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龍族百科

龍族百科

守護者阿格忒斯(Agathos Daimon)               所屬文化:肺尼基                                 
        在希臘和羅馬神話中,阿格忒斯是壹個人或壹個家庭的守護者的名字。他扮演著壹個與守護天使非常相近的角色。               
        Daimon這個字在希臘語種意思為善神,在拉丁語中意思為守護者。               
        他被描述為壹條背生雙翼盤旋著的毒蛇,盡管壹些資料指出它是不可見的。據說他長著心型的嘴,在他守護的家庭中,人們往往會提供預留著的葡萄酒作為感謝。在更往後的壹些日子裏,守護者阿格忒斯,通常還有帶來幸運的阿咯斯·堤喀(幸運女神),小型的廟宇和房屋被建來奉獻給他們。               
        對於諾斯替教派而言,艾格沙狄蒙神(agathodaemon)或被拼為agathodaimon,是“基督的seven voweled serpent(六翼天使)”,守護者阿格忒斯被認為與赫耳墨斯是同壹人。               
        『註』諾斯替教派:相信神秘直覺說的早期基督教               
        
Agunua
所屬文化:所羅門群島
                                      
        Agunua(也叫做Hatuibwari),宇宙之蛇。他是級別最高的神明,所有其他神都只是他的壹個化身。是他創造了第壹個男性與第壹個女性。他同樣也是海洋之神。               
        此神明的形態為四眼,蜿蜒的蛇身,生雙翼,上半身為人形。
阿悉(Ahi)
所屬文化:印度
                                      
資料壹:               
        阿悉是印度傳說中宇宙之蛇的名字。阿悉在梵語中的意思是“毒蛇”。他還有壹個別名:Vritra『註:旱魔弗栗多』。但這個名字也可能被用來表明壹個完全獨立的身份,無論如何,傳說的背景環境是相同的。               
        阿悉被描述成如此巨大以至於能喝下整個地球的水。還有,當他喝飽的時候,他會把自己的身軀盤繞在山之頂端。因陀羅『註:主神,司雷雨』毫無征兆的把雷電霹靂打在阿悉的身上。經過壹場險惡的戰鬥,阿悉陣亡了,伴隨著他的死亡,地球上的水從他的身體裏釋放了出來。在更早的印度神話中,事實上阿悉是被陀利陀打敗的。『註:陀利陀. 阿婆提耶,空間之神』               
資料二:               
        弗栗多(梵文/天城文:वृत्र,Vritra/Vrtra),於早期吠陀神話中就已經登場的阿修羅神族的巨蛇那迦,弗栗多其名意為“掩蓋者”,  是旱災的神格化。經典吠陀中又被稱為“Ahi”(阿悉),即“蛇”之意,傳說它擁有三個頭,是提婆族因陀羅的大敵之壹。圍繞討伐弗栗多的故事隨著時間而產生了數個版本,亦見證了在三相神(梵天,毗濕奴及濕婆)信仰興起的同時因陀羅在印度教中地位的下降。               
吠陀時期版本               
        根據經典梨俱吠陀1.154~1.32的記載,因陀羅剛出生不久就對弗栗多進行討伐,目的是為了解放世上所有被弗栗多堵住的水源。因陀羅先從工匠神陀濕多那裏得到武器金剛杵,並向毗濕奴請求劃出壹個戰場。毗濕奴在宇宙中踏出了三大步,所經過的地方構成了他所需要的戰場。戰前因陀羅先飲下大量的蘇摩酒以增強力 量。他擊潰了弗栗多的九十九座堡壘。因陀羅在與弗栗多交戰的時候兩個下巴被擊碎,但接著因陀羅將它拋下山,弗栗多因撞到山下已經被粉碎的堡壘而死去。因陀羅因此得名“弗栗多罕”,即“殺死弗栗多者”。               
        現代印度地質學家嘗試以科學的角度對這個傳說進行解讀,B.P.Radhakrishna曾寫道:“於晚更新世時期,喜馬拉雅山脈的水源都是處於冰封狀態。直至氣候變暖,部分冰河開始破裂,裏面的大量冰塊滑落山下形成 洪水,山腳的沖積平原被洪水淹沒……平原的居民將此現象看作成因陀羅神破冰解水的豐功偉業並創作詩詞歌頌他,在他們的眼中,喜馬拉雅山脈冰河緩慢地融化下     流就有如蠕動的巨蛇(弗栗多)。” 並且梨俱吠陀6.61,第七句亦可以單獨地找到歌頌女神辯才天殺死弗栗多的詩句。如果Radhakrishna等地質學家對弗栗多傳說的解釋是正確的,那對辯才天的記載便可合理地理解成辯才天吸收了弗栗多的生命力(水)令自己“水源充沛”(辯才天Saraswati亦是印度聖河之名,盡管這條河在公元前2000~1700年因為地質變動而早已幹枯。)。               
往世書及摩訶婆羅多版本               
        有關弗栗多的神話後來變成另壹個版本,弗栗多被說是陀濕多為報復因陀羅殺害其子陀李司拉而創造的。弗栗多戰勝了因陀羅並將他吞下,眾神對弗栗多極其不滿,要求它吐出因陀羅。戰鬥依然在進行,因陀羅卻被迫逃走。毗濕奴與眾李習對他們進行調停,要求他們停下這場戰爭。毗濕奴要因陀羅發誓,他不可以用任何以金屬,木或石制物質襲擊弗栗多,不能用濕或幹的武器,甚至不允許在日間或晚上進攻。因陀羅用計回避這些規則,他用海浪的泡沫當作武器在黃昏時分殺死了弗栗多。               
        在另壹個版本中,弗栗多(人形)原是毗濕奴的信徒(Bhakta),具有僧侶的種性,但因為欠缺虔誠心和帶有侵略性而遭受殺害。這個時候的弗栗多是已經被醜惡化的阿修羅‎族之首。他拋棄自己的法典,對提婆族宣戰。他的力量讓因陀羅為首的眾提婆神不無畏懼,他們向毗濕奴求助,毗濕奴就解釋在正常的情況下弗栗多是無法被擊敗的,唯壹能有效對付他的武器是壹位聖人的骨頭制作的武器。當眾神找到毗濕奴指示的這位李習——達呵池——的時候,他欣然地答應為了善,而獻出自己全部的骨頭。提婆們收集起骨頭,因陀羅用這些骨頭做出武器金剛杵之後,再次與弗栗多交手,大戰360日後弗栗多終於被殺死。但不論是殺害了Trisiras或僧侶級弗栗多的版本,因陀羅都必須背負“弒僧侶”的罪名而遁世,那忽沙在同時就領受引召取代了因陀羅的席位。               
        印度神話中像這種需要在付合某種特定條件下才能被打敗的神話人物的情節,亦可在討伐拉瓦那(見經典羅摩衍那的敘述)及希蘭亞卡西普的故事中被找到。

阿劣曼(Ahriman、Angra Mainyu
所屬文化:波斯
                                      
        阿劣曼是壹個黑暗所化身的邪惡靈魂,他以壹條龍的形態來侵略天國。當他被密斯拉神——壹個光明之神打敗後,壹直居住於黑暗的王國中。

埃多-維多(Aido-Hwedo,虹蛇)所屬文化:非洲                                      
        傳說故事: 埃多-維多馱著瑪巫(註:瑪巫'麗莎,創世紀之神,也譯為馬武-利紮,唯壹壹位沒有性別的神明。)並幫助他創造世界。埃多-維多以自己為傳送帶運送瑪巫來往於宇宙,以此幫助瑪巫創造世間萬物以及整個地球。埃多-維多需要攝入大量的鐵來維持自己的力量,他的些糞便變成大地上的山脈。瑪巫意識到世界因此變得越來越重,除非有巨大的力量支撐,否則地球會沈入宇宙。所以瑪巫命令埃多-維多蜷在世界下並將世界托起(在其他的譯本中,埃多-維多是自願承擔這壹負擔的)。為了幫助托著世界的埃多-維多,讓它感覺更舒服壹些,瑪巫創造了海洋。然而,有時候海洋也不能令它舒服,每當埃多-維多因痛苦而移動自己的身體時,地震便發生了。              
為了維持足夠的力量(托起世界),埃多-維多需要進食大量的鐵,由海洋中的壹只紅猴專門為它提供。而它所接收到的通常不能滿足它的需求。當鐵被吃完時,埃多-維多就會吃自己的尾巴,這樣他就沒辦法再支撐世界,大地將翻到海裏去。(世界毀滅)               

象征意義:某種意義上來說,埃多-維多同時被視為世界的創造者和支撐世界的虹蛇。民間傳說中預言:在世界的盡頭,依然可以看到這條虛弱的大蛇,它的身體已經支離破碎而且已經不能繼續維持它自己的生命了。因此,埃多-維多也被視作永恒以及新生的象征,就像那條含尾蛇(Ouroboros)               
                       形態描述:,埃多-維是壹條極其巨大的虹蛇,巨大到可以支撐整個世界。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