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Linux閱讀材料

Linux閱讀材料

我把我看到的一些認為比較好的有關linux的文章總結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Linux的檔案系統結構
  Linux的檔案系統和MS-Windows的檔案系統有很大的不同,對於微軟視窗系統的檔案結構我在這裡不再多說,我們主要了結一下linux的檔案系統結構.
  linux只有一個檔案樹,整個檔案系統是以一個樹根"/"為起點的,所有的檔案和外部設備都以檔案的形式掛結在這個檔案樹上,包括硬碟,軟碟,光碟機,數據機等,這和以"驅動器盤符為基礎的MS-Windows系統是大不相同的.
  Linux的檔案結構體現了這個作業系統簡潔清析的設,常我們能夠接觸到的linux發行版本的根目錄大都是以下結構:
  /bin   /etc   /lost+found   /sbin   /var   /boot /root
  /home   /mnt   /tmp   /dev   /lib   /proc   /usr
  現在我將這些目錄給大家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財       /bin和/sbin
  使用和維護UNIX和Linux系統的大部分基本程式都包含在/bin和/sbin裡,這兩個目錄的名氣之所以包含bin,是因為可執行的程式都是二進位檔案(binary files).
  /bin目錄通常用來存放用戶最常用的基本程式,如:
  login
  Shells
  檔案操作實用程式
  系統實用程式
  壓縮工具
  /sbin目錄通常存放基本的系統和系統維護程式,如:
  fsck   fdisk   mkfs   shutdown   lilo   init
  存放在這兩個目錄中的程式的主要區別是:/sbin中的程式只能由root(管理員)來執行.
財       /etc
  這個目錄一般用來存放程式所需的整個檔案系統的配置檔案,其中的一些重要檔案如下:
  passwd   shadow   fstab   hosts   motd   profile   shells   services
lilo.conf
財       /lost+found
這個目錄專門是用來放那些在系統非正常菪機後重新啟動系統時,不知道改網哪裡恢復的「流浪」檔案的。
財       /boot
這個目錄下面存放著和系統啟動有關係的各種檔案,包括系統的引導程式和系統核心部分。
財       /root
這是系統管理員(root)的主目錄。
財       /home
  系統中所有用戶的主目錄都存放在/home中,它包含實際用戶(人)的主目錄和其他用戶的主目錄.Linux同UNIX的不同之處是,Linux的root用戶的主目錄通常是在/root或/home/root,而UNIX通常是在/。
財       /mnt
  按照約定,像CD-ROM,軟碟,Zip盤,或者Jaz這樣的可以動介質都應該安裝在/mnt目錄下,/mnt目錄通常包含一些子目錄,每個子目錄是某種特定設備類型的一個安裝點。例如:
  /cdrom   /floppy   /zip   /win ....
  如果我們要使用這些特定設備,我們需要用mount命令從/dev目錄中將外部設備掛接過來。在這裡大家可能看到了有一個win的目錄,這是我的機子上面做的一個通向windows檔案系統的掛接點,這樣我通過訪問這個目錄就可以訪問到我在windows下面的檔案了。但如果你的windows檔案系統是NTFS格式,那麼這個辦法就不行了。
財       /tmp和/var
  這兩個目錄用來存放暫存檔案和經常變動的檔案。
財       /dev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錄,它存放著各種外部設備的鏡像檔案,其中有一些內容我們是要牢牢記住的。例如第一個軟碟驅動器的名字是fd0;第一個硬碟的名字是hda,硬碟中的第一個分區是hda1,第二個分區是hda2;第一個光碟驅動器的名字是hdc;此外,還用modem和其他外設的名字,在這麼多的名字中,我們只需要記住最最常用的那幾個外設就可以了。
財       /usr
按照約定,這個目錄用來存放與系統的用戶直接相關的程式或檔案,這裡面有每一個系統用戶的主目錄,就是相對於他們的小型「/」。
財       /proc
這個目錄下面的內容是當前在系統中執行的進程的虛擬鏡像,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由當前執行的進程號組成的一些目錄,還有一個記錄當前記憶體內容的kernel檔案。
  就個人經驗,我認為這些目錄以及在它們下面應該存儲什麼內容,我們都應當很熟練的記下來,這對於我們進一步的使用系統是很有幫助的。
二.Linux的文件類型
  本來我是想把基本操作命令放在這裡介紹一下,但是這些命令中又不少是涉及到檔案類型的,所以我就只好先介紹一下檔案類型了。
  Linux的檔案類型大致可分為五類,而且它支持長檔案名,不論是檔案還是目錄名,最長可以達到256個位元組。如果你能夠用128個漢字寫一片小作文,那你也可以用它來做某個檔案的檔案名(當然這裡面不能有不合規定的命名字元存在)。
1. 一般性檔案
  一般性檔案,例如純文字檔案mtv-0.0b4.README,設定檔案lilo.conf,記錄檔案ftp.log等等都是。一般類型的檔案在控制台的顯示下都沒有顏色,系統預設的是白色。
2. 目錄
  至於目錄是什麼意思我就不解釋了,我的任務是要告訴大家,你可以用cd+目錄名進入到這個目錄中去,而這個目錄在控制台下顯示的顏色是藍色的,非常容易辨認。如果你用ls -l來觀看它們,會發現它們的檔案屬性(共10個字元)的一個字元是d,這表明它是一個目錄,而不是其他的東西。
三.Linux基本操作命令
  首先介紹一個名詞「控制台(console)」,它就是我們通常見到的使用字元操作介面的人機介面,例如dos。我們說控制台命令,就是指通過字元介面輸入的可以作業系統的命令,例如dos命令就是控制台命令。我們現在要瞭解的是基於Linux作業系統的基本控制台命令。
有一點一定要注意,和dos命令不同的是,Linux的命令(也包括檔案名等等)對大小寫是敏感的,也就是說,如果你輸入的命令大小寫不對的話,系統是不會做出你期望的回應的。
財       ls
  這個命令就相當於dos下的dir命令一樣,肯定是我第一個就要介紹的,這也是Linux控制台命令中最為重要幾個命令之一。ls最常用的參數有三個: -a -l -F。
  ls -a
  Linux上的文件以.開頭的檔案被系統視為隱藏檔案,僅用ls命令是看不到他們的,而用ls -a除了顯示 一般檔案名外,連隱藏檔案也會顯示出來。
  ls -l(這個參數是字母L的小寫,不是數字1)
  這個命令可以使用長格式顯示檔案內容,如果需要察看更詳細的檔案資料,就要用到ls -l這個指令。例如我在某個目錄下鍵入ls -l可能會顯示如下資訊(最上面兩行是我自己加的):
  位置1     2       3     4         5     6           7
  檔案屬性   檔案數   擁有者   所屬的group 文件大小 建檔案日期       檔案名
  drwx------   2       Guest   users     1024   Nov 21 21:05   Mail
  -rwx--x--x   1       root   root       89080   Nov 7 22:41   tar*
  -rwxr-xr-x   1       root   bin       5013   Aug 15 9:32   uname*
  lrwxrwxrwx   1       root   root       4     Nov 24 19:30   zcat->gzip
  -rwxr-xr-x   1       root   bin       308364   Nov 29   7:43   zsh*
-rwsr-x---   1       root   bin       9853   Aug 15   5:46   su*
  下面,我為大家解釋一下這些顯示內容的意義。
  第一個欄位元,表示檔案的屬性。
  Linux的檔案基本上分為三個屬性:可讀(r),可寫(w),可執行(x)。但是這裡有十個格子可以添(具體程式實現時,實際上是十個bit位)。第一個小格是特殊表示格,表示目錄或連結檔案等等,d表示目錄,例如drwx------;l表示連結檔案,如lrwxrwxrwx;如果是以一橫「-」表示,則表示這是檔案。其餘剩下的格子就以每3格為一個單位。因為Linux是多用戶多工系統,所以一個檔案可能同時被許多人使用,所以我們一定要設好每個檔案的許可權,其檔案的許可權位置排列順序是(以-rwxr-xr-x為例):
  rwx(Owner)r-x(Group)r-x(Other)
這個例子表示的許可權是:使用者自己可讀,可寫,可執行;同一組的用戶可讀,不可寫,可執行;其他用戶可讀,不可寫,可執行。另外,有一些程式屬性的執行部分不是X,而是S,這表示執行這個程式的使用者,臨時可以有和擁有者一樣權力的身份來執行該程式。一般出現在系統管理之類的指令或程式,讓使用者執行時,擁有root身份。
第二個欄位,表示檔案個數。
如果是檔案的話,那這個數目自然是1了,如果是目錄的話,那它的數目就是該目錄中的檔案個數了。
第三個欄位元,表示該檔案或目錄的擁有者。
若使用者目前處於自己的Home,那這一欄大概都是它的帳號名稱。
第四個欄位,表示所屬的組(group)。
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擁有一個以上的組,不過大部分的使用者應該都只屬於一個組,只有當系統管理員希望給予某使用者特殊許可權時,才可能會給他另一個組。
第五欄位,表示檔案大小。
檔案大小用byte來表示,而空目錄一般都是1024byte,你當然可以用其他參數使檔案顯示的單位不同,如使用ls –k就是用kb萊顯示一個檔案的大小單位,不過一般我們還是以byte為主。
第六個欄位,表示創建日期。
以「月,日,時間」的格式表示,如Aug 15 5:46表示8月15日早上5:46分。
第七個欄位,表示檔案名。

TOP

我們可以用ls –a顯示隱藏的檔案名。
Ls –F(注意,是大寫的F)
使用這個參數表示在檔案的後面多添加表示檔案類型的符號,例如*表示可執行,/表示目錄,@表示連結檔案,這都是因為使用了-F這個參數。但是現在基本上所有的Linux發行版本的ls都已經內建了-F參數,也就是說,不用輸入這個參數,我們也能看到各種分辨符號。
財       cd命令
這個命令是用來進出目錄的,它的使用方法和在dos下沒什麼兩樣,所以我覺得沒什麼可說的,但有兩點我補充一下。
首先,和dos不同的是Linux的目錄對大小寫是敏感的,如果大小寫沒拼對,你的cd操作是成功不了的。
其次,cd如果直接輸入,cd後面不加任何東西,會回到使用者自己的Home Directory。假設如果是root,那就是回到/root.這個功能同cd ~是一樣的。
財       mkdir,rmdir命令
mkdir命令用來建立新的目錄,rmdir用來刪除以建立的目錄,這兩個指令的功能不再多加介紹,他們同dos下的md,rd功能和用法都是基本一樣的。
財       cp命令
這個命令相當於dos下面的copy命令,具體用法是:
cp –r 原始檔案(source) 目的檔案(target)
參數r是指連同元檔案中的子目錄一同拷貝。熟悉dos的讀者用起這個命令來會覺得更方便,畢竟比在dos下面要少敲兩下鍵盤。
財       rm命令
這個命令是用來刪除檔案的,和dos下面的rm(刪除一個空目錄)是有區別的,大家千萬要注意。Rm命令常用的參數有三個: -i,-r,-f。
比如我現在要刪除一個名字為text的一個檔案:
rm –i test
系統會詢問我們:「rm:remove 『test』?y」,敲了回車以後,這個檔案才會真的被刪除。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linux不像dos那樣有undelete的命令,或者是可以用pctool等工具將刪除過的檔案救回來,linux中刪除過的檔案是救不回來的,所以使用這個參數在刪除前讓你再確定一遍,是很有必要的。
rm –r 目錄名
這個操作可以連同這個目錄下面的子目錄都刪除,功能上和rmdir相似。
rm –f 檔案名(目錄名)
這個操作可以進行強制刪除。
財       mv命令
這個命令的功能是移動目錄或檔案,引申的功能是給目錄或檔案重命名。它的用法同dos下面的move基本相同,這裡不再多講。當使用該命令來移動目錄時,他會連同該目錄下面的子目錄也一同移走。另外因為linux下面沒有rename的命令,所以如果你想給一個檔案或目錄重命名時可以用以下方法:
mv 原文件(目錄)名 新的檔案(目錄)名
財       du,df命令
du命令可以顯示目前的目錄所佔的磁碟空間,df命令可以顯示目前磁片剩餘的磁碟空間。
如果du命令不加任何參數,那麼返回的是整個磁片的使用情況,如果後面加了目錄的話,就是這個目錄在磁片上的使用情況(這個功能可是dos沒有的呦)。不過我一般不喜歡用du,因為它給出的資訊是在是太多了,我看不過來,而df這個命令我是最常用的,因為磁片上還剩多少空間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
財       cat命令
這個命令是linux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命令,它的功能是顯示或連結一般的ascii文字檔案。cat是concatenate的簡寫,類似於dos下面的type命令。它的用法如下:
cat text             顯示text這個檔案
cat file1 file2         依順序顯示file1,file2的內容
cat file1 file2>file3     把file1,file2的內容結合起來,再「重定向(>)」到file3文件中。
「〉」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符號,是往右重定向的意思,就是把左邊的結果當成是輸入,然後輸入到file3這個檔案中。這裡要注意一點是file3是在重定向以前還未存在的檔案,如果file3是已經存在的檔案,那麼它本身的內容被覆蓋,而變成file1+file2的內容。
如果〉左邊沒有檔案的名稱,而右邊有檔案名,例如:
            cat >file1
結果是會「空出一行空白行」,等待你輸入文字,輸入完畢後再按[Ctrl]+[c]或[Ctrl]+[d],就會結束編輯,並產生file1這個檔案,而file1的內容就是你剛剛輸入的內容。這個過程和dos裡面的copy con file1的結果是一樣的。
另外,如果你使用如下的指令:
            cat file1>>file2
這將變成將file1的檔案內容「附加」到file2的檔案後面,而file2的內容依然存在,這種重定向符〉〉比〉常用,可以多多利用。
財       more,less命令
這是兩個顯示一般文字檔案的指令。
如果一個文字檔案太長了超過一個螢幕的畫面,用cat來看實在是不理想,就可以試試more和less兩個指令。More指令可以使超過一頁的檔案臨時停留在螢幕,等你按任何的一個鍵以後,才繼續顯示。而less除了有more的功能以外,還可以用方向鍵往上或網下的滾動檔案,所以你隨意流覽,閱讀文章時,less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財       clear命令
這個命令是用來清除螢幕的,它不需要任何參數,和dos下面的clr具有相同的功能,如果你覺得螢幕太紊亂,就可以使用它清除螢幕上的資訊。
財       pwd命令
這個命令的作用是顯示用戶當前的工作路徑,這個命令不用多說,大家一試即知。
財       ln命令
這是linux中又一個非常重要命令,請大家一定要熟悉。它的功能是為某一個檔案在另外一個位置建立一個同不的鏈結,這個命令最常用的參數是-s,具體用法是:
                  ln –s 原始檔案 目標檔案
當我們需要在不同的目錄,用到相同的檔案時,我們不需要在每一個需要的目錄下都放一個必須相同的檔案,我們只要在某個固定的目錄,放上該檔案,然後在其他的目錄下用ln命令鏈結(link)它就可以,不必重複的佔用磁碟空間。例如:
                  ln –s /bin/less /usr/local/bin/less
                  -s 是代號(symbolic)的意思。
這裡有兩點要注意:第一,ln命令會保持每一處鏈結檔案的同步性,也就是說,不論你改動了哪一處,其他的檔案都會發生相同的變化;第二,ln的鏈結又軟鏈結和硬鏈結兩種,軟鏈結就是ln –s ** **,它只會在你選定的位置上生成一個檔案的鏡像,不會佔用磁碟空間,硬鏈結ln ** **,沒有參數-s, 它會在你選定的位置上生成一個和原始檔案大小相同的檔案,無論是軟鏈結還是硬鏈結,檔案都保持同步變化。
如果你用ls察看一個目錄時,發現有的檔案後面有一個@的符號,那就是一個用ln命令生成的檔案,用ls –l命令去察看,就可以看到顯示的link的路徑了。
財       man命令
如果你的英文足夠好,那完全可以不靠任何人就精通linux,只要你會用man。Man實際上就是察看指令用法的help,學習任何一種UNIX類的作業系統最重要的就是學會使用man這個輔助命令。man是manual(手冊)的縮寫字,它的說明非常的詳細,但是因為它都是英文,看起來非常的頭痛。建議大家需要的時候再去看man,平常嗎,記得一些基本用法就可以了。
財       logout命令
一看就知道了,這是退出系統的命令,我就不多說了。要強調的一點是,linux是多用戶多進程的作業系統,因此如果你不用了,退出系統就可以了,關閉系統你就不用操心了,那是系統管理員的事情。但有一點切記,即便你是單機使用linux,logout以後也不能直接關機,因為這不是關機的命令。
四.基本的系統管理命令
系統管理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root(系統管理員)對linux的系統管理部分,root本身的職責就是負責整個linux系統的執行穩定,增加系統安全性,校驗使用者的身份,新增使用者或刪除惡意的使用者,並明確每一個在機器上的使用者許可權等等。另一種就是每一個使用者(包括root)對自己檔案的許可權管理。因為linux是多用戶多工系統,每一個使用者都有可能將其工作的內容或是一些機密性的文件放在Linux工作站上,所以對每個檔案或是目錄的歸屬和使用權,都要有非常明確的規定。下面我就按管理員和一般用戶分類來介紹基本的系統管理命令。

TOP

1.   管理員使用的系統管理指令
財       adduser命令
新增使用者帳號的命令,如果你想新增一個叫做jack的用戶,那麼需在控制台下輸入:
adduser jack
這樣就增加了一個名字為jazk的用戶,要注意這裡對大小寫是敏感的。另外,新增的用戶是沒有口令的,你還應當為用戶設定口令或者是吩咐用戶在第一次登錄系統的時候為自己設定口令。
財       passwd命令
這個命令可以修改特定用戶的口令,使用格式是:
passwd 用戶名
這是,系統會提示你輸入新密碼,你輸入第一遍後,還要輸入第二遍進行確認。輸入兩遍相同的密碼之後,系統就接受了新的密碼。如果這個命令是一般用戶來使用的話,那就只能改變它自己的密碼。
財       find,whereis,locate命令
這三個命令都是用來查找檔案的,使用格式是:
find 路徑名稱   -name 檔案名 參數(我們這裡就不討論參數了)
whereis 檔案名
locate 檔案名
一般來說,find命令功能最為強大,但是對硬體的損耗也是最大的,當你使用find去查找你個檔案時,你會發現硬碟等在不停的閃動,這就意味著你的硬碟可能會比別人的少用個三四年。當你使用whereis或locate去查找檔案時,你會發現硬碟卻是安安靜靜的,這是因為這兩個命令是從系統的資料庫中查找檔案,而不是去拚命的讀硬碟。所以,如果平常你只是想找一些笑檔案的話,使用whereis或locate就可以了,如果你是要進行系統管理的工作,那麼使用find再加上一些參數就可以滿足你的要求了。
財       su命令
這個命令可以讓普通用戶變成具有管理員許可權的超級用戶(superuser),只要它知道知道管理員的密碼就可以。多用戶多工系統的強調的重點之一就是系統的安全性,所以應避免直接使用root身份登錄系統去做一些日常性的操作,因為時間一久root密碼就有可能被知道而危害到系統安全。所以平常應避免用root身份登錄,即使要管理系統,也請盡量使用su指令來臨時管理系統,然後記住定期的更換root密碼。
假如你現在是以一個普通用戶的身份登錄系統,現在你輸入:
su
系統會要求你輸入管理員的口令,當你輸入正確的密碼後,就可以獲得全部的管理員許可權,這是你就是超級用戶(superuser)。但你執行完各種管理操作以後,只要輸入logout就可以退回到原先的那個普通用戶的狀態。
財       shutdown,halt命令
這兩個命令是用來關閉linux作業系統的。
在前面我說過,作為一個普通用戶是不能夠隨便關閉系統的,因為雖然你用完了機器,可是這時候可能還有其他的用戶正在使用系統。因此,關閉系統或者是重新啟動系統的操作只有管理員才有權執行。另外linux系統在執行的時候會用部分的記憶體作緩存區,如果記憶體上的資料還沒有寫入硬碟,就把電源拔掉,記憶體就會丟失資料,如果這些資料是和系統本身有關的,那麼會對系統造成極大的傷害。一般,我們建議在關機之前執行三次同步指令sync,可以用分號「;」來把指令合併在一起執行,如:
# sync;sync;sync
使用shutdown關閉系統的時候有以下幾種格式:
shutdown       (系統內置2分鐘關機,並傳送一些消息給正在使用的user)
shutdown –h now   (下完這個指令,系統立刻關機)
shutdown –r now   (下完這個指令,系統立刻重新啟動,相當於reboot)
shutdown –h 20:25 (系統會在今天的20:25關機)
shutdown –h +10   (系統會在十分鐘後關機)
如果在關機之前,要傳送資訊給正在機器上的使用者,可以加「-q」的參數,則會輸出系統內置的shutdown資訊給使用者,通知他們離線。
halt命令就不用多說了,只要你輸入halt,系統就會開始進入關閉過程,其效果和shutdown –h now是完全一樣的,我每次關機的時候都是用halt。
財       reboot命令
一看這個詞,就知道這個命令是用來重新啟動系統的。
當你輸入reboot後,你就會看到系統正在將一個一個的服務都關閉掉,然後再關閉檔案系統和硬體,接著機器開始重新自檢,重新引導,再次進入linux系統。
2.普通用戶使用的系統管理指令
財       chown命令
這個命令的作用是改變檔案的所有者。
如果你有一個檔案名為classment.list的檔案,所有權要給於另一個帳號為golden的同學,則可用chown來實現這個操作,但是當你改變了檔案的所有者以後,該檔案雖然在你的Home目錄下,可是你已經無任何修改或刪除該檔案的許可權了,這一點同學們千萬要注意。通常會用到這個指令的時機,應該是你想讓linux機器上的某位使用者到你的Home下去用謀個檔案是會用到。不過,潑出去的水就收不回來了,你用這個命令的時候可一定要想清楚呦。
財       chmod命令
這個命令用來改變目錄或檔案的屬性,是linux中一個應當熟悉的命令。
對這個命令,使用的方法很多,鑒於篇幅的原因,我只例出其中我最常用的一種。前面講過,一個檔案用10個小格來記錄檔案的許可權。前三個小格是擁有者(user)本身的許可權,中間三個小格是和使用者同一組的成員(group)的許可權,最後三個小格是表示其他使用者(other)的許可權。現在我們用三位的2進制數來表示相應的三小格的許可權,例如:
111 rwx     101 r-x   011 –wx   001 –x   100 r-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用三個十進位的數來表示一個檔案屬性位元上的十個格,其中每一個十進位數字大小等於代表每三格的那個三位的二進位數字。例如,如果一個檔案的屬性是: rwxr-r--,那麼我們就可以用744來代表它的許可權屬性;如果一個檔案的屬性是:rwxrwxr--,那它對應的三個十進位數字就是774。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用這種簡便的方法指定檔案的屬性了。例如,我想把一個檔案test.list的屬性設定為rwxr-x---,那麼我只要執行:
chmod 750 test.list
就可以了,對於改變後的許可權,你用ls –l就可以看到。

TOP

Linux下的網路服務,配置問題和常用工具
一.Linux下的網路服務
一般來說,各種作業系統在網路方面的性能比較是這樣的順序BSD>Linux>Win NT>Win 9X, 由此說來,Linux的網路功能僅次於UNIX,而強於Win NT和其他的視窗系列產品,對於Win2000我還不能評價太多,因為不是很熟。
Linux的網路功能除了基本的連線功能如telnet, ftp, rsh, login, finger等等以外,架設各種伺服器的功能更把Linux網路功能發揮的淋漓盡致,下面我大概的為大家介紹一下Linux下的各種網路服務。
       Mail Server
Email現在是網路上最重要的服務了,你可能沒有用過FTP, BBS, INN,但是如果你連電子郵件都沒有用過,那作為BUPT的一員,你得自己好好反省一下了。
現在又很多功能強大的mailserver供你選擇,例如freemail.263.net, hotmail.com, freemail.sohu.com,等等,這些都是免費的。但這是從使用者角度來看,如果你是想為一個局域網內部提供一個交換電子郵件的服務,那它們對你來說可就是一筆鉅款了,再說人家賣不賣給你還不好說呢。Linux下面最著名的mail server是Sendmail,它是一個負責監控和傳送電子郵件的郵件代理程式,你使用它就可以在在一個小的局域網(例如宿舍網)裏提供一個電子郵件服務,這是多麼神奇的事情啊!使用Linux下面的MailServer最大的好處是性價比高,這些軟體的功能強大,卻又是完全免費的,我們完全不用去花幾萬元買一個功能有限還要按照人頭收費的Exchange Server,或者是使用D版軟體被別人紮脊樑骨。
       Router和Gateway
如果你的電腦可以連接到外面的Internet上去,然而一些可以連接到你這台機器上的電腦卻只能訪問裏面的局域網,那麼你可以安裝Router或Gateway的服務,這樣別人就可以通過你的機器和外面的世界聯繫了。當然了,這麼做的前提是你有一顆大公無私的信,要我就不行,我可捨不得把我的PIII的機器貢獻給宿舍的網蟲們。
       Samba
在Windows橫行的今天,Samba的出現對於Linux的茁壯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它大大拓寬了Linux的應用領域。Samba可以提供一種轉換SMB(windows使用的一種資訊格式)和NFS(Linux使用的一種資訊格式)的服務,通過Samba, 執行Windows的工作站就可以同執行Linux的伺服器之間進行通信,還可以 讓網路上的使用者(包括Windows用戶)共用一台印表機,這樣Linux的伺服器就可以執行在Windows的環境中了。
       NFS Server
Linux還可以作為檔案伺服器,為網路上具有存取許可權的Windows/Linux機器分享相同的檔案系統,這樣一來,不論是在Windows還是在Linux的網路中,Linux的檔案伺服器都能夠發揮作用了。
       Terminal Server
這種服務能夠提供PPP/SLIP Dialup(包括multi-port,就是一台電腦連多個數據機上網),讓一般的民用網路Moden使用者可通過Terminal Server與Internet連接起來。
       BBS
在北郵如果你沒有上過BBS(Bulletin Board System電子佈告版)我會很吃驚的,202.112.101.44或者是202.204.7.235你至少應該去過一個吧?如果沒有去過,那麼趕快把這一課補上。關於BBS到底能做什麼我就不多說了,我假定你已經知道了,現在網路上流行的免費BBS版本很多,著名的有Phoenix,Maple,Firebird,Pivot等等,這些都可以在Linux上使用。另外還有許多基於WWW的BBS,例如著名的跨平臺的Motiff Community,可以非常穩定的在Linux下執行,這是「瘟都死」所不能比擬的。
       WWW
在Linux下面也有功能強大的WWW伺服器,你完全可以不必去使用又貴又不穩定的IIS。但是不可否認IIS的操作非常的簡單,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錢,可以買得起Win2000 Advanced Server,又出得起「人頭稅」,那你就用「瘟都死」吧。在Linux上的WWW服務程式很多,現在最著名最流行的是Apache,在北郵,有許多的伺服器就是跑Apache的。現在在Linux上使用Apache+PHP+MySQL是實現動態頁面的最佳搭配,立志於搞網站建設的朋友可一定要留心這一塊,因為它可以為你的網站建設節省大筆的成本(現在可是作業系統比機器貴)。我知道一個討論組:www.coventive.com.cn/club/default.htm,它就是用Apache+PHP+MySQL這種組合建立起來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二.幾種重要的配置檔案
Linux下面的配置檔案非常的多,對於初學者來說,我們只需要知道最最常用的幾個配置檔案就可以了。由於片符合時間的原因,在這裏我只介紹四個非常經典的配置檔案(lilo.conf, passwd,inittab,fasttab),這四個檔案中我重點介紹lilo.conf,其餘三個文件會簡單的在課堂上演示。至於Linux其他眾多的配置檔案必須各位同學自己下去查找相關資料自己學習了。
       lilo.conf
這是Linuxloader(lilo)的配置檔案。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個配置檔案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直接關係到你的系統是否能夠正確的引導到Linux上來。我在這裏主要將一下如何使用lilo實現多個在一台機器上安裝多個作業系統。
一般來說,第一次安裝Linux後,缺省引導的系統是Linux,但是對大多數Linux用戶來說,他們使用windows的時間會多於Linux,所以我們最好能夠將缺省引導的系統改為windows,這樣的話,就省去了每次啟動時敲一串字元的麻煩。要修改引導順序,就要修改Linux系統中的一個配置檔案,這個檔案就是/etc/lilo.conf。我使用的是Xlinux OS 1.5,用vi打開這個檔案後,會出現下面的文字:
boot=/dev/hda
map=/boot/map
install=/boot/boot.b
prompt
timeout=100
linear
default=xlinux
image=/boot/vmlinuz-2.2.14-5.0
    label=xlinux
    read-only
    root=/dev/hda4
other=/dev/hda1
    label=win
這就是剛剛安裝完畢後的LILO配製檔案.這個檔案是按照由前到後順序引用的,通過修改這個檔案就可以改變lilo執行時的一些特性.首先我將這個檔案中比較重要的幾個地方給大家介紹一下:
  首先請看第5行:timeout=100,這是一個設定在lilo引導缺省的系統之前等候用戶輸入系統別名的等候時間長度.它的時長好像不是按秒一級的數量級進行計算的,總之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需要設定相應的時長.我一般是設定成timeout=500.
  然後我們看第7行:default=xlinux,這裏是關鍵之一!這一行指明缺省引導的系統的別名是xlinux,要想改變系統的缺省引導順序,這裏是需要修改的,稍後就會說到是怎麼修改的.
  再看第8行到第11行,這四行指明了引導Linux系統的一些細節. image=/boot/vmlinuz-2.2.14-5.0指明了作業系統核心是放在哪裡的,以便於引導程式裝載作業系統核心;label=xlinux指明了引導這個作業系統時用的別名,這裏是xlinux; root=/dev/hda4指明了引導程式需要到哪一個硬碟的第幾個分區去尋找init過程,在這裏是要到第一個硬碟的第四個分區中去將引導系統的控制權交給這個分區裏的init過程.
  最後我們看看檔案中的最後兩行.other=/dev/hda1說明除了linux作業系統以外,機器中還安裝了別的作業系統(當然我知道這個另外的作業系統是我的win2000了),它位於第一塊硬碟中的第一個分區,一般來說,這個路徑是在安裝的時候就設定好的,不需要我們手工修改,但是我認為知道這些資訊還是很有必要的;label=win指明了這個系統引導時使用的別名為win.因為lilo是順序引用的,所以如果我們想要讓缺省引導的系統變成windows,就需要將這兩行移動到image=.....那一行之前的位置,我建議的位置是放在image=...之前和default=.....之後.這是關鍵之二!
  當你將前面的兩個關鍵步驟完成之後,還需要將default=....那一行改成default=win,這是比較重要的一步,雖然即使你不改動這裏,系統也可以按照你的想法去引導,但是我可不敢保證你這樣做不會出一點問題.再說,如果你不改動這裏那多彆扭啊!
  做到這裏,我們對lilo.conf這個檔案的改動就結束了,然後只要退出vi,然後鍵入 lilo -v -v -v這個命令來更新一下LILO,我們就大功告成了.當你reboot以後,就會發現在"lilo:"那裏敲入回車鍵後,系統就會缺省的引導到windows系統去了.
       Passwd
這個配置檔案是關於用戶口令的。如果你是一名系統管理員,有可能會一次新增很多的用戶,這時用adduser就相當麻煩了。一般有功力的管理員會直接去修改/etc/passwd檔案。利用passwd檔案,可以控制用戶的口令狀態及一些個人配置。
對於這個檔案,普通單機用戶使用的並不是很多,主要是多用戶的管理員使用,對於它的一些基本配置方法,我會在課堂上為同學們演示,這裏不再贅述。
       Inittab和fasttab
這兩個檔案都是存放在/etc這個目錄下面的,Inittab檔案用來配置Linux初始化的一些動作,我們最常用的是設定Linux的啟動方式。Fasttab檔案用來設定一些在Linux啟動時的動作,主要是檔案系統或者是外設的掛接動作,如果你想讓你的Linux一開始就能夠使用光碟驅動器,就可以把mount指令加到這個檔案中去。
因為這兩個檔案對我們初學者來說,可以利用的地方不是很多,所以我不用過多的文字來描述它們的功能,具體的操作我會在課堂上為同學們演示,這裏不再贅述。
三.Linux下常用的工具軟體
這裏我會為大家介紹Linux世界裏最常用的幾種工具軟體,包括:vi, tar, gzip, rpm。

TOP

       文字編輯
vi是Linux(UNIX)世界最強大的文本編輯工具,我在第一講中提到過它,現在我把它的一些基本使用方法介紹給大家。
Vi的三種狀態
1.Command mode : 控制螢幕游標之移動,字元或游標之刪除,搬移複製某區段及進入 Insert mode 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
2.Insert mode : 唯有在 Insert mode 下, 才可做文字資料輸入,按Esc鍵可到 Command mode 。
3.Last line mode : 將檔案寫入或離開編輯器,亦可設定編輯環境, 如尋找字串、列出行號..等。
vi 的基本操作
1. 進入 vi
在系統提示符號下輸入 vi 及檔案名稱後即進入 vi 全螢幕編輯畫面,且在 Command mode 下。
2. 切換至 Insert mode 編輯檔案:
在 Command mode 下可按 'i' 或 'a' 或 'o' 三鍵進入 Insert mode。
3. 離開 vi 及存檔案:
在 Command mode 下可按 ':' 鍵進入 Last line mode,
:w filename (存入指定檔案)
:wq       (寫入並離開 vi)
:q!       (離開並放棄編輯的檔案)
Command mode 下功能鍵簡介
1. 進入 Insert mode
i : 插入, 從目前游標所在之處插入所輸入之文字。
a : 增加, 目前游標所在之下一個字開始輸入文字。
o : 從新的一行行首開始輸入文字。
2. 移動游標
h、j、k、l : 分別控制游標左、下、上、右移一格。
^b : 往後一頁。
^f : 往前一頁。
G : 移到檔案最後。
0 : 移到檔案開頭。
3. 刪除
x : 刪除一個字元。
#x : 例, 3x 表刪除 3 個字元。
dd : 刪除游標所在之行。
#dd : 例, 3dd 表刪除自游標算起之 3 行。
4. 更改
cw : 更改游標處之字到字尾 $ 處。
c#w : 例, c3w 表更改 3 個字。
5. 取代
r : 取代游標處之字元。
R : 取代字元直到按 為止。
6. 複製
yw : 拷貝游標處之字到字尾。
p : 複製(put)到所要之處。(指令 'yw' 與 'p' 必須搭配使用。)
7. 跳至指定之行
^g : 列出行號
#G : 例, 44G 表移動游標至第 44 行行首。
Last line mode 下指令簡介
注意: 使用前請先按 鍵確定在 Command mode 下。按 ':' 或 '/' 或 '?' 三鍵即可進入 Last line mode。
1.列出行號 :set nu (可用 :set all 列出所有的選擇項。)
2.尋找字串 /word (由首至尾尋找) ?word (由尾至首尋找)
       壓縮工具
tar,gzip的使用方法
1.壓縮一組檔案為tar.gz尾碼。
# tar cvf backup.tar /etc
#gzip -q backup.tar

# tar cvfz backup.tar.gz /etc/
2.釋放一個尾碼為tar.gz的文件。
#gunzip backup.tar.gz
#tar xvf backup.tar

# tar xvfz backup.tar.gz
3.用一個命令完成壓縮
#tar cvf - /etc/ | gzip -qc > backup.tar.gz
4.用一個命令完成釋放
# gunzip -c backup.tar.gz | tar xvf -
5.如何解開tar.Z的文件?
# tar xvfz backup.tar.Z

# uncompress backup.tar.Z
#tar xvf backup.tar
6.如何解開.tgz文件?
#gunzip backup.tgz
7.如何壓縮和解壓縮.bz2的包?
#bzip2 /etc/smb.conf
這將壓縮檔案smb.conf成smb.conf.bz2
#bunzip2 /etc/smb.conf.bz2
這將在當前目錄下還原smb.conf.bz2為smb.conf
注: .bz2壓縮格式不是很常用,你可以man bzip2
       安裝工具
RPM是世界著名的Red Hat公司推出的一種套裝軟體安裝工具,全稱為Redhat Package Manager。RPM的出現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套裝軟體安裝方法,在方便性上甚至超過了微軟的Windows。下面我就介紹一下RPM的基本使用方法。
1.安裝一個包
# rpm -ivh < rpm package name>
2.升級一個包
# rpm -Uvh < rpm package name>
3.移走一個包
# rpm -e < rpm package name>
4.安裝參數
--force 即使覆蓋屬於其他包的文件也強迫安裝
--nodeps 如果該RPM包的安裝依賴其他包,即使其他包沒裝,也強迫安裝。
5.查詢一個包是否被安裝
# rpm -q < rpm package name>
6.得到被安裝的包的資訊
# rpm -qi < rpm package name>
7.列出該包中有哪些文件
# rpm -ql < rpm package name>
8.列出伺服器上的一個檔案屬於哪一個RPM包
#rpm -qf 檔案名稱
9.可綜合好幾個參數一起用
# rpm -qil < rpm package name>
10.列出所有被安裝的rpm package
# rpm -qa < rpm package name>
11.列出一個未被安裝進系統的RPM包檔案中包含有哪些檔案?
# rpm -qilp < rpm package name>

TOP

看了一下

這樣看了一下,對於大大的用心真的是佩服,說明的真的是詳細,雖然
我現在還看不懂,但是從中也看出一點內容,但是要跟大大說一下sorry
因為內容相當多所以我將內容copy了下來要慢慢看,希望原諒哩,謝謝。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