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減緩失智 該怎麼哄他參加活動?

減緩失智 該怎麼哄他參加活動?

家中有親人罹患失智症,別覺得做甚麼都沒用了...
即使失智症無法治療,但甚麼都不做只會讓親人的病況持續退化。
多帶他們與人群接觸,對於改善延緩退化,是很重要的…

點此看完整文章: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TOP

非藥物療法 用活動改善症狀



要試圖降低精神行為症狀的出現,在於以非藥物療法活動,讓長者能專注在他喜歡的活動中,以活動吸引及培養他們的專注力,避免因欠缺短期記憶與現實導向,思緒跳躍到過去,以長者自行想像的內容,表現到現在的時空環境。如果照護者不知為何如此,也不認識長者生命史,欠缺照護技巧,長者很容易產生精神行為症狀。



至於非藥物療法活動是以個人化為主,可輔以團體方式進行。曾提及是以量身裁製方式,為長者打造出符合他特質的活動,但有時可搭配團體方式,以團體動力概念,讓長者有社會互動,激發參與的動機,透過他人行為、產生模仿學習的可能,持續練習表達與邏輯思考等機會。



但是否可完全以團體方式來進行非藥物療法活動?非藥物療法活動是以建立規律化生活方式,充實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不可能一週七天都有團體活動,也不可能期望長者的情緒或狀況能長期融入團體活動中。



個別化與團體活動 要交互運用



個別化的活動設計,是因為每位長者的疾病類型、病程、生命史、興趣、現存能力等都不完全一樣,如果資源足夠,能以個別化為主,團體活動為輔,達到非藥物療法的效益較高。如果受限於資源,也可兩者交互運用,完全以長者最大利益為考量來運用。



以我父親為例,白天去日間照顧中心,參加團體活動,一旦團體活動內容不適合他,或是他情緒不穩定時,我們會安排適合他的活動,或給他喜愛的點心,轉移他的情緒與注意力。



但對某些失智症長者,無論是個人化活動,或是出門參加團體活動,剛開始很困難,有時是因為長者心理產生恐懼,他們雖然罹患失智症,但他們並未全然失去智慧及人生經驗,尤其是輕度認知障礙到輕度失智症的階段,即使在中度失智症階段,還會有自己的主張與看法。



長者心理退縮、恐懼,是與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或記憶已大不如前有關。最消極或保守的方式,就是留在自己最熟悉的環境,什麼都不要做,他們認為這樣最安全,也不會讓外人看到他們的缺失或退化。



哄他參加活動 用撒嬌也行



失智症長者雖是病人,但更還是「人」,在照護時,我們不但要認識疾病,更要認識這位「人」,瞭解他們的人格特質,給予他們鼓勵與支持,維持他們的尊嚴。



常有些家屬會問我,「我們要爸媽參加活動,他們都不理會!」



我也曾面臨相同的困境,我父親還罵我,或說這是小孩子的玩意。他們還是沒忘記,他們是父母。我的做法是:回到過去,以小孩子撒嬌的方式,告訴他我要交作業、或我要學,我不會做,拜託他教我,開始給他戴高帽子,鼓勵他。我們必須有耐心,一步一步的去引導他們參與活動。



我們要瞭解,這一切努力,是為著讓失智症長者減緩退化、降低精神行為症狀,同時也可減少我們照護壓力,及增進家庭生活品質,一旦他們專注在活動時,我們可看到努力的成果。(完整內容請參考《別讓記憶說再見》)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