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課 堂】樂理知識及音樂教程專貼

一、中國戲曲
1 、始於離者,終於和
中國戲曲,是一種綜合舞台藝術樣式。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這些形式主要包括:詩、樂、舞。詩指其文學,樂指其音樂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還包括舞台美術、服裝、化妝等方面。而這些藝術因素在戲曲中都為了一個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個原則,即美。
2、戲曲者,謂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國戲曲之特點,一言以蔽之,「謂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學者王國維語)。戲曲與話劇,均為戲劇之屬,都要通過演員扮演人物,運用對話和動作去表現一定長度的故事情節。所不同者,戲曲是運用音樂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們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離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中國戲曲的表現生活,運用了一種「取其意而棄其形」的方式,如中國畫之寫意山水,用縱橫的筆勢去體現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戲曲舞台上才有了紅臉的關羽,白臉的曹操;有了長歌當哭,長袖善舞;有了無花木之春色,無波濤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中國戲曲作為一種舞台藝術,需要面對一個舞台之狹小與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戲曲並沒有像話劇那樣用「三一律」的原則對生活進行擠壓以便於表現。而是運用虛擬的手段,製造彈性的時空,又借助於演員生動的表演和觀眾的想像與理解,來完成對闊大天地的描畫。所以,戲曲可以在明亮的燈光下製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曠的舞台上馭馬行舟。






請禮貌性的回覆帖子


TOP

二、中國戲曲史
1、中國戲曲的孕育與形成
中國戲曲,起源於原始歌舞。漢代,在民間出現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戲」,尤以《東海黃公》為著。到了南北朝時期,民間出現了歌舞與表演相結合的「歌舞戲」,具有了更為濃郁的表演成份,如《拔頭》、《代面》、《踏搖娘》等。唐代,出現了由先秦時期的優伶表演發展來的以滑稽表演為特點的「參軍戲」;民間的歌舞戲進入宮廷,得到了更大的發展;民間又出現了「俗講」和「變文」等通俗說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出現很多市民娛樂場所──「瓦捨」和「勾欄」;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有了綜合的趨勢,出現了「宋雜劇」。金代,在宋雜劇基礎上,北方出現了「金院本」,南方出現了「南戲」。元代,北方形成「北雜劇」,南方南戲進一步發展成熟,戲曲形成。
2、中國戲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戲
南戲,是中國戲曲最早的表現形式,它形成於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溫州(古稱永嘉)一帶的民間,時稱撚蘭臥泳鐢。它是在宋雜劇的基礎上,融和南方民間小曲、說唱等藝術因素形成的。以體制龐大、曲詞通俗質樸為其特點,已粗具戲曲的基本藝術特徵。劇目多表現民間故事。
3、中國戲曲的第一個繁盛期──元雜劇
元代,是中國戲曲史的一種重要時期,它以其元曲聞名於世,而元曲中影響最著者,唯北雜劇(亦稱元雜劇)。北雜劇之文學,以質樸自然勝,後世戲曲文學無有出其右者;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等雜劇作家,使北雜劇成為一代之文學。北雜劇之表演則顯示出戲曲在形成之初的樸實和濃郁的民間氣息。
4、中國戲曲的第二個繁盛期──明清傳奇
    傳奇,源於宋元南戲,是它成熟化與規範化的結果。明中葉以後,傳奇代替雜劇成為戲曲舞台上的主角。摯鏀二字,取自其撐奩娌淮藪黃鏀之特色。其劇本文學曲詞典雅,體制龐大,名篇佳作不勝枚舉,為戲曲文學絕盛之時。表演上則日趨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5、明代四大聲腔
    所謂明代四大聲腔是對中國明代南曲系統的浙江海鹽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陽腔和江蘇昆山腔的合稱。明代戲曲,在音樂上出現明顯的地方化趨勢,主要表現為地方聲腔的崛起。對後世戲曲影響最大的是後兩種,即弋陽腔和昆山腔,前者發展為全國影響廣泛的高腔系統;後者發展成典雅細膩的昆曲。
6、中國戲曲的轉型期──清代地方戲的興起
    自清代前期起,戲曲舞台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主要表現為戲曲的民間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戲的盛行,後是地方戲的興起。從此,戲曲舞台不再是傳奇戲的天下,昆曲與高腔有了來自民間的競爭者。戲曲的表演場所也由廳堂氍毹變為了茶肆歌台。
7、徽班進京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為慶祝乾隆的八十壽辰,撊鞍徽班進京獻藝,帶來了與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種地方曲調棗徽調,給京城觀眾以耳目一新之感。而後,南矓、摯禾〝、摵痛簲等徽班相繼進京。徽調以其通俗質樸之氣贏得了京城觀眾的歡迎,從此在京城紮下了根。
8、中國戲曲史上的大事──京劇形成
    繼徽班進京之後,湖北漢調藝人也於道光年間(1828年前後)進京與徽班藝人同台獻藝,他們同徽調藝人一樣唱皮黃腔,只是更具湖北風格。徽、漢皮黃在京城和流,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終於在1840年前後,形成一種獨具北方特色的皮黃腔棗京劇。
9、京劇的第一個鼎盛期──清代同治、光緒年間
    京劇形成後不久,即迎來了它的第一個繁盛期,時間在清同治、光緒年間。當時出現了一批優秀的京劇演員並在此時引起了宮廷官方的喜愛。宮內優厚的物質條件促進了它藝術上的成熟。
10、京劇的第二個鼎盛期──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
    20世紀初撔攣幕碩瘮所帶來的新思潮極大地促進了京劇藝術的發展,京劇又迎來了它的第二個繁盛期。這一時期京劇的繁榮主要表現在優秀京劇演員的層出不窮上。而且,這個時期也是京劇流派產生最多的時期,旦行的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拇竺;生行的余(叔巖)派、馬(連良)派、麒(麟童)派;淨行的金(少山)派、郝(壽辰)派、侯(喜瑞)派、醜行的蕭(長華)派等。每個流派的創始者擁有一批數量可觀的劇目,所以這個時期也是京劇文學的繁榮期。這個時期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40年代末。
11、京劇的第三個鼎盛期──20世紀50年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全國處處呈現出萬象更新之貌。京劇也因此迎來它藝術上的春天。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到1959年前後,它的藝術生命又到了第三個頂峰。這個時期的繁榮是以演員陣容的強大,梯隊的完整為標誌的。《白蛇傳》、《將相和》、《穆桂英掛帥》、《野豬林》等優秀劇目的出台,也將京劇文學的發展推向了一個高峰。
12、新興地方戲的產生──越劇、評劇、黃梅戲等
    20世紀初,一批新興地方戲開始在各地戲曲舞台上出現,包括越劇、評劇、黃梅戲等。它們均由民間小戲發展而來,具有極為濃郁的民間鄉土氣息,進入城市後,它們吸收京劇、梆子等老劇種的藝術營養,表演上得以成熟。
13、毛擇柬為中國戲曲研究院題詞「百花齊放 推陳出新
    1951年,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毛擇柬為其題詞將倩ㄆ敕牛瞥魯魴聰,以後便成為戲曲發展的指導性方針。即要求戲曲藝術既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積極創新,又要求各個劇種在自由競賽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14、京劇現代戲匯演舉行
    1964年,北京舉行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共推出35個劇目,其中著名的有《紅燈記》、《蘆蕩火種》、《奇襲白虎團》、《智取威虎山》、《黛諾》、《六號門》、《紅嫂》等。這是京劇編演現代戲的一次成果展示。
15、戲劇梅花獎設立
    為表彰戲劇優秀演員而設立的獎項,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1983年設立,每年評選一次。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的全國性戲劇演員評獎活動。
16、第一屆中國京劇節在天津舉行
    1995年11月在天津舉行了第一屆中國京劇節,設立金、銀、銅三類獎項,推出一批優秀京劇劇目。其中獲獎的劇目有《曹操與楊修》、《狸貓換太子》、《岳雲》、《西施歸越》等。
17、第二屆中國京劇節在北京舉行
    1998年12月第二屆中國京劇節在北京舉行。此次京劇節也推出一批優秀的京劇新創劇目,如《駱駝祥子》、《貞觀盛世》、《風雨同仁堂》、《大腳皇后》、《千古一人》等。其中的《駱駝祥子》改編自老捨的同名小說,是眾多劇目中的佼佼者。
18、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週年優秀劇目獻禮演出
    1999年8月15日至10月15日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週年優秀劇目獻禮演出在北京舉行。此次活動旨在推出一系列優秀的新創劇目(話劇、戲曲、舞劇、音樂劇等),以此繁榮全國的戲劇創作。此次活動湧現出來的戲曲優秀劇目有黃梅戲《徽州女人》、川劇《金子》、京劇《寶蓮燈》、《貞觀盛世》、淮劇《金龍與蜉蝣》、《西夢霸王》等。






請禮貌性的回覆帖子

TOP

三、戲曲經典劇目
(一)、古代戲曲劇目
(宋元南戲劇目
  1、現存最早的南戲劇本《張協狀元
  《張協狀元》是一出婚變悲劇。寫書生張協在考中狀元後,不認結髮之妻。後其妻被一高官收為義女又被許與張協,其妻對張羞辱一番後,夫妻和好。這齣戲反映出當時「富易交,貴易妻」的社會現實。
  2、元南戲的輝煌之作──「四大戲文」
  指元代四出有名的南戲作品,分別為《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記》和《殺狗記》。
  《荊釵記》:寫王十朋與錢玉蓮以荊釵為憑訂下終身。王考中狀元,因不肯娶丞相之女而被貶。垂涎玉蓮已久的孫當權以假休書騙玉蓮十朋已負心,玉蓮憤而投江,幸遇救。後十朋與玉蓮相見夫妻團圓。
  《白兔記》:寫劉知遠與妻李三娘不容於兄嫂,劉去投軍。三娘在家中飽受虐待,並在磨房產下一子,托人送交劉知遠。十年後,其子外出打獵遇母,全家團圓。
  《拜月亭記》:寫蔣世隆與王瑞蘭在戰亂中相並訂下終身之約,卻遭王父反對,將二人拆散。瑞蘭不忘舊情,夜間拜月訴說心事。後蔣考中狀元,被王家招贅,夫妻團圓。
  《殺狗記》:寫孫華孫容兄弟不睦,孫華之妻楊氏殺一狗偽裝成人形放於自家門外,孫華被其友以殺人罪告官。孫榮替兄抵罪。楊氏於公堂上說明原委,兄弟和好。這是一出家庭倫理戲。
  3、南戲的壓卷之作棗《琵琶記》
  《琵琶記》,明初高明(則誠)所做,取材於宋南戲《趙貞女》,但變一出婚變悲劇為一出歌頌男子忠孝和女子貞烈的教化觀世戲。寫蔡伯喈進京趕考,高中後被迫入贅牛丞相府。家鄉遭災餓死了他的父母,其妻趙五娘賣發葬公婆,身背琵琶上京尋夫。幸而牛小姐識大體,一夫二妻團圓。

(元雜劇劇目)
  4、關漢卿與《竇娥冤》
  《竇娥冤》是一出悲劇,王國維稱之為「即列之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為關漢卿的代表作。寫竇娥年輕守寡,與婆婆蔡氏相依為命。波皮張驢兒欲用毒害死蔡氏以霸佔竇娥,卻誤將其父毒死。官府聽信張之誣告將竇娥處斬。臨刑時,六月飛雪以示其冤。
  5、王實甫與《西廂記》
  《西廂記》是一出愛情喜劇。寫書生張君瑞與相府小姐崔鶯鶯一見鍾情,其母老夫人卻以張沒有功名而百般阻撓。但二人在紅娘的幫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此劇文辭優美,有「花間美人」之稱。
  6、白樸與《牆頭馬上
  《牆頭馬上》是一出愛情喜劇。寫裴少俊與李千金因相互愛戀而私自結合,在裴家花園匿居七年。後被裴父發現,將李趕出。後裴考中狀元,奉父命去迎娶自幼訂親之女,卻正是李千金。裴父向李家賠禮,夫妻團圓。
   7、馬致遠與《漢宮秋》
  《漢宮秋》是一出歷史愛情戲,寫王昭君出塞和番事。匈奴向漢索要漢元帝之妃昭君和親,漢朝孱弱只得將其送出。昭君行至漢匈交界處,投黑水自盡。元帝思念昭君,夜聞雁鳴,倍添痛楚。
  8、鄭光祖與《倩女離魂
  《倩女離魂》是一出離奇的愛情戲。寫張倩女與王文舉相戀。王進京趕考,張的魂魄追隨他一同前去,並在京城同他生活了三年。後王攜妻回家探望,張之魂魄與身體才合而為一。
  9、楊顯之與《瀟湘夜雨》
  《瀟湘夜雨》是一出愛情悲劇,表現的是元代社會封建夫權對婦女的壓迫。崔通考中為官後不認前妻張翠鸞,反以逃奴之罪將其發配。張行至臨江驛,遇失散多年且身居高官的父親,得其父之助懲治了崔通,但最終還是與他言歸於好。
  10、紀君祥與《趙氏孤兒》
    《趙氏孤兒》是一出歷史悲劇,歌頌的是正義對邪惡勢力前仆後繼的鬥爭。趙盾一家為奸人屠岸賈所害,只遺一孤兒。有程嬰與公孫杵臼定計用程子換得孤兒活命,並交由程嬰撫養。十八年後,孤兒長大,殺屠為全家報了仇。

(明清傳奇劇目)
  11、王濟的《連環記》
  《連環記》取材於《三國演義》,寫王允為除董卓,將侍女貂嬋先配董卓後許呂布,而使其父子反目,最終使呂布殺死董卓。京劇、晉劇中有《小宴》,即源於此劇。
  12、《寶劍記》與《林沖夜奔
  《寶劍記》為明代劇作家李開先所作傳奇戲,取材於《水滸傳》,寫林沖事。林沖因被高俅陷害而上梁山,後他帶兵攻打京城,處死高氏父子,並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夜奔》為其中一折,表現林沖雪夜上梁山事。
  13、《水滸記》與《活捉》
  《水滸記》,取材於《水滸傳》,寫宋江故事。梁山頭領晁蓋寄給宋江的信為其妾閻惜姣得去,閻以此要挾宋江寫休書要改嫁張文遠,宋怒而將其殺死。宋江因此獲罪,但被梁山好漢救上山去。閻惜姣也將張文遠索了命去。現在常演的昆曲《活捉》、京劇《殺惜》均源於此劇。
  14、《義俠記》與《武松打虎》
  《義俠記》,沈王景作。取材於《水滸傳》中武松故事,從打虎起到梁山結義受招安止。所不同的是其中又加入了武松與妻子賈氏的離合情節。現在常演的有《打虎》、《遊街》、《戲叔》、《挑簾》、《裁衣》等。
  15、湯顯祖的《牡丹亭》
  《牡丹亭》,湯顯祖所做傳奇「臨川四夢」之一。寫少女杜麗娘在夢中與書生柳夢梅相愛,夢醒後憂鬱而亡。三年後,杜麗娘鬼魂與柳夢梅相見,因情而復生,並與柳結為夫婦。最後柳考中狀元,團圓結束。現在昆曲常演其中的《遊園》、《尋夢》、《拾畫》、《叫畫》等出。
  16、《玉簪記》與《秋江》
  《玉簪記》,高濂作。寫書生潘必正寄住於妙貞觀中,與觀中道姑陳妙常互生愛慕。觀主覺察,逼潘去京城應試,陳追至江上送別。後潘考中,娶陳團圓。現常演其中的《琴挑》、《偷詩》、《秋江》等。

  17、李玉的「一、人、永、占」
  李玉以《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和《占花魁》四劇聞名於世,最著名的是《一捧雪》。寫湯勤垂涎莫懷古之侍妾雪艷,慫恿嚴世蕃謀奪莫家寶杯「一捧雪」,致使莫全家抄斬,莫懷古因莫成替死而倖免於難。雪艷伺機將湯勤刺死,而後自盡。後莫在戚繼光幫助下沉冤得雪。現多演《審頭刺湯》。
  18、洪升的《長生殿》
  《長升殿》取材於唐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其中又穿插了安祿山謀反,郭子儀平叛等情節,最後以二人月宮團圓為結束。現在昆曲多演《小宴》、《哭像》、《聞鈴》等出。
  19、昆曲《十五貫》
  昆曲《十五貫》據清代劇作家朱素臣的同名傳奇改編,1956年演出時被周總理稱為「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寫婁阿鼠偷走油葫蘆15貫錢並將其殺死,縣令過於執憑熊友蘭所有的十五貫錢判定其為殺人兇手。知府況鍾監斬時發現其中有冤情,重新審理此案,拿獲了真兇。
  20、昆曲《鍾馗嫁妹》
  昆曲《鍾馗嫁妹》源自清傳奇《天下樂》。寫終南秀士鍾馗應試因貌醜而落第,憤而自盡,被玉帝封為捉鬼大神。他感友人杜平葬其屍骨,將己妹許配於他,並親帶鬼卒送妹與其完婚。
  21、明清傳奇的壓卷之作棗《桃花扇》
  《桃花扇》,清代劇作家孔尚任做,寫名妓李香君與名士侯方域的愛情經歷,二人經歷悲歡離合,最終在國破家亡之際見面於道觀中,從此參透了世間俗事,各自入道。此劇在描寫男女愛情之餘,又穿插了南明滅亡的整個過程,「借兒女之情,寫興亡之感」,表明了作者對明朝的懷念和歷史的思考。
  22、傳奇《雷峰塔》與京劇《白蛇傳》
  清傳奇《雷峰塔》,方成培作,寫許仙與白蛇的愛情故事。其中包括了 「端陽」、「盜草」、「水斗」、「斷橋」等大家所熟知的情節,但以許仙白蛇二人成仙團圓結束。京劇《白蛇傳》在此劇基礎上改編,保留了基本情節。傳統本以許仙之子許仕林考中狀元後祭塔,全家團圓為結束。田漢改編本則將結局設計為青蛇火焚雷峰塔,救出白蛇。






請禮貌性的回覆帖子

TOP

四、戲曲表演

(一)、行當
    1、生行
    生行,指戲曲劇目中的男性形象,以面部化妝為俊扮為其特點。根據其年齡、身份的不同可以分為老生、小生、武生等不同的種類。
    老生:指生行中的中年或老年形象,以戴鬍鬚(即髯口)為其特點。又根據其不同的表演特點,分為唱功老生、做功老生和靠把老生三類。
    小生:指生行中的年輕人形象,根據不同的表演特點,可分為扇子生、紗帽生、雉尾生、窮生、武小生等類別。
    武生:指生行中身具武藝的男性形象,又有長靠武生(表現大將)和短打武生(表現綠林英雄)之分。前者扎大靠,重工架;後者穿緊身衣服,重翻打
    紅生:有時將其歸入武生行,指勾紅臉的身具武藝的男性形象,最典型的是關羽和趙匡胤。
    2、旦行
    旦行,指戲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為青衣、花旦、刀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類別。
    青衣:又叫「正旦」,多表現那些端莊穩重的中青年婦女,以唱功見長,如《鍘美案》中的秦香蓮,《二進宮》中的李艷妃等。
    花旦:多表現那些年輕活潑俏俐的小家碧玉或丫鬟,以做功和念白見長,如《西廂記》中的紅娘,《拾玉鐲》中的孫玉姣等。
    武旦:表現那些身俱武藝的江湖女子或神怪精靈,多穿緊身衣服,表演上重翻打,如《白蛇傳》中的青蛇等。
    刀馬旦:表現那些女將或女元帥,一般要扎大靠,表演上重靠把工架,如《穆桂英掛帥》中的穆桂英等。
    老旦:表現那些老年女性,用本嗓唱念,多重唱功,如《紅燈記》中的李奶奶,《吊金龜》中的康氏等。
    彩旦:有時將其歸入醜行,主要表現那些滑稽或凶蠻的青年女子,動作和化妝都極盡其醜。如《鳳還巢》中的程雪艷等。

3、淨行
    淨行,指那些面部勾畫臉譜的男性形象,有正淨、副淨、武淨和毛淨之分。
    正淨:也稱「大面」、「銅錘」或「黑頭」,所表現的人物多為舉止穩重者,以唱功見長,如《鍘美案》中的包拯,《二進宮》中的徐延昭等。(圖181、圖182)
    副淨:也稱「二面」或「架子花」,多表現性格豪爽者,如張飛、李逵等,或奸邪佞幸者,如曹操、趙高等。
    武淨:也稱「武花臉」,多表現身具武藝者,以武打翻跌見長,如《挑華車》中的黑風利等。
    毛淨:指戲曲舞台上鍾馗、周倉、巨靈神等類人物,他們或為天神,或為身體畸形者,造型誇張,多需墊肩、凸臀,在表演上以工架見長。
    4、醜行
    醜行,指那些滑稽幽默或相貌醜陋的人物,有男性也有女性。男性多在鼻眼間勾畫豆腐塊狀臉譜,故又稱「小花臉」。有文丑、武丑、女丑之分。
    文丑:指那些不具武藝的滑稽人物,臉譜勾豆腐塊,又根據其身份、地位、年齡等區分為方巾丑、褶子丑、袍帶丑、鞋皮丑、老醜等。
    武丑:指那些身具武藝的滑稽人物,又稱「開口跳」,表演上以跌扑翻打為其特色,亦重念白表演。
    醜婆子:即女丑,飾演那些或滑稽或兇惡的老婦人,如媒婆、店婆、禁婆等,多表演誇張、語言風趣。
(二)、表演特性
    1、綜合性
    唱:是戲曲演出中劇中人物進行內心情感抒發或敘事的主要方式,根據不同的劇種,採用不同的音樂形式。就唱詞而言,一般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為曲牌體,如昆曲、高腔等;一為板腔體,如京劇、評劇、各類梆子戲等。
    念:是戲曲演出中對人物間的對白或獨白的總稱,是一種詩歌化、音樂化的戲劇語言。一般的劇種所用念白與劇種所在省份的地方音大致相同。京劇念白有京白、韻白之分,前者用湖廣音、中州韻,後者用北京方音稍加變化。昆曲則用韻白或蘇白
    做:是對戲曲演員的身段、表情、氣派、風度等表演的總稱。是戲曲表演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舞台行動的主要組成部分。戲曲的做,多為程式性的動作,大都寫意。
    打:指戲曲中對點頭場面的表現手段,也叫「開打」,有時表現兩人的對打,有的則是集體的戰爭場面。戲曲的開打具有極強的舞蹈性、程式性和表現性,也多寫意而非寫實。
    2、寫意性
    舞台佈置的寫意──一桌二椅(
    中國戲曲傳統舞台用一句話概括,即為簡約,也可以稱之為寫意。它沒有繁複的舞台布景,沒有眩目的舞台裝置(當然,上海二三時年代興起的機關佈景是另一種戲曲舞台的樣式,不過那是對西方戲劇舞台吸收的結果),它上面只有簡單的桌椅,甚至空曠的舞台。戲曲舞台上的桌椅按照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含義,有時桌椅即為桌椅,如表現廳堂、書房、官府大堂、金殿等環境。有時桌椅則不是桌椅,桌子可以做床,可以做山;椅子可以做窯門,可以做井。桌椅具體指什麼,起決定作用的是演員表演。在某種程度上,它可以無所不指。
    人物化妝的寫意──戲曲臉譜
    中國戲曲人物的化妝也是寫意的,用一句話概括,即為「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其目的在於「蓋亦寓褒貶於其間耳」(清末王國維語),而最集中的表現是戲曲的臉譜。臉譜的象徵意義總體來說是「紅忠白奸」,所以奸臣如曹操者多勾白臉,忠勇似關羽者多塗紅色。此外,性情暴躁者多勾蘭臉,剛正無私者多用黑臉,喜興者勾笑臉,愁苦者勾哭臉。臉臉鮮明,人人生動,觀眾睹臉則知其人,這是戲曲簡便的一面,也是它形象的一面。
    人物服飾的寫意──長袖善舞
    中國戲曲服裝基本上以明清服裝為主要樣式,同時參照表現故事的朝代給以一定的變化。它的寫意性,表現在它對季節、時代、地域等服裝特點的忽略,它只考慮戲曲服裝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齡等與人物塑造相關的方面。另外,戲曲服裝所著重考慮的是它是否適合在戲曲舞台上出現,它是否具有可舞性。戲曲的服裝不僅要有裝飾性,而且要有可舞性,要在人物塑造上起到它們應起的作用。戲曲的水袖、大靠的靠旗、箭衣的大帶、紗帽的帽翅、腳上的厚底等無不具有可舞性,無不參與人物形象的塑造。
    舞台行動的寫意──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中國戲曲的舞台形動是自由、靈活的,它在這個方面與中國的評書異曲同工,即「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戲曲舞台上可以用一個「圓場」表示地點的變化,可以用「急三槍」的曲牌表現一個原來曾經提過的豐富內容,這便是「無話則短」,因為這些內容沒必要交待,它們與人物塑造和情節表現無益。戲曲舞台上同樣也可以用一段長達二十分鐘的「慢板」來抒發人物的內心情感;也可讓大將在戰勝敵人後,用一大段「槍花」或「刀花」表演來抒發他(她)獲勝後的喜悅。這便是「有話則長」,因為這些內容對人物塑造和情節表現有益。戲曲舞台行動的長短,不是取決於生活實際,而是取決於人物塑造和情節表現的需要。






請禮貌性的回覆帖子

TOP

五、戲曲音樂

    1、文武場
    戲曲樂隊中管絃樂部分稱為「文場」,由各種胡琴、月琴、琵琶、阮等組成。打擊樂部分稱為「武場」,由不同類型的鼓、板、鑼、鐃鈸等組成。合稱為「文武場」,或叫「場面」。「文場」的作用主要是為演唱進行伴奏,並演奏為配合表演而用的場景音樂。「武場」的主要任務是配合演員的身段動作、念白、演唱、舞蹈、開打,使其起止明確、節奏鮮明。此外,場次的轉換、舞台情緒渲染等也都由「武場」承擔。
    2、文場樂器
    曲笛:竹製樂器,有八孔,吹孔一個,指孔六個,膜孔一個,其音醇厚,常用於京劇和昆曲的伴奏。
    嗩吶:簧管樂器,由芯子、管子和碗子組成。京劇樂隊中又分大嗩吶和海笛兩種類型,大嗩吶聲音宏亮,常用於伴奏發兵、慶典等宏大場面;海笛聲音尖而響亮,常在武戲中伴奏昆曲。
    板胡:拉絃樂器,胡琴的一種。形狀似二胡,只是琴筒呈半球形。弓子夾於兩弦之間,靠摩擦發音。其音高亢,是各種類梆子劇種的主要伴奏樂器。
    京胡:拉絃樂器,胡琴的一種,形狀似二胡,只是較其略小,弓子夾在兩弦之間,以弓弦間的磨擦發音,其音剛勁嘹亮,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
    京二胡:拉絃樂器,比京胡略大,馬尾弓夾於兩弦間,其音低沉柔和,京劇旦角唱腔多由它作為京胡的輔奏樂器。
    琵琶:彈拔樂器,音箱半梨形,以桐木蒙面,琴頸向後彎曲,設有琴品。演奏時雙手豎抱,左手按品,右手彈奏,技法多樣。現為重要民樂樂器和戲曲樂器。
    月琴:彈拔樂器,類似琵琶,但琴體呈圓形似月,有三根弦,左手按琴頸音品,右手以拔片彈奏,音質清脆明亮,是京劇樂隊的主要輔奏樂器
    阮:彈拔樂器,分低、大、中、小四種,戲曲樂隊中多用大、中兩種。有四根弦,左手按琴頸音品,右手以拔片拔奏,音質渾厚,是戲曲樂隊的重要輔奏樂器,也是重要的民樂樂器。
    弦子:又稱「小三弦」,琴頸很長,琴體較小,兩面蒙蟒皮。有弦三根,左手按音,右手以拔子或手指拔奏。其音質清脆,穿透力強,是京劇的主要輔奏樂器。

    3、武場樂器
    鑼:打擊樂器,扁圓形、銅製,有大、小鑼之分,在演奏方式上亦有區別。前者音色高亢,多用於表現戰爭場面、緊急事件發生或武將上場;後者音色清亮,多用於生角、旦角或丑角人物的上下場。大小鑼均為京劇的主要打擊樂器。
    鈸:打擊樂器,俗名「鐃鈸」或「水」。兩片為一幅,銅製,互相撞擊發生,多與小鑼配合,是京劇樂隊中的主要伴奏樂器。
    鼓板:打擊樂器,由一個「單皮鼓」和一副檀板組成,由樂隊中的鼓師掌管。單皮鼓為扁圓形,單面蒙牛皮或豬皮,演奏時置於一鼓架上,用一副鼓楗子擊打鼓心發聲,音質清脆,主要擊打音樂中的次重或弱拍,即「眼」。「板」,由一副兩塊檀板組成,用繩串在一起,相互擊打發聲,音質渾厚,主要擊打音樂中的重拍,即「板
    鼓:打擊樂器。遠古時以陶為框,後世以木為框,蒙以獸皮或蟒皮。也有以銅鑄者。形制大小不一。有一面蒙皮者,如板鼓;也有兩面蒙皮者,如堂鼓







請禮貌性的回覆帖子

TOP

1、戲曲行頭
    這是對戲曲服飾的一種通俗稱呼。戲曲服飾主要以明代服制為主要樣式,同時參照唐、宋、元、清的一些服飾特徵,變化而成。在穿戴上有較為嚴格的程式規範。有時「行頭」也泛指一切演出用具。
    2、戲曲化妝
    戲曲化妝,也俗稱「扮相」,指戲曲人物的面部化妝。可分為「俊扮」和「彩扮」兩種類型。一般的生行和旦行用「俊扮」,即只略施彩墨來達到美化效果,也稱「素面」。「彩扮」主要適用於淨、丑兩行,也稱「臉譜」,指以面部誇張的圖案來表現人物的性格、氣質和對人物不同的褒貶。
    3、面具
    面具,也稱「假面」,指戴於臉上的一種紙制或木製面殼,形狀誇張、色彩鮮艷。古代人歌舞、祭祀時大都戴面具,流傳下來的安徽、貴州等地的儺戲表演依然戴面具。面具可以看成是戲曲臉譜的雛形。
    4、臉譜
    臉譜,即戲曲淨丑兩行所用的面部化妝手法,以誇張的形式表現人物性格特徵及人物褒貶。因為在勾畫形式上形成了一定的規矩,所以稱「臉譜」。一般講,臉譜來源於南北朝時期北齊蘭陵王長恭作戰時所戴之面具,後由面具發展為直接在臉上勾畫,到明清時形成一定規矩,即成臉譜。
    5、旦角頭面
    旦角頭面,指戲曲旦角頭上所戴的裝飾物,一般包括髮髻、髮辮、珠花、耳環、簪子等。
    6、髯口
    髯口,指戲曲中各種假鬍鬚,一般由人發或玻璃絲製成,講究的用犛牛尾製成。其顏色包括:黑、黲、白三種;其樣式包括:老生行的三縷、五縷、二濤,淨行的滿、扎、虯髯,醜行的一字、二挑、丑三、四喜、夾嘴等。
    7、門簾台帳
    門簾台帳,舊稱「守舊」,指傳統戲曲舞台上起裝飾作用的襯幕。門簾掛在上下場門位置,台帳掛在上下場門之間。其作用一為分隔前後台,一為裝飾。現在新式劇場中已不再出現,而換之以天幕、側幕。
    8、砌末
    砌末是對戲曲所有道具和簡單佈景的總稱,包括刀槍把子、一桌二椅、桌圍椅帔及各種戲曲演出中所用的小道具。

    9、刀槍把子
    刀槍把子是對戲曲表演中各種武器的總稱,包括刀、槍、劍、戟、斧、棍、錘等。
    10、一桌二椅
    一桌二椅,是對戲曲舞台上所用桌椅的簡稱,桌椅為木製,漆紅色,上用桌圍椅帔,以區分於生活桌椅。桌椅在舞台上的擺放形式多樣,根據不同的環境,可多可少、可分可合。它們有時作為桌椅使用,有時則可以指代其他的事物。
    11、桌圍椅帔
    桌圍椅帔,指在戲曲舞台上,加在桌椅上的裝飾物,多為綢制、繡花,顏色根據使用環境的不同而不同。其作用是使舞台上的桌椅與生活中的桌椅相區別。
    12、戲曲舞台
    中國戲曲的觀眾場所一直在變化。如果將戲曲的萌芽追溯到原始時期的民間歌舞,那時的表演地是借助於自然地勢進行的。《詩經》所說的「坎其擊鼓,宛丘之下」中的「宛丘」即是當時的一個觀演地,它四方高而中間低,利於觀眾觀看表演。此後一直到漢代,這種觀演方式一直存在。而將觀演場所建築化,是在漢代。當時搭建臨時的看棚,用以觀看「百戲」。這是為觀眾搭建的,而表演者則仍就自然地勢。將表演場所建築化,是在唐代,即「樂棚」,供下層百姓觀看表演。除此之外,「看棚」在民間仍廣泛存在。上層貴族觀看演出則在「歌台」、「舞台」。
    到了宋代,在城市,各類表演技藝有了一個固定的場所棗瓦捨勾欄。這時,廣大觀眾所觀看的表演除了其他技藝之外,也包括了戲曲的雛形──宋雜劇。所以,瓦捨勾欄可以被看成是中國劇場的雛形,而且,當時的勾欄已經由原來的四面觀看表演變成了三面觀看,有了前後台的區分,有了上下場門。而在農村,各種表演技藝的表演場所是「舞亭」,即它是一個高出地面的,有頂蓋的固定建築。它是後來農村戲台的雛形。
    元代時,城市瓦捨勾欄依然存在,農村則出現大量固定的戲台。由於當時的戲曲表演大都與酬神有關,所以這些戲台大都與廟宇相連,故稱「廟台」。這些戲台也已將前後台區分開,演員由上下場門出入。觀眾看戲在三面圍觀。
    明、清時期,隨著戲曲的發展與成熟,出現了大量臨時的、固定的戲曲演出場所。在農村,多為臨時戲台,稱「草台」。有的搭建於陸上,有的搭建於水上,南方則有搭建於船上的,形成一個流動的戲班。明代,昆曲盛行時,江南官員富戶蓄優成風,時稱「家樂」或「家班」。戲曲演出多在這些官員富戶的廳堂中鋪的紅地毯上進行,戲曲舞台又稱「氍毹」即於此時得名。但也有很多固定戲曲舞台出現。典型的為宮廷大戲台,以其裝飾豪華、規模巨大著稱。明清時期在城市中也出現了很多表演戲曲的茶園酒肆,此為宋元瓦捨勾欄的延續。這些地方設有戲台,以戲曲表演為主,兼賣酒饌。與這些地方相類似的戲曲表演場所是各省的會館,那裡也建有戲台。
    民國以後,新式劇場開始進駐城市。這些新式劇場同原來舊式的茶園相比,最大的變化,是將三面觀舞台變為了鏡框式舞台。以後,中國戲曲演出多在這類舞台中進行,而農村依然沿襲著傳統的「草台」樣式。近幾年來,那些早年的茶園會館又被開發出來,作為了戲曲演出場所,如北京的湖廣會館、正乙祠等。
    勾欄:宋代出現的各類技藝表演場所,多在當時的瓦捨中搭建。勾欄之名源於表演台周圍所設之矮欄杆。觀眾席逐步升高三面環勾欄而建。勾欄為演出方便,已經有了前後台之分,中間用布幔隔開,演員通過上下場門出入於表演區與後台,時稱「鬼門道」。勾欄可以看成是中國戲曲劇場的雛形舞亭:宋代農村出現的戲曲演出場所,它源於以前之「露台」,只是在上面加了頂蓋。它高於地面,觀眾四面圍觀上面的表演。它是元代戲台的前身

    廟台:即元代農村的戲台,因為它們多與神廟相連,故稱「廟台」。而且,廟台的台口多與神廟的山門相對,取演戲為酬神之意。這類戲台距台口三分之一處有兩根柱子,兩側有短山牆,與後牆構成後台,所以這類戲台為三面觀。這類戲台在山西保存的最多,也最完整。另外陝西、河北、河南等省也有少量存世。
    草台:明清以降農村學戲搭建的臨時舞台,現農村仍沿延此傳統。該類戲台多用草蓆和竹竿或木桿搭建,將看棚、舞台與後台搭成要體。舞台較之看棚要高出許多,觀眾看戲多為仰視。舞台古時為三面觀,近世以後,隨著樂隊放到舞台一側,則慢慢成為一面觀。後台與前台用草蓆或木板隔開,有上下場門
    氍毹:本指紅地毯,後來演變為對舞台的習稱。它源於明清時的一種戲曲演出習慣。當時昆曲盛行,高官豪紳多蓄優伶,在家中習演昆曲。而演出多於廳堂中所鋪的紅地毯上進行,久之則成風俗。這類演出形式到清中葉後漸衰,但以「氍毹「稱舞台則成定制。
    宮廷舞台:指清朝皇帝為觀看戲曲演出而建造的大型固定舞台,是私家固定戲台的典型。皇宮內有兩座,一為漱芳齋戲台,供皇帝和太后宴會時娛樂所用(另有一「風雅存」小戲台,用時不多);一為暢音閣大戲台;頤和園內有一座,名為德和園大戲台;熱河(今承德)行宮內有一座,名為清音閣戲台,是最大的一座,現已毀;圓明園內共有四處,均已被焚燬。這些戲台中,凡大戲台,均為上中下三層,規模宏大,裝飾豪華。
    茶樓:也稱「茶園」,也有稱之為「戲園」或「戲館」的,是在清代興起的一種戲曲演出場所,即在茶園酒肆中設戲台唱戲。這類戲曲演出場所,早先是以茶酒為主,看戲為輔,慢慢的,變成了以看戲為主,茶酒為輔了,它們便成了專業的戲曲演出場所。這類戲曲演出場所較之原來的草台、廟台有很大的進步,它們將戲曲的演出地和觀演地都置於的室內,成為規模較大的室內劇場。觀從席在了等級劃分,一般觀眾坐樓下的「散坐」,也稱「池子」;有錢觀眾則坐在樓上戲台兩側的「包廂」內。這類舞台,觀眾看戲也是三面觀的。而且,由於戲台放在了室內,所以演出所需光線同原來的自然光變為了人工光,舞台用光開始有了講究。
    劇場:在二十世紀初方在城市中出現,最早的新式劇場是1908年建於上海的「新舞台」,以後則漸漸風行全國。其建築樣式主要受西方劇場的影響。與原來的戲曲園子的區別主要在於由原來的三面觀舞台變成了現在的鏡框式舞台,觀眾席也變成了半環形、緩坡式的座位。其照明設備也隨電燈的出現而較之戲園有了很大提高。這類戲曲舞台出現後,逐漸代替了舊式戲園,成為以後戲曲演出的主要場所。






請禮貌性的回覆帖子

TOP

1、昆曲
    昆曲,又稱「昆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昆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樸、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絃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樸。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樸,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游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曲詞通俗。劇目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劇
    吉劇,流行於吉林省的戲曲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質樸火爆,劇目有《燕青賣線》、《包公賠情》等。
    14、龍江劇
    龍江劇,流行於黑龍江地區,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拉場戲、影戲及當地民歌基礎上形成,表演輕鬆幽默,曲詞通俗。劇目有《雙鎖山》、《荒堂寶玉》等。
    15、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陝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為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
    16、越調
    越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因以「四股弦」為主要伴奏樂器,所以也稱「四股弦」。音樂為板腔體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員有申鳳梅等。劇目有《收姜維》、《李天保招親》、《諸葛亮弔孝》等。
    17、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區,由曲藝「河南曲子」發展而成。唱腔輕柔婉轉,以悲劇內容見長。劇目有《卷席筒》、《陳三兩》、《花亭會》等。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荷澤一帶,因其地古稱「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陝梆子經由河南再傳入山東,歷經變化而形成。主要劇目有《牆頭記》等。
    19、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及江蘇、河南一帶。20世紀初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發展而成,1950年定名為「呂劇」。呂劇表演富於生活氣息,通俗質樸,唱腔曲調簡單,易學易唱。所以呂劇在廣大農村影響很大。劇目有《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和現代戲《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劇
    淮劇,江蘇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及安徽等地區。它起源於江蘇民間小戲,後又吸收徽劇的藝術因素而逐漸發展成熟。其表演粗獷樸素。劇目有傳統戲《女審》、《三女搶板》和新編戲《金龍與蜉蝣》等。
    21、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形成上海灘簧調,又受到蘇州灘簧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並定名為滬劇。劇目多為現代題材,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蕩火種》等。
    22、滑稽戲
    滑稽戲,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戲曲劇種。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為滑稽戲,曲調駁雜、表演滑稽。主要劇目有《三毛學生意》、《一二三齊步走》等。
    23、越劇
    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為主,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吸收話劇昆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24、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一帶的地方劇種,又名「金華戲」。它是一個多聲腔劇種。其聲腔由高腔、昆曲、灘簧、徽調等組成,各有其劇目及表演特色。劇目有《僧尼會》、《牡丹對課》、《斷橋》等。
    25、紹劇
    紹劇,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一帶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明末。以「三五七」、「二凡」為主要聲腔,表演上以武戲見長,風格粗獷、樸實。劇目有《三打白骨精》、《龍虎鬥》、《吊無常》等。
    26、徽劇
    徽劇,流行於安徽、江蘇等地區的戲曲劇種,形成於清代中期,系多聲腔的劇種,主要聲腔為拔子、吹腔、二黃,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進京為乾隆慶壽,後演變為京劇。劇目多為歷史題材,如取材於《三國演義》的《水淹七軍》等。






請禮貌性的回覆帖子

TOP

八、戲曲與教育
1、戲曲教育
  戲曲與歷史:藝術創作最根本的原則是以其作為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手段,雖然它對社會生活運用藝術的規律進行了藝術的加工,但社會的真諦並沒有因此而改變,而且比之真實生活讓人看得更加清楚了。戲曲作為一種藝術門類,也是以反映生活為己任的。由於戲曲的特殊性,使其對於歷史情有獨鍾,一部戲曲史即是一部中國歷史。縱觀戲曲劇目,從遠古的大禹治水,到新時期的改革開放,各個朝代、各個歷史時期的生活都有所反映。戲諺說「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國戲」,即是針對此而言的。戲曲觀眾即是在欣賞戲曲劇目時完成對歷史與現實的觀照的。有一幅戲曲楹聯說「載治亂,知興衰,千秋業若親目;寓褒貶,別善惡,萬古綱長全在茲。」此言不虛
戲曲與教育:教育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其普及程度是遠遠不夠的,廣大群眾大都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但他們在一條接受歷史與社會知識的捷徑,那就是看戲。所以有人以「觀戲如讀書」來高度評價戲曲的這一教育功能。如果廣大群眾在沒有接受過正統教育的情況下,仍然知道有多少朝代,有哪些皇帝,有多少忠臣良將,多少奸黨佞臣,懂得一些國法,識得一些倫理道德,那均為戲曲之功。陳獨秀曾這樣評價過戲曲:「戲園者,實普天下人之大學堂也;優伶者,實普天下人之大教師也。」戲曲的教育功能尤勝於其它藝術,一是因為其演出普及,受眾面廣,二是因為戲曲演出猶如現身說法,活靈活現,其感人至深且快捷。所以也才有了「說不如講,講不如演」的說法。戲曲的教育功能是寓於娛樂功能與審美功能之中的,即所謂「寓教於樂」。
 2、戲曲教育
   梨園:唐玄宗時宮廷內訓練俗樂樂工的機構,隸屬於教坊。梨園在唐都長安光化門外的禁苑中,唐玄宗曾選優秀樂工在此親自教習,稱「皇帝梨園弟子」。梨園的職能是訓練器樂演奏人員,當時優秀樂工多出身梨園。梨園樂工多來自民間,經選拔進入宮廷,在相互學習中使其技藝得以精進,從而推動了唐代歌樂的發展。後世將戲曲界習稱「梨園行」或「梨園界」,戲曲演員習稱「梨園子弟」。
家班:即家庭戲班。民間戲曲教育的一了種形式。由私家蓄養童伶,延師教習,專為私人家中演戲之用。家班多為昆曲班,是明清時昆曲演出的主要形式。家班產生於明嘉靖、萬曆年間,繁榮於天啟、崇禎年間。入清以後,家班依然盛行,清乾隆中葉後,地方戲興起,昆曲家班漸衰。家班有三類:家庭女樂,即由女伶組成的家班;家班優僮,即由女伶組成的家班;家班梨園,即由職業伶人組成的家班。
科班:中國戲曲培養後繼人才的一種主要教育形式。全國各劇種都曾有科班存在。科班產生於明末葉,以安徽石牌調科班為著名。興起於清乾隆年間,盛行於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許多有名科班均產生於此時,如京劇的喜(富連成)、梆子的三樂社、川劇的三慶會、越劇的四季春等。此後一直延續到20世紀40年代末。科班專門培養童年演員,而且是大批量生產戲曲人才的群體教育中心,對戲曲藝術的發展產生過重大的作用。許多優秀的戲曲演員,大都出身於科班。科班的教學方式、方法對後世的戲曲藝術教育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中國戲曲學院:戲曲專業學校。1951年在四維劇校的基礎上建立,稱中國實驗戲曲學校,王瑤卿任校長。1955年定名中國戲曲學校,晏甬任校長,蕭長華、史若虛、劉仲秋任副校長。1978年,學校升級為學院,稱「中國戲曲學院」。下設六個教學系,成為中國戲曲教育的最高學府。






請禮貌性的回覆帖子

TOP

^^ 推推

哇 好詳細阿..
謝謝你 看的很仔細
很久沒好好讀樂理的東西 現在看到
重新複習一下 3Q

TOP

剛好老師要我們找有關音樂的資料
看到大大這篇我好感動
大致看了一下內容相當的豐富
真的是遇到救星了
謝謝大大的分享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