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道教齋醮 - 齋醮科儀由來

道教齋醮 - 齋醮科儀由來

‧齋 之 解 釋 ‧
  齋的本義是潔淨、齋戒,《說文解字》釋「齋」說:「齋,戒潔也。」先秦時期,祭祀乃國家大事。古人在祭祀前,必須清潔身心,戒慎行為,絜誠以祭祀,方能取悅於鬼神,這到祭祀目的,故《禮記‧典禮上》說:「齋戒以告鬼神。」《禮記‧祭統》明確說齋是齊整身心,防其邪物,絕其嗜欲,耳不聽樂,心不苟慮,手足不亂動。孔子就曾諄諄告誡弟子:齋、戰、疾三件事,應慎之又慎。

  齋是清潔以向神鬼示敬之意。齋的形式有沐浴、不飲酒、不吃葷、不近女色、不聞舞樂、不弔喪問疾等。但這僅是外在的、形式上的齋戒,屬「祭祀之齋」,莊子在「祭祀之齋」外,提出「心齋」之說,認為真正的齋,應經內心修煉,才能臻於妙道。莊子的「心齋」之說,遂為道教所沿用。《雲笈七籤‧齋戒敘》首先就引用了莊子的「心齋」之說,接著談道教的齋法說:

諸經齋法,略有三種:一者設供齋,以積德解愆;二者節食齋,可以和神保壽,斯謂祭祀之齋,中士所行也;三者心齋,謂疏瀹其心,除嗜欲也;澡雪精神,去穢累也;掊擊其智,絕思慮也。夫無思無慮則專道,無嗜無慾則樂道,無穢無累則合道,既心無二想,故曰一志焉,蓋上士所行也。

  可見心齋就是要清心寡慾,超凡脫俗,這種內心的齋戒,確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道教早期的經典,言及修齋之事,多指舉行祭祀儀式前的齋戒,認為學道修真不持齋,猶如夜行不持火燭,茫茫不得路徑,焉能與神靈感應交通?《太上虛皇天尊四十九章經》說:

齋戒者,道之根本,法之津梁。子欲學道,清齋奉戒,唸唸正真,邪妄自泯。

  至劉宋時期,齋已不僅限於祭祀之前的絜誠修持。劉宋太極太虛真人撰《洞玄靈寶道學科儀‧必齋品》說道士女冠誦經、書符、合藥、作金丹、精思、詣師請問、禮拜、受經、救濟消災、致真等,都必須齋戒。北宋李綱說儒道釋三家都有齋,但齋的目的不一樣,道教之齋,是「以養神氣而致其清」。



‧ 醮 的 由 來 ‧
  《說文解字》釋「醮」有二義:一指古代冠、娶之禮;一指祭。戰國宋玉《高唐賦》說:

有方之士,羨門高、谿上成、鬱林公、樂巨谷,進純牲,禱璇宮,醮諸神,禮太一。

  《竹書紀年》亦記載:黃帝遊於洛水之上,見大魚,殺五牲以醮之。《漢書‧郊祀志》記載說:宣帝時,有方士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可醮祭而致」。上述醮,都指祭祀儀式。

  道教之「醮」,《隋書‧經籍志》解釋說:

夜中於星辰之下,陳設酒脯餅餌幣物,歷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為書如上章之儀以奏之,名之為醮。

  古代文獻中常見「修齋設醮」之語,齋是祭祀儀式前的潔誠行為,醮是祭祀儀式活動本身,這是二者的區別。醮既然是祭祀儀式,就應遵循一定的程式,依科演儀,這就是醮法。南宋真德秀撰《代周道珍黃籙普說》稱:

道家醮法,特以伸臣庶哀籲之誠,而非郊祀之比也。然既有禱有禳,則必須章奏而後達,必藉科儀而後行。故至漢至今,其法益詳,其禮益備。

  這裏要指出的是:隋唐道教的祭祀儀式也稱為齋。《唐六典》列舉道教之齋有七種:金籙大齋、黃籙齋、明真齋、三元齋、八節齋、塗炭齋、自然齋。這些齋都是祭祀儀式,金籙大齋就需舉行四十九天法會,行道設醮。

  晉代齋、醮就已有合二為一的趨勢,陸修靜的「九齋十二法」,是祭祀儀式。晉代已見齋醮連稱,晉代道經《太上洞淵神咒經‧步虛解品考》說:「修齋設醮,不依科儀之考。」該經之《諸天命魔品》已有「建齋醮」之語。隋唐時期,齋醮連稱更為普遍。

  明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敕命禮部與道教擬定科儀格式,頒行天下遵行。道士宋宗真、趙允中等編成《大明玄教立成齋醮儀》,在道教齋醮科儀經書中,正式將齋醮並稱。明張萱《疑耀》說:「齋與醮,義異而事同,羽衣家鮮能辨之。」至此,齋醮合而為一,成為道教祭祀儀式的特有名稱。


[ 本帖最後由 蔡逸竹 於 2006-12-20 22:46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