馬(Haplothripsaculeatus)等。



一、形態特徵

(一) 頭部

頭能活動,下口式。觸角通常6—9節,生有剛毛及感覺器,第3、4節的感覺器發達,呈孔狀、錐狀、叉狀或帶狀。複眼發達,小眼面數目不多;單眼通常為3個,在頭頂排列成三角形,無翅型常缺單眼。

(二) 胸部

前胸發達,能活動,中、後胸癒合。足跗節l一2節,末端有一能伸縮的由中墊特化而成的端泡(bladder),故又稱泡足目。翅通常兩對,有的種類退化或缺如;翅發達者,前、後翅均狹長,邊緣密生纓狀長毛,由此而得名纓翅目。翅脈退化,至多有2—3條縱脈,某些類群具橫脈。靜息時,翅平放於體背,錐尾亞目的翅呈平行狀,而管尾亞目的翅則重疊在一起。

(三) 腹部

通常l0節。錐尾亞目第l腹節比其它腹節為小,緊貼後胸;管尾亞目第l腹節通常退化,呈三角形、梯形或鍾形的骨片,稱腹盾片(Pelta),是分類的常用特徵。錐尾亞目雌蟲第8—9節腹板間生出鋸齒狀的產卵器,末端數節呈圓錐狀,雄蟲末端鈍圓。管尾亞目無特化的產卵器,雌、雄蟲末節均呈管狀,但雌蟲在第9腹節後緣可見一骨化的捧狀結構——黑縱棒(fustis)。

(四) 若蟲

常易與無翅型種類的成蟲相混淆,但若蟲頭小,無單眼,複眼很小,體黃色或白色,管尾亞目的若蟲體常有紅色斑點或帶狀紅斑紋。



二、生物學特性

通常有兩性,雄蟲一般比雌蟲小,體色也較淺。雌雄二型或多型現象較普遍,這在管尾亞目的食菌性類群中尤為突出。在食菌性類群中,雄蟲比雌蟲大,且具有特別發達的前足。

薊馬的生殖方式有兩性生殖和孤雌生殖,或者兩者交替發生。兩性生殖的種類雌性個體往往佔多數,這是因為雄性壽命較短,或在某些條件下,雄性不能越冬。同一種薊馬的性比,常隨著季節、食物、地區的不同而發生改變。如煙薊馬在地中海東部和伊朗,其雌雄性比為1:1左右,而在夏威夷,則為l000:1。雄蟲罕見或至今尚未發現雄性的種類,其生殖方式是部分或全部孤雌生殖。

薊馬大多數為卵生,但也有少數種類為卵胎生。錐尾亞目以鋸狀產卵器插入植物組織內產卵,卵較小,多為腎形,表面光滑柔軟,黃色或灰白色;一般為單粒散產,在田間摘下有卵葉片對光透視,不難看到,但也有時會在葉脈旁或葉脈下產成一小排。管尾亞目的卵為長卵形,兩側對稱,頂部稍縊縮,外表常有五邊形或六邊形的網狀刻紋,多為粉紅色、黃色或黑色。管尾亞目不具產卵器,其卵產於物體表面,常常單粒或聚集產於花上、葉表面、真菌菌褶內、蟲癭內、樹皮裂縫或其它昆蟲(尤其是小囊蟲)所造成的隧道內;捕食管薊馬甚至產卵於某些介殼蟲的介殼下面。由於管尾亞目的卵暴露於物體表面,容易乾燥或被捕食者如螞蟻、捕食性薊馬、蝽等捕食,因此,卵的死亡率比錐尾亞目高得多。

卵歷期一般為2—20天,行將孵化的卵,會出現紅色或黑色的眼點。最初第2齡若蟲沒有外生翅芽,翅在體內發育,行動活潑,足和口器等一般外形與成蟲相似,觸角節數略少。錐尾亞目的第3齡開始出現翅芽,行動遲緩,但不取食,稱為前蛹;第4齡進入蛹期,不食不動,觸角向後平置於頭及前胸背板上且不能活動。但長角薊馬屬只有3齡,末齡未經前蛹就直接進入蛹期。管尾亞目自第3齡開始行動遲緩,觸角和足變短,但翅芽還未外露,第4齡觸角伸長且向頭背後彎,翅芽外露,第3、4齡稱前蛹,第5齡為蛹期。但也有些學者將管尾亞目的第3齡稱前蛹,第4、5齡合稱為蛹。

過漸變態。多數薊馬是在葉背面葉脈的交叉處化蛹,亦有些種類在樹皮裂縫、葉柄基部、萼片間、葉鞘間、樹皮下、枝條凹陷處及枯枝落葉層等場所化蛹。有些種類甚至吐絲結繭或在土中營造土室化蛹。

薊馬食性頗為複雜,植食性種類較常見。由於薊馬體小或活動隱蔽,為害初期不易為人們所察覺,往往在造成嚴重災害後才被發現,因此,植食性薊馬是農作物、林木、果樹、花卉上的重要害蟲。薊馬以其挫吸式口器刮破植物表皮,口針插入組織內吸取汁液,喜取食植物的幼嫩部位,如芽、心葉、嫩梢、花器、幼果等。葉片被害後常留下黃白色斑點或銀灰色條紋,葉片捲曲、皺縮甚至全葉枯萎;嫩芽、心葉被害後呈萎縮狀且出現叢生現象;瓜果類被害後,除了引起落瓜落果,還使瓜果表皮粗糙,呈黑色或銹褐色疤痕,降低瓜果質量。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還有相當數量的植食性種類可以形成蟲癭。有的薊馬在為害植物的同時還可傳播植物病毒病,如番茄斑萎病(TSWV)及花生黃斑病(YSV)。在纓翅目中,有近一半的種類專營菌食性或腐食性生活,取食枯枝落葉上或死樹皮下的真菌孢子、菌絲體或腐植質。另有不少種類為肉食性的,捕食其它薊馬、蚜蟲、粉虱、介殼蟲及螨類等。

三、分類及重要科簡介

一般將纓翅分為2亞目:即錐尾(鋸尾)亞目和管尾亞目,3總科,6科。中國已知有4個科。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