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2
發新話題

[分享] 茶的製造過程

加工

茶到了精製之後,己是品,可以包裝上市了,但為了使茶更加多樣化,可以拿來做些加工。
加工可分成薰花、焙火、摻和、陳放等四個方式加以敘述。
 


 
 
薰花

  茶有個特性,就是很會吸收別的氣味,如在油漆的地方,茶快會有油漆味。我們就利用它的這種特性,讓它吸收我們喜歡的花香,如我們將茉莉花與之拌在一起,它就會吸收茉莉花的香而成茉莉花茶,將桂花與之拌在一起,它就會吸收桂花的香而成桂花茶……等。花是要新鮮的花,而且是含苞待放的花,因為乾了的花是不香的。但拌以新鮮的花,茶葉不是會受潮嗎?所以在薰過花後還要再乾一次。

那花乾要不要篩掉呢?依花乾是否尚有效用而定,如茉莉花乾已無滋味上的效用,可以篩掉,留一些在茶內只是點綴一下而已。桂花則不一樣,乾燥過的桂花尚有滋味上的效用,所以桂花茶是不篩掉桂花乾的,而且沖泡時還要將桂花乾平均摻入一些。薰多久呢?八小時左右,這裡所說的薰只是將花與茶依一定比例(如百分之二十)拌在一起而已,並未加熱,但花與茶與拌在一起後會發熱,太熱時還要翻拌一下使其散熱(謂之通花)。薰花又有人寫成窨花,花茶也有人叫作香片。

  薰花是可以多次進行的,因為如果只是薰一次,香氣並未入裡,沖泡一次、二次後就沒有花香了。改善之道可以再薰製一次,也就是在再乾後,重新拌入另一批新鮮的花朵,再重覆製作一次,這樣製成的茶就稱為雙薰花茶,如果還嫌不夠,還可以再重覆薰製一次,那就是三薰花茶了。但大家得記住,我們是在喝茶,只是藉花襯托茶味而已,所以製茶老師父會提醒我們:「七分茶,三分花」。
  什麼茶配什麼花有沒有一定準則?沒有,但一般人會考慮相不相配的問題,如茉莉花與桂花,比較起來茉莉花較年輕,桂花較成熟,所以我們會用清茶或綠茶薰茉莉花,用凍頂或鐵觀音薰桂花。
 


 
 
焙火

  如果我們想讓製成的茶有股火香,感覺得比較溫暖一點,可拿來用火烘焙。焙火輕重也會造成不同的風味,焙火輕者喝來感覺比較生,焙火重者喝來感覺比較熟。我們從外觀上如何看出焙火的輕重?焙火輕者,顏色較亮,焙火重者,顏色較暗,這顏色包括茶乾的顏色與沖泡後茶湯的顏色。在發酵時我們談到過:發酵愈輕,顏色愈綠,發酵愈重,顏色愈紅。焙火所影響的是顏色的深淺,也就是明度的高低,焙火愈重,明度愈低,焙火愈輕,明度愈高。
  在品飲的口感上有何差異呢?喝輕焙火的茶有如吃清蒸清炒的菜,喝重焙火的茶有如吃紅燒的。對身體的效應有何不同呢?喝不焙火的茶比較寒,喝焙火的茶比較不寒,茶是性寒的食物,焙火可以讓它不那麼寒,但不致於產生熱的效果。
  一般我們所謂的生茶與熟茶,主要是指焙火而言,但茶青採得愈成熟,揉捻愈重發酵愈多,也是偏熟的幾個因素,茶青愈嫩、揉捻愈輕、發酵愈少,則是偏生的幾個因素。所以要判別那一種茶比較熟,就分析焙火、茶青、揉捻與發酵四個因素,偏熟因素多者就是較熟。

  包種茶的製造過程可分為粗製及精製二部份,茶葉完成乾燥的步驟過程時稱為茶葉之粗製,其製品稱為粗製茶或毛茶,由粗製茶再經過篩分、揀剔、烘焙等步驟方可稱為精製茶。
  其中烘焙對部份發酵茶而言其主要目的有二:
降低茶葉的水分含量,以減緩茶葉品質變劣的速度。
是改善或調整茶葉的香氣滋味及茶湯水色,以補救粗製過程中的缺陷並將茶葉調製成迎合市場需求的品質。
  對部份發酵茶類的包種茶及烏龍茶而言,烘焙是決定香氣與滋味的重要關鍵,正確的烘焙方法可顯著提高茶葉品質與價值,但烘焙也是最難提摸的加工程序,烘焙的效果受粗製茶的季節、產地、加工技術、新陳、條索、烘焙器具、熱源、溫度高低、時間長短等影響均甚劇。
 以下敘述幾點烘焙茶葉的基本經驗法則。
溫度高低:
溫度高低是決定茶葉品質的主要因子,當溫度升高時,茶葉中的水分逐漸蒸發出來,而後香氣伴隨著水分蒸發出來,大部分香氣成分中的芳香精油類沸點均在150 度以上,因此烘焙的溫度應在150度以下,通常以不超過110度為宜。通常較粗老的茶葉需較高的烘焙溫度以藉焦糖產物掩蓋粗老茶葉的粗菁味;細嫩茶葉則溫度不可太高,而延長時間以使茶湯滋味轉甘醇而香味又能適當發揚為原則。
 
再烘焙時間長短:
同樣溫度下較嫩的茶葉耐火力較弱,烘焙時間宜縮短,反之較粗老的茶葉耐火力較強,烘焙時間需較長;粗製茶發酵程度較充足者,耐火力較弱,時間要縮短,反之要延長;外形緊結的茶葉耐火程度高,需較長的再烘焙時間,反 之則縮短時間。
 
茶葉含水量的差別:

茶葉再烘焙的原因之一是要使茶葉中的含水量降低,因此含水分多的茶葉,烘焙溫度要提高、時間要延長。同時烘焙的環境若較潮濕,亦需注意提高烘焙溫度或時間。
 
茶量多少的關係:
因茶並非良好的傳熱導體,因此含水量高、條形緊結的茶以薄攤為宜,若攤放過厚,亦造成悶變。
 
補火:
補火是茶葉裝箱運輸前的重要程序,若是茶葉乾燥程度夠則不需要。補火使用的溫度通常不可太高,時間亦不可太久,以免影響原先製茶的香氣及滋味。一般而言,焙火程度低的茶不可超過90度,較次級的茶亦不可超過110度。
 


 
摻和

  摻和就是把喜歡而且可以摻的食物與紅茶拌在一起,如把洛神花切碎了與紅茶摻在一起,如把洛神花茶,把薄荷切碎了清茶摻在一起,就成了薄荷茶。將食用香料摻入茶中的做法也稱為摻和,如加入蘋果香料而成蘋果茶,加入檸檬香料而成檸檬茶。摻和茶必須把摻和的物品標示出來,若摻了增加茶葉甘度與香氣的物質而不標示,只說該茶又甘又香,那就違反了食品標示法。到目前為止,各類茶的香氣尚無法以人工合成的方式製造,所以若是某種茶像極了茶種花或某種食品的香,那就要懷疑是否摻了人工香料。茶的甘也不會一喝就很凸顯,而是所謂的回甘,若是喝了馬上感受甘味,而且很強烈,也應該懷疑是否摻入人工甘料。
 


 
 
陳放

  陳放就是把茶買回來放,放個一年、五年或更久,使茶性變得更加醇和。陳放一年者是屬於短期陳放,目的只在降低茶的青味與寒性,多利用於綠茶或不焙火的茶類,這類型的陳放要特別要求乾燥。陳放三、五年以上者是屬於中期陳放,目的是要改變茶葉的品質特性,使其在原有基礎上變得醇淨而少刺激,多利用於輕火以上的葉茶類。十年以上者是屬於長期的陳放,目的在改變茶葉的風格,使之產生老茶的另一股風味,多利用於輕火以上的葉茶類與後發酵茶。
  陳放要在陰乾無雜味的地方,包裝的要求是防潮不透光,但不要抽真空不要冷藏。濕度高的時候不要開封,不要常開封,受潮後要再乾,再乾的方法依茶的種類選擇低溫乾燥或高溫乾燥。茶的品質寧可高一些,因為陳放的時間是高價的;一開始的焙火程度不要太高,否則以後變化的空間不大。


參考資料
.坪林茶葉博物館「茶事展示區」展示牆
.蔡榮章先生著「台灣茶業與品茗藝術」書
.「現代茶藝大觀」錄影帶口白

TOP

包裝

  茶的商品包裝應該在茶之製造工序全部完成後為之,包括精製再乾以及必須的加工。初製茶完成後,販賣給精製廠的大包裝不包括在內。
  茶之商品包裝應盡量減少開封包裝的次數,最好製作完成後一次包裝,直到消費者打開享用,傳統的散裝茶做法是工廠製作完畢後以大布袋或大紙箱送至門市,門市將之倒入大茶桶,取一部分到小茶桶擺在架子上賣,客人買時從小茶桶內取一些出來,以小紙袋或塑膠袋裝給客人,客人回家後將之倒在罐子內,沖泡時再從罐子內把茶取出。茶葉經過這麼多次的撥弄,吸濕吸味破碎難免。除了品質難於保存外,散裝茶還有一項缺點,就是生產單位無法為茶的品質負責,生產單位出廠時一兩一百元的茶,銷售單位若將之標示為一百二十元,它就變成了一百二十元的茶,管理不良的業務員若將

它賣成一百五十元,出貨單位也只有背品質不良的黑鍋。所以只有把茶包裝成使用時需的大小與型式,而且做好商品標示,才是利於茶葉品質與行銷的做法。
  第一類的茶商品包裝成可以直接沖泡的小茶包,浸泡所需濃度後把小茶包提出丟棄。這種包裝源起於碎形紅茶,因為碎形茶才可以上機器自動裝填自動包裝,由於這類包裝確實方便了喝茶,所以不久即擴展到花茶與烏龍茶類,但必須利用細碎的茶葉或特意將之剪切成角狀,這種作法很不利不發酵與部分發酵茶的品質,所以普及度不大。這幾年有了大轉機,只要茶葉揉成較緊結的球狀,而且枝葉都以分離,可以有機器自動裝填與包裝,產生所謂立體袋茶或原片茶包的新型小袋茶,這種包裝方式大大方便了部分發酵茶與不發酵茶的飲用。
  第二類的茶商品包裝是小包裝,將茶以100公克、300公克、600公克等不同的份量裝於罐內或袋內。這類包裝有人加以抽真空,或抽真空後再衝以氮氣,甚至於綠末茶還要求在攝氏0度以下保存。這類包裝方式是針對短期飲用的情況,如果是可以陳放的茶葉,也就是陳放後品質不致劣變的茶葉,不必抽真或充氮包裝,開封後也不必放冰箱冷藏,只要在包裝上提醒消費者使用後應防潮防異味防陽光即可。

  第三類的茶商品包裝是大包裝,將茶以三台斤、五台斤或一公斤的量以罐裝的方式銷售。這類包裝是針對陳放的目的而來,所以茶葉必須處理到可以陳放的狀況,這時的棈製處理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葉茶類枝葉分離。罐子的耐用度要高,防潮防光效果好,罐口緊密度適中,防潮但能透氣。
  包裝上標示除商品標示法所要求的項目外,最好能將茶葉的狀況作一番敘述,包括茶名解說與茶性解說,茶名解說就是一般的商品名稱,如龍井、清茶、凍頂鐵觀音、茉莉花茶、洛神紅茶...等,茶性解說包括:發酵(如不發酵、輕發酵、中發酵、重發酵、全發酵、後發酵)、揉捻(如輕揉捻、中揉捻、重揉捻、緊壓)、焙火(如不焙火、輕焙火、中焙火、重焙火)、註(如薰茉莉花、調蘋果香、2000年春、1995年存)...等。


參考資料
.蔡榮章先生著「台灣茶業與品茗藝術」書
.「現代茶藝大觀」錄影帶口白

TOP

 12 12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