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濫竽充數

濫竽充數

成語出處編輯
《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爲王吹竽,宣王說之,廪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壹壹聽之,處士逃。”
寓言故事編輯
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宣王喜歡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于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壹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名叫南郭的處士聽說了齊宣王喜歡聽合奏,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裏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擺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從這以後,南郭處士就隨那300人壹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壹樣享受著優厚的待遇,心裏極爲得意。
其實南郭處士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處士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壹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比別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處士就這樣靠著蒙騙混過了壹天又壹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著豐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ǐ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但他喜歡聽獨奏。于是齊湣王發布了壹道命令,要這300個人輪流來吹竽給他欣賞。南郭處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處士這樣不學無術、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壹時,騙不了壹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會因逃不過時間的檢驗而被揭穿僞裝。我們想要成功,最好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壹身真本領,才能抵擋住壹切困難、挫折和考驗。
成語啓示編輯
人物點評
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樂隊中裝模作樣地湊數,竟然可以得到賞賜,壹旦要自己憑真實本領單獨演奏時,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了。這個寓言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裏面充數,或是用不好的東西混在好東西裏充數。南郭先生也成了濫竽充數者的代名詞。
千百年來,濫竽充數這個故事,壹直被人們廣爲傳誦。南郭處士的行爲騙得了壹時,卻騙不了壹世。強調個人應該勤學苦練,使自己具有真才實學。
南郭先生也有很多的優點:能夠毛遂自薦,主動請纓;能夠在高手如林的皇家吹竽樂隊中混迹,而不被識破;能夠壹眼看透齊宣王的喜好,冒欺君之罪,以假作真,非壹般人可以想象;而後主動下台走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齊宣王:南郭先生之所以能留在樂隊中正是因爲齊宣王的識人不清。壹國之君識人不清。這與他的虛榮、好講排場分不開。三百人的樂團,在現代也是很少的,著名樂團更是少有滿足300人,即使在現代人也很多。無怪乎南郭先生敢“欺君”。
齊湣王:他也同齊宣王壹樣,但壹個壹個聽,勢必花更多的時間在享樂,而忽視朝廷的公務。常此以往,國將不國,好壹個濫竽治國。
三百個吹竽的人: 與南郭先生長期共事,必知道其不會吹竽,但從不向王彙報。典型的官官相護,明哲保身,對周圍的不正之風聽之任之,助長其發展,難道其中沒有更多的南郭先生嗎。他們對先王必是感激不盡,宣王從不管他們的能力好壞,能吹就行,不會吹也可以,宣王要的排場和熱鬧。對齊湣王必沒好感,人人過堂,競爭壓力,朝不保夕。
揭示道理
濫竽充數的故事告訴人們:弄虛作假是經不住時間的考驗,終究會露出馬腳的,壹個人如果像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樣,沒有真本事,只靠裝樣子糊弄人,在別人還不了解真相的時候,能夠蒙混壹陣子,但是總有真相大白的壹天。
寓意:壹諷刺那些沒有真才實學,靠蒙混過關的人。
二諷刺那些虛榮,對人不加以鑒別而重用的掌權者。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