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三招改善失智長者日夜顛倒作息

三招改善失智長者日夜顛倒作息

鐘錶故障了可以修理,但是人體的生理時鐘出了問題該怎麼辦呢?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人多多少少會遇到淺眠、睡不著等睡眠問題,其中,失智長者遭遇睡眠障礙的比例,比一般人更高。

比起服藥控制睡眠時間,利用非藥物治療方式調整作息是較好的方法,以下提供三招給大家參考。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TOP

1. 引導規律作息的養成,建立睡前的習慣動作

盡量在固定的時間引導長者起床、就寢、用餐,養成規律的生活模式,並留意不要在白天進行過久的睡眠。若長者日夜顛倒情形嚴重,建議可採漸進式方法,每一天將動作提早10至20分鐘,逐漸調整直到長者回到正常的作息。照顧者也可幫助長者建立「睡前儀式」,讓長輩執行該動作時,便知道睡覺時間到了。這樣的睡前習慣不用是複雜的動作,刷牙、聽一首歌、如廁等都是簡單易上手的好選擇。

2. 白天多活動、增加日照

長者如果白天睡眠時間過長,晚上就容易睡不著,因此可藉由增加白天的活動量、消耗體力,讓長者晚上較好入睡。行動能力尚可的長者,照顧者可嘗試將長者帶至日間照護中心或者社區活動中心,參與中心安排的各種活動,引導失智長者動腦並活動身體。若長者參與團體活動的意願不高,則可觀察長輩的喜好,安排其有興趣的活動,舉例來說,如果長者從前喜愛下廚,便引導他在廚房小試身手,不僅提高活動意願、找回自信,也增加活動量。此外,適量的日照有助於生理時鐘的正常運作,即使沒有帶長者外出曬太陽,也應注意家中採光,讓長者能夠規律地接收光照。

3. 營造長者熟悉的環境,晚上留盞燈,降低長輩不安感

許多失智長者受「黃昏症候群」的影響,日落時刻開始便躁動不安,至晚上仍難以平復,此時可以配合患者的喜好,將家中布置成他們習慣、感到舒服的環境,也可播放音樂、保持室內光亮,減少患者的不安。晚上睡覺時留盞小夜燈,則能避免長者半夜醒來時感到害怕,或者因視線不良而摔倒。

若幾經嘗試仍無法透過非藥物方式改善失智長者日夜顛倒的情形,則建議照顧者可以詳細記錄長輩的生活作息,找專業精神科醫師、護理人員分析患者的睡眠模式,並一起討論出更適合患者的作息調整辦法。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