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12
發新話題

道教概說 - 道教概況

第三節:張道陵與五斗米道

第三節:張道陵與五斗米道

  與於吉傳播太平青領道同時,在巴蜀一帶有張道陵所創立的五斗米道興起。太平青領道與五斗米道兩者,實同源於黃老道。,皆尊崇黃帝.老子並以神仙崇拜及方術為教義特徵,不過後者由於創始巫覡盛行的地域,與巫道有所融合,故更重醮事章符,亦更多巫覡之術。

  《後漢書.劉焉傳》記載:
  張魯,字公旗。初,祖父陵,順帝時客蜀,學道鶴鳴山中,造作符書,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輒出五斗米,故謂之米賊。陵傳衡,衡傳於魯。

  關於漢順帝時(一二六至一四四年)張道陵於鵠鳴山創五斗米道的史實,在《後漢書》.《魏書.釋老誌》.《華陽國誌》及道書中均有記載,故古籍雖乏專文論述,亦足證相傳不訛。

  關於五斗米道與巫道的關係問題,據《後漢書.孝靈帝紀》記載:中平元年……秋七月,巴郡巫人張修反註:劉艾紀曰:時巴郡巫人張修,療病,愈者雇以米五斗,號曰五斗米師。又《三國誌.張魯傳》注引《典略》曰: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角為太平道,修為五斗米道。據此,知巴郡巫人張修亦修五斗米道。按《雲笈七籤》卷廿八謂:謹按張天師《廿四治圖》云:太上以漢安二年(一四三年)正月七日中時下廿四治。其廿四治分佈於益州,遠及於長安,是張道陵在日,五斗米道已傳播於巴郡。張修,巴郡人,為五斗米道,自然是張道陵之同道。張修系巫人,可見張道陵之五斗米道與巫鬼有密切關係。又據北周甄鸞《笑道論.戒木枯死廿二》謂:
  又按三張之術,畏鬼科曰:左佩太極章,右佩昆吾鐵,指日則停空,擬鬼千里血。又造黃神越章殺鬼,朱章殺人。或為塗炭齋者,黃土泥面,驢輾泥中,懸頭著柱,打拍使熟。

又謂:
  今觀其文,詞義無取,有同巫侶解奏之曲,何期大道若此。

北周《笑道論》所說的巫術,南朝劉宋時之著名道士陸修靜猶行之。由此可以推知巴郡之五斗米道巫術淫祀必更盛行。再看明《正統道藏》所收張道陵著述,皆近巫覡。可見張道陵五斗米道乃是黃老道與巫道相融合的宗教。漢末的五斗米道,即後世之天師道與正一道,綿延承襲,至今仍保存符章醮儀及降妖驅邪的巫覡之風。

  要考察張道陵初創五斗米道的教理教義,我們當然要依據有關史籍及道書中所記載的張道陵著述。可是信徒們為了自尊其教.自文其教,往往托神造作,誇飾不實,這就不免使人產生難以考究清楚的感覺。雖然如此,但大體情況還是有據可查的。

《魏書.釋老誌》記載:
  張陵受道於鵠鳴,因傳《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其書多有禁秘,非其徒,不得輒觀。至於化金銷玉,行符敕水,奇方妙術,萬等千條,上雲羽化飛天,次稱消災滅禍……。

《法苑珠林》六十九條:
  後漢時張道陵造《靈寶經》及章醮等道書廿四卷(《太平廣記》引《神仙傳》作篇)。

《雲笈七籤》卷六:
  漢末,有天師張道陵精思西山,太上親降,漢安元年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又授正一科術要道法文;其年七月七日又授《正一盟威妙經》.三業六通之訣,重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

後世踵事增華,托出於陵之道書甚多,但張道陵當時所持有者,可能只是《老子五千言》.《太平洞極經》.《天官章本》及醮事章符.正一盟威之道.三天正法.黃書等。其所行教義的主要內容,道書有如下記述: 陸修靜《道門科略》續:
  太上……授天師正一盟威之道,禁戒科律,檢示萬民逆順禍福功過,令知好惡。置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廬,內外道士二千四百人。下千二百官,章文萬通,誅符伐廟,殺鬼生人,蕩滌宇宙,明正三五,周天匝地,不得復有淫邪之鬼。罷諸禁心清約治民,神不飲食,師不受錢。使民內修慈孝,外行敬讓。佐時理化,助國扶命……民人五臘吉日祠先人,二月八月祭社灶。自此而外,不得有所祭。……若疾病之人,不勝湯藥針灸,惟服符飲水,及首生年以來所犯罪過,罪應死者皆為原赦。積疾困病,莫不生全。

《三天內解經》捲上謂:
  漢宣帝永壽三年……與天地水官太歲將軍共約永用三天正法:不得禁固天民,民不妄淫祀他鬼神,使鬼不飲食,師不受錢,不得淫盜,治病療疾,不得飲酒食肉,民人唯聽五臘吉日祠家親宗祖父母,二月八日祠祀社灶,自非三天正法諸天真道,皆為故氣。疾病者但令從年七歲有識以來首謝所犯罪過,立諸道儀章符救療,久病困疾醫所不能治者,歸首則差。立廿四治,置男女官祭酒,統領三天正法,化民受戶,以五斗米為信……。

陸修靜《道門科略》盟威清約之正教註:
  盟威法,師不受錢,神不飲食,謂之清約。治病不針灸湯藥,惟服符水首罪,改行章奏而已。居宅安塚,移徒動止,百事不卜日問時,任心而行,無所避就,謂之約。千精萬靈,一切神衹,皆所廢棄,臨奉老君三師,謂之正教。

葛洪《神仙傳.張道陵》謂:
  陵與弟子入蜀,住鵠鳴山,得正一盟威之道,能治病,百姓奉之為師。弟子戶至數萬,即立祭酒,分領其戶,有如長官。並立條制,使諸弟子隨事輸出米絹器物紙筆樵薪等。領人修復道路,不修復者,皆使疾病。陵又欲以廉恥治人,不喜施刑罰,使有疾病者皆疏記生身以來所犯之罪,乃手書投水中,與神明共盟約,不得復犯法,當以身死為約。

據此再參閱《太平經》.《老子想爾注》及《三國誌.張魯傳》所述張道陵孫張魯推廣五斗米道的作為,則可歸納張道陵初創五斗米道的教義教規為:誦習五千文;不妄祀;有罪首過;符水治病;用章表與鬼神誓約;修路;行黃赤 之道(即男女和合之法);立廿四治,置祭酒;收信米五斗。這些統稱為三天 正法。五斗米道認為一切災害疾病,皆由精鬼作祟,須乞天官救治;求雨.請晴.卻蟲.斷瘟疫.保胎.催生.保嬰.乞子……等,道民皆要詣天師治,請祭酒用奏章.符籙通神,祈求消災降福,故五斗米道特重盟威之道及正一章符。

  五斗米道已形成龐大的道教團體,有其獨特的組織體系。初建廿四治.應天廿四節氣,繼增為廿八治,合廿八宿。《雲笈七籤》卷廿八《廿四治》記載:

   上八治:第一陽平治,治在蜀郡彭州九隴縣。
      :第二鹿堂山治,治在漢州綿竹縣。
      :第三鶴鳴山上治,治在其上青城天國山。
      :第四漓沅山治,治在彭州九隴縣與鹿堂山相連。
      :第五葛山治,治在彭州九隴縣與漓沅山相連。
      :第六庚除山治,治在廣漢郡綿竹縣西。
      :第七秦中治,治在廣漢郡德陽縣東。
      :第八真多治,治在懷安郡金堂縣。
   中八治:第一昌利治,治在懷安郡金堂縣東。
      :第二隸上治,治在廣漢郡德陽縣東。
      :第三湧泉山神治,治在遂寧郡小漢縣。
      :第四稠髂治,治在犍為郡新津縣。
      :第五北平治,治在眉州彭山縣。
      :第六本竹治,治在蜀州新津縣。
      :第七蒙秦治,治在越巂郡台登縣。
      :第八平蓋治,治在蜀州新津縣。
   下八治:第一雲台山治,治在巴西郡閻州蒼溪縣東。
      :第二濜口治,治在漢中郡江陽縣。
      :第三後城山治,治漢州什邡縣。
      :第四公慕治,治在漢州什邡縣
      :第五平岡治,治在蜀州新津縣。
      :第六主簿山治,治在邛州蒲江縣界。
      :第七玉局治,治在成都南門內。
      :第八北邙山治,治在東都洛陽縣。

  張道陵於廿四治外,後來又加岡氐治.白石治.鍾茂治.具山治.此四治在京師(洛陽)東北,合.治口四治,共為廿八治,上應廿八宿。

  所謂治,或稱廬,或稱靖,或稱靜室,即致誠請禱之所。以後靖.治有所區別,民家曰靖,祭酒住所曰治。祭酒即頭目,《三國誌.魏誌.張魯傳》謂:各領部眾為治頭大祭酒。治,也就是當時五斗米道分佈於各地的據點,這個據點就是教區中心。

  五斗米道各治皆置職,陸修靜《道門科略》謂:天師治置職,猶陽官郡縣城府,治理民物。奉道者皆編戶著籍,各有所屬。其職稱有:正治.內治稱治頭祭酒,別治稱主,還有將軍.校尉.主簿.領神.監神.督察.功曹.書吏.從事.仙官 等等。祭酒之官,父死子嗣。

  各治的活動,主要有付天倉及三會。《要修科儀戒律鈔》卷十引《太真科》謂:
  家家立靖,崇仰信米五斗,以立造化和五行之氣。家口命籍,繫之於米。年年依會,十月一日同集天師治,付天倉,及五十里亭中,以防凶年飢民往來之乏。往來之人不裝糧也。

付天倉,即奉道者於十月一日向天師.祭酒交納信米五斗。所謂三會,即奉道者一年有三次朝會天師治。正月五日為上會,又稱舉遷賞會;七月七日為中會,又稱慶 生會;十月五日為下會,又稱建功會。陸修靜《道門科略》謂:
  令正月五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一年三會。民各投集本治。師當改治錄籍,落死上生,隱實口數,正定名簿。三申五令,令民知之。其日天哉地神鹹會師治,對校文書。師民皆當清靜肅然,不得飲酒食肉,喧嘩言笑。會竟,民還家,當以聞禁威儀,教敕大小,務共奉行。

《要修科儀戒律鈔》卷十引《太真科》謂:
  十月五日清旦,朝會天師治,列行集入治堂前,北向,俱拜伏地,聽堂上主者宣令科戒。……十月五日言上生籍;七月七日中會,度生命籍,考進中外法氣合會之功;正月五日眾官舉遷次會,勸賞遷職。

又見《赤松子章曆》卷二:
  三會日,正月五日上會,七月七日中會,十月五日下會。右此日宣上章言功。….其日天帝一切大聖俱下,同會治堂,分形布影。……此日上章受度 法籙,男女行德施功,消災散禍,悉不禁制。

又見《猶龍傳.度漢天師篇》引《旨要妙經》:
  又三會日,以正月五日名舉遷賞會,七月七日名慶生中會,十月五日名建功大會。此三會日。三官考核功過,受符籙契令經法者,宣依日齋戒,呈章賞會,以祈景福。

  五斗米道各治的活動,還有宣行道法.設廚會(又稱飯賢).授籙。所謂宣行道法,即為病者請禱,或為道民向天神上奏章,祈恩求福。所謂設廚會,即道民求福願廚,設廚會求願收福,為病者設廚會求度,道民犯科法,設廚會解散,為亡人設廚會解罪過,廚會請客人數不等,客人為主人祈福。所謂授籙,即凡道民要接受護身符及三戒,然後由師授籙,認為各籙皆有神靈,可以治精鬼,消滅災禍;另則為授黃老赤籙(即行氣導引房中之法)以修長生。

  綜合而論,張道陵初創的五斗米道,不僅已有經典.醮儀.科戒,而且已是信徒遍佈巴蜀,影響遠及洛陽的有組織的宗教團體了。

TOP

結語

結語

  西漢成帝時(前卅二至前七年),齊人甘忠可造作《包元太平經》,傳播赤精子之道,開太平道之先河。漢順帝時(西元一二六至一四四年),於吉纂集《太平青領書》一百七十卷,此經的行世,實際即標誌道教的行世,但以於吉為孫策所殺,且太平青領道尚未形成宗教組織,故於吉不被認為是創教者。爾後張角的太平道聲勢浩大,但因黃巾起義失敗,張角被戳屍,太平道亦受到打擊,不能公關傳播,故張角六不能得到創教者的聲譽。而張道陵不僅有經典.醮儀.規戒.龐大的宗教組織;而且由於他的孫子張魯後來雄據漢中二十餘年,在民間影響頗大,張魯後又歸順曹魏,得封萬戶侯,使張道陵的聲譽與影響俱過於甘忠可.於吉等。故後世論及道教的創教者,自然都認為是東漢的張道陵了。至此始形成史稱之道教了。

TOP

老子騎青牛圖

據古書記載:青牛者,犀牛也。
繪圖者:杜瑩

TOP

第三章:早期道教

第三章:早期道教

  從漢桓帝到漢獻帝(一四七至二二0年)這段期間,黃老道在民間十分活躍,分衍為三支在民間傳道。

  一為繼續於吉太平青領道的張角太平道。

  一為繼承張道陵.張衡的五斗米道。

  一為與周易學說相結合的魏伯陽之金丹道。

前兩者聲勢浩大,已經不只是一般的宗教團體,而是地方強大的政治勢力和軍事勢力。道民也不只是崇拜神仙,修長生和祈求幸福,而是幻想在大地上建立一個能夠讓人們生存的太平樂土。方士們在方術不驗而失寵於朝庭之後,不能不轉向民間活動,因而其群眾基礎及教義亦隨之發生變化。社會動亂,天災頻仍,人民生活苦難,這是東漢末道教得以流傳的好時機。人民在物質上欲得飽滿的願望破滅後,無可奈何,便只有從精神上尋求寄託,因此太平道與五斗米道在民間得以壯大起來。發動農民起義的領袖們,便利用這種聲勢與力量,舉起宗教的旗幟,利用宗教以為聯絡和組織群眾的工具,發動暴動,奪取政權;或者乘天下混亂,達到割據一方的目的。黃老道的另一支則是金丹道,陰長生.魏伯陽等與太平道.五斗米道分道揚鑣,將神仙說與《周易》學說相結合,專事金丹燒煉,依舊探索其修仙之道。

  這是歷史上道教最活躍,而且是聲勢最大的時期,儘管這種勃興的現象只是曇花一現,但它確有特色,而且對後世的道教有深遠的影響。由於這段時期在道教上沒有一致的理論體制,經典.教制以及組織均不統一,只是萌芽成長的初期階段,故把這一時期的道教稱為早期道教。

TOP

第一節:張角與太平道

  漢靈帝時(一六八至一八九年)河北巨鹿有太平道崛起,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人,遍及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其領袖為張角。《後漢書.皇甫嵩傳》說:
  初,巨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蓄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癒,百姓信向之。

《後漢書.劉焉傳》注引《典略》:
  初,熹平中(一七三至一七八年),妖賊大起,漢中有張修為五斗米道,張角為太平道。

《三國誌.張魯傳》注引《典略》亦曰:
  光和中(西元一七九至一八四年),東方有張角,角為太平道。太平道者,師執九節杖,為符祝,教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癒者,則雲此人信道,其或不癒,則雲此人不信道。

《後漢書.襄楷傳》說:
  初,順帝時,琅琊宮崇詣闕,上其師於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青領書》,後張角頗有其書焉。

根據以上史料,可見張角太平道緣起於事奉黃老道,《太平青領書》是奉持的經書。事實上張角太平道是於吉太平青領道的繼續和發展。

  關於張角太平道的活動情況,史書有多處記載。《後漢書.皇甫嵩傳》記載:
  ……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十,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傳播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華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狁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師。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書京城市門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中平元年(一八四年),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揚數萬人,期會發於鄴。元義數往來京師,以中常侍封諝.徐奉等為內應,約以三月五日內外俱起。未及作亂,而張角弟子濟南唐周上書告之,於是車裂元義於洛陽。靈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隸,使鉤盾令周斌將三府椽屬,案驗宮省直衛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誅殺千餘人,推考冀州,逐補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馳敕,諸方一時俱起。皆著黃巾為標幟,時人謂之黃巾,亦名蛾賊。殺人以祠天。角稱天公將軍,角弟寶稱地公將軍,寶弟梁稱人公將軍。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資治通鑒.漢紀五十》記載:
  ……八州之人,莫不畢應。或棄賣財產,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萬計。郡縣不解其意,反言角以善道教化,為民所歸。

《後漢書.靈帝紀》記載:
   中平元年(一八四年)春二月,巨鹿人張角自稱黃天,其部師有卅六萬,皆著黃巾,同日反叛。安平.甘陵人各執其王以應之。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將兵屯都亭。置八關都尉官。壬子,大赦天下黨人,還諸徒者,唯張角不赦。詔公卿出馬.拏,舉列將子孫及吏民有明戰陣之略者,詣公車。遣北中郎將盧植討張角,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俊討穎川黃巾。庚子,南陽黃巾張曼成攻殺郡守褚貢。夏四月,……朱俊為黃巾波才所敗。……汝南黃巾敗太守趙謙於邵陵。廣陽黃巾殺幽州刺史郭勛及太守劉衛。五月,皇甫嵩.朱俊復與波才等戰於長社,大破之。六月,南陽太守秦頡擊張曼成,斬之。交趾屯兵執刺史及合浦太守來達,自稱柱天將軍,遣交趾刺史賈琮討平之。皇甫嵩.朱俊大破汝南黃巾於西華。詔嵩討東郡,朱俊討南陽。盧植破黃巾,圍張角於廣宗。宦官誣奏植,抵罪。遣中郎將董卓玫張角,不克。……秋七月,巴郡妖巫張修反,寇郡縣。八月,皇甫嵩與黃巾戰於倉亭,獲其師。乙巳,詔皇甫嵩北討張角。……冬十月,皇甫嵩與黃巾賊戰於廣宗,獲張角弟梁。角先死,乃戳其屍。以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十一月,皇甫嵩又破黃巾於下曲陽,斬張角弟寶。

又《三國誌.武帝第一》記載:
  ……黃巾為賊久,數乘勝,兵皆精悍。太祖舊兵少,新兵不習練,舉軍皆懼。太祖被甲嬰冑,親巡將士,眾乃復奮,承間討擊,賊稍折退。賊乃移書太祖曰:昔在濟南,毀壞神壇,其道乃與中黃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漢行已盡,黃家當立。天之大運,非君才力所能存也。太祖見檄書,呵罵之,數開示降路;遂設奇伏,晝夜會戰,戰輒擒獲,賊乃退走。……追黃巾至濟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上述資料告訴我們,太平道首領稱大賢良師,其組織單位為方,大方萬人,小方六七千人,其為首者稱大方.小方,師持九節杖,以符水療病並教人叩頭悔過,毀神壇,相信中黃太乙,奉持《太平經》;同時也告訴我們,太平道與震撼漢朝的黃巾起義有密切關係。

  張角在太平道稱為大賢良師,在黃巾軍則成為天天公將軍.黃天;在太平道他行符水療病,在黃巾軍則為黃天當立而戰鬥。張角從宗教領袖一變而為黃巾起義的領袖,太平道的徒眾由叩頭首過之士一變為燔燒官府的戰士。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的轉變?根本原因是東漢晚期朝政腐敗,社會動亂,人們在苦難中尋求宗教的安慰與拯救,因而太平道的旗幟能使數十萬徒眾流移奔赴,並組織起來。從思想上看,太平道所奉持的《太平經》中確實包含有同情人民苦難,抨擊時弊及宣揚變易的因素。廣大徒眾之奔赴於張角太平道,固然也是崇拜神仙,但更是贊成太平道所宣揚的理想王國,並願為之奮鬥。故張角振臂一呼,太平道便變成了黃巾軍。可是起義被真壓,太平王國的理想也化為煙塵。之後,歸降於曹操者又很快變成了曹操青州精銳之兵,為新的朝庭所驅使了。

  或謂張角持有《太平經》,並不等於就信奉《太平經》,太平道與《太平經》並無關係。我以為這樣的說法是脫離實際的。試將太平道之行事作為,與《太平經》加以對照,既以明真象,且以詮明後張角頗有其書焉《後漢;襄楷傳》的含意。

  太平道,其名來原於《太平經》:卷一百二十至一百卅六中說:太平道,其文約,其國富,天之命,身之寶。據王明著《太平經合校》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急教帝王,令行太平之道

  張角自稱大賢良師亦源於《太平經》。卷九十:今行逢千斤之金,萬雙之璧,不若得明師乎;學而不得明師,知何從得發乎?治國欲樂安之,不得大賢事之,何以得一旦而理乎?(卷九十八)眾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蚑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也。

  張角稱天公將軍,角弟寶稱地公將軍,寶弟梁稱人公將軍,這些稱號也是依據《太平經》卷十八至卅四:元氣有三名,太陽.太陰.太和。形體有三名,天.地.人。卷五十三: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氣極,然後跂行萬物治也。卷三十五:故天乃好生不傷也,故稱君稱父也。地以好養萬物,故稱良臣稱母也。人者當用心仁,而愛育似天地,故稱仁也。此三者善也,故得共將萬物,為其師長也。卷 九十三:天地人三相得乃成道德,故適百國有德也。故天主生,地主養,人主成。 ……三合而成德,適百國。公是尊高的稱呼,將軍是軍事首領的稱呼。

  張角自稱黃天,其部師三十六方皆著黃巾為標幟,也是依據《太平經》。《太平經》以奉天地.順五行為主旨,按五行相生相制的運序,火衰則土代旺,漢以火德王,漢運衰,代漢而興者當為土德,土色黃,故張角自稱黃天,起義者皆著黃巾,以顯示順五行.應天運之意。卷六十九:水王則火少氣,火少氣則化為灰,化成灰則變成土,便名為火,付氣於土也。意即土將代火而旺。

  張角特別注重甲子,如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以及以白土書京師寺門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按漢靈帝中平元年(一八四年)即甲子年,這是約定起義的時間,但張角特別注重甲子也還另有用意。《太平經》卷三十九:甲,天也,綱也,陽也,欿者,子也,陰也,紀也;故天與地常合,其綱紀於玄甲子初出,……凡物生者,皆以甲為首,子為本,故以上甲子序出之也。卷四十:萬物始萌於北,元氣起於子,轉而東北,布根於角,轉在東方……。故子者,滋也,三而得陰陽中和氣,都具成而更反初起,故返本名為甲子。寓意如元氣之初生,萬象奐始,萬物滋生,實際上就是說甲子年世上將重新開始,張角的黃天將取蒼天而代之,開創一個新的朝代。

  太平道師持九節杖,也依據《太平經》卷四十二:治得天心意,使此九氣合和,九人共心,故能致上皇太平也。所謂九人,即其無形委氣之神人,職在理元氣;大神人職在理天;真人職在理地;仙人職在理四時;大道人職在理五行;聖人職在理陰陽;賢人職在理文書;皆授語;凡民職在理草木五穀;奴婢職在理財貨。卷七十一:道有九度……。一名為元氣無為,二為凝靖虛無,三為數度分別可見,四為神遊出去而返還,五為大道神與四時五行相類,六為刺喜,七為社謀,八為洋神,九為家先。一事者各為九,九九八十一首,殊端異文密用之,則共為一大根,以神為使……其上三九廿七者,可以度世;其中央三九廿七可使真神吏;其下三九廿七其道多耶。九節杖頗類權杖,持杖即職可理九人九氣之事,可以節制宇宙萬物,可以度人得道。

  張角教人叩頭思過亦源於《太平經》卷九十七:今欲解此過,常以除日於曠野四達道上四面謝,叩頭各五行,先上視天,回下叩頭於地。……解子過於天地也。後有過者,皆像子也。

  張角以符水咒說療病,亦本於《太平經》卷九十二:請問重複之字何所主,主導正,導正開神為思之也。……精者吞之,謂之神也。又說:以丹為字,以上第一,次下行將告人,必使沐浴端精,北面西面南面東面告之,使其嚴以善酒,如清水已飲,隨思其字,隨病所居而思之,名為還精養形,所謂重複之字即複文亦即最早道教的神符。吞精即吞符。所謂符水療病,即用美酒合符吞下,以求除病。

  咒,亦作祝,即神的言辭。《太平經》卷五十:天上有常神聖要語,時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往來也,人民得之,謂之神咒也。又說:祝是天上神本文傳經辭也。其祝有可使神伭為除疾,皆聚十十中者,用之所向無不癒者也。但以言癒病,此天上神讖語也。又說:此者,天上神語也,本以召呼神也。相名字時時下漏地,道人得傳之,傳以相語,故能以治病,如使行人之言,不能治癒病也。所謂咒說療病,就是對病者唸咒。咒文的本子叫祝讖書。

  這些,都表明張角太平道是信奉《太平經》的。

  由太平道而黃巾起義,被朝庭派兵真壓而告失敗,而以悲劇告終。隨著起義者建立臆想的理想王國夢想的破滅,太平道也漸由衰微而銷聲匿跡了。

TOP

第二節:張魯與五斗米道

  漢靈帝時,張角太平道徒眾遍佈青.徐.幽.冀.兗.豫.荊.揚八州,旁及並.雍。張魯的五斗米道則遍行巴.蜀.漢中。

  張魯,字公祺,道教稱他為系師,是天師張道陵的孫子,嗣師張衡的兒子。陵傳子衡,衡傳於魯,道教稱三師。五斗米道初創於張道陵,而擴展興旺則為張魯。關於張魯及其五斗米道的行事作為,《華陽國誌》.《後漢書》.《三國誌》.《太平廣記》等古籍及道書中均有記載,這裡擇要摘錄,以為簡介。

東晉常璩撰《華陽國誌》卷二:
  漢末,沛國張道陵學道於蜀鵠鳴山,造作道書,自稱太清玄元,以感百姓。陵死,子衡傳其業。衡死。子魯傳其業。魯公字公祺,以鬼道見信於益州牧劉焉。魯母有少容,往來焉家。初平中(一九0至一九三年)以魯為督義司馬,住漢中,斷穀道.魯既至,行寬惠,以鬼道教。立義捨,置義米.義肉其中,行者取之,量腹而已,不得過,過多雲鬼病之。其市肆賈平亦然。犯法者三原而後行刑。學道未信者謂之鬼卒,後乃為祭酒。巴.漢夷民多便之。其供道限出五斗米,故世謂之米道。

《後漢書.劉焉傳》:
  魯遂自號師君。其來學者,初名為鬼卒,後號祭酒。祭酒各領部眾,眾多者名曰理頭。皆教以誠信,不聽欺妄,有病但令首過而已。諸祭酒各起義捨於路,同之亭傳,具置米肉以給行旅。食者量躲足,過多則鬼能病之。犯法者先加三原,然後行刑,不置長吏,以祭酒為理,民夷信向。

《三國誌.張魯傳》注引《典略》:
  光和中……漢中有張修,……修為五斗米道。……修法略與角同,加施靜室,使病者處其中思過。又使人為奸令.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習,號曰奸令。為鬼吏,主為病者請禱。請禱之法,書病人姓字,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為常,故號曰五斗米師。實無益於治病,但為淫妄,然小人昏愚,竟共事之。

  以上史料,基本上已將張魯五斗米道的組織.經典.宗教活動等記述清楚。這裡要再說明的是,沛國人張陵於漢順帝時,客蜀學道,與當地巫道相結合,開創五斗米道。漢靈帝時巴郡巫道首領.益州牧劉焉的別部司馬張修亦為五斗米道信徒。《三國誌.張魯傳》裴注引《典略》: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角為太平道,修為五斗米道。又《華陽國誌》卷二:扶風蘇固為漢中太守,魯遣其黨張修攻固。張魯與張修共收漢中,後來張魯殺掉了張修,遂獨據漢中,以五斗米為治。所謂民夷信向,民指漢民,夷指白虎夷,即當時之少數民族賨人或板楯蠻.《晉書.李特載記》:漢末,張魯居漢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巫覡,多往奉之。又《北史.泉仚傳》:巴俗事道,尤重老子之術。又《蠻書》卷十引《夔城圖經》:夷(白虎夷)事道,蠻(廩君蠻)事鬼。足見賨人信向五斗米道。

  張魯據漢中以後的活動情況,《後漢書.劉焉傳》注引《典略》有如下之記載:
  及魯自在漢中,因其人信行修業,遂增飾之。教起義捨,以米置其中,以止行人。又使自隱,有小過者,當修道百步則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殺,又禁酒。流移奇在其地者,不敢不奉也。

此段是說張修早在漢中傳播五斗米道,張魯獨據漢中後,又在原五斗米道基礎上增飾起義捨、修路、春夏禁殺、禁酒等教義。實行政教合一,頗得人民擁護,朝廷不能討,遂就拜魯為鎮夷中郎將,領漢寧太守。韓遂.馬超之亂,關中遊民奔魯者數萬家,魯遂聲勢壯大。據《後漢書.劉焉傳》記載:
  魯自在漢川垂三十年,聞曹操征之,至陽平,欲舉漢中降。其弟衛不聽,卒眾數萬,拒關固守。操破衛,斬之。魯聞陽平已陷,將稽顙歸降。閻圃說曰:今以急往。其功為輕,不如且依巴中,然後委質,功必多也。於是乃奔南山。左右欲悉焚寶貨倉庫。魯曰:本欲歸命國家,其意未遂。今日之走,以避鋒銳,非有惡意。遂封藏而去。操入南鄭,甚嘉之。又以魯本有善意,遣人慰安之,魯即與家屬出迎,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邑萬戶,將還國中,待以客禮,封魯五子及閻圃等皆為列侯。魯卒,謐曰原侯,子富嗣。 

  張魯歸降曹操,時在漢獻帝建安二十年(二一五年)。按漢末四征.四鎮將軍地位僅次於三公。張魯及五子皆封侯,其女嫁曹操的兒子燕王曹宇(亦名彭祖)。據《三國誌.燕王宇傳》:明帝少與宇同止,常愛異之,及即位,寵賜與諸王殊。曹叡時,曹宇曾一度為大將軍。這表明張魯歸降曹操後,地位還是十分顯赫的。明《正統道藏》力帙,有《正一法文天師教誡科經》,其中《大道家令戒》中反映有曹魏五斗米道的情況,雖托大道垂誡,卻頗似張魯之口氣:

  昔漢嗣末世,豪傑縱橫,強弱相凌,……是吾順天奉時,以國師命。武帝行天下,死者填坑,既得吾國之光,赤子不傷。身重金累紫,得壽遐亡。七子五侯,為國之光,。將相掾屬,侯封不少,銀銅數千, 父死子繫,兄亡弟榮,沐浴聖恩。……今吾避世,以汝付魏,清政道治……。

曹魏如此寵待張魯,實際用意在安撫五斗米道徙眾,同時對其青州精銳兵之將士(原為黃巾軍降卒),亦有安撫之影響。唯其因張魯一門顯貴,故亦有利於五斗米道 傳播。 

  《三國誌》:不載張魯卒年,陶弘景《真誥》卷四《許子從張鎮南之夜解》條注云:張系師為鎮南將軍,建安二十一年亡,葬於鄴東。張魯為什麼會葬於鄴城呢?因曹操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遷徙的漢中人也有定居於洛陽.鄴城,張魯及其僚屬,帶著他們的宗教組織一同北遷,張魯至洛陽或鄴城後即死去。五斗米道便因這次漢中民北遷而北傳。至晉,張魯第四子張盛徙江西龍虎山,故後來的天師道的重心便轉到江西龍虎山了。

  關於張魯五斗米道的宗教內容,據《隸續》卷三《米巫祭酒張魯題字》碑文中 說:
  熹平二年(公元一七三年)二三月一日。天表鬼兵胡九□□,仙歷道成,玄施延命,道正一,佈於伯氣。是召祭酒張普,盟生趙廣.王盛.黃長.楊奉等,詣受《微經》十二卷,祭酒約施天師道,法無極耳。

《微經》十二卷早已亡佚,其內容無從稽考。孟安撰《道教義樞.七部義》及《雲笈七籤》卷六,都說:
  按《正一經》雲,有《太平洞極之經》一百四十四卷,此經並盛明治道.證果.修因.禁忌.眾術也,……漢安元年,太上親授天師,流傳茲日。 

  意即張道陵曾奉持有《太平洞極經》一百四十四卷。考唐閭丘方遠的《太平經鈔》己部.庚部;《太平經》卷四十一.六十七.六十九.八十八.九十一.九十六.一百二.一百十五至一百十六.卷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六,多處有詮釋太平洞極之經的文字。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籤》卷六《三洞經教部》也說:
  凡君在位,輕忽斯典,然其卷數或有不同。今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今世所行。按《正一經》云:有《太平洞極經》一百四十四卷。今此經流亡將欲盡。此之二經,並是盛明治道及證果修因.禁忌眾術等也。

足見三師確曾有過《太平洞極經》。《太平經》與《太平洞極經》經名雖異,而內容基本一致。近人饒宗頤《敦煌六朝寫本張天師道陵.老子想爾注.校箋》,也認為張氏(實為張魯)《老子想爾注》多處演太平.守一,實乃以《太平經》之意旨解釋《老子》。這也說明《太平洞極經》確為五斗米道主要經典之一。再者,考察張魯五斗米道的行事作為,亦確有與《太平經》內容相同相通之處,如:
  張魯自號師君。《太平經》中常用天師.天君稱號。天師是傳授道法的仙真,天君是治理天上的天神。張魯既是系師又是一方霸主,故自號師君。

  張魯教人皆教以誠信,不聽欺妄;《太平經》提倡倫理道德,尤其強調誠信,不聽欺妄。這在《太平經》卷九十六.卷一百中都反覆強調。
  張魯教人有病首過。修法略與角同,加施淨室,使病人處其中思過。五斗米道與太平道同樣信仰叩頭思過即可解罪。不過太平道因黃巾起義而成戎馬倥傯,故信徒是在曠野叩頭思過;而五斗米道安居漢中,故能加施淨室。
  五斗米道鬼吏主為病者請禱,作三官手書。《太平經》卷九十二便說:人生病,乃是天.地.水神發怒所降的災,作手書說服罪之意,求神免罪,即可病癒。

  五斗米道起義捨於路,懸置米肉以給行旅。《太平經》卷六十七.卷六十九便認為糧食財物乃天下人所公有,飢寒者皆有權力取得衣食。如果富有者不肯救窮濟急,使人飢寒而死,這就是與天地為仇。

  五斗米道對犯法者先加三原,然後行刑,即先原諒三次,三原後仍不改過,才給懲罰。《太平經》卷四十四.卷六十五都主張聞人有過,助其自悔,化之以漸,作法是要犯人在淨室中向神叩頭思過,乞求諸大神原其不及。

  五斗米道主張對有小過者,可以讓其自隱其過,只要修路百步,即可補過。《太平經》卷五十六至六十四便說修道路是立土功,將功可以贖過。

  五斗米道規定春夏禁殺。《太平經》卷一百十五至一百十六.卷一百三十至一百五十三說,春夏正是自然身滋生繁榮的時候,這是天意時候。如果春夏殺生,這就是逆時氣,不合天地的心意,災害奸邪兇惡之事便會出現。足見張魯春夏禁殺,與《太平經》的主張是一致的。

  五斗米道主張禁酒。《太平經》卷五十至六十四便規定無故飲一斗者,笞三十,謫三日。

  從以上對照可以看出,五斗米道的許多戒令規定及主張,都與《太平經》有密切關係;同時也顯見魯法略與角同,實則同源而異流。

  五斗米道奉持的經典,主要是《老子五千文》.《太平洞極經》及三天正法之章符,除這些外,最重要的秘典則是《老子想爾注》。《魏書.釋老誌》曾說:五斗米道其書多有禁秘,非其徒不得輒觀。《老子想爾注》便是這樣的秘籍之一。其內容,在宗教信仰方面,則重視奉道誡.煉養.積善成功,積精成神;在社會意識形態方面則強調要致太平.提倡封建道德.輕王重生等。由於《老子想爾注》可以說是五斗米道在理論思想及教義方面的總體現,猶如《太平經》之與太平道,故有必要在後文中較深入的加以剖析,這裡姑暫置之。

TOP

第三章:早期道教所信仰的神.仙.鬼

  對神.仙.鬼的信仰,是太平道與五斗米道在教義方面的基本內容。

  道教所崇奉的最高天神為三清,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靈寶天尊,太清境道德天尊。但在早期道教的主要經典《太平經》中僅見有後聖李君上升上清之殿之說,不見有三清之說。足見東漢末早期道教尚未完成以三清為至尊的神仙體系。由於《太平經》非一人一世之作,關於崇拜的神,尤其是至尊天神,在名稱說法上也就並不完全一致。有說宇宙至尊之天神為長生大主號太平真正太一妙氣皇天上清金闕後聖九玄帝君。說這位帝君姓李,實際上就是指經過神化的《道德經》作者李聃。說他是得道之大聖,上升上清之殿,中游太極之宮,下治十方之天,封掌億萬兆庶,鑒察諸天河海.地山源林,無不仰從,總領九重十疊。《太平經》卷一至十七。說他有一師四輔,一師即彭太師;四輔即上相方諸宮青童君.上保太丹宮南極元君.上傅白山宮太素真君.上宰西城宮總真王君。此外,公卿有司仙真聖品大夫官等三百六十一,從屬三萬六千人,部領三十六萬,人民則十百千萬億倍也。說後聖九玄帝君居住於太空覆台洞真之殿,平玉之屋。描繪其殿房住處無比美好,金華之內,侍女眾真五萬人。這是一種說法。又有說:三皇五帝是宇宙主宰。說天有三皇若三光,地有三皇若高下平,人有三皇若君臣民,天有五帝若五星,地有五帝若五嶽,人有五帝若五行五藏。《太平經》卷六十六說:宇宙共有九皇十五帝主宰一切。又有說:天君為至尊天神。說只有天君方能差遣諸神,天君掌握簿疏善惡之籍,歲日月拘校定人生死。說天君無所不知,天君日夜預知,天上地下中和之間,大小乙密事,悉自知之。《太平經》卷一百一十一,說天君是宇宙之心,人身中有心神,天遙相見,音聲相驛,人若違犯天君意旨,必遭天譴。又有說:崑崙北極真人是決定人壽之神……。足見東漢末早期道教尚未建立起統一的神衹體系。早期道教為多神崇拜,各地崇道者各有所崇,故在推尊方面也便說法不一。

  早期道教除信奉天神外,還信奉許多神,天上.地上乃至人身中莫不有神,一切自然物乃至時間.氣候.方位莫不人格化為神,也莫不有神控制。比如,四時為兵馬之神,隨四時氣衰盛以拱邪;五行為五德之神,使人好善;東西南北中央為五方之神,又被認為是五行五帝之神,東方之神行屬木,南方之神行屬火,西方之神行屬金,北方之神行屬水,中央方之神行屬土;還相信天上的星宸都是神,說天上二十八宿更值,察視人間之善惡,使善者命長,惡者自亡;還相信人體內有五臟之神,說神生於內,五臟皆有神,為善不敢失繩纏,不敢自欺。為善亦神自知之,惡亦神自知之。非為他神,乃身中神也(《太平經》卷十八至卅四)。總之,自然及自然界之一切,莫不有神。

  早期道教的神仙信仰,除了物與神相互依存的特點之外,另一特點就是同其社會思想一致。如認為世人有善惡,神亦分正邪,進而說當時是邪神多.正神不得其處,故引起天道大亂,再進一步便據此抨擊當昤的政治,今邪人多居位,共亂帝王之治(《太平經》卷一百十二)。

  以上是神的大致內容。下面談談早期道教信仰仙的內容。

  遠在戰國時期,關於存在仙人.仙境以及人可求仙.登仙的傳說,已經流行於我國南北。《史記.封禪書》及其它傳記中也有不少關於求仙的記述,把仙人描繪成外生死.極虛靜.不為物累.超脫自在的人,仙境中的生活極其美妙而神秘。早期道教繼承了方士.神仙家信仰神仙的傳統,在《太平經》中多處有論述,不過這些出自民間的關於仙的說法,與古史文獻中對仙的描繪,似乎略有不同。《太平經》中的仙,只是人.神之間的能長生.能變化的人,而且他們也並不是那麼瀟灑清閑。《太平經》卷四十二說:宇宙間有九種人,即無形委氣之神人.大神人.真人.仙人.大道人.聖人.賢人.凡民.奴婢,九種人各有其職,仙人職在理四時,仙人變化與四時相似,故理四時也。又說仙人主風雨,能飛者,獨得道仙人耳。這說明仙人是在神人.真人之下,在聖人.賢人之上的一種人,是能與四時同變化.能飛的人,同時又是仙無窮時,命與天連的長生者。

  早期道教宣揚人可以成仙。怎樣才能成為仙人呢?《太平經》卷五十六至六十四說:奴婢賢者得為善人;善人好學得成賢人;賢人好學不止,次聖人;聖人學不止,知天道門戶,入道不止;成不死之事,更仙;仙人不止入真;成真不止入神;神不止乃與皇天同形。卷九十四至九十五說:古始學道之時,神遊守柔以自全,積德不止道致仙。卷一百五十至一百七十說:夫人愚學而成賢,賢學不止成聖,聖學不止成道,道學不止成仙,仙學不止成真,真學不止成神,皆積學不止所致也。這都說明了成仙之路在於學道積德。

  仙人的生活狀況又如何呢?《太平經》卷九十四至九十五說:積德不止道致仙,乘雲駕龍行天門,隨天轉易若循環。天上又如合呢?卷四十七說:天上積仙不死之藥多少,比若太倉之積粟也;仙衣多少,比若太官之積布帛也;囚缶之第捨弘少,比若縣官(帝王)之室宅也。常當大道天居,故得入天。仙人住在天上如帝王宮殿的室宅裡,穿仙衣,服不死之藥。較之《莊子.逍遙遊》所描繪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的藐姑射之山的仙人,《列子.湯問篇》所描繪的台階皆金玉的歸墟之中的仙人,以及《史記.封禪書》所描繪黃金銀為宮闕的海上三神山上的仙人,生活狀況基本上是相同的,不過古傳說的仙人是住在神秘的海上或山上,而《太平經》中所說的仙人則更脫離塵世,上升到了更渺茫的天上。

  早期道教除信奉神和仙,還相信鬼的存在,所謂天責人過,鬼神為使(《太平經》一百十二)。認為人有靈魂,形體與靈魂合一,則為生人;形體與靈魂分離,則生命死亡。《太平經》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說:晝為陽,人魂常並居;冥為陰,魂神爭行為夢,想失其形,分為兩,至於死亡。離開形體的魂就叫鬼。人死其魂便進入幽冥,《太平經》中稱為黃泉或土府,所謂惡下入黃泉。魂在幽冥要受地陰神的考察,別其善惡,所謂收其形骸,考其魂神。善者有賞,可上升受天之衣食,惡者受罰,謫作河梁山海之鬼。早期道教認為鬼是常禍害人的,思邪,致愚人之鬼來惑之,使精神鬼殺人,使主惡之鬼久隨之不解,有解不止,餘鬼上之,天知其惡,故使凶神精鬼物待之,入人身中,外流四肢頭面腹背胸肋……。

  鬼和仙有明顯的不同:形神合一,長生不死稱仙,形魂分離,人死魂分離,人死魂離為鬼;聖賢學道積德才能飛昇成仙,人死魂下黃泉便是鬼;仙人理四時.主風雨,而鬼則常禍人。早期道教相信有鬼的存在,一是相信人有靈魂,二是相信有另一個幽冥世界,三是相信神可以役使鬼去懲罰人。

  綜上所述,早期道教崇拜天神,信奉仙真,相信人死為鬼;認為天神主宰宇宙的一切,人鬼仍活動在幽冥世界;認為人可學道積德而登仙,服不死之方而長生久視。早期道教的教理教義,便是在這樣的信仰基礎上滋生.發展的。

TOP

第四節:早期道教的神學理論基礎

  相信天應天威.心神合一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神學理論基礎。

  道教所說的天,是雲霄之上的神仙境界,那裡有統治宇宙的天庭,也有君王.臣僚.役使。因而天也是這個虛幻的天庭及天君的統稱。天君或稱上皇.虛皇,是有無限權力的宇宙主宰者,說天有極大的威力,所謂天威一發,不可禁也,《太平經》卷十八至三十四又說:夫天但可順不可逆也,因其可利而利之,令人興矣,逆之令人衰,先天心意亡矣《太平經》卷五十。

  《太平經》中說:天與人有著相感相知的關係。天如鏡子,照見人世的一切;日月星辰如眼睛,察看著人世的一切;天空中還有很多來來往往的神,如同飛鳥,也在察看著人世的一切。人世的一切活動與變化,天都能馬上感知,並分別善惡,然後用自然現象.災異或祥瑞來警告和預示將降臨的吉凶,表示天對人的規諫.譴責或嘉獎,《太平經》卷十八至三十四中說:天之照人與鏡無異,王者百官萬物相應,眾生同居,五星察其過失,相去遠,應之近。天人一體。(卷三十四說):世上出現的種種災異怪變,都是天對人世的規諫。可是天下共日月,共鬥極,一大部乃萬二千國,中部八十一域,分為小部,各一國。德優者張地萬二千里,其次張地廣從萬里,其次九千里,……其次百里(卷九十二),天下有這麼廣大,國有這麼多,天人之間的感應,自然也就不一樣,一國有變,獨一國日不明,名為蝕;比近之國,亦遙視之,其四運之國,固不蝕也。因此有德之國獨樂歲,無德之國獨凶年。

  總之,天人一體,相感相應,自然界的現象,都是天神意志的表現,災異怪變以及吉利瑞祥,也都是天受感應後而施加給人世的獎懲,其中包含預示和警告。這種天威天應的教義,與西漢儒者董仲舒所宣揚的天人感應說,十分相同。

  關於心神相通.心神合一,講的也是天人之間的關係問題。道教認為人體本身也是個小天地,是大天地的縮影。人體內也有君和四時五行諸神,而且與天神是相 類相通的。

  《太平經》卷十八至三十四說:為善亦神自知之,惡亦神自知之。非為他神,乃身中之神也。人體內是怎樣生神的呢?卷七十二中說,天地自有神寶,悉自有神精光,隨五行為色,隨四時之氣興衰,為天地使以成人民萬物。這種四時五行之氣入人腹中,便為人五臟精神,即人的五臟神,五臟神與體外五行四時相類,其色亦與天地四時色相應,是能夠出入往來於天地與人體的,即入為人五臟神,出為四時五行神精,近則為五德之神,遠則為四時兵馬之神。心神在人腹中,與天遙相見,聲音相聞,安得不知人民善惡乎?(卷一百十一)天君既然隨時都能知道人民的善惡,那麼便沒有一個人不在天君的控制之下,受佑助或受懲罰。所謂五神在內,知之短長,不可輕犯,輒有文章。小有過失,上白明堂,形神拘繫,考問所為,重者不失,輕者減年。(卷一百十二)。

  這種人在天地中,天地亦在人體中;神在天上,神亦在體中;天君在天庭,而心亦為人體內之君,念心思神,神悉自來到。(卷九十六),專心善意,乃與神交結(卷九十八);人體內五臟神與四時五行神相類相通,這便是道教所相信的心神合一論。

  道教的存思以及後世道教的修性說,便都是依據於這種心神合一論。認為只要念心思神,神便會來到,只要專心善意,便能與神交往,只要修養道德,正心誠意,便能悟性知天命,得到神祐而登仙錄。

  早期道教的一切教義,所謂道法.道術.道功,都是以此為其理論依據的。

TOP

第五節:魏伯陽與金丹道

  東漢晚期,奉事黃老道的方士們發生了分化,一部份走向民間,與民間信仰相結合,開創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另有一些方士則依然活動於仕宦豪門之間,從事養生理論.方術的實驗和探索,其代表人物則為魏伯陽。

  魏伯陽其人,正史無記載。宋曾慥《道樞.參同契》註:魏翱字伯陽,漢人,自號雲牙子。

  古籍中最早談到魏伯陽及其著述《參同契》的是葛洪《神仙傳》:
  魏伯陽吳人也,本高門之士,而性信道術。……作《參同契》.《五相類》,其說如似解釋《周易》,其實假借爻象以論作丹之意。

唐劉知古《日月玄樞篇》亦云:
  抱朴子曰:魏伯陽作《參同契》.《五相類》凡二篇,假大易之爻象以論修丹之旨。

後蜀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序也說:
  按《神仙傳》:真人魏伯陽者,會稽上虞人也。世襲簪裾,唯公不仕。……得《古文龍虎經》,盡獲妙旨,乃約《周易》撰《參同契》三篇。……密示青州徐從事,徐仍隱名而注之。至後漢孝桓帝時.公復傳授與同郡淳於叔通,遂行於世。

《隋書.經籍誌》不著錄,《舊唐書.經籍誌》始有《周易參同契》三卷謂:
  漢魏伯陽撰,按《神仙傳》:伯陽,會稽上虞人。……修真養志,約《周易》作此書,凡九十篇。徐氏箋注。桓帝時以授同郡淳於叔通,因行於世。彭曉為之解。……按唐陸德明解易字云:虞翔(虞翻,字仲翔)注《參同契》言字從日下月。今此書有日月為易之文,其為古書明矣。

宋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附黃瑞節序也說:
  朱子曰:《參同契》文章極好,蓋後漢之能文者為之……。

以上資料及其它有關資料看,魏伯陽作《參同契》,大都肯定,無異議;其成書年代,大祗在漢桓帝時。由於確定作者與成書之時代至關重要,有必要進一步作考證。葛洪《神仙傳》中說:世之儒者,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陰陽注之,誅失其旨矣。既然晉時已有《參同契》注本,則顯然《參同契》為魏晉以前的作品。又有關古籍皆謂魏伯陽傳授《參同契》於同郡淳於叔通,按淳於叔通為漢桓帝時人,曾仕洛陽令,史傳有記載;南朝梁陶弘景《真誥.稽神樞》也記述:定錄府有典柄執法郎是淳於斟字叔顯(亦名翼,字叔通。見清頤懷三《補後漢書藝文誌》),主試有道者,斟,會稽上虞人,漢桓帝時作徐州縣令,靈帝時大將軍辟椽,少好道,明術數。原注云:桓帝時上虞淳於叔通受術於青州徐從事,……以知術故郡,舉方正,遷洛陽市長……。都說淳於叔通於漢桓帝時受《參同契》,足見《參同契》成書最晚當是漢桓帝時。又唐陸德明《周易釋文》及宋俞琰《席上腐談》皆言虞翻曾注《參同契》,按虞翻為三國吳人,這也表明三國時《參同契》已行世。據此,可以肯定魏伯陽為順帝.桓帝時人,成書大約在漢順帝與桓帝時代。肯定了魏伯陽及《參同契》的成書年代,則亦即明確了東漢末存在有以魏伯陽為代表,以煉丹術為中心內容的金丹道。

  《周易參同契》一向被認為詞韻皆古,奧雅難通,連朱熹也說:用字皆根據古書,非今人所能解,以故皆為人妄解。有說它是談外丹的,有說它是談內丹的,有說它是談房中術,有說三者兼而有之。究竟其中心內容是什麼呢?五代彭曉《參同契解義序》說:
  參,雜也;同,通也;契,合也。謂與《同易》理通而契合也。其書假借君臣,以彰內外;敘其離坎,直春汞鉛;列以乾坤,奠量鼎器;明之父母,保以始終;合以夫妻,拘其交媾,譬如男女,顯以滋生;析以陰陽,導之反覆;示之晦朔,通以降騰;配以卦爻,形於變化;隨之鬥柄,取以周星;分以晨昏,昭諸漏刻。莫不托易象而論之.故名《同易參同契》雲。

彭曉《同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說:
  公撰《參同契》者,謂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故托易象而論之。……故以乾坤為鼎器,以陰陽為堤防,以水火為化機,以五行為輔助,以真鉛為藥祖,以玄精為丹基,以離坎為夫妻,以天地為父母,互施八卦,驅役四時。分三百八十四爻,循行火候,運五星廿八宿,環列鼎中。……公因取象焉。

魏伯陽的表達手法是寓言借事,隱顯異文(彭曉《參同契解義序》),運用了一系列《周易》爻象以為象徵性符號,其它還有許多天文律曆.圖讖.房中的術語,這都不過是假借.比諭,以言爐火煉丹之事。正因為有許多比諭,故而也涉及行氣導引及房中術,究其核心內容,則仍然是燒煉金丹。魏伯陽《參同契》之要旨,不外以陰陽之配合變化為理論,闡明作丹的原理與方法。為自神其教,不願直說,所謂恐洩天機,故借《周易》之宏論,將天道.地道.人道之事一概籠統,日月.鉛汞.男女都作為談陰陽變化的比諭。這都不過是表達手法而已。

  按煉丹術其來有自,它是在煉金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比如《漢書.藝文誌》便著錄有《太一雜子黃治》卅一卷;《漢書.劉向傳》便說淮南王劉安有《枕中鴻寶苑秘書》言神仙使鬼物為金之術;《史記.封禪書》說漢武帝時方士李少君能致物而丹砂可化為黃金;《漢書.王吉傳》說俗傳王陽能作黃金;劉向《列仙傳》說,上蔡人任光善餌丹;桓譚《新論》:聞金成可以作延年藥。這都表明煉金術在漢代已經興起,而且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把煉金術與神仙術聯繫起來,就史料看,始於漢武帝時之方士李少君,《史記.孝武本記》說:
  少君言於上曰: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金是也。……於是天子始親祠灶……而事化丹砂諸藥齊為黃金矣。

由燒煉黃白而發展到煉金丹,並認為服丹可以延年長生。這就是金丹道。金丹道確實是出現於東漢末,如《後漢書.蔡祀誌》便謂:張陵出《黃帝九鼎丹經》,陰長生出《太清金液神丹方》;葛洪《神仙傳》謂:張陵得《九鼎丹法》,以傳弟子王長.趙升;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謂:漢末左元放於天柱山中受《金丹仙經》;又《雲笈七籤.陰真君傳》謂:馬明生(漢靈帝光和三年死)於青城山授陰長生《太清金液神丹方》(葛洪《神仙傳》作《太清神丹經》)。這些丹經,都不如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寫的有系統.豐富.玄奧,特別是他使煉丹術與《周易》.黃老相結合,邁出了煉丹術.煉形術向理論化發展的重要一步。因此《參同契》成為丹經之王,魏伯陽成為東漢末金丹道的代表人物。

  《參同契》所依附的理論思想,不外京氏《易》說.圖讖之學.黃老之辭。按京房《易傳》之學,風行於漢代,推陰陽言災異者,多引京氏《易》以解之,班固《漢書.五行誌》便是如此。至東漢,京氏《易》說更益以讖緯之學相與表裡,故更為風行,終漢之世,習京氏易者,每每兼善圖讖及黃老之言。魏伯陽習大《易》且通諸緯候,正獨先秦方士之依附陰陽五行說,煉丹術士也是在傳其術而不得通的情況下,而依附於大《易》.圖緯.黃老的。宋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序》說:
  《易》之為書,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千變萬化,無往不可。
 
因而《易》說論陰陽變化的哲理,亦能用來解釋爐火之事。
  《參同契》之宗黃老,乃是標榜黃老自然之道,以金丹長老之方,為黃老自然之道,其實這不過是黃老道的傳說法。

  《參同契》言《易》及黃老之辭甚多,如:乾坤者,易之門戶,大易性情,各如其度,易者象也,演易以明之等等;又如前卻違黃老,黃老自然,轂軸.橐籥.動靜.有無.上德.下德等老氏之言。魏伯陽不過敷陳大《易》.黃老,以明金丹之道。這樣,大《易》.黃老.煉丹便契合為一,即《參同契》所謂三道合一,俱出徑路。這個一,即金丹道。魏伯陽使神仙傳的理論與方術跨進了一大步,為後來道教的丹鼎派奠定了理論基礎。

  魏伯陽金丹道的另一特點是獨尊丹道而反對其它宗教方術。

  《參同契》讚美金丹道說:
  巨勝尚延年,還丹可入口,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術士服食之,壽命得長久。土避於四季,守界定規矩,金砂入五內,霧散若風雨,薰烝達四肢,顏色悅澤好,髮白更生黑,齒落出舊所,老翁復丁壯,耆嫗成奼女,改形免厄,號之曰真人。

《參同契》斥貶旁門小術說:
  世人好小術,不審道深淺,棄正從邪徑,卻速晦不通。獨盲者不任杖,聾者聽宮商,沒人捕雉兔,登山索魚龍,植麥欲獲黍,運規以求方,竭力勞精神,終年無見功。

哪些是魏伯陽金丹道所斥貶的旁門小術呢?《參同契》中說:
  是非曆藏法,內視有所思,履行步斗宿,六甲以甲長。陰道厭九一,濁亂弄元胞。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晝夜不臥寐,晦朔未嘗休。身體日疲倦,恍惚狀若癡。百脈鼎沸馳,不得澄清居,累土立壇宇,朝暮敬祭祠,鬼物見形象,夢寢感概之。心歡意喜悅,自謂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舉措輒有違,悖逆失樞機。諸術甚眾多,千條有萬餘,前卻違黃老,曲折戾九都,明者省厥旨,曠然知所由。勤而行之,夙夜不休。服食三載,輕舉運遊。誇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長樂無懮。

認為內視.履星步斗.服六甲之服.房中術.食氣.立壇淫祀等都是左道旁門,違反黃老之道,全失老君之旨。只有服食金液還丹,才能返老為嬰,位證真人。

  魏伯陽《參同契》對後世道教的影響甚大,皆稱為丹經之王,是道教煉丹者奉持的經典著作,煉外丹.煉內丹者皆宗祖之。宋張伯端《悟真篇》就說:叔通受學魏伯陽,留為萬古丹經王。元陳致虛《周易參同契分章注》說:丹書多不可信,得真訣者要以《參同契》為主。陳致虛《醒眼詩》又謂:端是長生不死方,常人緣淺豈承當,鉛銀砂汞分斤兩,德厚恩深魏伯陽。宋陳摶《先天圖》亦本源於《參同契》。宋末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序》也說:《參同契》乃萬古丹經之祖。《參同契》歷來註釋本來很多,如:後蜀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三卷.陰長生《周易參同契注》三卷.宋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宋儲華谷《周易參同契注》.宋陳顯微《周易參同契解》.宋末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序》.元陳致虛《周易參同契分章注》.明蔣一彪《古文參同契集解》.明張位《周易參同契註解》.明王文祿《周易參同契疏略》.清李光地《參同契章句》.清朱元育《參同契闡幽》.清陳兆成《參同契注》.清袁仁林《古文周易參同契注》.清董德寧《周易參同契正義》.清吳龍《古參同契集注》.清劉一明《周易參同契經文直指》。其它意釋.改寫.發揮之類的變形作品也不少,如:《古龍虎歌》.《龍虎精微》.《龍虎還丹歌訣》.《龍虎元旨》.《龍虎還丹訣》.《龍虎手鑒圖》.《九還七返龍虎 金丹析理真訣》.《金丹金碧潛通訣》.《金碧五相類參同契》.《龍虎九仙經》.《參同契五相類秘要》.陳摶《指玄篇》.《陰真君還丹歌》.劉知古《日月玄樞篇》.劉海蟾《還丹賦》.張紫陽《悟真篇》.薛道光《還丹覆命論》.陳楠《翠虛篇》.都是演釋《參同契》的流變之作。  足見以魏伯陽《參同契》為主要經典的金丹道,自東漢以後便綿綿相傳,成為後世道教的丹鼎派。

TOP

結語

  東漢末,黃老道分衍為三支。一為張角之太平道,主要經典為《太平青領書》(《太平經》)。後因釀成黃巾起義,遭朝廷討伐,太平道也因之受到嚴重打擊,逐漸在歷史上消聲匿跡。一為張魯之五斗米道(亦稱天師道),張魯雄據漢中卅年,實行政教合一,推廣五斗米道。其主要經典為《老子五千文》及三天正法之章符,其秘籍有《老子想爾注》《太平洞極經》。張魯後來歸順曹操,很受優待,與曹魏關係密切,故五斗米道得繼續流傳,以後遂被視為道教的正統。另一支則為魏伯陽發揮之金丹道。其主要經典即魏伯陽所著《參同契》。使道教煉養方術向理論化發展邁進了一大步,奠定了後世道教丹鼎派的理論基礎。

  由於這是道教形成後的第一次興盛時期,為後世道教組織,規制以及符籙.丹鼎兩派打下了初步的基礎,故一般稱之為早期道教。

TOP

 20 12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