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道教流派

北天師道

天師道派系之一。南北朝時,北方天師道組織渙散,科儀廢弛,民間道教起義不繼。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嵩山道士寇謙之自稱太上老君授以天師之位,賜予《雲中音誦新科之誡》二十卷,令其宣佈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張陵、張衡、張魯)偽法和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煉。至明元帝泰常八年(423),寇謙之又稱李普文降臨嵩岳,授他《錄圖真經》六十餘卷,以輔佐北方太平真君,劾召鬼神,傳授弟子。寇謙之改革傳統道教。其一,以「禮」為標準,按照忠孝原則,反對利用天師道犯上作亂,並對道民以李弘、劉舉稱號進行的「叛逆」行為大加指責。

指南北朝時期北方的天師道,以別於南天師道。張魯之後,天師道組織渙散,科律廢弛的狀況日趨惡化,祭酒道民間頗尚邪偽之異法。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身士家大族的道士寇謙之便手清整道教。他先後兩次託言天神降授其經書。據《魏書.釋老志》載: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寇謙之自稱太上老君授他以天師之位,賜給他《雲中音誦新科之戒》二十卷,要他宣佈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練。到明元帝泰常八年(423),寇謙之再次托稱有牧土上師李譜文降臨嵩岳,授他《錄圖真經》六十餘卷,以輔佐北方太平真君,敕召鬼神,傳授弟子。在司徒崔浩的推薦下,取得北魏太武帝的寵信和支援,〝於是崇奉天師,顯揚新法,宣佈天下,道業大行〞《魏書.釋老志》)。寇謙之的新法對傳統道教作了許多改革。首先,以〝禮〞為標準,按忠孝的原則,反對利用天師道舉行犯上作亂的起義,他對下層道民用李弘、劉舉稱號謀〝叛逆〞的舉動進行攻擊。其次,廢除祭酒道官私署治職的作法和世襲制,按儒家唯賢是授的原則署立道官祭酒。取消蜀土宅治之號,不再沿用。廢除三張時期的租米錢稅制度和男女合氣之術,只要道民歲交紙三十張,筆一管,墨一錠,以供治表救度之用,並按傳統倫常道德增訂道教戒律和齋儀。經寇謙之改革後的北方天師道,學術界通常稱為北天師道或新天師道。

TOP

南天師道

天師道派系之一。在北魏嵩山道士冠謙之改革北方天師道後,劉宋道士陸修靜也對南天師道進行了改革和整頓。針對南方天師道組織渙散,科律廢弛的情況,他提出一系列整頓天師道的辦法,即整頓過去的二十四治,健全「三會日」制度和「宅菉」制度,以及嚴格執行道官論功陞遷制度等,從而加強和完善道教組織。與此同時,他還充實和完善道教的科儀規戒。他依據靈寶齋法及上清齋法等,制定道教齋儀,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的齋醮規儀,如九等齋十二法的齋醮系統。他把上清齋法視為上品,次為靈寶、三皇齋,將天師道的傳統齋法列為下品,並對金菉、黃菉、明真、三元、八節、自然等齋法的具體儀式予以詳細說明。使道教齋醮儀式初具完整體系,成為道教齋醮儀範的奠基人。所撰《三洞經書目錄》,為中國道教史上第一部目錄學著作,具有開創意義。以後道經之編目與《道藏》之分類,皆以其「三洞」分類法為基本原則。陸修靜對道教的整頓和改革,擴大了道教的影響,使道教在南方得到進一步發展,統治者亦日益寵信道教。經陸修靜改革後的南方道教,學術界稱之為南天師道。唐宋以後,南北天師道遂漸合流,元代均稱正一道。

TOP

茅山宗

以茅山為祖庭形成的道派。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茅山宗的開創者是上清派第九代宗師陶弘景。南齊永明十年(492),陶弘景歸隱茅山,自號「華陽隱居」。他繼承楊羲、許謐、許囗所傳上清經,悉心搜求散失的楊、許手書上清經訣真跡,編纂《真浩》、《登真隱訣》、《真靈位業圖》等二百餘卷道經,弘揚上清經法。經數十年苦心經營,上清派的教理和組織逐漸完備,茅山已成為上清派的活動中心,故此後上清派即被稱為「茅山宗」。陶景弘以後,茅山宗人才輩出,影響日益擴大,至唐宋時期,走向興盛。唐代最顯要的道士多來自茅山,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茅山高道極得唐宗室的尊崇,他們不時被禮請入京,講道德醮,出入禁中,備受禮遇。時有茅山為天下道學所宗之譽。宋代茅山歷代宗師多得皇室所賜「先生」稱號。至劉混康任嗣法宗師時臻於極盛。劉混康曾治癒皇后孟氏心疾,哲宗於紹聖四年(1097)敕命將其所居茅山潛神庵擴建為元符觀。宋徽宗即位又敕命擴建為元符萬寧宮,並賜劉混康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劍,又親書《度人經》、《清淨經》、《六甲神符》賜之。時茅山已形成三宮五觀,「三茅崇奉之嚴,未有盛於斯時也」。(《茅山華陽先生解化之碑》,劉大彬《茅山志》卷二六)茅山宗從齊梁至北宋,鼎盛百年,成為道教主流。南宋以後,漸趨衰微,但仍傳承不絕,時有高道名於世。元代,名道士杜道堅人勤(力字應為見字旁)元世祖,奉璽書提點道教,住持杭州宗陽宮。其後茅山道士張雨,以能詩善畫,享譽於元後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茅山上清宗壇歸屬於張天師正一道。茅山宗共有嗣法宗師四十五代,第一代魏華存稱太師,第二代楊羲稱玄師,第三代許謐稱真師,第四代許囗至四十五代劉大彬皆稱宗師。茅山宗傳承以楊、許上清經菉為憑,劉混康得御賜印、劍後,傳承信物增加了印劍。茅山宗奉元始天尊為最高神,騙撰人神並列的上清神譜《真靈位業圖》。茅山宗的修煉理論在陶弘景時已基本形成,後經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的弘揚而趨成熟。茅山宗傳承、修習上清經,也兼習靈寶經、三皇經及天師道經戒法菉。修持方法以思神、誦經為主,也倡行從術合修,結合導引、服食、藥餌、外丹和氣功養生諸術,以得長生之道。茅山宗著述宏富,為前期諸道派之冠。清笪蟾光《茅山志》著錄《上清大洞寶經篇目》一百部,《上清二十四高真玉菉》一部,《上清大洞寶菉篇目》三十五部,及眾真所著經論篇目六十二部。茅山宗是中國道教的重要道派。它不僅在隋唐時期成為道教主流,而且有系統的道教理論和組織制度,對修煉方術和齋醮儀規也有較大貢獻。茅山宗與龍虎、閣皂鼎立為符菉三宗,合併入正一道後,又以小宗單獨承傳,直至近現代。

TOP

閣皂山派

即靈寶派。漢末以來,葛玄傳古靈寶經,經葛洪至葛巢甫,創立經菉派道教的靈寶派道團。靈寶派在宋元間以閣皂山為本山,主要在民間活動。閣皂山萬壽崇真宮第四十六代宗師楊伯,元代曾被封為「太玄崇德翊教真人」。宋元間靈寶派主符咒齋醮和度亡祭煉之術,但亦摻合進雷法和內丹術。參看靈寶派條。

TOP

樓觀道

亦稱樓觀派。南北朝至隋唐間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個道派。該派的創始人為誰,現已難於稽考。《樓觀本起傳》稱,該派由周康王大夫關令尹喜所創,歷秦至漢,傳承不絕。此說自然不可信。據現存資料看,魏晉時已有道士住樓觀,但在南北朝以前,其道士一直很少,對社會影響也不大。樓觀之開始形成為一個道派蓋始於北魏太武帝時。《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載:始光(424—428)初,尹通事馬儉於樓觀,「太武好道。欽聞其名,常遣使致香燭,俾之建齋行道。自是四方請謁不絕」。其後,道士牛文侯、尹法興等人接踵而至,道士增至四十餘名。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中,道士王道義又從姑射山將門弟子六七人來樓觀,大修觀宇,土木工匠就役者,日常數百。樓觀壇宇,一皆鼎新。王道義又「令門人購集經書達萬餘卷」。置樓觀。再後,西魏文帝又恩遇樓觀道士陳寶熾,召入延英殿問道。又召其弟子李順興至都,試以法術。此時大約是樓觀道形成和初步發展時期。樓觀道鼎盛時期,是在周、隋之際及唐初。北周至隋朝間,樓觀道士王延與嚴達皆諳悉經典,博通法術,很受朝廷尊崇。北周武帝廢佛、道後,曾選王延、嚴達等數十名樓觀道士入通道觀習道。隋文帝開皇初,嚴達又重修樓觀宮宇,度道士滿120員,樓觀道的規模和影響更加擴大。至唐代,因皇室認道教教主李耳為始祖,樓觀道士岐暉在李淵起兵時,又贊助過李淵,李淵為皇帝後,對樓觀特別青睞。武德初,敕修樓觀宮宇,並賜田十頃以充基業。又令改樓觀為宗聖觀,以岐暉為觀主。至高宗時,以尹文操為昊天觀主兼知宗聖觀事。安史之亂前,樓觀道因王朝支持,一直比較興盛。安史之亂後,漸趨衰落。樓觀道尊尹喜為祖師。此尹喜已非春秋時之思想家,而是被改造後的老子弟子。據稱,當老子將出關時,他曾請老子寫下《道德經》;在老子出關後,又隨老子西去化胡,成為老子化胡的得力助手。他在南北朝激烈的佛道鬥爭中,被道士們塑造成十分顯赫的化胡人物,其形象相繼出現在繼《化胡經》之後的《玄妙內篇》、《出塞記》、《關令尹喜傳》、《文始內傳》等書中。樓觀道士將所尊祖師造成如此形象,表明該派是堅持老子化胡說最力、反佛思想最濃的一個道派。樓觀派以《道德經》為主修經典。《老子化胡經》和與之相關的《老子西升經》、《老子開天經》和《妙真經》等亦受重視。《道教義樞》和《甄正論》有尹喜從老子受《道德經》、《妙真經》、《西升經》的說法。《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韋節傳》說樓觀道士韋節曾「注《妙真》、《西升》等經」。另外,據《樓觀經》佚文,許多樓觀道士又傳習上清經。如《黃庭經》、《太上隱書》、《靈書紫文》、《天關三圖飛行之經》、《采服日月黃華法》等十五種,足證樓道受上清派影響頗深。樓觀道士的修煉方法,與其他道派不同,不限一、二種特別方術,而是雜采眾家,符菉、丹鼎樣樣皆習。如行氣、導引、斷谷、服食、吞符菉,但以服食丹砂、丹藥最為普遍。

TOP

高玄派

高玄派祖述葛玄,以修習老子《道德經》為主。尊奉老子和無上真人尹喜。同時還修習《想爾注》、《老子內解》、《老子節解》等經文,取得法師職位者,授予高玄派道德紫虛大菉。此派有自己特定的經戒和傳承威儀,唐後融入上清道法中。

TOP

洞淵派

晉末馬跡山道士王篡得《洞淵神咒經》,開洞淵道派,入唐而盛。唐代道士韋善俊、葉法善、尹憚(單字應為音字旁)等,皆為洞淵派道士。洞淵派道士受洞淵三昧法菉,其法上辟飛天之魔,中治五氣,下絕萬妖。洞淵派屬於經菉派道團。

TOP

北帝派

上清派支派。屬於經菉派道教。唐代道士鄧紫陽,誦天蓬咒,感北帝授劍法,見重於唐玄宗,開北帝派。鄧紫陽傳其子鄧德成,後有鄧延康、黃洞元、瞿童、何元通傳其術。北帝派傳《北帝經》及北帝豁落七元符,行辟邪禳禍之事。

TOP

天台派

上清派支派。唐代上清派以茅山為本山。至司馬承禎,又開天台山道派和衡山道派。司馬承禎居天台山,和陳子昂、李白、孟浩然、宋之問、王維、賀知章等交遊,道功甚高,傳薛季昌,薛傳田虛應,田傳馮惟良、徐靈府、陳寡言等。天台派和衡山派皆是唐代傳上清經菉的道派。

TOP

升玄派

升玄為靈寶支派。以信奉《太上洞玄靈寶升玄內教經》而得名。道士授升玄五戒後成為升玄內教弟子,逐次晉級,授以相應的經戒和法菉,直至升玄派最高一級的無上登天畢券,唐代後升玄派融入靈寶派。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