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宝宝选鞋的学问

宝宝选鞋的学问

刚出生的婴儿的足部骨骼和肌肉都和成人有很大不同,在未来的十几年里(直到青少年中后期),一双小脚才逐步发育成成人的样子。宝宝的小脚对她是如此的重要,宝宝会用她的小脚来站立、走路和奔跑,以及做很多有趣的活动。在最初的学习走路的重要阶段,选择适合的鞋子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行走与成长。
    爬行期的宝宝不需要鞋!
    在最初的那几个月里,不被鞋子限制对宝宝的小脚发育最好。小婴儿通过蹬踢来锻炼腿部肌肉,因此让ta的腿部和足部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至关重要,只要气温适宜,不要将宝宝的下肢牢牢的裹住,无论是被子还是任何鞋袜,都应该完全柔软、轻便和适宜的宽松。如果需要保暖,穿袜子就足够了,但是不能太紧,太紧的袜子也可能会限制宝宝足部的发育哦。
    学步期宝宝最好的鞋子是:不!穿!鞋!
宝宝开始尝试站立和走路,这个阶段应多鼓励宝宝在室内赤足,让足部直接接触地面,感知不同的材质,增加足底抓地感,锻炼腿足部的小型肌肉群,培养平衡能力。为了保暖及避免足部受伤,在室内也可以穿袜子,或者鞋底特薄及软身的鞋子(以不影响脚部的触感为佳,还是不穿最好)。而在室外,地面环境复杂,建议穿轻便、有保护的底子较软的鞋。学步鞋的内底最好是平直的,脚掌部位需要够宽,够高,让脚趾有足够空间。鞋子头千万不要压迫到脚趾,脚跟部位要紧密包裹住小脚。不要穿松搭搭的鞋子。这个阶段宝宝脚丫底部仍然有软软的肉垫,看起来像扁平足,不用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通常在4岁之后足弓会逐渐发育形成。
大多数宝宝在9到18月之间开始学会走路,但每个宝宝的发育进程不同,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做过多的比较,别心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因此,类似于学步鞋、学步车等工具完全没有必要,过早的人为干预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育进程。初学走路的宝宝可能会有些“外八字”,这是正常的。如果宝宝在已经能走得很好了,突然开始跛脚、摇晃或拒绝走路,那家长应该就医咨询:有问题尽早解决,没有问题也好放心。
    儿童期
3岁后,儿童脚上脂肪逐渐消退,脚掌纹增多,走路稳定性提升,足跟骨开始骨化,足弓形成,逐渐由假性扁平足向正常足靠近。此阶段儿童活动量增大,在室外活动的时间增长,应该选择保护性较强、鞋底鞋头及后帮有一定硬度及鞋底鞋垫有弹性的鞋子。总的来讲,童鞋购买有以下一些原则:正确的测量:脚长、脚宽、脚围、放余量。 不合脚的鞋子可能造成脚趾的问题,脚趾甲崁甲,锤状趾,长茧,姆趾黏液囊肿大等。鞋子应该把脚跟包裹地紧密而舒适,以防止走路时脚在鞋子里往前移动。脚趾在鞋腔内应有一定的活动余地,鞋的前尖距最长的脚趾有一段空隙,叫做放余量(测量时需要站立):在足尖与鞋头之间应该有一指宽的距离(大约1.3cm)。除了鞋子前端需要约1.3厘米的空隙,鞋宽也应该比脚的宽度多出大约1厘米(左右各5毫米的样子)。注意:根据不同的鞋款增减放余量,比如浅口低帮鞋,余量稍小,太大容易走路掉鞋子,高帮和比较厚实的鞋子:余量稍大,方便穿脱。
对幼儿来说,舒适合脚的运动鞋是不错的选择。当孩子上学了,逐渐长大了,可以选择的款式越来越多,运动鞋,凉鞋,靴子,板鞋等等,但是舒适和合脚仍然非常重要。如果都是合脚和舒适的情况下,给大一点的孩子一些选择的自由,记得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哦。
定期重新测量。孩子的脚长得很快,他们可能每3、4个月就需要换新鞋子。16个月前,可能每四个月就会长半码;16-24月龄,大约每半年长一码;24-36个月的幼儿大约每8个月长一码;3岁以上每8-12个月长一码(天啦,感到一阵钱包痛……)孩子可能不会主动抱怨鞋子不合适了,因此,你要主动检测孩子的鞋子是否还合脚,每隔2、3个月就要给孩子重新测量一下脚的尺寸,并检查一下孩子的鞋子是否还合脚,如果不合适了,要及时给孩子换新鞋。一定买合适的尺码,不要为了能让宝宝穿久点而选择过大的尺码。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