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傅瑩揭美在南海與中國翻臉始末

傅瑩揭美在南海與中國翻臉始末

來源: 多維新聞/日期: 2016-05-11
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與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5月9日在美國《國家利益》發表關于南海問題的聯合署名文章,文章的題目爲《南海:我們是怎麽走到這一步的》(South China Sea: How We Got to This Stage)。該文梳理了南海局勢演進過程中發生的許許多多或大或小的事件,並揭示了美國在南海政策變化的始末。
文章稱,近年南海問題漸成爲關于中美關系的最重要話題,雙方在外交和輿論場不斷相互喊話,軍事上也出現緊張氣氛甚至摩擦。中美之間的競爭與對抗似乎正在通過南海問題展現出來,彼此都開始從戰略層面評估對方意圖。
回顧曆史不難發現,20世紀30年代以前,國際上對中國南沙群島的主權狀況沒有任何爭議,世界有不少地圖和百科全書標明南沙群島屬于中國。南沙爭議緣起于日本帝國主義擴張和戰後的秩序安排,發酵于冷戰。菲律賓、越南等國對南沙群島的侵占發端于20世紀50年代末,到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南海油氣資源的發現以及專屬經濟區制度的談判與出台,這類侵占行動進入到一個瘋狂的階段。
二戰後,美國實際上長期承認中國擁有南沙群島的主權。美國曾通過外交詢問、申請測量、通報航行飛越計劃等方式,顯示了其承認中國對南沙群島主權的立場,中國台灣當局還曾在南沙有關島礁上接待過美國軍事人員。對于菲律賓、越南等國在南沙奪島占礁的瘋狂舉動,美國長期未有明確態度,但曾多次向台灣當局咨詢過對這些島礁主權歸屬問題的意見。而同期,美國出版的地圖和書籍等,例如1961年版的《哥倫比亞利平科特世界地名辭典》、1963年版的《威爾德麥克各國百科全書》、1971年版的《世界各國區劃百科全書》,也均確認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

美國冷戰時期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困境是,雖然基于道義和國際法理應承認中國對這些島礁的主權,但另一方面由于反共和推進亞太戰略的考慮,美國又不情願讓中國大陸占有這些島礁,更不願因此損害與菲律賓等盟友的關系。
傅瑩還稱,南海形勢是從2009年、特別是從2012年後開始緊張起來的。在2009年以前,雖然各種摩擦不斷,但南海局勢總體上是可控的,局勢複雜化的轉折大約發生在2009年,這與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關于提交200海裏外大陸架界限信息的期限(2009年5月13日)有一定關系,而美國亞太戰略的調整則是一個更大的刺激因素。
中美在南海的軍事摩擦變得更加頻繁,僅2009年,美國軍艦與中國船只在偵察與反偵察過程中,至少發生了5起對峙摩擦事件。其中,最著名的當數“無暇號”事件。進入2010年,美國對南海的政策加快轉變,表現出“選邊站”的傾向。
在中國許多人看來,美國是當前南海局勢緊張的最大推手。首先,美國在加快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時,愈來愈將中國視爲在亞太的主要針對目標。此外,美軍抓住一切機會炒作中國“反介入與區域拒止”威脅,積極完善爲中國量身打造的“空海一體戰”等作戰概念。這些舉動無疑都增加了包括南海在內的亞太局勢的複雜化與緊張程度。中國許多學者開始關注,美國是否在爲其亞太戰略調整預設威脅甚至危機,然後導致“預言的自我實現”?
近兩年來,美國更是走向前台,公開的選邊站,直接對中國施壓恐嚇。“成本強加”戰略開始成爲美國政策選項,即動用政治、外交、輿論、軍事等各類手段,增加中國南海行動的成本,迫使中國後退,以期在不發生武裝沖突的情況下制止中國的所謂南海擴張。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