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1234
發新話題

[分享] 昆蟲綱

昆蟲綱



昆蟲綱(Insecta)

昆蟲綱是節肢動物門種類和數最多的一個綱。

體分頭、胸、腹3部。

1.頭部 有觸角(極少數無觸角)、觸鬚、複眼各1對,單眼2~3個或無,口器1個。依據昆蟲取食方式的不同,口器可分為三種類型。

(1)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顎、下顎、下唇和舌組成,可咀嚼固體食物,如蟑螂的口器。

(2)刺吸式口器:總稱為喙,由上唇、下唇、舌、一對上顎和一對下顎組成。能刺破皮膚,可以吸血或注入病原體,如雌蚊口器。 

(3)舐吸式口器:上、下顎均已退化,下唇發達,將舌及上唇包在其中,下端有盤狀的唇瓣,適於舐吸食物,如家蠅的口器。 

2.胸部 由前胸、中胸、後胸三節組成。每節腹面兩側各生腿一對,由基、轉、股、脛、跗五節組成。跗節又分1~5節,末端有爪,有的爪上有爪間墊,有爪間刺。中胸和後胸上各生有一對翅。視蟲種不同其翅脈、脈序也不同,為昆蟲分類的重要依據。有的昆蟲後胸翅退化為平衡棒,有平衡作用。 

3.腹部 由11節組成,由於前1~2節趨於退化,末端幾節變為外生殖器,故可見的節數較少。

世界上的昆蟲約有100萬種 ,約占動物界種數的80%,每年還約陸續發現 0.5~1萬新種。中國約12~15萬種。昆蟲習性歧異,分佈範圍很廣,除海洋的水域之中以外,凡有植物生長的地域都有昆蟲 。昆蟲 具有強大的飛翔能力,其微小的身軀又易隨氣流傳播,所以從赤道到兩極都有它們的蹤跡。

昆蟲在地球上約出現於3.5億年前,經歷了漫長的演化歷程。昆蟲綱由C.von林奈於1758年建立,根據翅的有無和性質分為7目。布勞爾1885年根據昆蟲變態分目,奠定了近代昆蟲綱分目的基礎。其後經過許多學者的修訂,昆蟲目的分類頗為參差,現世界與國內常用2亞綱33目的系統。

昆蟲在農業、林業、牧業、倉儲物資、建築材料等方面可造成很大危害,另外也能傳播人、畜疾病。昆蟲產品可以利用,如蠶絲、蜂蜜、蜂蠟、紫膠、白蠟等;某些昆蟲傳播花粉,可使植物增產;食蟲性和寄生性昆蟲可用以防治害蟲;某些水棲昆蟲是魚類食餌,也可用作環境污染的指標;某些昆蟲可作食品或禽畜飼料;少數藥用昆蟲可以治療疾病。


昆蟲綱分為兩大亞綱,33個目,如下:

無翅亞綱Apterygota

1.原尾目(Protura)

2.彈尾目(Collembola)

3.雙尾目(Diplura)

4.纓尾目(Thysanura)

有翅亞綱 Pterygota

外翅部

5.蜉蝣目(Ephemerida)   

6.蜻蜓目(Odonata)  

7.蜚蠊目(Blattaria)

8.螳螂目(Mantodea)   

9.等翅目(Isoptera)     

10.缺翅目(Zoraptera)

11.襀翅目(Plecoptera)   

12.竹節蟲目 (Phasmida)

13.直翅目(Orthoptera)

14.蛩蠊目(Crylloblattodea)

15. 紡足目(Embioptera)

16. 半翅目(Hemiptera)

17.革翅目(Dermaptera)

18. 同翅目(Homoptera)

19. 纓翅目(Thysanoptera)

20.嚙蟲目(Corrodentia)

21.食毛目(Mallophaga)

22.虱目(Anoplura)

內翅部

23. 鞘翅目(Coleoptera)

24. 脈翅目(Neuroptera)

25.捻翅目(Strepsiptera)

26.廣翅目(Megaloptera)

27. 鱗翅目(Lepidoptera)

28.蛇蛉目(Raphidiodea)

29.長翅目(Mecoptera)

30.毛翅目(Trichoptera)

31. 雙翅目(Diptera)

32. 膜翅目(Hymenoptera)

33.蚤目(Siphonaptera)

TOP

無翅亞綱Apterygota

    本亞綱所包括的昆蟲種類均屬原始性無翅,體微小而柔弱,變態不明顯,體軀上保留著一些昆蟲的原始構造和某些非昆蟲綱的特徵。口器咀嚼式,或有的陷入頭部,形成吸收形式。一般陸棲,多生活於潮濕環境。本亞綱對研究昆蟲的起源,具有重要意義。

本綱包括4個目

1.原尾目(Protura)

2.彈尾目(Collembola)

3.雙尾目(Diplura)

4.纓尾目(Thysanura)   



原尾目(Protura)


昆蟲綱中最原始的一目。通稱原尾蟲。學名蚖。體微細,長0.5~2毫米。頭卵圓形,口器內顎式,無觸角,具假眼一對和形狀各異的下顎腺一對。前胸足長大,常向前伸舉,跗節上生有形狀不一的感覺剛毛數根至數十根不等。成蟲腹部分12節。近腹部後端分別有雌性或雄性外生殖器。世界各大陸均有發現,已知有500餘種。中國已報道120餘種。紅華蚖為中國代表種。原尾蟲生活在腐殖質較多的濕潤土壤中、磚石下或樹皮裡,以植物根繫上的附生真菌為食。一般分佈在30厘米以內的表土層。在未開發的森林土壤中,原尾蟲的密度可達每立方米數百至數千隻。每年出現一個或者春秋兩季各出現一個高峰期。

TOP

彈尾目(Collembola)



彈尾綱節肢動物門的一綱,亦稱粘管目,俗稱跳蟲,遍佈全世界,常大批群居在土壤中,多棲息於潮濕隱蔽的場所,如土壤、腐殖質、原木、糞便、洞穴,甚至終年積雪的高山上也有分佈。跳蟲的種類較多,Salmon的《世界跳蟲檢索》中包括396屬3424種,1971年Rapoport 估計此數目為16屬3874種,至今世界已報道了約6000種,我國已報道了66屬193種(數字已有所變動)。
體微小,長形或圓球形。無翅,身體裸出或被毛或鱗片(見圖)。頭下口式或前口式,能活動。複眼退化,每側由8個或8個以下的圓形小眼群組成;有些種類無單眼。觸角通常4節,少數5節或6節。第3、4節有時又後天性分為無數小節,或有特殊的感覺器。頭部觸角後方另有一種感覺器稱觸角後器。口器咀嚼式,陷入頭部,上顎和下顎包在頭殼內。足的脛節和跗節癒合;有1爪和由1懸墊變成的小爪。腹部6節;第1節腹面中央具1柱形腹管突(或稱粘管),有吸附的作用;第4或第5節上有成對的3節的彈器,其基節互相癒合;第3節上有2節的握彈1632器,其基節互相癒合;平時彈器彎向前方夾在握彈器上,當跳躍時,由於肌肉的伸展,彈器猛向下後方彈擊物面,使身體躍入空中,故名跳蟲。

跳蟲有3種基本類型:(1)原跳形:體長形,彈器退化。觸角短粗,長度與頭接近,各體節無大的差異,體毛簡單。(2)長角跳形:體長形,彈器發達,觸角極長,通常為頭長的4~5倍,有的末端一或兩節又分亞節,身體密被毛或鱗片,體毛有多種類型。(3)圓跳形:胸腹目癒合成球形。
多數生活在潮濕的地方,以腐爛的植物類、地衣或菌類為主要食物,少數種類取食活的植物體和發芽的種子,成為農作物和園藝作物的害蟲。有極少數種類肉食性,取食腐肉。


本綱種類很多,分4目15超科32科,4目即:

原跳目(Poduromorpha)

長跳目(Entomobryomorpha)

短角圓跳目 (Neelipleona)

愈腹目(Smphypleona)

TOP

雙尾目(Diplura)

無翅亞綱 雙尾目(Diplura) 雙尾目昆蟲通稱雙尾蟲和鋏尾蟲。體細長,一般長在1.9--4.7mm。白或灰白色,缺眼無翅,腹部十一節,末端有 一對長尾須,也有變形為鉗狀器,無中尾絲,表變態。全球已知約600種,我國已記錄30餘種棲地下,分佈甚廣。

雙尾目昆蟲分佈極廣,多生活在磚石下、枯枝落葉下或土壤等潮濕蔭蔽的環境中,極怕光,行動活潑。

TOP

纓尾目(Thysanura)



  無翅亞綱的1目。外口式,腹節具刺突和泡囊,尾端具多節尾須和中尾絲的原始無翅昆蟲。本目昆蟲通稱衣魚、石蛃。已知種類有570多種,全世界分佈。中國已知約20種。

  中、小型原始無翅昆蟲。體柔軟,長形,體表常有鱗片。有複眼。觸角長,絲狀,達30節以上,末端逐漸尖削。口器咀嚼式,露出頭外。下顎須5~7節,下唇須3節。胸部發達。足基節大,有刺突。跗節2~3節。2爪,通常另有一中爪。腹部11節,多數腹節的表面生有成對的刺突和泡囊。腹部末端有線狀多節的尾須和中尾絲。雌性有發達的產卵器。無變態。

  多數種類生活在濕地、石下、樹皮下、苔蘚間或岩石上;少數生活在室內、螞蟻或白蟻的巢穴中。很活潑,有的能跳躍。少數種類加害室內的書籍或衣服等。

  本目常見的有2科:石蛃科,體向背面拱彎,眼大,相互接觸,下顎須7節。衣魚科,體扁平,眼小,相互分離,小顎須5~6節。


--------------------------------------------------------------------------------


本目的特徵可以總結為:前口纓尾目,觸角長絲如;尾須有中絲,二九泡刺突。
    纓尾目昆蟲通稱衣魚、家衣魚(以其腹部末端具有纓狀尾須及中尾絲而得名)、石炳(因該類昆蟲具有原始的上顎而得名),為中、小型原始無翅的昆蟲,體長4~20毫米。體形狹長,背腹扁平。全體柔軟,體表常被有鱗片和毛,體色為銀灰、白、褐、黑等色。

  口器為咀嚼式。觸角長,絲狀,在30節以上。上顎有1—2個關節突與頭部相連。有大的複眼,有的種類兩複眼在內面接觸。足跗節2一4節,石炳科的跗節3節,且中、後足基節各具一個針突。腹部11節,末端有一對長且多節的尾須和一條由第11節特化而成的中尾絲;腹部2一9節中具有刺突若干對。各節有1一2對突胞,針突和突胞的數目因種類而異。雌蟲產卵器發達。

  變態類型為表變態,也是一類比較原始的變態類型。其幼蟲和成蟲除體軀大小和性成熟度外,在外形上無顯著差異,腹部體節數目也相同,但成蟲期一般還要繼續脫皮,有的多達19~58次。卵單產或聚產,產在縫隙或產卵器掘出的洞中。

  纓尾目大多棲息在山地巖礁、森林、草地中的樹皮、枯木、樹洞、苔蘚以及磚石下面、瓦礫堆中或土壤中,也有些種類棲息於白蟻巢中。體色與棲息環境相似,活潑、善跳,受驚後常跳躍。主要以藻類、地衣、苔蘚、植物碎屑等為食。還有的生活於室內故舊書籍、衣物、絲絹品之間,或發生在廚房附近,夜間活動,以紙張、書籍、衣物、澱粉物質等為食,有的還傳播細菌。

  纓尾目已知有2科、約600種,我國已知有30餘種。

TOP

有翅亞綱 Pterygota

    有翅亞綱包括昆蟲綱中的絕大多數種類。其中大多數具翅,少數種類因適應生活環境而翅發生次生性退化。口器類型多樣化,有咀嚼式、刺吸式、銼吸式、虹吸式、舐吸式等類型。成蟲期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少數種類具尾須外,無其它附器。變態類型可分為3大類,即原變態、不全變態和全變態。按翅的發育形式,原變態和不全變態屬外生翅類,全變態屬內生翅類。其中許多種類為農林或牧、醫重要害蟲,有的則為益蟲,因而與人類關係密切。該亞綱可分為29個目。

有翅亞綱 Pterygota 外生翅類

蜉蝣目(Ephemerida)



體細長柔軟,複眼發達,單眼3個。觸角剛毛狀,咀嚼式口器極退化,無咀嚼能力。中胸發達。前翅大,三角形,膜質;後翅退化,或無後翅。飛翔力弱,休息時翅豎於背上。尾須1對,長絲狀,中尾絲有或無。足細弱,雄蟲前足特別長。
原變態:羽化後稱亞成蟲,不活動,再蛻皮1次,才成為成蟲。變態很特殊,未見於其他昆蟲。約有2000種。成蟲不攝食,壽命很短,一般生活數小時,最多不過1~2天。稚蟲水棲,腹部有7對氣管鰓。一般蛻皮24次,經1~3年才羽化為成蟲。多在黃昏時羽化,羽化後雌雄交尾,產卵後即死亡。所謂「朝生暮死」。成蟲具趨光性和群飛交尾習性。該目全世界已知約1300種,我國記載有40餘種。
二翼蜉(Clöeondipterum),黃白色,體長8~10毫米,產中國華北。蜉蝣(ephemera)、短絲蜉(Siphlonurus)、扁蜉(Heptagenia)為習見種類。
[識別要點]體長3~27毫米。身體細長,非常柔軟。頭部靈活,複眼大,單眼3個;觸角短,剛毛狀;口器退化。翅膜質,有較密的網狀脈,休息時豎立在背面;前翅大,三角形;後翅小或無。尾須細長多節,有些種類有中尾絲。成蟲有趨光性,常見於燈下。原變態,也就是在成蟲期還要脫一次皮,脫皮前的成蟲叫亞成蟲。
    有翅亞綱有翅或翅退化。腹部無腹足。除蜉蝣目為原變態外,其餘為不全變態或完全變態。
  [經濟意義]蜉蝣的成蟲體態輕盈,體色雅致,常在溪流、湖灘附近活動。成蟲壽命很短,所以就有了成語「朝生暮死」來形容其壽命的短暫。稚蟲一般生活在淡水中,為魚及多種動物的優良飼料。根據稚蟲對水域的適應與要求,可用於監測水域類型與污染程度。稚蟲優雅的體形和有趣的水中活動還可為人增添樂趣。
  [種類與分佈]世界已知2250多種,我國目前記載約250種。蜉蝣主要分佈在熱帶至溫帶的廣大地區,受溫度、底質、水質和流水速度等的影響很大。
  本目的特徵可以總結為:朝生暮死蜉蝣目,觸角如毛口若無;多節尾須兩、三根,翅膀二、四背上豎。
  [生物學習性]蜉蝣羽化為成蟲後,還要脫經過雄、雌交配,便把卵產在水中,每粒卵上都盤繞著向外伸展的纖毛狀物質,以便將卵纏在水草或水底的砂石上。一隻雌蜉蝣可產卵幾百到上千粒。卵在水中靠自然溫度經過半月左右的胚胎發育階段,孵化出稚蟲(不完全變態的水生昆蟲的幼期稱為稚蟲)。剛出生的稚蟲還沒長出在水中進行呼吸的氣管鰓,這段時間只能靠皮膚吸取水中的氧氣生活。稚蟲蛻過一次皮,長到二齡時,身體的兩邊便生出魚鱗狀的氣管鰓,開始進行正常的取食游泳活動。一隻蜉蝣稚蟲,能在水中生活1年,更換20多次「外衣」。
  蜉蝣白天不活動,隱藏在雜草叢中及河邊的樹葉背後,它那近似三角形的透明發亮的翅總是合攏起來豎立在背上。傍晚時成群結隊在水邊飛舞,進行交配產卵,因而夜晚水中的魚兒常躍出水面,捕食接近水面飛舞的蜉蝣。雄蟲交配完後,很快就結束了生命;雌蟲產完卵完成了傳代任務後,亦隨即死於水面,成為魚類和青蛙的餌料。

TOP

蜻蜓目(Odonata)



蜻蜓目[Odonata]昆蟲綱的一目。該目成員多數為大、中型昆蟲,頭大且轉動靈活,兩對翅膜質透明,翅多橫脈,翅前緣近翅頂處常有翅痣。腹部細長,雄性交合器生在腹部第2、3節腹面。全世界分佈,尤以熱帶地區為多。已知約5000種,中國記載約350種和亞種。蜻蜓,體長20~150毫米。顏色多艷麗。觸角短小,剛毛狀,3~7節。複眼發達,占頭部的大部分,單眼3個。口器咀嚼式。上顎發達。前胸較細如頸。中、後胸合併,稱合胸。雄性在性成熟時,把精液藏入交合器中。交配時,雄蟲用腹部末端的肛附器捉住雌蟲頭頂或前胸背板,雄前雌後,一起飛行。有時雌蟲把腹部彎向下前方,將腹部後方的生殖孔緊貼到雄蟲的交合器上,進行受精。許多蜻蜓沒有產卵器。它們在池塘上方盤旋,或沿小溪往返飛行,在飛行中將卵撒落水中;有的種類貼近水面飛行,用尾點水,將卵產到水裡。半變態。絕大多數稚蟲水生,許多蜻蜓年生1代,有的種類要經過3~5年才完成1代。稚蟲靠吃水中小動物長大。它們有的棲在水底,有的附著在水體上層的水草上,後者能以蚊蟲的孑孓為食。成蟲在飛行中捕捉大小適宜的昆蟲為食。蜻蜓多在開闊地的上空飛翔,黃昏時出來捕食蚊類、小型蛾類、葉蟬等,是重要的益蟲。

該目下分3亞目。①均翅亞目(Zygoptera),該亞目的昆蟲色常艷麗,俗稱豆娘。前後翅的形狀和脈序相似。翅基狹窄形成翅柄。休息時一般四翅豎立體背。稚蟲體細長,腹末有3個尾鰓 ,尾鰓是呼吸器官,常呈葉片狀,也有呈囊狀或其他形狀。該亞目下分2總科8科。②間翅亞目(Anisozygoptera),因該亞目昆蟲的特徵介於均翅亞目與差翅亞目之間而得名。翅基部不呈柄狀,後翅大於前翅。只有2種,一種產於喜馬拉雅山南側,一種產於日本,是古老類γτ群的孑遺後代,有活化石之稱。③差翅亞目(Anisoptera),該亞目昆蟲俗稱蜻蜓。後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脈也稍有不同。休息時四翅展開,平放於兩側。稚蟲短粗,具直腸鰓,無尾鰓。該亞目包括2總科5科,蜓科和蜻科常見。廣佈中國各地。

TOP

蜚蠊目(Blattaria)



  有翅亞綱的1目。中型昆蟲,頭小且能活動、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多節。翅2對,前翅皮質後翅膜質,少數無翅。腹部多節有尾須一對。包括蜚蠊和地鱉。俗稱蟑螂和土鱉。世界已知5000多種。中國已知200餘種。

形態特徵
 
體較扁平、長橢圓形,前胸背板大,盾形,蓋住頭部。各足相似,基節寬大,跗節由5小節組成。腹部10節,其背面只看到8節或9節,雄蟲腹面可看到8節,雌蟲6節,有的種類(如德國小蠊)雄蟲背面具驅拒腺開口,可分泌臭氣。若蟲在發育中翅芽不反轉。雌蟲產卵管短小,藏於第7腹片的裡面。雄蟲外生殖器複雜,常不對稱,被生有一對腹刺的第9節所掩蓋。尾須多節。無鳴器和聽器。

生活習性
 
多數種類性喜黑暗,為夜行性昆蟲,行走迅速。不善跳躍。雜食性,取食多種動、植物性食料。家居蜚蠊常見於室內,多數4翅發達,稍能飛,有的種類翅短,如日本大蠊雌蟲,或全無翅,如地鱉雌蟲。在熱帶、亞熱帶或北方室溫高的地方終年繁殖活動。但在無取暖設備的溫帶(如中國的長江流域),則冬季停止活動,隱藏於室內陰暗而溫暖的角落以及器具的隙縫中。野生蜚蠊多生活在草叢間、磚石下、樹皮下或樹洞裡,有的種類如穴蠊棲居於山洞、窯洞中;蟻巢蠊棲居於蟻巢內;一種光蠊棲居於水邊,可短暫潛入水中;許多木蠊棲息於林地的落葉或伐倒的枯樹下;彎翅蠊、隱尾蠊靠枯木生活,許多野生蜚蠊以動物屍體為食。

生殖發育  

漸變態。多數卵生。卵一般產於卵鞘內,卵鞘褐色,形狀因種而異。卵鞘在母體內形成後,數日內即產下,附著於附近物體或隙縫中。但德國小蠊母蟲則將卵鞘附著於尾端數周或月餘,直至孵化前才產下。美洲大蠊每一卵鞘約含卵 14~16粒,孵化期約 45~90天。在熱天只需20~30天即化為若蟲。若蟲與成蟲相似,但無翅,翅芽在後期蟲齡才出現,常要經過10次蛻皮(即10個齡期)才化為成蟲。在常溫下,一些種類若蟲期約1年餘;如果室溫高,食料豐富,只為4~5個月。在不利的環境中,如冬季室內無暖氣或蟲體受傷,將延緩2~3年才成熟。雄蟲成熟比雌蟲晚,並需較多的蛻皮次數(齡期)。雌蟲成熟後約半個月開始產卵鞘,每1~2周產1個,一生可產30~60個。成蟲壽命約1~2年。約需兩年半完成一世代。無雄蟲時,雌蟲能產不受精的卵鞘,其中一部分卵化出雌若蟲,在實驗室內能連續繁殖3代。高溫有利於無性繁殖。

分類  

蜚蠊目分為4科:蜚蠊科(Blattidae)、光蠊科(Epilampridae)、地鱉科(Polyphagidae)和折翅蠊科(Blaberidae)。

中國蜚蠊,已知重要種類有:美洲大蠊、黑褐大蠊、日本大蠊、澳洲大蠊、德國小蠊,均為常見的家庭害蟲。中華地鱉亦棲於以磚、土為地表的房屋內,可以作為中藥材入藥。蔗蠊在中國分佈於南方,為害蔗苗、蔬菜等。

經濟意義

蜚蠊與人類有密切關係。①室內害蟲:在中國主要有黑褐大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德國小蠊、日本大蠊。這 5種蜚蠊常同時混生為害。它們多棲息於廚房、食堂、倉庫等處損害食物、衣服、書籍等。②不少種類取食並污染人的食物,傳播痢疾、傷寒、蛔蟲、蟯蟲等疾病。地鱉可入中藥,有破血逐瘀散結作用,用於婦女閉經、跌打損傷等症。③農業害蟲: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和蔗蠊是溫室害蟲,特別為害幼苗,嚴重時能使被害植物死亡。澳洲大蠊在印度為害棉苗;馬德拉蜚蠊在美洲南部為害香蕉;龍虱蠊在夏威夷為害柏樹。在中國廣西和福建,蔗蠊為害蔗苗、蔬菜及倉儲稻穀、糖麩等;在夏威夷,此蟲在雞場大量繁殖,擾害小雞生活,是小雞孟氏眼蟲的中間寄主,傳播雞的眼病。

俗稱蟑螂。有些種類生活在室內,善跑,取食並污染食物、衣物和生活用具,且留下討厭的氣味,傳播疾病和寄生蟲,是全球性的衛生害蟲。有些種類是中藥材,可用於治病救人。野外生活的種類有少數危害農作物。

識別要點

體長2-100毫米,身體扁平,卵圓形。頭隱藏在寬大、盾狀的前胸背板下,而且向後傾斜。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複眼腎形。足多刺毛,跗節5節。翅長或短,前翅革質,後翅膜質,翅脈多分支。腹部10節。尾須多節。

種類與分佈

世界已知約3700種,大多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區,少數分佈於溫帶地區。我國已記載18科60屬240種,全國各地均有分佈。蜚蠊一般生活在石塊、樹皮、枯枝落葉、垃圾堆下,或朽木與各種洞穴內,尤以生活在居室內的種類為人們所熟悉。

TOP

螳螂目(Mantodea)



螳螂目(Mantedea)大型昆蟲。體大,頭呈三角 形。前胸特別延長,前早足呈鐮刀狀,並生有倒勾的小刺,用以捕捉各種害蟲,為著名益蟲。產卵於卵鞘中,古稱「桑螵蛸」並作中藥。不完全變態。分佈很廣,約有1550餘種。
  有翅亞綱的1目。僅含螳螂科(Mantidea=Manteidae)1 科。通稱螳螂。中至大型昆蟲,頭三角形且活動自如;前足腿節和脛節有利刺,脛節鐮刀狀,常向腿節折疊,形成捕捉性前足;前翅皮質,為覆翅,缺前緣域,後翅膜質,臀域發達,扇狀,休息時疊於背上;腹部肥大。除極寒地帶外,廣佈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1585種左右。中國已知約51種。其中,南大刀螂、北大刀螂、廣斧螂、中華大刀螂、歐洲螳螂、綠斑小螳螂等是中國農、林、果樹和觀賞植物害蟲的重要天敵。
  螳螂體長形,多為綠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種類。複眼突出,單眼3個。咀嚼式口器,上顎強勁。前足捕捉足,中、後足適於步行。足跗節5節,有爪1對,缺中墊。腹部10節,雌、雄背板可見9節。腹面雌只見6節,雄可見9節。產卵器不突出,尾須短。
  漸變態。卵產於卵鞘內,每1卵鞘有卵20~40個,排成2~4列。每個雌蟲可產4~5個卵鞘,卵鞘是泡沫狀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於樹枝、樹皮、牆壁等物體上。初孵出的若蟲為「預若蟲」,脫皮 3~12次始變為成蟲。一般1年1代,有些種類行孤雌生殖。肉食性,獵捕各類昆蟲和小動物,在田間和林區能消滅不少害蟲,因而是益蟲。性殘暴好鬥,缺食時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現象。分佈在南美洲的個別種類竟不時攻擊小鳥、蜥蜴或蛙類等小動物。螳螂有保護色,有的並有擬態,與其所處環境相似,藉以捕食多種害蟲。


TOP

等翅目(Isoptera)  



等翅目(Blattaria)昆蟲綱有翅亞綱的一目。此目通稱「白蟻」,著名害蟲。體小至中型,社會性,生活於隱藏的巢居中。由有翅和無翅的生殖個體(母蟻和雄蟻)與多數無翅的非生殖個體(工蟻和兵蟻)組成。頭小或大,極度骨化,咀嚼式口器;觸角念珠狀,多節。有翅的個體前後翅的形狀、大小約略相等,分飛後翅脫落,雌雄交配,選擇棲居場所;母蟻腹部後期膨大,專司生殖。常建成巨大蟻巢(稱白蟻塚)。主要危害房屋建築、枕木、橋樑、堤壩、森林、果園和農田。約有1800餘種,分佈熱帶和溫帶。

TOP

 37 1234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