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中藥材介紹】白朮

【中藥材介紹】白朮

補氣類中藥---白朮



一、產地


分佈於華南等地。主產地為浙江、江西和湖南。浙江省以嵊縣為主,江西省以修水為主,湖南省以平江為主。

白朮是紹興市著名的特產中藥材。主產於新昌、嵊縣。白朮,又名浙朮,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素有「北參南朮」之稱。我國白朮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宋朝據《剡錄》記載:「剡山有朮,種朮者甚多」。明《本草綱目》述:「白朮,槍薊也,吳越有之,人都可取根栽蒔。」明《萬曆新昌縣誌》栽:「白朮出彩煙山,即本草所謂越州朮也,今山親背遁山亦出。」

修水生產白朮歷史悠久。明萬曆年間,湖北蘄春藥物學家李時珍,曾沿通山、崇陽、修水考察,在修水發現野生白朮,在後來著《本草綱目》中,即記有幕阜山產有優質白朮。

修水的白朮產地又以縣西的大橋、餘增、黃龍、上杉等鄉鎮為主。外地和外商採購白朮者,必先明確產地,若是江西修水、浙江嵊縣、湖南平江所產,則視為"信得過產品"而可大量採購。

 


二、原性狀 


本品為菊科蒼朮屬植物白朮(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之乾燥根莖,別名:於朮、山薑、冬朮、夏朮、雲朮、台白朮、蛙朮、雞眼朮、平朮、瓶朮、藥子。為多年生草植物,莖直立,基部木質化,高60-80釐米,上部有較多分枝,根莖肥大,是藥用部分,它的根莖一般為不規則的肉質團塊,以「田雞形」為佳,長3-13釐米,直徑1.5-7釐米,表面棕褐色,有瘤狀突起及斷續的縱皺和溝紋,質堅實,斷面黃白色或淡棕色,有一輪點狀油室。氣清香,味甘苦。

下部兩側膨大稱「雲頭」。向上漸細,有一段地上莖,稱「白朮腿」。瘤狀突起頂端,有莖基痕或芽痕,鬚根痕較明顯。外表黃灰色(生曬朮)或暗棕色(烘朮),有淺波紋及皮孔。質堅硬,不易折,斷面不平坦。烘朮斷面黃白色,角質,中央有裂隙。生曬朮木部淡黃至黃色,有油點。氣香,味甜微辛,帶黏液。生品長於燥濕、利水,炒製長於補脾,蒸製長於補脾益氣。

商品規格-杭朮,淅西臨安所產,品質特優,形似如意,體重結實,皮紅肉白。飛子朮,淅江南龍泉栽培,根莖留存細長苗莖,稱「金線吊葫蘆」或「金錢朮」。冬朮,冬天曬乾而成,性柔軟,斷面紅葉而油潤,又名「生曬朮」。帶葉朮,質結實,心色白,外皮莒黃,整個圓形,大如拳,留莖以葉扎之,稱「大帶葉朮」,小個圓粒,留長莖以葉紮成一把,稱「小帶葉朮」。

出產在浙江附近的於潛的白朮是比較好的,所以寫處方的時候,又會寫成「於朮」,出產在於潛的這就稱之為「於朮」。另外出產在仙居以及江西這個地方的白朮更好,它的功能比前面講的白朮的功能更好,那麼它的當然價錢也特別的貴,所以功倍白朮而價貴,還有天生的白朮都比較少,因此它的價錢就更是昂貴。

白朮的鑑別:

1.官能檢查-以身乾,個大,外皮細,表面灰黃色,斷面黃白色,平坦,有雲頭,質堅實,無硬筋,無空心為佳。

2.組織鑑別-根莖橫切面鏡檢,木栓層為數列扁平木栓細胞,栓皮層一~五列薄膜栓皮細胞構成,有赤褐色內含物及一~二列石細胞環,幼根莖中有皮孔組織。皮部有頹廢篩部,含長橢圓形破生油室,內有紅棕色油滴,存在於形成層內外側,形成層明顯。中心栓由放射柔組織、木部(不發達)及木部柔細胞(發達)構成。木部纖維發達,二百~三百個成束為本品特徵。導管階紋、網紋,有緣孔紋導管及纖維狀假導管成放射狀排列。髓部柔細胞含菊糖球晶及草酸鈣針晶,不含澱粉粒。

3.粉末鑑別-本品粉末灰黃色,不含澱粉粒但含菊糖。石細胞類圓或類長方形,逕55微米,壁厚、木化、層紋隱約可見。木纖維長稜狀,逕25微米,長200微米。導管緣孔紋或網紋,管胞兩端狹尖,有緣孔紋。草酸鈣針晶充塞薄壁細胞中,長30微米,尚有木栓細胞、油室碎片及黃色揮發油滴。

4.化學鑑別-取本品粉末0.5g,加醇5ml,於水鍋上加溫2分鐘後過濾。取濾液2ml,加香莢蘭醛-鹽酸試液0.5ml,迅即振搖混合,溶液呈紅色~紅紫,其顏色具有持續性。



白朮炮製的方法


炮製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說用糯米泔來浸過,或者用土來炒過,或者說用人奶或者是用蜜水來炒過或來浸過都有不一樣的作用。

(1).用糯米泔來浸的話,因為糯米它是屬於穀類的,所以白朮就借用糯米泔的這個谷氣,能夠用來更和脾胃,白朮要和脾就用糯米泔浸過,用這個谷氣來使得白朮的作用更能和脾溫脾補脾。

(2).利用陳壁土來炒過,壁土就是糊在牆壁上的土,以前的房子用竹條子或竹片子來做成網狀做在牆壁上,搭好了網子以後,用黏土再和一點稻草桿子去塗在牆上,經過時間久了,牆壁上的土因為日曬、風吹、雨打,以致於那個土的黏性也不太好了,這種土就稱之為陳壁土,就是時間放得久的壁土。拿這個陳壁土來炒過白朮,就是陳壁土炒白朮。這個白朮可以助脾胃的能力,也就是說使得脾的能力增強。

(3).用蜜水炒過白朮,或者是用人奶來浸過白朮,白朮燥性就被去除了,也就是用人奶或者是蜜水能夠潤白朮的燥性,而把白朮的燥性去掉,使白朮就不那麼燥而能夠有它的特殊的作用出來。









三、化學成分

白朮根莖含揮發油,油中主要含蒼朮酮(即蒼朮醚)、蒼朮醇、白朮內酯A、B、3-β-乙醯氧基蒼朮酮、3-β-羥基蒼朮酮、倍半,以及蒼朮內酯、羥基蒼朮內酯等。此外,白朮還含有維生素A等物質,以及豐富的銅、鋅、錳等微量元素。

四、性味歸經

味甘、苦,性溫微香、無毒。入脾、胃二經。白朮的性味是苦甘溫,苦就能夠燥濕,就能夠使得濕氣被燥,被它的燥性趕走,這是苦的作用;它有甘味兒,甘就是甜的意思。它又苦又甘,這個甘味能夠和中,就是補脾胃,能夠和中補脾胃,溫就能夠和中氣,中氣也是脾胃,就是苦甘溫,苦能燥濕,甘溫能和中補脾。

五、藥理作用

有補肺益氣、健脾燥濕、化濕利水、止汗、安胎、健胃鎮靜、滋補、脾虛水腫的功能。也用於氣虛倦怠乏力、神倦肢冷、氣短、脾虛食少、便溏洩瀉、消化不良、食少脹滿、痰飲水腫、表虛自汗、胸腹脹滿、帶下、胎動不安、風濕痺痛、胃機衰退、結腸炎、肢體浮腫、腎性水腫、脾虛自汗、關節風濕病等。

1.古代研究

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脹滿洩瀉,胸膈煩悶,痰飲水腫,慢性胃腸炎,不思飲,倦怠少氣,虛脹洩瀉,浮腫,胃內停水,黃疸濕痺,身體疼痛,小便不利,自汗,小便不利,胎氣不安。

益氣健脾,燥濕止瀉,固表止汗。補脾燥濕,滋養益氣,健胃整腸,止汗除熱,利尿止瀉。

《神農本草經》謂「主風寒濕痺」。

《本草言》:「白朮,乃扶植脾胃,散濕除痺,消食除痞之要藥也。脾虛不健,朮能補之,胃虛不納,朮能助之」。

2.近代研究

強壯和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利尿,能促進電解質(特別是鈉)的排出、降血糖、鎮靜及保肝、抗菌、抗血凝

(1).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在體外白朮能增強白細胞吞噬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功能,給小白鼠灌服白朮液能增強小白鼠網狀內皮系統、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2).對腎上腺皮脂功能影響:白朮能使幼年小鼠胸腺萎縮,使大白鼠腎上腺中維生素C含量下降。五味異功散亦有同樣作用並顯示出抗炎作用(見黨參)。故可能有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作用。

(3).對細胞及體液免疫的影響:參朮苓湯對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均有促進作用(見黨參)。

(4).對腫瘤的影響:白朮揮發油對小白鼠肉瘤180、艾氏腹水癌及淋巴肉腹水型均有抑製作用,對用組織培養人的食管癌細胞株有抑製作用,對體外的艾氏腹水癌細胞亦有抑殺作用。白朮揮發油尚能增強癌細胞的抗原性及機體的特異性主動免疫,如用之處理艾氏腹水癌細胞製成的瘤疫苗免疫小鼠2~4次,可使30~90%的鼠耐受2x106個癌細胞的攻擊而存活下來,對照組則全部死亡;用之治療艾氏腹水癌小鼠,對其中獲得長期存活者,再接種致死量的艾氏腹水癌細胞,顯示免疫保護作用。

(5).護肝作用等:白朮對小白鼠因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可減少肝細胞變性壞死,促進肝細胞的增生,使升高的谷丙轉氨脢下降,防止肝糖原的減少,促進脫氧核糖核酸的恢復,給小白鼠灌服,能增加體重,增強體力。

六、臨床應用

1.用白朮蒸餾液靜脈注射治療晚期食道癌17例,顯效2例,有效8例。

2.慢性過敏性結腸炎,可配用陳皮、白芍、防風、甘草等。慢性腸炎、慢性痢疾呈現脾虛者,可用補中益氣湯之類。

3.用於風濕病,偏熱者配防己、桑枝、甘草等,偏寒者可用《金匱要略》白朮附子湯(白朮、附子、甘草、生薑、大棗)等,對「風寒濕痺」更宜。

4.常用於腎性水腫。

5.白朮是著名的傳統抗老強身藥物之一,歷代方書及醫案中記載頗多。《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中收載了23個長壽、補益方劑,白朮在方中出現頻率為69%,在六十四種藥物中居第二位。

6.白朮的藥理作用主要影響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外,還有增強免疫、抗老、抗癌、抗氧化、抗凝血、降脂、降血糖、抑菌、利尿等作用。

7.白朮能雙向調解腸道蠕動功能,此與自律神經系統有關。

8.白朮的主要成分蒼朮酮有保肝利膽作用。

9.白朮丙酮提取物可明顯少胃液量,提高胃酸鹼度,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保護胃黏膜,對壓力性胃潰瘍有顯著抑製作用。

10.白朮有血管擴張作用;對心臟則有抑製作用,劑量過大可導致停搏。

11.白朮能使白血球減少症者,提升白血球。

12.白朮能促進細胞免疫。

13.對正常機體的抗體生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14.對類固醇導致的免疫抑制之胸腺及脾臟萎縮,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15.白朮的抗癌作用,除了免疫增強以外,可能和其直接殺傷癌細胞的作用有關。

16.白朮煎劑口服,可使健康人凝血元時間和凝血時間顯著延長。

七、用量用法

內服:煎湯,常用量5-15克。科學中藥:0.5~2.0公克/日。可依病症與體質酌量增減使用量。



八、禁忌



白朮帶有燥性,故凡陰虛內熱、津液不足,及高熱煩渴、尿黃便結、溼熱下痢、肺熱咳嗽等症,均不宜應用。

九、有關白朮的認識

中醫處方紙上面,寫的藥方子經常是一副藥方,而且方子上面每一個藥有一些很特殊的字眼。例如當歸上面會寫個「西」字,或寫個「秦」字。西和秦是產地簡稱,表示這個當歸是出產於「西」,或者出產於「秦」。中醫用藥很注重出產地,也很注重這個藥物它如何炮製的,或者是它出產的形狀是甚麼樣子。

當我們看中醫的時候,中醫師的處方紙上面有的時候會在這個藥物上頭寫一個產地的名字或者炮製的方法,實際上這也就是說這個醫生對於藥物的特性非常的清楚。在用藥時,又要注意用養朮好呢?還是用天生的朮好呢?不同的病情,就用不同的白朮,而且還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炮製,以達到比較好的藥效。四君子湯裡有白朮,在補中益氣湯裡也有白朮,這兩個原則上都是補氣的藥物。白朮本來就是助脾氣能夠補脾氣的藥,所以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都能夠補中氣。可是它們又不大一樣,因為四君子湯是補氣的最重要的藥物,因此一般來說,這種補脾就是補中氣的或者補氣的這一個四君子湯,那麼這裡的白朮就應該要用土炒或者用陳壁土炒。而補中益氣湯裡頭的白朮是要完全以提中氣來用的,所以它應該是以和中為主,因此該用何炮製白朮,就要問中醫師了。

十、方列

1.香砂六君子湯—水煎服

藥材:人參 1錢、白朮 2錢、茯苓 2錢、甘草 1錢、生薑 2錢、半夏 1錢、陳皮 8分、砂仁 8分、木香 7分。

主治:氣虛痰飲,嘔吐痞悶,脾胃不和,變生諸證者。

功效:治腸胃虛寒,胸脘痞滿,嘔吐清水,及久瀉腹脹等症,

適用:面色萎白,言語輕微乏力,脘腹脹滿或疼痛,食慾不振,噯氣,或洩 瀉。應用於食慾不振,慢性胃炎,胃潰瘍,神經性胃腸症,弛緩性腹瀉。

2.四君子湯

藥材:黨參 4錢、白朮 4錢、茯苓 4錢、甘草 2錢,加薑棗,水煎服。

主治:面色痿白,言語輕微,四肢無力,脈來虛弱者,若內傷虛熱,或飲食難化作酸,須加炮薑。

增減方:加木香、藿香、葛根為七味白朮散,加陳皮為五味異功散,加陳皮、半夏為六君子湯,加藿香、砂仁為香砂六君子湯。

3.參苓白朮散(1)

藥材:黨參 4錢、苓白 4錢、白朮 4錢、炒扁豆 4錢、炙甘草 2錢、山藥 4錢、蓮子肉 3錢、薏苡仁 3錢,桔梗 2錢,砂仁 1.5錢、陳皮 1.5錢。

用法:上藥為細末。每服二錢(6g),棗湯調下。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

功用: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主治:脾虛濕盛証。飲食不化,胸脘痞悶,腸鳴洩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

方解:本方是在四君子湯基礎上加山藥、蓮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兩方均有益氣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湯以補氣為主,為治脾胃氣虛的基礎方;參苓白朮散兼有滲濕行氣作用,並有保肺之效,是治療脾虛濕盛証及體現「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劑。《古今醫鑒》所載參苓白朮散,較本方多陳皮一味,適用於脾胃氣虛兼有濕阻氣滯者。

運用:

(1).辨証要點—本方藥性平和,溫而不燥,是治療脾虛濕盛洩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洩瀉,舌苔白膩,脈虛緩為辨証要點。

(2).加減變化—若兼裏寒而腹痛者,加乾薑、肉桂以溫中祛寒止痛。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慢性胃腸炎、貧血、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以及婦女帶下病等屬脾虛濕盛者。

4.蔘苓白朮散(2) —小兒顧脾胃及促進食慾的良方

蔘苓白朮散是補益之劑,是專門補益脾胃的方劑。能治療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吐或瀉。因為脾屬土,脾土受傷則失其健運之職,故飲食不消。兼寒則嘔、兼濕則瀉也。飲食既少,眾臟無以秉氣、則虛羸日甚,諸病叢生矣。

處方:人蔘3.0g、山藥1.5g、桔梗2.0g、扁豆4.0g、蓮肉4.0g、甘草1.5g、白朮3.0g、薏苡仁5.0g、茯苓3.0g、砂仁2.0g。

製法:以上研末。

服法:每服三錢、棗湯或米飲調服。

臨床上的應用:蔘苓白朮散是宋朝太平惠民和劑局的方子,用來治療胃腸虛弱而食慾不振,貧血、容易疲勞、和發冷,且又易引起洩瀉(水樣性下痢)等證。其脈和腹部都很軟弱,食物入胃則隨起下痢,一日數次、痢呈水狀,而又時起腹痛、腸鳴、或氣體留滯。本方適用於慢性腸胃炎、慢性下痢證、腸結核、胃下垂、大病後食慾不振、白帶、崩漏。

注意事項:


大病後極度疲勞、食慾欠佳者,亦可使用。若是服用苦寒藥而引起下痢,並且食慾不振食,最好是停止服用原來的藥,趕快改服本方,以補其脾胃、以止其洩瀉。

5.七味白朮散─源自《小兒藥証直訣》

藥材:人參 2.5錢(6g)、茯苓 5錢(12g)、炒白朮 5錢(12g) 、甘草 1錢(3g)、藿香葉 5錢(12g)、木香 2錢(6g)、葛根 5錢(15g)。(括弧內為小兒用量。)

製法: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煎服。(括弧內為小兒用量。)

功用:健脾益氣,和胃生津。

主治:脾胃虛弱,津虛內熱証。嘔吐洩瀉,肌熱煩渴。

6.八珍湯─四君子湯加四物湯

藥材:黨參 3錢、當歸 3錢、白朮 4錢、白芍 4錢、茯苓 4錢、熟地 4錢、川芎 2錢、炙甘草 1.5錢。

功效:補氣補血、活血調經

作法:用八碗水煲,供三至四人飲用

7.消脂修身茶

材料:山渣 3錢、乾荷葉 2錢、雲苓 3錢、白朮 3錢、牛膝 3錢 、大黃 1.5錢、豬苓 4錢、澤瀉 3錢。

功用:清血脂,活血排毒,常服能防止冠心病

作法:配蜜棗及用十碗水煲,供二至四人飲用

8.健脾消疹湯

藥材︰白朮5錢、茯苓3錢、蒼朮3錢、土茯苓3錢。

主治︰手足汗泡疹、濕疹、香港腳、腹痛、腹瀉、食慾不振。

功效︰白朮增強脾胃功能;茯苓、蒼朮加強體內水濕的代謝;土茯苓

清熱消炎,全方能健脾除濕清熱。

作法︰將上述中藥材加入600cc的水,煮15-20分鐘,取藥汁溫服,每星期服用2-3次。

9.五苓散─源自傷寒論

藥材:茯苓 3錢、豬苓 3錢、白朮 3錢、澤瀉 3錢、桂枝 2錢。

主治:治水府有熱、小便不利、微熱消渴,或諸溼腹痛、水飲水腫,或中暑煩渴、身熱頭痛、膀恍積熱、便秘而渴。

功能: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用法:不拘時溫服或冷服。

臨床應用:本方為消水腫之劑,舉凡水濕內停所致水腫身重、小便不利,皆可使用,臨床上用於感冒有微熱、口渴、眩暈、小便不利等,對於急慢性腎炎、肝炎、膀恍炎、急性腸胃炎、水瀉、水腫或腹部手術後排尿困難均有效。

藥理作用:

(1).利尿作用:豬苓、茯苓、白朮、澤瀉均有利尿作用。豬苓有抑制腎小管重吸收作用,可促進鉀、鈉、氯的排出。桂枝可改善血液循環,尤其是腎臟血液循環,而加強利尿作用。

(2).抗菌作用:桂枝對流行性感冒病毒、肺炎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等有抑菌作用;豬苓醇提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有抑製作用;澤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結核桿菌有抑菌作用。

(3).白朮、澤瀉尚有降血糖作用。桂枝、澤瀉對腸胃平滑肌有解痙作用。

10.五苓散─尿少口渴

藥材:茯苓3錢、白朮2錢、桂枝2錢、澤瀉2錢、豬苓2錢。

主治:化氣利水,健脾。

功能: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11.半夏白朮天麻湯(1)—脾胃論

藥材:半夏1.1g、白朮0.8g、天麻0.3g、人參0.3g、蒼朮0.3g、黃耆0.3g、澤瀉0.3g、橘皮0.3g、白茯苓0.3g、茯神0.8g、大麥芽1.1g、乾薑0.2g、黃柏0.1g。(科學中藥量)

主治:脾胃內傷,眼黑頭眩,頭痛如裂,身重如山,噁心煩悶,四肢厥冷。謂之足太陰痰飲頭痛。

功能:除痰益氣,袪濕化滯。

應用:慢性胃腸虛弱,消化機能失常,食後身體疲倦而昏昏欲睡。常習性頭痛,眩暈,胃腸虛弱者患高血壓而頭痛眩暈者。

用法:食前溫服,頭痛時食後溫服。

12.半夏白朮天麻湯(2)—祛痰

根據《脾胃論》所述,半夏白朮天麻湯為祛痰劑,應用於慢性腸胃虛弱、消化機能失常、飯後身體疲倦而有昏昏欲睡症狀、習慣性頭痛、眩暈的患者。

半夏白朮天麻湯有除痰益氣,祛濕化滯的功效,可治脾胃內傷、頭痛、噁心、四肢冰冷等症狀。

藥材:半夏 5g、麥芽 5g、陳皮4公克,黃柏 1g、乾薑0.5公克,天麻 1.5g、蒼朮 1.5g、茯苓 1.5g、黃耆 1.5g、澤瀉 1.5g、人參1.5g,白朮3g。

用法:每日飯前溫服,頭痛時採飯後溫服,一日飲片量29.5公克為安全劑量。

各症狀之用法:風寒頭痛者,可在劑方中加入防風、羌活一同飲用;氣虛頭痛者,可在劑方中多加入黃耆、白朮一同飲用;血虛頭痛者,可在劑方中加入當歸、川芎一同飲用。

13.十味香薷飲

藥材:香薷 2錢、人參 2錢、陳皮 1.5錢、白朮 3錢、茯苓 3錢、白扁豆 1.5錢、黃蓍 2錢、木瓜 3錢、厚樸 2錢、甘草 1錢。

主治:治傷寒、神昏體倦、頭重吐痢。

功能:袪暑解表,健脾化濕。

用法:飯後冷服

臨床應用:

(1).適用於虛人之夏月感冒、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夏月胃腸機能減退。

(2).本方為虛弱體質、夏月感冒而設,凡見元氣虛、神昏頭重、體倦、嘔吐下痢,均可用本方消暑氣、和脾胃。

現代藥理:

(1).解熱作用:香薷、扁豆能發汗解熱。茯苓、白朮、香薷能利尿散熱。

(2).調節腸胃機能:陳皮、厚樸能促進胃腸道蠕動,消除腸積氣,使大便通暢,能促進消化腺分泌,幫助消化。

(3).增強免疫功能:人參、白朮、黃蓍能增加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白朮能增加IgG細胞免疫功能。黃蓍能促進干擾素分泌。

(4).強壯作用:本方能促進機體代謝作用,改善營養狀況,增加抗耐缺氧功能。

14.白朮散

藥材:白朮 2兩、防風 5兩、牡蠣煆 6錢。

主治:治虛風多汗,食則汗出如洗,少氣痿弱,不治必為消渴證。

用法:右藥為末。每服一錢,溫水調下,不拘時。如惡風,倍白朮。如多汗而腫,倍牡蠣。

15.慣性流產─妊娠疾病的

藥方I:菟絲子240克、川斷150克、黨參120克、阿膠120克、白朮90克、鹿角霜90克、巴戟90克、當歸頭60克、舂砂仁15克、大棗50個、杜仲120克、枸、杞子90克。

用法:研細末,煉蜜為丸,每次服6-10克,日服3次。

適用於:先兆流產和習慣流產有先兆者。

藥方II:炒白朮120克,黨參、雲苓、熟地各60克,桑寄生、杜仲(鹽炒)各45克,黃芩、砂仁各30克,歸身90克,大棗肉180克

用法:研為細末,棗肉煮爛搗成泥,和藥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40丸,病重者加倍,每日早晚服。亦可按比例減量作湯劑水煎服。

適用於:滑胎,或胎動不安。

藥方III:白朮,當歸身、貢桂、砂仁、黨參、川芎、杭芍、炙甘草各6克

用法:有孕時吃,每月2劑,直到生產為止。

適用於:婦人有孕,每逢6-7月小產。

藥方IV:生地、旱蓮草各30克,白芍20克,阿膠(烊化),山藥,枸杞各15克,太子參12克,黃芩、白朮、荷葉蒂、桑寄生各10克,甘草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適用於:肝腎陰虛,血熱內擾所致流產。

16.補脾湯

藥材:人參 1錢、白朮 1錢。白芍(藥酒炒) 8分、白茯苓 8分。川芎 6分、陳皮 6分。炙甘草 4分、黃耆(蜜炙) 4分、當歸 4分。

用法:上藥每服二、三錢,和薑,水煎。

主治:小兒久病,面黃肌瘦,咬牙目劄,頭髮稀少,誤藥所致。

17.觀音散

主治:內傷嘔逆吐瀉,不進飲食,漸至羸瘦。

藥材:人參 1兩、神炒 1錢、茯苓 1錢、炙甘草 1錢、綿黃耆 1錢、白朮炒 1錢、白扁豆炒 1錢、木香 1錢,石蓮肉去心 1.5錢。

用法:上藥為末。每服一二錢,入藿香三葉,薑,棗,水煎服。

18.錢氏七味白朮散—亦名人參白朮散。

藥材:人參 1錢、白朮 1錢、白茯苓 1錢、炙甘草 1錢、藿香 1錢、木香 1錢。乾葛 2錢。

用法:上藥為末。每服三錢,水煎溫服。如飲水多,多服之為妙。

主治:虛熱而渴。

說明:此方治小兒虛熱而渴,如無氣滯吐瀉等證,則當減去木香,藿香,以避燥而耗氣。

19.調元散

藥材:人參 1錢、白朮 1錢、陳皮 1錢、厚樸製 1錢、香附 1錢、炙甘草 5分、藿香 5分。

用法:上藥每服一二錢,和薑、棗煎服。

主治:小兒變蒸,脾弱不乳,吐乳多啼。

20.天麻定喘飲

藥材:天麻、防風、羌活、白朮、甘草炒、人參、桔梗、川芎、半夏,各藥等分。右每服二三錢,水煎服。

主治:喘嗽驚風。

21.朱君散

主治:吐瀉後而為驚為瀉及糞青者。

藥材: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鉤籐鉤、硃砂等各一錢。麝香 半分。燈心 一團。

用法:上藥為末。每服一錢,白湯調下。

22.二順散

主治:中暑霍亂吐瀉,煩悶燥渴,小便赤澀,便血肚疼。

藥材:白朮,炙甘草,茯苓,豬苓,澤瀉,乾薑炒,肉桂,杏仁去皮尖炒,各等分。

用法:上藥為末。每服五七分,不拘時水調下,或用水煎服。

23.《各種症狀的白朮治療法》─源自中藥大辭典

(1).治虛弱枯瘦,食而不化:於朮(酒浸,九蒸九曬)一斤,葂絲子(酒煮吐絲,曬乾)一斤。共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錢。<綱目拾遺>

(2).治脾虛脹滿:白朮二兩,橘皮四兩。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木香湯送下三十九丸。(<全生指迷方>寬中丸)

(3).治痞,消食強胃:枳實(麩炒黃色)一兩,白朮二兩。上為極細末,荷葉裏燒飯為丸,如綠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不拘時候,量所傷多少,加減服之。(蘭室秘藏>枳朮丸)

(4).服食滋補,止久洩痢:上好白朮十兩,切片,入瓦鍋內,水淹過二寸,文武火煎至一半,傾汁入器內,以渣再煎,如此三次,乃取前後汁同熬成膏,入器中一夜,傾去上面清水,收之。每服二、三匙,蜜湯調下。(<千金良方>白朮膏)

(5).治脾虛洩瀉:白朮一兩,芍葯半兩(冬月不用芍葯,加肉豆蒄,洩者炒)。上為末,粥丸。(<丹溪心法>白朮丸)

(6).治小兒久患洩瀉,脾虛不進飲食,或食訖仍前瀉下,米榖不化:白朮一分(米泔浸一時,切,焙乾),半夏一錢半(浸洗七次),丁香半錢(炒)。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糊丸,黍米大。每半歲兒三丸,三五歲兒五、七丸,淡生薑湯下,早晚各一。(<小兒衛生總衛論方>溫白丸)

(7).治濕瀉暑瀉:白朮、東前子等分,炒為末,白湯下二、三錢。(<簡便單方>)

(8).治腸風痔漏、脫肛瀉血、面色萎黃,積年久不瘥:白朮一斤(糯米泔浸三日,細研銼,炒焦為末),乾地黃半斤(浸洗,用碗盛於甑上蒸爛細研)。上相和,如硬,滴酒少許,眾手丸梧桐子大,焙乾。每十五丸,空心粥飲下,加至二十丸。(<普濟方>香朮丸)

(9).治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實七枚,白朮二兩。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軟即當散也(<金匱要略>枳朮湯)

(10).治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大便堅,小便自利者:白朮二兩,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兩(炙),生薑一兩半(切),大棗六枚。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四服,一服覺身痺半日許,再服。每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朮、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金匱要略>白朮附子湯)

(11).治中濕,口噤,不知人:白朮半兩,酒三盞。煎一盞,頓服;不能飲,酒以水代之。日三,夜一。(<三因方>白朮酒)

(12).治忽頭眩運,經久不差,四體漸羸,食無味,好食黃土:白朮三斤,曲三斤。上二味搗篩酒和,並手捻丸如梧子,暴乾。飲服二十枚,日三。忌桃、李、雀肉等。(<外台>)

(13).治風虛,頭重眩,苦極,不佑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白朮二兩,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兩(炙)。上三味,銼,每五錢七,薑五片,棗一枚,水盞半,煎七分,去滓,溫服。(<近效方>朮附湯)

(14).治自汗不止:白朮末,飲服方寸七,日二服。(<千金方>)

(15).治盜汗:白朮四兩,分作四份,一份用黃茋同炒。一份用石同炒,一份用牡蠣同炒,一份用麩皮同炒。上各微炒黃色,去餘藥,只用白朮,研細。每服二錢,粟米湯調下,盡四兩。(<丹溪心法>)

(16).治老小虛汗:白朮五錢,小麥一撮,水煮乾,去麥為末,用黃茋湯下一錢。(<全幼心鑑>)

(17).治產後嘔逆不食:白朮五錢,薑六錢。水煎,徐徐溫服。(<人良方>)

(18).治婦人血虛肌熱,或脾虛蒸熱,或內熱寒熱:白朮、白茯苓、白芍葯(炒)各一錢,甘草(炒)五分,薑、棗、水煎。(<婦人良方>乞力伽散)

(19).治三日瘧:九製於朮一斤,廣皮八兩。熬膏,用飴糖四兩收。(<古今良方>)

(20).治四日兩頭瘧,一、二年至三、四年不癒者,或癒而復發,連綿不已者:於朮一兩,老薑一兩。水煎,發日五更溫服,重者二服。(<綱目拾遺>)

(21).治牙齒逐日長,漸脹,開口難為飲食,蓋髓所致:只服白朮癒。(<夏子益治奇疾方>)

(22).治兒童流涎:生白朮搗碎,加水和食糖,放鍋上蒸汁,分次口服,每天用三錢。(<江蘇中醫>)

十一、白朮藥膳

1.四君子粥-健脾益氣、免疫增強

藥材:黨參 3錢、白朮 3錢、茯苓 3錢、甘草 1.5錢、紅棗八~十二粒、薑二片、沙拉油一小匙。

作法:

(1)米洗淨,加水二杯浸泡

(2)黨參、白朮、甘草加水二杯及沙拉油一小匙放入電鍋中,外鍋加四分之一杯水,煮至開關跳起,略冷即用漏勺漏去殘渣取其濃汁待用

(3)茯苓洗淨,炒乾用粉碎機打成粉待用

(4)紅棗洗淨,撥開去核

(5)將(1)、(2)濃汁和茯苓粉、紅棗一併放入鍋中熬煮成粥,最後滴薑汁,即可上桌食用。喜用甜食者可加入適量之冰糖,調成自己喜好之甜味但切

勿太甜。

說明:四君子湯為中醫治療脾胃虛的有效名方。

臨床上主治:面色萎白、體虛無力、食少不思飲食、舌淡苔白者,尤其是小兒之消化不良。本研究以四君子湯進行免疫藥理學之研究,已發現:臨床常因服用固醇類過多而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而四君子湯可以增加T淋巴細胞,有預防免疫功能下降之調解作用。

國外之研究亦証實四君子湯具有以下功效:

(1)抗貧血、促進血色素及白血球升高。

(2)促進肝臟糖原的恢復及肝細胞RNA合成能力的恢復,而達成保肝作用。

(3)抗突變和抗腫瘤作用。

2.四君子飯-免疫增強

藥材:黨參 3錢、白朮 3錢、茯苓 3錢、甘草 1.5錢、紅棗八~十二粒

作法:黨參、白朮、甘草加水一杯放入電鍋中,外鍋加四分之一杯水煮至開關跳起,略冷即用漏勺漏去殘渣取其濃汁待用。茯苓洗淨,炒乾用粉碎機打成粉待用紅棗洗淨撥開去核米加(1)濃汁和茯苓粉拌勻,放入紅棗加足量水,放入電鍋中煮至開關跳起即可上桌食用。

3.益脾餅-開胃健脾藥膳

藥材:白朮30克、干薑6克、紅棗250克、雞內金15克、麵粉500克、菜、油、鹽適量。

作法:熬取白朮、干薑汁200毫升,再入紅棗煮熟去棗核後壓泥。將雞內金磨成細粉與麵粉、鹽和勻,加入棗泥和藥汁揉成麵團,在鍋內烙成餅即可食用。

功效:健胃益氣、消食開胃。

適用:小兒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