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諸葛亮兵法(二)

諸葛亮兵法(二)

  將  強

  --------------------------------------------------------------

  原文

  將有五強八惡。高節可以厲俗,孝弟可以揚名,信義可以交友,沈慮可以客眾,力行可以建功,此將之五強也。謀不能料是非,禮不能任賢良,政不能正刑法,富不能濟窮厄,智不能備未形,慮不能防微密,達不能舉所知,敗不能無怨謗,此謂之八惡也。

  譯文

  將帥的品德修養標準是五強八惡。五強是指五種必須的德性:高風亮節可以勉勵世俗,友愛孝悌可以名揚海內,信義忠誠可以獲得友誼,周到細緻地考慮問題可以容忍他人,身體力行可以建功立業。八惡是八種在德性上的缺陷:雖然足智多謀但不能明辨是非,不能禮賢下士,更不能任用賢良之人,施政時有法不依,無法引導社會風俗,不能慷慨施惠,不肯救濟窮困,不能防患於未燃,智慧不足,不能深思遠慮,也不能防微杜漸,不能在聲譽顯達時推薦自己所熟悉的賢能之士,不能在戰敗時,毫無怨言,負擔全部責任。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將領的修養。但側重點卻在將領的道德品質的方面。文章從正反兩個兩面進行論述,提出了為將之人應有的道德品質,為人處事應有的修養。諸葛亮首先從正面提出了「五強」,即高節、孝悌、信義、深慮、力行,這和孫子兵法倡導的智、仁、勇、信、嚴是一致的。當然,不同的社會可以賦予這五方面以不同的內涵,當今不能完全照搬,但是,從這五個方面規範人的道德品質,卻是任何時候都是正確的。尤其是肩負重任的人,更應該在這五個方面規範自己。
  作者在正面論述「五強」後,又從反面提出了「八惡」,作為將領修養的戒律。這「八惡」都是為將統兵之人應該力戒的,有了其中任何一「惡」,都不可能成為一個傑出將領或者卓越的政治家。作者提出這入條戒律,是對正面論述的有力補充,使論述更全面,更周密,更深刻。看來,諸葛亮很喜歡,也很善於從正反兩面論述,從而把問題說得更透徹。本篇文章提的「五強」、「八惡」,和前面幾篇論述交領修養的文章可以互為補充,從而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將領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對規範將領和一切政要的品德和行為很有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

  拓例

  聞雞起舞勤練武
  西晉時期,朝廷昏庸腐敗,國家虛弱,北方異族乘機騷擾,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當時有兩個青年,祖逖和劉琨,他倆是好朋友,經常住在一起。他們面對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感到無限憂慮和悲憤。
  一天夜裡,祖逖和劉琨同床而眠,但是翻來覆去總是睡不著。祖逖在想,怎樣才能出本領,保衛和治理好國家呢?到了後半夜,他聽到雞叫的聲音,由此得到啟發。決心今後要奮發圖強,起早貪黑,抓緊時間,練一身過硬本領,報效國家。他推醒劉琨,談了自己的想法,劉琨非常贊同。於是,二人起床到院子裡去練習武藝。祖逖手持長劍,劉琨手揮大刀,在皎潔的月光下,刀光劍影,兩個熱血青年認真地揮舞起來。
  從此以後,祖逖和劉琨二人,無論是凜冽的嚴冬,還是炎熱的酷暑,也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雨,一聽到雞叫,他倆立刻起身練武,舞動刀劍。由於他們勤學苦練,持之以恆,所以兩人的武藝都很高強。
  後來,祖逖當了奮威將軍,他率領部隊,日夜操練。在戰鬥中,他的隊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打了不少勝仗,因而受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出  師

  --------------------------------------------------------------

  原文

  古者國有危難,君簡賢能而任之。齋三曰,入太廟,南面而立;將北面,太師進鋮於君。君持鋮柄以授將,曰:「以此至軍,將軍其裁之」覆命曰:「見其虛則進,見其實則退。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恃功能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勞逸,齊甘苦,均危患;如此,日則士必盡死,敵必可亡」。將受詞,鑿凶門,引軍而出。君送之,跪而推轂,曰:「進退惟時,軍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將出。」若此,則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敵於前,無主於後,是以智者為之慮,男者為之鬥,故能戰勝於外,功成於內,揚名於後世,福流於子孫矣。

  譯文

  從古至今,大凡國家遇有危難,國君會選拔賢德之人作將帥以解救國難。出征前,齋戒三日,進至太廟告祭列祖列宗,國君面南而站,將帥面北而立,太師雙手奉上大斧(權力的象徵),國君接過大斧,手持斧柄授給將帥說:「從現在開始,部隊由您指揮。」然後,國君接著說:「作戰時,見敵人勢弱則進擊,見敵人實力強固則以退為主。不能因為自己身居高位而看輕別人,也不要因為自己意見獨特而聽不進部下的意見,不可以憑借自己功績顯赫就失去人忠信本分的品質。部下還沒有坐下來休息時,身為將帥不能自己先坐下來休息,部下還沒有吃飯時,身為將帥也不要首先進餐,應該與部下同寒暑,等勞逸,齊甘苦,均危患,做到了這一切,手下的將士必會竭盡全力,敵人也一定會被打敗」。將帥聽完國君的訓命後,宣誓效忠,然後親自打開凶門,率軍出征。國君把出征的軍隊送到北門,向將帥乘用的車馬跪拜同時又說:「將在外,不受君命。從今天起,軍隊中的一切行動都由您來決策」。這樣,將帥就具有了絕對的權威,也可以使智謀之人為之獻策,使勇犯之人為之效命沙場。由此,可以百戰百勝,立下汗馬功勞,也能揚名於後世,福澤恩及子孫。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將帥統兵打仗應有的行為準則。文章借敘述古代帝王向將帥授權儀式上,君臣間的一段對答,說出了將帥統兵打仗應有的行為準則。將帥的答詞正是將帥的行為準則,這裡既講了臨戰指揮問題,也講了用人、律已和決策問題,講述十分詳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將帥當著君王的面說出了:「進退惟時,軍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將出。」接著,諸葛亮又充分論述了這樣做的必要性。可見諸葛亮在將帥行為準則諸方面中,特別重視「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一兵權問題,這和他在《將苑》中,把《兵權》一文放在最前面,首先論述將領的權威問題的用意一樣,在於著重說明兵權問題是將帥統兵打仗最根本的問題,必須充分授權,才能「戰勝於外,功成於內,揚名於後世,福流於子孫。」
  諸葛亮借將軍之口說出這一切,沒有空洞說教的味道,讓人感到親切可信,易於接受。確實高明。

  拓例

  田穰苴重權立威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征戰不休。有一年齊國連吃敗仗,齊景公很著急,很想找到一位得力的將領能夠扭轉局面。
  齊景公根據正卿晏嬰的推薦,決定令田穰苴為將軍,領兵開赴前線回擊敵軍。田穰苴原來只是一名下級官吏,他拜謝景公後,誠懇地提出一條請求,說:「君王,我一向地位卑微,現在您一下子把我從卒伍之間提拔到將軍之位,我擔心士卒們不聽我的,百官不信我的,這是因為人微權輕。我請求您派一位高尊的大臣,做我的監軍,以助士氣。」
  齊景公說:「這好辦。」當即派他的寵臣莊賈走一趟。田穰苴與莊賈約定好第二天中午在軍門外會合出發。
  第二天,田穰苴很早就帶領部隊來到軍門外,列好隊伍,等候莊賈。可是到了傍晚,莊賈才大搖大擺地來到軍門。田穰苴很生氣地厲聲喝問:「莊大人為什麼這麼晚才來?」莊賈因受景公寵愛,一向狂妄驕橫,他哪裡把小小的田穰苴放在眼裡,就傲慢地說:「親朋餞行,多飲了幾杯……」田穰苴說:「眼下敵軍入侵,大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士卒戰死在邊境,百姓的性命難保,你卻為酒宴而違犯軍法……」莊賈毫不在乎地說:「你不要太神氣,才當了幾天將軍就教訓起我來了。」田穰苴毫不示弱,厲聲吼道:「違犯軍法該當何罪?當斬!」說時遲,那時快,田穰苴剛剛下令,莊賈的腦袋就被砍了下來。
  田穰苴的舉動,威震三軍,將士們俯首貼耳地聽從他的指揮。
  幾個月後,擊退了敵人,田穰苴率軍凱旋,齊景公親自迎接,後提升他為大司馬。

  擇  材

  --------------------------------------------------------------

  原文

  夫師之行也,有好鬥樂戰,獨取強敵者,聚為一徒,名曰報國之士;有氣蓋三軍,材力勇捷者,聚為一徒,名曰突陣之士;有輕足善步,走如奔馬者,聚為一徒,名曰搴旗之士;有騎射如飛,發無不中者,聚為一徒,名曰爭鋒之士;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為一徒,名曰飛馳之士;有善發強弩,遠而必中者,聚為一徒,名曰摧鋒之士。此六軍之善士,名因其能而用之也。

  譯文

  將帥在編排軍隊時,應該注意:有的士兵武藝高強,喜歡對敵廝殺,願意獨立地與強勁對手較量,應把他們編在一個行列裡,這些人可以算的上是報國之士;有的士兵氣冠三軍,精力充沛,身手狡捷,應把他們編在一個行列裡,這些人可以算作是突擊隊;有的士兵行走快速而敏捷,像飛馳的馬一樣有威勢,應把他們編在一起,這此人可以組成前鋒隊;有的士兵善騎善射,箭術高超,百發百中,應把他們編在一起,這些人可以組成奇襲隊;有的士兵專門擅長射箭,是一流的射手,也應把他們編在一個行列裡,這些人可以組成射擊隊;有的士兵力大無比可以使用強有力的弓弩,即使射程比較遠也可以射中目標,應把他們編成一組,組成阻擊隊。可見,不同的士兵,有不同的能力特點,應該使他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各盡其才,各盡其用。

  解析

  本篇文章專門論述用人之道。作者把軍中將士分為六種類型,分別描繪出各自的特點,然後提出自己的主張:「各因其能而用之」。
  能否識人、用人,是一員將領才幹高低的衡量標準之一,而且是一項重要的標準。將領本領再高強,也不可能一個人包打天下。只有組織起一支強大的隊伍才能戰勝強敵。而軍中將士不可能人人一樣,必然是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很難一個人樣樣皆精。但是,一支軍隊如能充分發揮軍中將士的各自所長,就能形成一支樣樣皆精的強大無敵的軍隊。一個聰明的將領,就在於能夠瞭解軍中將士各自的長短,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把自己的部下組織成一支樣樣皆精的隊伍。那麼,即使這位將領並非武藝超群,而他的軍隊卻是無敵的。所以說,一位傑出將領的高明就在於「各因其能而用之」!

  拓例

  任人唯賢得天下
  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登基,做了皇帝,稱為漢高祖。文武百官前呼後擁,畢恭畢敬。這是農民兒子出身的皇帝在幾年前做夢也想不到的事呀。於是他在洛陽南宮擺設慶功酒宴,大慶三天。大家喝著、說著、笑著,非常熱鬧。劉邦也非常高興,他對大家說:「各位諸侯將領,今天是大慶之日,你們都說心裡話,不許欺騙我,告訴我,我劉邦為什麼能獲天下,而項羽為什麼卻失了天下?」
  大伙酒是沒少喝,可誰敢說胡話。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說唱著恭維話。將軍王陵說得更好,他說:「陛下派壯士去披甲征戰,攻下城邑就封給他,有封有賞,有利可圖。陛下能與天下同利,所以大家肯賣力替你打天下。而項羽卻不封不賞,所以丟失天下。」有人接著說:「不僅不封賞而且還妒賢忌能,賢能的有功的還要被陷害,遭懷疑呢!」劉邦笑了笑說:「你們說得很不全面,我之所以能有今天,主要是用人上能夠知人善用,任人唯賢。我重用了三名大賢人。其實在深謀遠慮上我不如張良,在治國安民上我不如蕭何,在統兵攻城這方面我更不如韓信。可是我能夠重用這三位當世豪傑,所以才能取得天下。而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卻還不能重用。這就是他失敗的根本哪!」

  智  用

  --------------------------------------------------------------

  原文

  夫為將之道,必順天、因時、依人以立勝也。故天作時不作而人作,是謂逆時;時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謂逆天;天作時作而人不作,是謂逆人。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時,亦不逆人也。

  譯文

  將帥將兵出征想奪取戰鬥的勝利,必須考慮到天候、戰機、人的素質這幾方面的因素,要順天候、得戰機、具備相應的戰鬥力。所以在順應了天候、也具備了相應的戰鬥力,但時機卻不成熟的情況下出兵是逆時,在具備了相應的戰鬥力,有了成熟的戰機,但不具備天候條件下出兵是逆天,在順應了天候、抓住了戰機,但卻不具備士兵相應的戰鬥力的條件下出兵是逆人。明智的將帥,領兵作戰是決不會逆天、逆時、逆人的。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的是將領的指揮素養。文章指出,將領用兵要「順天、因時、依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注重「天時、地利、人和」。諸葛亮又從反面強調,不能「逆天、逆時、逆人」。這樣正反兩面論述,把這些要求擺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了。
  講求「順天、因時、依人」,在臨戰指揮上確實太重要了。曹孟德可算得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了,他打敗袁紹百萬大軍,橫掃北方大地,所向無敵。但他在赤壁卻遭了慘敗,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沒有吃透「天時」。曹孟德統領八十三萬大軍,浩浩蕩蕩,直下長江,大有一口吞掉孫權、劉備之勢。但是,在長江水戰,他的北方士兵不能適應。正當他為此苦惱時,龐士元給他獻了一條「連環計」,讓他用鐵環把戰船鎖在一起,三十隻或五十隻成一排。這樣一來,連在一起的戰船果然十分平穩,不怕風浪。曹孟德十分高興,以為穩操勝券了。謀士程昱提醒說:「船都連鎖起來,固然平穩;但是,敵人如用火攻,就難以躲避了。不能不防。」曹孟德說:「凡是用火攻,必須借用風力。現在正是嚴冬季節,只有西北風,怎麼會有東風、南風呢?我們在西北方,敵軍都在南岸,他們如用火攻,是燒自己的軍隊,我怕什麼?如果是十月小陽春時,我早就提防了。」曹孟德這是只知一般規律,而不知特殊情況,結果算計不如諸葛亮、周瑜,大小幾千隻戰船,頃刻之間,灰飛煙滅,八十三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拓例

  順應時勢尋良機
  《列子》裡有一篇寓言故事,講述兩家父子做了同樣的事,因此而得到的禍福卻大相逕庭。
  戰國時,魯國有一個姓施的老人,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喜歡儒學,另一個愛好兵法。後來,喜歡儒學的這一個,憑著自己的淵博知識和一套以德治國的學說,去遊說齊王,得到齊王的重用,做了王子們的老師。那個愛好兵法的,來到楚國,向楚王縱談法治,楚王對他的見解大加讚賞,委任他為軍政大臣。兩個兒子身居顯位,他們的親人也跟著沾光,盡享榮華富貴。
  施老的鄰居孟老,也有兩個兒子,與施家二子所學相同,但家業卻一直不興盛。孟家父子羨慕施家的富有,於是上門請教,打聽求官的門路。施家二子以實相告。孟家父子一聽,事情原來是這樣簡單,自己卻沒想到。為以前白白地放棄高官厚祿,深感後悔。鄰居這麼多年,誰不瞭解誰呢?施家兒子能做到的,孟家的人絕不會更差!父子三人這樣想著,心裡很是興奮。孟老將兩個兒子送上旅程,就像送他們去上任一樣快意。
  孟老的一個兒子前往秦國,大談以禮治天下的好處。秦王卻一句也聽不進去,最後竟發起怒來,斥責說:「當今諸侯混戰,強存弱亡,什麼能比軍事、經濟更要緊?照你的說法,用仁義治國,這不是叫我束手待斃嗎?」說完便傳令衛士,將此人施以宮刑,然後逐出國境。
  孟老的另一個兒子來到衛國,勸說衛侯以法治國,積蓄力量,跟諸侯抗衡。衛侯不高興地說:「我的國家比較弱小,在大國征戰的形勢下得以保全。服從大國,愛護更小的國家,這是唯一可行的策略,也是衛國平安無事的原因。如果借助武力,大國以為我要對抗它,小國以為我要吞併它,四面樹敵之後,你想我還能安穩地坐在這裡麼?如果就這樣放你走,會讓其他國家以為我被你說動了心,將會造成不小的禍患」。於是命人砍去此人的一隻腳,並派人把他送回魯國。孟家兩個兒子,已經變成了廢人,父子相見,抱頭痛哭。想起施家出的主意,便頓足捶胸,譴責施老父子欺騙了他們。
  施老對鄰居的遭遇也很同情,連連安慰,勸住了他們的哭聲,心平氣和地說:「我們鄰居多年,誰能做這種傷天害理的事呢?請聽我說一說這禍福為何不同。一般地說,趕上好時機,做什麼都順當,時機一過,便什麼也做不成。你們的方法和我相同,為何結果又和我不一樣呢?這就是失去了時機的緣故,絕不是行動上有什麼差錯。況且,天下之事,既沒有固定的理,也永遠沒有不變的是非。從前需要的,也許今天棄而不用;今天棄掉的,也許以後仍然需要。這用或是不用,是沒有對與錯的分別的。順應時勢,尋找良機,以靈活的頭腦去應付一切,這是不可缺少的智慧。如果不具備這種智慧,既使象孔子一樣淵博,像姜太公一樣多才,又怎能不四處碰壁呢?」孟氏父子恍然大悟,臉上的怒氣一掃而光,誠懇地說:「我們全都明白了,您別再說了!」

  不  陳

  --------------------------------------------------------------

  原文

  古之善理者不師,善師者不陳,善陳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昔者,聖人之治理也,安其居,外其業,至老不相攻伐,可謂善理者不師也。若舜修典刑,咎繇作士師,人不干令,刑無可施,可謂善師者不陳。若禹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可謂善陳者不戰。若齊桓南服強楚,北服山戎,可謂善戰者不敗。若楚昭遭禍,奔秦求救,卒能返國,可謂善敗者不亡矣。

  譯文

  古代善於治理國家懂得治國規律的君主是不依賴軍隊這種國家機器的,具有軍事才能善於用兵的將帥也不以戰爭,擺開交戰的陣勢為最終目標,善於佈陣的將帥根本不用向對方發起攻擊就能獲勝,不以兵戎相見為樂事,善於指揮戰鬥的人則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善於總結失敗教訓的將帥則不會被敵方所消滅。英明的君主治理天下,主要是讓老百姓生活安定,勤於工作,人們安居樂業,不發生任何不愉快的糾紛,這就是上面所說的「善理者不師也」的意思。上古時代,舜修刑典,還讓大臣皋陶作了掌理刑法的官員,可是老百姓無人冒犯法令,因此也就不用對任何人施加刑法,這就是「善師者不陳」的意思。大禹征伐的苗族,只派舜手持舞蹈用的干盾、羽扇就征服了有苗族人,這就是「善陳者不戰」的意思。齊桓公在南討楚國,北伐山戎的過程中,英勇善戰,所向無敵,這就是「善戰者不敗」的意思。楚昭王時楚國受到吳國的侵犯,楚昭王立刻逃到秦國求救,後事又返回了秦國,這就是「善敗者不亡」的意思。

  解析

  本篇文章提出了領兵作戰的最高指揮藝術:「善理者不師,善師者不陳,善陳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這和我國歷代軍事名家追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主張是一脈相承的,是人們刻意追求的治國領兵的盡善盡美境界。歷史上能做到這一境界的政治家、軍事家是很少的,諸葛亮作為論據列舉的堯、舜、禹、齊、楚的事例,都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聖賢之人所創造的,實在並非一般帝王將相所能做到。

  拓例

  諸葛亮運籌退敵
  建興元年八月,司馬懿出兵五路攻打西川:第一路,派使臣收買鮮卑國王,讓其出十萬羌兵攻西平關;第二路,派使臣封官賞賜南蠻王孟獲,讓其出兵十萬從南面攻打益州、永昌等四郡;第三路,派使臣修好東吳,許給割地,讓孫權出兵十萬,攻峽口,取涪城;第四路,命降將孟達出動上庸兵十萬,攻漢中;第五路,命大將軍曹真為大都督,帶兵十萬攻陽平關,取西川。五路大軍,總共五十萬,五路並進,讓諸葛亮首尾不能相救,無法抵擋。有人報告後主:魏軍五路大軍來取西川,報告丞相,不知什麼原因,丞相幾天不出來料理事務。後主急忙派人去宣召諸葛亮入朝,卻回說丞相染病不能出來。第二天,眾官在相府前等了一整天,仍不見出來。杜瓊入奏,請後主聖駕親自前去。後主車駕到相府門前,看見諸葛亮一個人,拄著竹杖在池邊看魚。後主在諸葛亮身後站了很久,才慢慢說:「丞相好了嗎?」後主問魏兵來犯之事。諸葛亮大笑,扶後主到內室坐下,奏道:「五路兵到,臣怎麼會不知道!我不是看魚,是在想事。現在四路兵已被我退了,只有孫權一路,我也有了退兵的辦法。只不過還沒找到合適的使臣,所以在考慮。陛下有什麼可憂慮的?」後主又驚又喜。接者,諸葛亮又說:「先帝把陛下托付給我,我哪敢有絲毫怠慢。只不過兵法貴在使人不測,怎能洩漏給別人呢?馬超被羌人認為是神威天將,我已派人去讓他堅守西平關,埋伏了四路奇兵,這一路不必擔憂了。我命魏延帶一軍南下,布好疑兵計,蠻兵多疑,必定不敢進,這一路也不用憂慮了。李嚴和孟達有生死之交,我回成都時,已寫了一封書信,作為李嚴的親筆信派人送給孟達,孟達必然推病不出,這一路也不用憂慮了。陽平關地勢險峻,我命趙雲堅守不出,曹真沒辦法攻破,不久也會退兵,第四路也不必擔憂。我還密調關興、張苞領三萬兵,駐紮在緊要之處,作為各路救應,以保萬全。我調動這些人馬,都不經過成都,所以無人知覺。曹丕有過侵犯東吳的事,孫權必定不會輕易出兵,只有四路獲勝,他才會出兵。現在需要派一位善辯的人出使東吳,陳說利害,先退東吳。我還未找到合適的人,所以還在思考。何必勞動聖駕親臨呢?」隨後,諸葛亮派鄧芝出使東吳,與東吳和好。五路大軍不戰自退。

  將  誡

  --------------------------------------------------------------

  原文

  書曰:「狎侮君子,罔以盡人心,狎侮小人,罔以盡人力」。故行兵之要,務攬英雄之心,嚴賞罰之科,總文武之道,操剛柔之術,說機樂而敦詩書,先仁義而後智勇;靜潛魚,動若奔獺,央其所連,折其所強,耀以旌旗,戒以金鼓,退若山移,進如風雨,擊崩若摧,合戰如虎;迫而容之,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卑而驕之,親而離之,強而弱之,有危者安之,有懼者悅之,有叛者懷之,有冤者申之,有強者抑之,有弱者扶之,有謀者親之,有讒者覆之,獲財者與之;不倍兵以攻弱,不恃眾以輕敵,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先計而後動,知勝而始戰,得其財帛,不自寶,得其子女不自使。將能如此,嚴號申令,而人願鬥,則兵合刃接而人樂死矣。

  譯文

  《書經》說:「戲辱君子,就無法得到他的真心,蔑視小人,也無法使他們竭盡全力為自己服務」。所以,將帥領兵的要訣是:廣泛籠絡部下的人心,嚴格有關賞罰的規章和紀律,要具備文、武兩方面的能力,剛柔並濟,精通禮、樂、詩、書,使自己在修身方面達到仁義、智勇的內涵;領兵作戰時,命令士兵休息就應讓士兵象游魚潛水一樣不出聲響,命令士兵出擊時就應讓士兵象奔跑中的獺一樣突躍飛奔,又快又猛,打亂敵人的陣營,切斷敵人的聯繫,削弱敵人的勢力,揮動旌旗以顯示自己的威力並且讓士兵服從指揮,聽從調動,撤兵時部隊應像大山移動一樣穩重,整齊,進兵時則要疾如風雨,徹底地摧毀敗軍敗將,與敵交手則拿出虎一樣的猛勢;對待敵人,還要採取一些計謀:面對緊急情況應該想辦法從容不迫,用小恩小惠誘敵進入設置好的圈套之中,想盡辦法打亂敵軍穩固整齊的陣勢,然後亂中取勝,對小心謹慎的敵軍要用計使他盲目驕傲起來,上下不一,用離間術打亂敵軍的內部團結,對異常強大的敵人想方設法地削弱他的力量,要使處境危險的敵人感到安寧以麻痺敵人,讓憂懼的敵人感到喜悅,使敵人疏忽起來;對投到我軍的戰俘要以懷柔的政策來對待,要使部下的冤屈有地方伸訴,扶持弱者,抑制氣勢凌人的部下,對有智謀的部下要盡全力親近他,用他做參謀,對巧言令色的小人要堅決打擊,獲得了戰利品要首先分給部下;另外,還要注意這樣幾點:如果敵人勢弱,就不必用全力去攻擊他,也不能因為自己軍隊力量強大就忽視了敵人,更不能以自己能力高強就驕傲自大,不能因為自己受寵就到部下那裡作威作福;對於整個戰事的進行,要先制定詳實的計劃,要有萬全的把握才能領兵出征,不獨自享受戰場上繳獲的財物、布帛,俘虜的男女人等也不自己獨自役使。身為將帥作到了這些要求,嚴格號令,將士一定會積極作戰,在戰鬥中效命疆場。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待人心」和「盡人力」問題,這就抓住了治軍用兵的根本。文章用「行兵之要,務攬英雄之心」,非常鮮明突出地說明「得人心」的重要。得人心,這可以說是盡人皆知的道理,但並非人人能做到。如何做到?諸葛亮提出了「嚴賞罰、總文武、操剛柔、說禮樂、先仁義」等五項,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是達到「得人心」的根本辦法。
  接著,作者一氣陳述了二十五種進退之術、克敵致勝的辦法,也就是「盡人力」去取得勝利的具體戰術。這二十五種戰術,既講了進退之戰法,又講了瓦解敵人,團結盟友的策略,講得十分細緻,十分精妙,任何一員將領都應牢記在心。接著,作者又列舉了六條禁忌,進一步從反面補充豐富了論述。正如作者最後歸結的,為將之人,如有做到作用所說的各項,自然能對軍隊號令自如,部下人人樂於效命,何愁不能取勝呢!從這一篇論述,可以看出,諸葛亮對戰略戰術深有研究。確有獨到之處。

  拓例

  約法三章得民心
  公元前207年8月,漢高祖劉邦率兵進軍武關,在謀士張良和武將周勃的配合下,採取以假亂真,聲東襲西的方法,很快突破秦軍主力消滅了守關的秦兵,殺死了主將。
  接著部隊乘勝進軍,不久攻佔了都城咸陽。
  正在劉邦率兵進城途中,遠遠看見前面走來一支好像送殯的隊列,走近一看,原來是秦王子嬰帶著他的大臣前來投降,子嬰手捧王冠,脖子上套著二尺白綾,表示投降後準備自盡。劉邦和他的將士們看到這個可卑的秦王,痛恨已極。
  劉邦進了城都,來到阿房宮,看見宮內雄偉壯麗,富麗堂皇,高興得直拍手,他一邊拍手一邊說:「這回我可要住進去,好好享受享受了。」大將樊噲勸他趕快離開這裡,他很不高興,不理睬樊噲。
  樊噲見劉邦不聽自己的勸告,悻悻退出,去找謀士張良再去勸說。
  張良這人足智多謀,能講善道,他輔佐劉邦定天下,運籌帷幄,哪一次都是言聽計從。
  張良見了劉邦,說道:「秦王無道,天下大亂,是這些窮奢極欲的東西使秦亡,您是為百姓打天下的,不是到這裡貪圖享樂的,如果您也是這樣,那您和秦王還有什麼不同?」張良的這番話,使劉邦有了回心轉意之念,可還是不太情願地慢慢吞吞地下了龍床。
  為了得取民心,劉邦馬上召集了各縣的父老,豪紳,向他們宣佈說:「你們長期以來受盡秦朝暴政的殘害,如稍有指責就遭滅族之災,秦朝的這些法規都是壓搾老百姓的。從今天起我約法三章:第一,殺人的償命。第二,打傷人的要辦罪。第三,偷盜搶劫的要懲罰。除這三條外,其他法律、禁令一律廢除。」
  各縣的父老豪紳聽了,高興得不得了。當地百姓紛紛拿出自己家的酒、肉款待劉邦和義軍。從此劉邦的威望更高了。

  戒  備

  --------------------------------------------------------------

  原文

  夫國之大務,莫先於戒備。若夫失之毫釐,則差若千里,覆軍殺將,勢不逾息,可不懼哉!故有患難,君臣旰食而謀之,擇賢而任之。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懼,此謂燕巢於幕,魚游於鼎,士不俟夕矣!傳曰:「不備不虞,不可以師。」又曰:「豫備無虞,古之善政」。又曰:「蜂蠆尚有毒,而況國乎?」無備,雖眾不可恃也。故曰,有備無患。故三軍之行,不可無備也。

  譯文

  國家最重要的事務是國防,在國防的問題上稍有偏差,就會導致國家的滅亡,使全國覆沒,無可挽回,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啊!所以,一旦國家出現了危難,君臣應齊心一致,廢寢忘食,共同謀策,挑選有本領的人擔任將帥,指揮三軍應敵。如果不能居安思危,就是敵人已打到了家裡也不能警覺,如同燕子的窩巢搭築在門簾上,魚兒遊戲在旱鍋裡,滅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左傳》說:對事物沒有計劃,不準備到毫無差錯的地步,不能出兵!」居安思危,妥善安排,防止可能出現的災難,這是古代推崇的善政」。「蜜蜂和蠍子一類的小
  昆蟲都以毒刺作為防禦的工具,更何況是一個龐大的國家呢?」如果一個國家忽視了國防建設,即使有百萬之眾也不可怕,所以說有備無患,就是這個意思。可見,三軍將士在出征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的是一個國家常備不懈的問題,指出一個國家的首要任務,沒有比防務更重要的。文章多方面論述了加強防務的重要,得出「有備無患」的結論。一個國家如此,一支軍隊同樣如此,文章強調指出:「三軍之行,不可無備。」由全文的詳盡論述,不難瞭解,一個國家的用兵之道,不在於用兵打仗,最重要的在於日常的防備,這是保證國家安全的根本。文章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把問題論述得十分突出而透徹:「如果不能居安思危,敵人來了還不知警惕,那就猶如燕子把窩築在門簾上,魚在鍋裡游,滅亡的日子只在旦夕之間了!」好好想想諸葛亮這個警句,不必多說,就該明白了。

  拓例

  魏絳居安思危
  春秋時期,有一年鄭國由於攻打宋國而引起中原十一個國家的不滿,他們聯合出兵支援宋國,把鄭國打得一敗塗地。楚國趁火打劫,又出兵逼迫鄭國向他投降。鄭國無奈只得應允。這樣一來又引起以晉國為首的齊、衛等十二國的不滿,它們聯合討鄭,鄭國無力抵抗,只好請求與晉國和談。鄭國為了討好晉國,送去大批禮物,有技藝超群的樂師、歌女、樂器、兵車、晉悼公收下禮物,心花怒放,當即將幾名歌女贈送給有功之臣魏絳,並且親切地說:「你為我籌劃多年,樣樣事情都辦得很順利,你我之間雖為君臣,但象音樂一樣合拍。現在鄭國送來了禮物,咱倆一塊享用吧!」
  魏絳婉言謝絕了國君的分贈,並且規勸說:「晉國所以安全,朝政所以清明,首行歸功於您的才能,其次是大臣們的同心同德、一致努力,我個人是無功可言的。無功受祿我怎麼敢當呢?我提醒您注意,在享受安樂生活的時候不要忘記國家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呀……」

  習  練

  --------------------------------------------------------------

  原文

  夫軍無習練,百不當一;習而用之,一可當百。故仲尼曰:「不教而戰,是謂棄亡。」又曰:「善人教民七年,變可以即戎矣。」然則即戎之不可不教,教之以禮義,誨之以忠信,誡之以典刑,威之以賞罰,故人知勸。然後習之,或陳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走而卻之,別而合之,散而聚之。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萬人,可教三軍,然後教練而敵可勝矣。

  譯文

  如果軍隊士兵得不到應有的教育和訓練,那麼一百名士兵也抵不上敵人的一個士兵;如果軍隊士兵受到了應有的教育和訓練,那麼一名士兵就可抵擋百名敵人的進攻。所以孔子說:百姓沒有受到教育和訓練就去參加戰鬥,這是讓他們去送死。」「讓賢德的人用七年的時間來教育和訓練百姓,他們馬上可以投入戰鬥,並且個個都勇猛善戰!」這就是說想讓百姓投入戰鬥,在出征之前不能不對他們進行教育和訓練,訓練時,要使百姓明白什麼是禮,什麼是義,要訓練、教誨他們有忠信的思想,要講明賞罰的界限,用賞罰來制約督促他們的行為,使他們自覺上進。然後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列隊與解散,坐下起立,行進立定,前進後退,解散與集合,使他們能整齊劃一、井然有序。像這樣一教十,十教百,百教千,千教萬,就可以使整個三軍受到訓練,最後再讓將士接受戰術訓練就可以在戰場上打敗敵人了。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軍隊訓練問題。文章先從正反兩方面論述了平時訓練的重要性,並引用孔聖人的話:「不經訓練而讓士兵去打仗,這是讓士兵去送死!」清楚無誤地說明了平時訓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章不但論述了訓練的重要性,而且述說了訓練方法。在作者述說的訓練方法中,有一個見解特別值得提出,這就是作者說的:「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萬人,可教三軍。」這和我們現在說的群眾性練兵方法是一致的,先訓練骨幹,再由骨幹訓練他人,逐步擴大,互幫互學。

  拓例

  勾踐勵兵滅吳
  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大夫文種走向前拱手對越王說:「我聽說,一個聰明的商人,夏天的時候要準備冬天的貨物;走旱路時要想到準備好船隻。這就是說,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事前做好充分準備;在國家安定無事的時候,你就應該選擇賢能的人,管理好國家大事,使國家富強起來。如今打了敗仗,你才想到這一點恐怕太晚了吧!」
  越王勾踐為了激勵自己,每天睡覺都躺在茅草上。他還在自己臥鋪上方掛一個苦膽,每天早、中、晚都要嘗一嘗苦味,意思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亡國之苦。
  戰後的越國,國土狹小,人口稀少,為此,勾踐制訂了一系列發展人口的政策:女子17歲必須出嫁,男子20歲必須取妻,不然父母要受到處罰;婦女生了男孩也好,女孩也好,國家都給予獎勵;生了多胞國家給予更優厚的補助。就這樣,經過10年的努力,越國的人口大量地增加了。
  他還親自種田,收了糧食做為自己的口糧,又叫他的妻子親自織布,用來做自己的衣服。十年裡不向人民徵收賦稅。這樣,百姓家中都儲備了足夠三年食用的糧食。20年過去了,人民富有了,國庫也充實了。
  他又輪番地對男人們進行軍事訓練,使每一個適齡男人都身體健壯又懂得怎樣打仗。
  國富民強了,但百姓都沒有忘掉國家的恥辱。他們紛紛要求越王勾踐出兵攻過吳國,報仇雪恨。越王勾踐卻說:「過去打敗了仗,是我的罪過,還是不要打仗吧!」
  百姓忿忿地說:「目前全國百姓都十分尊敬您,就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樣。現在,當兒子的都想報父母被殺之仇,當臣子的都想報大王您受辱的仇。戰爭打起來了,誰能不盡心竭力呢?大王,您領導我們戰鬥吧!」
  勾踐點點頭,他激昂地對百姓說:「我聽說,古代的明君不擔心兵力不足,而擔心大家的意志不一致,今天我們大家同心同德,一心一意了,我還顧慮什麼呢?現在夫差的士兵雖說有10萬人。但是,他們沒有統一的意志,是不堪一擊的。我只希望大家聽從指揮,遵守紀律,英勇作戰。對勇敢向前的人一定獎勵,對膽小的人一定處罰。希望大家記住。」
  戰士們出發了,父母都勉勵自己的孩子,兄長都鼓勵自己的弟弟,妻子都勸慰自己的丈夫;「我們的大王是個英明的人,你們要忠心地跟著他為祖國勇敢戰鬥,前進吧!去打敗我們的敵人!戰爭打起來了,吳國大敗。

  軍  蠹

  --------------------------------------------------------------

  原文

  夫三軍之行,有探候不審,烽火失度;後期犯令,不應時機,阻亂師徒;乍前乍後,不合金鼓;上不恤下,削斂無度;營私徇己,不恤饑寒;非言妖辭,妄陳禍福;無事喧雜,驚惑將吏;勇不受制,專而陵上,侵竭府庫,擅給其財。此九者,三軍之蠹,有之必敗也。

  譯文

  軍隊行動時,有幾種情況可以直接導致全軍崩潰:一是對敵情的偵察不仔細、不準確,在消息的反饋上不按規定進行,與實情不相符合;二是不遵守命令,耽誤了集合的時間,使整個軍事行動受阻,喪失了戰機;三是不服從指揮,不聽候調度,忽前忽後,七零八亂;四是將官不體貼下級,只知一味地聚斂搜刮;五是營私舞弊,不關心下級將士的生活;六是迷信誹謗之辭、神鬼怪兆,胡亂猜測吉凶禍福;擾亂了軍心;七是士兵不守秩序,喧嘩吵鬧,擾亂了將帥的決策和執行;八是不遵守命令,擅作主張;九是貪污現象嚴重,侵佔國家財物,無所不為。

  解析

  本篇文章指出了用兵的九項大忌。在這裡,諸葛亮以「蠹」作比喻,十分形象準確地說明了其危害。「蠹」的一種蟲子,專門從裡面咬書、咬衣服、咬木頭,而至毀壞這些東西。現在諸葛亮把用兵中的九種錯誤,比作軍中之「蠹」,說明這是毀滅一支軍隊的內部因素,實在精妙絕妙絕倫,引人深思。在實際用兵中,因為犯了這九項大忌中的一項或數項,而導致失敗,甚至全軍覆沒的事例,那真是數不勝數。諸葛亮能把這些教訓歸納成九大忌,並冠以「軍蠹」之名,對任何一員將領都應說是極大的幫助。他們都應謹記在心,絕對不能犯忌!

  拓例

  諸葛亮火燒博望
  曹操命夏侯惇為都督,於禁、李典、夏侯蘭、韓浩為副將,領兵十萬,到博望坡見機行事。夏侯惇卻聽不進去,只把劉備看作「鼠輩」,把諸葛亮視作「草芥」,傲然領兵起程。
  諸葛亮讓劉備招募民兵。共招到三千人,諸葛亮從早到晚教他們演練陣法。
  忽然來報,曹操派夏候惇領兵十萬殺奔新野來了。劉備請諸葛亮商議。諸葛亮怕眾將不聽號令,向劉備借了印和劍,然後聚集眾將傳令。諸葛亮說:「博望坡左面有山,名叫豫山;右面有座樹林,叫安林,這兩處可以埋伏軍馬。雲長可以帶一千軍兵去豫山埋伏,等敵軍到來,放他們過去,別打;他們的輜重糧草必定在後面,只等看見南面火起,再讓軍兵出擊,焚燒他們的糧草。翼德帶一千軍兵到安林後面的山谷中埋伏,只要看見南面火起,就可以出來,到博望城舊的屯糧之處放火燒糧草。關平、劉封領五百軍兵,預備引火的用品,在博望坡後面兩邊等候,到初更時敵兵一到就放火。」又命從樊城召回趙雲,命他為前部,不要贏,只要輸。最後請劉備帶一隊人馬作後援。命令眾人:「各自必須按計劃做事,不許失誤!」雲長說:「我們都出去迎敵,不知軍師卻做什麼事?」諸葛亮說:「我就坐守縣城!」張飛大笑說:「我們都去拚殺,你卻在家裡閒坐,好自在喲!」諸葛亮說:「劍印在這裡,違令的人殺頭!」劉備也說:「難道沒聽過『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嗎?二位兄弟,不能違令。」張飛冷笑著走了。雲長說:「我們且看他的計策應驗不應驗,那時再來問他也不遲!」夏侯惇領兵到博望,分出一半精兵作前隊,其餘的都保護糧車前進。當時正是秋天,慢慢刮起了大風。曹軍正在趕路,忽然看見前面塵土飛揚。夏侯惇把人馬擺開,問明前面就是博望坡,後面是羅川口。他讓於禁、李典押住後陣,親自出馬到陣前,一望敵軍,就大笑起來,說道:「我笑徐元直在丞相面前,把諸葛亮誇成神仙;現在看他用兵,用這樣的軍馬和我對陣,真像是趕著狗和羊去與虎豹相鬥了!我在丞相面前誇口,要活捉劉備、諸葛亮,今天必定能實現我的諾言了!」隨即縱馬向前,對趙雲罵道:「你們跟著劉備,就像孤魂跟著野鬼一般!」趙雲大怒,縱馬來戰,沒戰幾個回合,趙雲就假裝敗走。夏侯惇從後追趕。跑了十多里,趙雲回馬又戰,沒幾回合,又再逃走。韓浩提醒夏侯惇謹防埋伏。夏侯惇說:「這樣的敵軍,就算十面埋伏,我又怕什麼呢!」不聽勸阻,向博望坡追去。遇到劉備接應交戰,夏侯惇笑著說:「這就是埋伏的兵馬啊!今天晚上,我不到新野,誓不罷兵!」催著軍兵前進。劉備、趙雲立即逃走。
  這時天色已晚,濃雲密佈,沒有月光;白天已刮起大風,這時就越刮越大了。夏侯惇只顧催軍趕殺。於禁、李典趕到狹窄的地方,一看兩邊都是蘆葦,擔心遭到火攻,李典馬上讓後軍停止前進,於禁去前軍勸夏侯惇多加防備。哪知,人馬走瘋了,後軍一時也阻攔不住,於禁趕到前軍勸住都督,此時回軍,為時已晚。話還沒說完,背後喊聲大起,燃起一派火光,很快燒著兩邊蘆葦。一時間,四面八方,全都是火;又趕上風大,火勢更猛。曹軍人馬,自相踐踏,死人不計其數。趙雲回軍趕殺,夏侯惇只得冒著煙火逃跑了。
  李典一見大勢不好,急回博望城,卻被一將攔住,原來是大將關雲長。兩軍混戰,李典奪路逃跑,於禁一看糧草車輛全都被燒,就從小路逃跑了。夏侯蘭、韓浩來救糧草,正遇張飛。沒有幾個回合,張飛一槍刺死夏侯蘭,韓浩奪路逃跑。一直殺到天亮,真是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腹  心

  --------------------------------------------------------------

  原文

  夫為將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無腹心者,如人夜行,無所措手足;無手足者,如冥然而居,不知運動;無爪牙者,如饑人食毒物,無不死矣。故善將者,必有博聞多智者為腹心,沉審謹密者為耳目,勇悍善敵者為爪牙。

  譯文

  身為將領,應該有自己的左右親信可以咨商事情,有給自己偵察消息通風報信的耳目,有堅決貫徹自己的命令輔佐自己的羽翼。沒有心腹之人,就好比人在黑夜中走路,手腳不知該邁向何處,沒有耳目之人,就好比盲人安靜地生活在黑暗中,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更不能為達到某種個人目的進行鑽營活動;沒有爪牙之人,就好似一個人飢不擇食,吃了有毒的食物,中毒身亡。所以,明智的將帥,一定要選用學識淵博、足智多謀的人做自己的心腹,要選用機智聰明、謹慎保密、有很強的判斷力的人做自己的耳目,還要選擇勇敢、彪悍的士兵做自己的爪牙。

  解析

  本篇文章精闢地論述了將領統軍必須有忠實骨幹的道理。作者用形象的比喻,多方論證:統軍將領必須有足智多謀的人作「腹心」依靠,必須有能及時報告情況的人作「耳目」,以及堅決執行命令的人作「爪牙」,才能及時掌握全軍情況,上下貫通,指揮有效,形成一支強有力的軍隊。作者敢於公然提出必須有「腹心、耳目、爪牙」,確實很坦白,很大膽,說明作者心懷坦蕩,不謀私利。其實,哪一位將領沒有一批忠誠的部下而駕馭部隊呢?問題在於,不能形成一個謀私利的小集團,而是組成一個一心為國為民的整體。這一點,作者在前面論述將領的品德時已有表述,應引起重視。

  拓例

  孟嘗君秦國脫困
  戰國時期,齊國大夫孟嘗君很愛交朋友,家裡養了很多多才多藝的門客。
  秦王至孟嘗君的才識和為人極為欣賞,於是派人請孟嘗君到首都咸陽會面。孟嘗君帶了很多門客來到首都,秦王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並且把宮中最好的房間讓給他住。
  孟嘗君為感謝秦王的厚待,奉上一件純白的狐狸皮袍,作為見面禮。秦王知道這是非常名貴的銀狐,於是吩咐侍臣一定要好好收藏。
  秦國的一些大臣見秦王如此信任孟嘗君,擔心自己的職位難保,於是暗中商量對策排擠他。
  一天,秦王準備下令召任孟嘗君為秦國的宰相,一些大臣一聽,頓時七嘴八舌地勸諫秦王:「孟嘗君畢竟是齊國人,如果他當了秦國的宰相,掌握秦國的命運,他當然會替齊國打算而暗害秦國的。」
  秦王聽了大臣們的話,認為有理,於是決定放棄召任,把孟嘗君送回齊國,可大臣們又說:「他現已瞭解我們秦國的許多情況,不能輕易放他回去……」於是把孟嘗君軟禁監牢,準備處決。
  秦王的弟弟涇陽君是孟嘗君的好朋友。他見孟嘗君被扣留多日,無法脫身,很著急,於是帶著孟嘗君和禮物去見秦王寵幸的夫人,請他幫助。夫人乘機敲詐說:「放走孟嘗君只要我一句話就行,但也想要一件銀狐皮袍。」
  這可叫人犯了難,只有一件銀狐皮袍已送給了秦王,無法應命。這時一位門客想出一個主意,對孟嘗君耳語了一陣。
  當天晚上,那位門客從狗洞爬進後宮,從秦王的衣庫裡盜回了銀狐皮袍。那位門客出來時驚動了昏昏欲睡的門衛,於是他就趴在地上「汪汪」地裝狗叫。門衛真以為是狗,也沒留意,門客順利取回了銀狐皮袍。夫人得到了銀狐皮袍,真的說服了秦王下令放回孟嘗君。
  孟嘗君一行急忙連夜返回,走到函谷關,天還沒亮城門緊閉,依照秦國關卡規定,雞鳴才能開大門。孟嘗君一行非常著急,慌作一團,又怕秦王反悔派兵追來。正在這萬分焦急的時刻,一位善於學雞叫的門客偷偷地學著公雞啼鳴,他這一叫,附近人家的公雞也跟著叫起來,守城門的士兵一聽雞叫,就打開城門,把孟嘗君一行放了出去,孟嘗君終於脫險。
  秦王果然後悔,派兵追趕,可惜孟嘗君早已逃出了秦國。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