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諸葛亮兵法(五)

諸葛亮兵法(五)

  自  勉

  -------------------------------------------------------------

  原文

  聖人則天,賢者法地,智者則古。驕者招毀,妄者稔禍,多語者寡信,自奉者少恩,賞於無功者離,罰加無罪者怨,喜怒不當者滅。

  譯文

  大凡聖人都崇尚天道,賢明之士則推崇自然法則,而有智慧的人則以傚法古代的賢者為根本的立身之道。驕傲自大的人注定要失敗,狂妄荒廖的人則極易招惹禍患,誇誇其談的人很少有信議可言,只顧自我標榜的人對待他人則薄情寡義,身為將帥獎賞無功肯定會被部下離棄,懲罰無罪的人則肯定使百姓怨聲載道,喜怒無常的人,難逃滅亡的厄運。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將領要嚴格要求自己,戒驕戒躁。對統兵作戰的將領提出這個要求十分必要的。文章還列舉了將領易犯的七種錯誤,並指出其嚴重後果,用以警戒將領。

  拓例

  紙上談兵遭滅亡
  戰國時代,趙國有個著名的老將叫趙奢。他的兒子叫趙括。趙括自幼聰明好學,尤其喜歡研究軍事,讀了不少兵書,並且可以倒背如流。每當談論起軍事戰略戰術,他還可以引經據典,滔滔不絕。許多人讚揚他,欽佩他的才能。趙括聽了心裡洋洋得意,嘴裡情不自禁地說:「打仗很簡單,沒什麼了不起。」
  趙括的母親也常常為兒子的才能感到高興,她誇獎兒子說:「將門出虎子,我兒將來必定能成為了不起的軍事家。」可趙奢卻搖搖頭,歎口氣說:「將來趙國不用他便罷,如果讓他統軍作戰,那趙國就要毀在他的手裡啦。」他的妻子聽了,認為他瞧不起自己的兒子,很生氣。
  幾年後,秦國進攻趙國。趙國大將廉頗帶兵駐守長平。他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認為不能硬拚,於是採取防禦的戰略戰術,企圖拖住敵人。可是趙王聽信了謠言,中了秦國的反間計,認為廉頗年老體衰,不能抵抗大敵。於是撤換了廉頗,派趙括為大將前去抵抗秦軍。
  趙括威風凜凜地來到前線,按照兵書上的條文,重新部署兵力,改變了廉頗的全部作法。結果很快陷於被動,不久就被秦軍圍困,最後彈盡糧絕,被迫突圍。趙括被亂箭射死,40萬趙軍全部覆滅。

  戰  道

  -------------------------------------------------------------

  原文

  夫林戰之道,晝廣旌旗,夜多金鼓,利用短兵,巧在設伏,或攻於前,或發於後。叢戰之道,利在劍盾,將欲圖之,先度其路,十里一場,五里一應,偃戢旌旗,特嚴金鼓,令賊無措手足。谷戰之道,巧於設伏,利於勇鬥,輕足之士凌其高,必死之士殿其後,列強弩而沖之,持短兵而繼之,彼不得前,我不得往。水戰之道,利在舟楫,練習士卒以乘之,多張旗幟以惑之,嚴弓弩以中之,持短兵以捍之,設堅柵以衛之,順其流而擊之。夜戰之道,利在機密,或潛師以沖之,以出其不意,或多火鼓,以亂其耳目,馳而攻之,可以勝矣。

  譯文

  軍隊在森林中作戰的方法是:在白天以旌旗作主要的指揮工具,在夜間用銅鉦、擂鼓指揮,以短兵為主,可以巧妙地設置埋伏,有時進攻敵人的正面,有時進攻敵人的背面,有時採用前後夾擊的戰術,在草叢中作戰的方法是:利用刀、劍、盾牌等短型武器,在與敵人交鋒之前,事先調查好敵人的進軍路線,在敵人的必經之路埋下哨兵,十里一大哨,五里一小哨,把所有的旗幟收藏好,把銅鉦、鼓包掩好,當敵人過來時,出其不意,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在兩山之間的谷地作戰,可採用的方法是:利用埋伏,勇猛出擊,讓身手狡捷的士兵站在高處,讓不怕犧牲的士兵切斷敵人後路,用弓弩向敵人射擊,接著使用短兵繼續進攻,使敵人瞻前顧後,沒有反擊的機會。在水上作戰的方法是:利用船隻作戰,訓練士兵掌握各種水上技巧以攻擊敵人,可以在船上多插旗幟以迷惑敵人,要用弓、弩猛烈地向敵發射,也可用短兵與敵人在近處交手,還要在水上埋設柵欄防止敵人入侵,這一切都要順水的流向進行。在夜戰作戰,以安靜、隱密為主,可以秘密地派部隊偷襲敵人,也可以用火把、戰鼓擾亂視聽,用最快的速度攻擊敵人,以取得勝利。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各種條件下戰術運用。述說更加細緻詳盡,把各種地形、地物、時間,該用的戰術,如何佈陣,如何指揮,直至用什麼兵器,怎樣偽裝,都說得清清楚楚。

  拓例

  曹操官渡燒敵糧
  東漢末年,曹操和袁紹為爭奪中原,在官渡展開了一場大戰。兩軍在官渡對陣了1個多月,曹軍的糧食越來越少,兵士疲勞不堪。而袁紹方面軍糧卻從鄴城源源不斷地運來。袁紹派大將淳於瓊帶領1萬人馬運糧草,並把大批軍糧囤積在距官渡40多里的烏巢。
  袁紹的謀士許攸探聽到曹操缺糧的情報,向袁紹獻計,勸袁紹派一支人馬,繞過官渡,偷襲許都。袁紹不聽,說:「我非先打敗曹操不可。」恰在這時,許攸家裡有人犯了法,他家裡的人全被抓起來。許攸聽了大怒,就去投奔曹操。
  曹操聽說許攸來投降,高興得來不及穿鞋赤著腳就跑出來迎接,拍手鼓掌說:「你這麼遠跑來,我的大事可以成功了。」
  許攸坐下後問:「袁紹來勢很猛,你如何對付?目前存有多少糧食?」曹操答:「還可以支持一年。」許攸冷冷一笑:「沒有這麼多吧!你不講老實話。」
  曹操只得老實回答:「營裡糧食只能維持1個月,你看怎麼辦?」
  許攸說:「我知道您內缺糧草,外無援兵,情況很緊急,特來給您送個消息。現在袁紹有1萬多車糧食,軍械,全都放在烏巢。烏巢淳於瓊的守備很鬆,您只要帶一支輕騎兵去襲擊,把他的糧草全部燒光,不出3天,袁紹將不戰自敗。」
  曹操聽了大喜,就留曹洪、荀攸守官渡大營,自己帶領5千騎兵,用袁紹的旗號,冒充袁軍,每人抱了一束柴草夜裡偷偷從小路向烏巢進發。路上,遇到袁軍的崗哨盤查,曹軍就告訴他們:袁紹因為怕曹操派兵從背後包抄他的糧囤,所以派我們去加強戒備。」
  曹軍到了烏巢,圍住糧囤就放起大火。袁軍守將淳於瓊見曹軍不多,就進行反攻,而後退守營寨,一面滅火,一面等待援軍。
  袁紹聽說曹操襲擊烏巢,仍不在乎地說:「就是曹操攻下烏巢,我攻下了他的官渡大營,他也就沒有歸路了。」於是只派少量兵力去救烏巢,主力部隊仍攻打曹營。結果曹營很堅固,沒有攻下來。
  曹操帶領的兵士正在攻打烏巢,聽說袁紹軍的援兵到了,一個個都拚死作戰,結果,破了淳於瓊的部隊,衝了進去,把剩下的糧草全燒光了。
  正在官渡的袁軍聽說烏巢糧食全部被燒,都非常驚慌。曹操乘勢猛攻,袁軍四下逃散。袁紹見大勢已去,只好帶剩下的800多名騎兵向北逃走。

  和  人

  -------------------------------------------------------------

  原文

  夫用兵之道,在於人和,人和則不勸而自戰矣。若將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謀不用,群下滂議,讒慝互生,雖有湯、武之智,而不能取勝於匹夫,況眾人乎。

  譯文

  將帥領兵作戰,要注意使部隊內部官兵之間、官官之間、兵兵之間和協、團結、作到了這一點,部下會主動地竭盡全力衝鋒殺敵。如果上下猜忌,互不信任,有謀略的人得不到重用,士卒在背後議論紛紛,讒言與惡念滋生迅速,那麼就是有商湯、周武王那樣的智慧,也不能打敗一般的庸人,更何況是人數眾多的敵軍呢?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將領帶兵的根本問題——軍心。強調得軍心,上下同心,全軍一致的重要性。文章從正反兩方面深入論述了「用兵之道,在於人和」的道理,強調沒有人和,即使將領本人有商湯主和周武王那樣的智謀,也是無法戰勝尋常百姓的。這篇文章和前面論述軍心問題不同,它集中力量把得軍心問題的重要性論述得十分透徹、突出,足以引起將領重視。

  拓例

  阿柴折箭誡子侄
  北魏時期,吐谷渾部落酋長阿柴病重。他自知生命的最後時日已經迫近,便開始安排各項政務。阿柴有20個兒子,幾乎個個英武驍勇。阿柴所擔心的,就是怕自己死後,兒子們失去制約,相互爭鬥。如果吐谷渾內部一旦四分五裂,整個王國也就離滅亡不遠了。
  臨終前,阿柴將自己的弟弟、子侄們召到身邊。他讓20個兒子每人獻出1支箭來。先取出其中的1枝,交給弟弟慕利延,讓他折斷它。慕利延隨手一折,很輕鬆地就折斷了。心裡卻不明白哥哥的用意。阿柴又將其餘19枝箭合成1束,交給慕利延。慕利延費盡全身的力氣,卻無法折斷它們。眾人還是不解阿柴的用心。
  阿柴指著這些箭,語重心長地對眾人說:「你們知道其中的道理嗎?1枝容易折斷,19枝的力量合起來,就難以摧毀,如果分裂王國,單憑個人的力量就容易失敗,只有大家戮力同心,靠著眾人的力量,國家才能長治久安。」阿柴支撐著說完這番話,就死去了。
  西漢政治家賈誼在他的《過秦論》中說:「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團結一致的時候,小弱的國家可以和強大的敵國抗衡,各自為戰,便會失去原有的優勢。這是歷史留給後人的深刻教訓。阿柴是一位明智的君主,他知道子侄之間的和睦與否,直接關係到社稷的存亡。而他說明這層道理的方式,十分巧妙。他先讓弟弟折箭,讓在場眾人對此中的難易有一個直接的、淺顯的認識,然後話題一轉,借此諄諄告誡,既形象,又有說服力。

  察  情

  -------------------------------------------------------------

  原文

  夫兵起而靜者,恃其險也;迫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眾樹動者,車來也;塵土卑而廣者,徒來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半進而半退者,誘也;杖而行者,饑也;見和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數賞者,倦也;數罰者,困也;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弊重言甘者,誘也。

  譯文

  將帥領兵打仗需要根據一些現象判斷敵人的真實情況。如果敵人在與我軍爭戰時按兵不動,一定是憑借了險要的地勢;如果敵人不斷地向我軍挑戰,一定是想引誘我軍首先出擊;看到樹木無風而動,一定是敵人的戰車悄悄駛來;看到塵土低飛而且範圍很廣,肯定是敵人的步兵正在進襲途中;當敵人言辭強硬而且做出向我軍進攻的樣子時,一定是在準備撤退;當敵人忽而前進,忽而後退時,就是在引誘我軍進擊;發現敵軍扶仗而行、萎靡不振,敵人肯定已經飢餓難忍;發覺敵人對有利的時機不加以利用,則敵人肯定已相當疲勞,無力再進;飛鳥在敵軍的陣地群集棲飛,則表示敵軍陣營已開始空虛;夜間聽到敵軍陣地喧嘩吵鬧的聲音,則表示敵人內部對戰爭十分恐懼害怕;敵人的軍隊渙散,混亂不堪,是因為敵軍主將正失去應有的威勢;敵軍的旗幟混雜紛亂,表示敵軍內部已經大亂;敵軍的將、官不斷地發怒,則表示戰爭形勢的發展使他們感到無可奈何,敵人對取勝已失去信心;敵軍獎賞過頻,刑罰過繁,表示敵軍主帥已無力扭轉自己內部的混亂和士兵不服從將帥命令的局面;當敵人派遣使者低聲下氣地來求敵時,則表示敵軍想停戰;如果敵人送來貴重的物品,說盡甜言蜜語,則表示敵軍想私下講和。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如何分析敵情。諸葛亮把敵情分為十七種類型,一一說明各類敵情的表徵和判斷門道。諸葛亮分析得如此細緻準確,肯定是他多年潛心研究心血的結晶,是他多年帶兵打仗寶貴經驗的總結,是他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臨陣指揮的將領仔細研讀,必定受惠良多。

  拓例

  趙匡胤因人善任
  南唐廣陵人徐鉉以學識淵博、見多識廣、通達古今聞名於北宋朝廷。有一次,江南派徐鉉來納貢,照例要由朝廷派官員去作陪伴使。滿朝文武都因為自己的辯才不如徐鉉而生怕中選,宰相趙普也不知究竟選誰為好,就去向宋太祖請示。太祖命令殿前司寫出十個不識字的殿中侍者的名字,太祖御筆一揮,就隨便了圈其中一個人的名字,說:「這個人就可以。」這使在朝的官員都大吃一驚。趙普也不敢再去請示,就催促那個人趕快動身。
  那位殿中侍者不知為什麼派他做使臣,又得不到任何解釋,只好前去執行命令。一上船,徐鉉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周圍的人都歎服他的能言善辯。那位侍者大字不識,當然無言以對,只是一個勁點頭稱是。徐鉉愈發喋喋不休,極力與他交談。一連幾天,那人從不與徐鉉接茬,徐鉉摸不透他的深淺,等徐鉉說得口乾舌燥,疲憊不堪時,再也不吱聲了。

  將  情

  -------------------------------------------------------------

  原文

  夫為將之道,軍井來汲,將不言渴;軍食未熟,將不言饑;軍火未然,將不言寒;軍幕未施,將不言困;夏不操扇,兩不張蓋,與眾同也。

  譯文

  身為將帥,在作風上還要注意一些日常的小事:軍營中的水井還沒有打上水來時,作將帥的就不要先喊口渴;給士卒吃的飯沒有煮好,將帥也不要先喊飢餓;軍營中的火堆還沒有點燃,將帥也不能先叫寒冷;軍中的帳篷還沒有搭造完畢,將帥也不能先言困乏;夏天酷熱,將帥不要輕易地拿把扇子取涼;多雨天氣,將帥也不要首先舉傘避雨,總之,在各種生活細節上要處處與士兵相同。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將領和士兵同甘共苦的重要。文章突出之處在於,詳細指出哪怕是飲水,吃飯、驅寒、睡覺、煽扇、避雨這些小事上,為將之人,也必須讓士兵在先,自己在後。這是諸葛亮愛兵思想的又一次具體表述,為將之人應該傚法。

  拓例

  推己及人諫齊王
  春秋時期,齊莊公被大夫崔杼殺死後,莊公的異母弟姜杵臼繼位,即齊景公。即位之始,他任用崔杼做了右相,慶封做左相。當時朝政昏亂,奢侈無度,貴族剝削殘酷,民眾生活極為痛苦。
  後來,晏嬰被任為正卿。晏嬰曾連任靈、莊、景三朝正卿,執政50多年,他謙恭下士,關心民事而著稱。所以他在齊景公身邊,經常勸諫,使之稍自斂抑。
  一年冬天,天氣非常寒冷,鋪天蓋地的大雪一連下了三天三夜。
  早晨,齊景公身穿裘皮大衣,站在窗前,望著白茫茫的大雪,高興地對身邊的晏嬰說:「今年的天氣真怪,下了這麼多天的大雪,可是,一點也不覺得冷,倒有點春江水暖的樣子,這銀白色的景致太美了,再多下幾天該多好啊!」晏嬰聽了景公的話,若有所思地呆了好一會,然後說:「在這種天氣裡,您不感到寒冷,這是因為您身上有溫暖的裘皮大衣,室內爐火正紅。可是我聽說,賢明的君主,在吃飯的時候,總會想到是不是有人在挨餓。穿暖衣服的時候,總會想到是不是有人在受凍。這就叫推己及人。」齊景公知道晏嬰是在說他,很不好意思。

  威  令

  -------------------------------------------------------------

  原文

  夫一人之身,百萬之眾,束扇斂息,重足俯聽,莫敢仰視者,法制使然也。若乃上無刑罰,下尤禮義,雖貴有天下,富有四海,而不有自免者,桀、紂之類也。夫以匹夫之刑令以賞罰,而人不能逆其命者,孫武、穰茸之類也。故令不可輕,勢不可通。

  譯文

  將帥領兵能使自己指揮的百萬大軍,恭恭敬敬地接受命令,屏氣凝神,穩而有序,不敢鬆懈,這是嚴格法令的結果。如果將帥不能刑賞部下,部下不知禮義,就是據有天下,盡佔四海之內的財富,也難逃自我滅亡的命運,比如夏桀、商紂這樣的暴君。但是,如果將帥在領兵的時候,能以法令為賞罰的依據,部下是不敢違背將帥的命令的,比如孫武,穰苴這樣善用法制的人。可見,法令是不能輕視的,由法令而生的將帥的威勢也不可以違抗。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從嚴治軍問題。要求將領講求法度,嚴肅軍紀,讓將士在軍法面前「束肩斂息,重足俯聽,莫敢仰視」。一句話,威令是保證軍隊戰鬥力的必須,而愛兵是得軍心的必要,兩者應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才能真正建立起一支上下同心,有統一意志的鋼鐵部隊。

  拓例

  諸葛亮以「信」帶兵
  諸葛亮正準備進攻隴西,長史楊儀報告說,軍中現有四萬人應該回去休息了。諸葛亮立即命令這些部隊收拾行裝,準備回去。這四萬人將要起程時,魏軍突然打來。楊儀建議,讓這四萬人留下,打完仗再走。諸葛亮說,用兵命將,以信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軍情再緊,也不能失信食言。諸葛亮讓大家按時起程,說,你們的父母妻兒無不倚門而望,我怎麼可以把你們留下呢。部隊士卒異常激動,幾次下令,卻不願走。諸葛亮只好令他們參戰。魏軍遠來,一經交鋒,蜀軍大獲全勝。
  取信於卒,是勝利之寶,聰明的將帥都格外珍惜部卒的信任之情。一旦失去部屬的信任,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諸葛亮之所以使士卒奮勇殺敵,臨戰之日,拔劍爭先,以一當十,一戰大克,關鍵在於他取信於軍,贏得士卒信任。

  東  夷

  -------------------------------------------------------------

  原文

  東夷之性,薄禮少義,捍急能鬥,依山塹海,憑險自固,上下和睦,百姓安樂,未可圖也。若上亂下離,則可以行間,間起則隙生,隙生則修德以來之,固甲兵而擊之,其勢必克也。

  譯文

  東夷這樣不開化的少數民族,不守禮義,勇猛強悍,凶狠善戰,他們依山傍海,憑借險要的地形,有較強的自我保護、對外防禦的能力。其內部上下和睦,百姓樂業安居,不可能很快地戰勝他們。如果在他們內部出現了上下不合的兆頭後,用離間的辦法,擴大他們上層內部的矛盾,使之混亂,使百姓背棄他們,造成尖銳的衝突,然後用仁義、道德的理論安撫、招撫他們,並配合以強有力的軍事進攻,就可以取得徹底的勝利。

  解析

  本篇文章明確指明了東面少數民族的特徵。突出了「悍急能斗」和「憑險自固」兩個特徵,從而提出了對策:當他們「上下和睦,百姓安樂」時,「未可圖也」;待他們「上亂下離」時,可對他們分化瓦解,用德政招撫,以強兵進攻,才能收伏他們。

  拓例

  漢武帝治服匈奴
  漢朝的主要外患是匈奴,如何制服匈奴,關係到漢朝的安危。因而,漢朝在外交上採取了溝通西域,孤立匈奴的政策。公元前138年,漢武帝為夾擊匈奴,懸賞募人出使大月氏,張騫應徵。張賽出使途中,兩度被匈奴俘虜,於公元前126年回長安,歷時12年。這次出使,艱難坎坷,未達目的。但收集了有關西域的十分寶貴的第一手材料。公元前119年,漢朝進軍漠北,匈奴北遁,借阿爾泰山與漢抗衡。漢武帝決心通西域而孤立匈奴,再派張騫率龐大使團赴西域,先後同烏孫、大宛、月氏、康居諸國建立外交關係,互派使節。匈奴為了阻止漢通西域,加緊控制西域通漢之要道樓蘭和車師。漢武帝派兵俘樓蘭王,破車師。使鳥孫脫離匈奴,與漢聯盟。到了東漢,班超投筆從戎,出使西域31年,借西域之兵,用西域之糧,制西域之變,折服匈奴,使西域50餘國隸屬漢朝。

  南  蠻

  -------------------------------------------------------------

  原文

  南蠻多種,性不能教,連合朋黨,失意則相攻,居洞依山,或聚或散,西至崑崙,東至洋海,海產奇貨,敵人貪而勇戰,春夏多疾疫,利在疾戰,不可久師也。

  譯文

  南部有許多小的野蠻民族,他們的性情是無法教化的,這些民族常常結合成不同的利益團體,遇到大的利害就互相攻伐,他們平時住在山洞水邊,有的民族聚集一處,有的民族則分散在各處,西到崑崙山、東到大海都是他們活動的範圍,他們那裡海產奇貨,敵人個個貪婪好戰,春夏兩季常發生瘟疫,所以對南蠻用兵,只能速戰速決,不可以久留。

  解析

  本篇文章明確指出,南蠻有許多民族,不易教化,愛結朋黨,但稍有不滿又互相攻打。而且這些民族居住分散,聚分不定,為人貪心,卻很勇敢。南蠻居住區春夏常流行傳染病。針對這些情況,諸葛亮指出,對南蠻應該速戰速決,而不能打持久戰。

  拓例

  諸葛亮七擒孟獲
  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蜀國南中(今雲貴川交界處)一帶擁兵叛亂。諸葛亮親率大軍出征,憑計謀,兵不血刃,平定了南中之亂。接著,諸葛亮繼續南征,討伐孟獲。
  孟獲是南中一帶的部落酋長,有萬夫不當之勇,豪俠仗義,在少數民族中很有威望。諸葛亮命令部下,遇到孟獲,千萬不要傷害他,要抓活的。諸葛亮又聽從參軍馬謖的忠告,攻心為上,決定盡力把孟獲爭取過來。
  第一次戰鬥,蜀軍在諸葛亮的指揮下逮住了孟獲。當兵士押孟獲進營帳時,諸葛亮親自給他鬆綁,還叫人擺酒席款待他。第二天,諸葛亮陪他參觀蜀軍營地,參觀結束時,諸葛亮問孟獲:「我們的軍隊怎麼樣?」孟獲不僅不讚揚,反而說:「不過如此。以前我不知道你們的虛實,所以戰敗了。現在我看到了你們的部署,如果放我回去,我一定能戰勝你們。」諸葛亮笑著,把孟獲放走了。幾天以後,孟獲果然帶兵來挑戰,結果又戰敗被俘。孟獲還是不認輸,諸葛亮又放了他。
  就這樣,孟獲被捉住七次,第七次,諸葛亮還要放走他,他跪地哭道:「我真心誠意地歸附你們,不再反抗了。」諸葛亮對部將說:「靠武力往往壓而不服,這樣才是心悅誠服。」後來,諸葛亮任命孟獲為蜀漢官吏,不留漢官,讓孟獲他們自己管理自己。孟獲以後忠於蜀漢,南方一帶徹底安定了。

  西  戎

  -------------------------------------------------------------

  原文

  西戎之性,勇悍好利,或城居,或野處,米糧少,金貝多,故人勇戰鬥,難敗。自磧石以西,諸戎種繁,地廣形險,俗負強很,故人多不臣,當候之以外釁,伺之以內亂,則可破矣。

  譯文

  西部的少數民族,性情勇悍貪利,有的結城而住,有的分散居住野外,那裡沒有充足的糧食,但金銀財寶卻很豐盈,這些人個個都勇猛善戰,很難使他們屈服。他們住在大漠以西,種族繁衍很快,有廣闊、險峻的形勢,他們習慣於逞強行兇,不願臣服於中原,所以只有等待時機,當他們外遇他族挑戰,內朋混亂時,才可以向他們進兵,徹底地擊敗他們。

  解析

  本篇文章明確指出西域少數民族「勇悍好利」,並從其生活環境等條件,分析形成這種性格特點的原因。文章又進一步指出,西域「地廣形險」的地理特點,因而提出對策:「候之以外釁,伺之以內亂」才能降服。

  拓例

  班超襲殺使者
  公元前73年,班超奉命出使西域幫國鄯善,意在切斷匈奴與鄯善的來往,鞏固鄰邦關係。班超挑選了36人作為隨從,來到鄯善國,國王對漢使禮數有加,關懷備至。可是過了不幾天,鄯善王對他們卻忽然疏懈怠慢起來。班超判斷,很可能是匈奴的使者來臨,鄯善怕得罪匈奴,才疏遠漢使。為了證實這一猜想,班超將負責招待的鄯善侍役召至房中,詐他說:「匈奴的使者已來了好幾天,他們現在住在哪裡?」侍者見班超道出機密,以為漢使已知底細,只好和盤托出。班超得此情報,決定在夜間趁匈奴來使毫無準備之機,包圍其帳篷,一面放火,一面進攻。是夜,正好刮著大風,班超命令十人拿著鼓埋伏在匈奴帳篷後面,二十人埋伏在帳篷前面守住門口,他自己領著其餘六人順風放火,約定見火鳴鼓。當火起時,十人立即擂鼓吶喊,其餘一齊殺入匈奴帳篷。匈奴使者從夢中驚醒,驚慌失措,結果三十餘人被斬殺,一百多人被燒死。次日,班超召見鄯善王,向他出示匈奴使者首級,告誡他不得再與匈奴來往。鄯善舉國震懼,遂決計與匈奴斷絕關係,歸附東漢,並遣其子入漢為質。
  鄯善國歸附東漢,是班超除掉匈奴使者的結果。當時,東漢和匈奴都在爭取鄯善,東漢要實現與鄯善友好,必須拆散匈奴與鄯善的關係。班超斬殺匈奴使者,必定引起匈奴對鄯善的不滿,使鄯善只好選擇東漢為友鄰,真心實意與漢朝相好。

  北  狄

  -------------------------------------------------------------

  原文

  北狄居無城郭,隨逐水草,勢利則南侵,勢失則北遁,長山廣磧,足以自立,饑則捕獸飲乳,寒則寢皮服裘,奔走射獵,以殺為務,未可以道德懷之,未可以兵戎服之。漢不與戰,其略有三:漢卒且耕且戰,故疲而怯,虎但牧獵,故逸而勇,以疲敵逸,以怯敵勇,不相當也,此不可戰一也。漢長於步,日馳百里,虜長於騎,日乃倍之,漢逐虜則繼糧負甲而隨之,虜逐漢則驅疾騎而運之,運負之勢已殊,走逐之形不等,此不可戰二也。漢戰多步,虜戰多騎,爭地形之勢,則騎疾於步,遲疾勢懸,此不可戰三也。不得已,則莫若守邊。守邊之道,揀良將而任之,訓銳士而御之,廣營田而實之,設烽堠而待之,候其虛而乘之,因其衰而取之,所謂資不費而寇自除矣,人不疾而虜自寬矣。

  譯文

  北方地區的遊獵民族,沒有固定的處所,哪裡水草豐富,他們就到哪裡去居住,遇至有利的形勢,他們就南下入侵中原,反之,如果他們沒有充足的力量就逃避到更遠的北方。他們憑借險要的陰山和廣闊的沙漠,有較強的自衛能力。餓的時候,他們就捕食野獸,寒冷的時候,他們就用獸皮作成衣被,每日奔走射獵,以捕殺動物為每天必做的事情,這樣的民族,既不能被道德感化,也不會因戰爭所臣服。漢朝不對他們用兵,理由有三點:一是漢朝的士兵一面耕作一面戰鬥,故十分疲憊膽怯,北方的民族以狩獵為生,過的是遊牧生活,安閒而勇敢,以漢軍的疲力對抗北狄的安閒,以漢軍的膽怯對抗北狄的勇敢,是無法取勝的。二是漢軍以步兵為主,每日只能行程百里,而北狄擅長騎馬,每日的行程數倍於漢軍,漢朝士兵追擊北狄蛙要攜帶所有的糧餉和鎧甲,而北狄追擊漢軍時用戰馬就運載了這些軍需品,雙方的運輸形式不同,互相追擊的速度也不相等。三是漢朝士兵徒步作戰,北狄以輕騎作戰,雙方爭奪最好的地勢,總是騎兵快於步兵,速度懸殊很大。所以對付北狄,不能用戰爭的辦法,最好的方式為守衛邊疆。派遣將士戍邊,要選擇賢能的人作將帥,訓練精銳的士兵進行防禦,大規模地運用種糧使倉庫充實,設置烽火台探望敵情,等到北狄內部虛弱時就乘機而入,乘其勢力衰竭時一舉打敗他。這樣的話,不必動用太多的人力、物力就能使北狄自取滅亡,也不必興師動眾,因北狄入侵邊境出現的緊張局勢就會鬆緩下來。

  解析

  本篇文章明確正確地分析了北方遊牧民的特性,並比較了漢民族和北方遊牧民族的優劣,從而提出了守邊之道:派良將戍邊,訓練精兵實行屯田策略,以逸待勞,待機破敵。諸葛亮沒有親自對付過北狄,但後來歷朝多實行諸葛亮提出的策略,證明這個策略是正確的。

  拓例

  李靖西征吐谷渾
  吐谷渾是古代鮮卑族的一個部落,唐朝初年漸趨強大,經常襲擾涼州、蘭州、岷州、鄯州、廓州一帶,威脅河西走廊。唐貞觀八年,李世民派大將軍段志玄率軍出擊,擊敗吐谷渾,迫使其西逃。唐軍撤退後,吐谷渾又返回涼州,繼續襲擾。為此,李世民決心再次大舉征討。已經告老還鄉的65歲老將李靖主動請纓,遂被任命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率候君道、李道宗、李道彥、李大彥、高甑生等五路大軍西征吐谷渾。
  貞觀9年間4月,李靖率軍抵達鄯州。吐谷渾可汗伏允聞訊,立即帶兵西逃。李靖命令唐軍追擊,十天後在庫山追上吐谷渾軍。伏允在庫山據險固守,唐將李道宗派遣一千名騎兵秘密迂迴到山後攻擊,吐谷渾軍腹背受敵,潰不成軍。為阻止唐軍追擊,伏允在逃入沙漠前下令放火燒盡野草。多數唐將認為,過多的草已被燒盡,而且戰馬消瘦,士兵疲憊,不宜深入追擊,不如撤兵休整,待待時機。唐將侯君集持有異議。他認為如不乘勝追擊,吐谷渾將來還會捲土重來。李靖同意侯君集的意見,為避免重蹈前幾次唐軍出擊吐谷渾留下後患的覆轍,決定兵分兩路,深入追擊。
  李靖親率北路軍勢如破竹,接連擊敗吐谷渾軍,追到伏候路,伏允棄城逃走。李靖命將士繼續追擊。侯君道、李道宗率南路軍,克服重重困難,穿越二千里無人煙的不毛之地,在烏海追上伏允,將其擊敗。伏允帶餘部逃脫。
  隨後,唐軍打退了吐谷渾軍的反擊,翻越積石山,把伏允逼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唐將契芯何力帶領千餘騎兵,在薛萬鈞的策應下,進入沙漠,追上伏允,殲滅吐谷渾軍數千。伏允雖然再次逃走,但終因走投無路而自殺。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