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連迫害也在內

連迫害也在內

連迫害也在內

那年歉收,小除夕晚上,做哥哥的想:弟弟單身一人,孤獨淒涼;雖然環境大家同樣惡劣,但自己結了婚,家中總多一雙手幹活;所以在晚上,偷偷地從自己幾乎空空如也的小倉廩中,把不夠半桶的小麥搬往田的另一端、弟弟的小倉廩去。與此同時,做弟弟的想:哥哥剛結了婚,說不定明年就會有孩子,需要一定比自己孓然一身的多,自己做好做歹總容易挨過這冬;所以半夜起來,偷偷地從自己餘也空空的小倉廩中,把碩果僅存的半桶小麥搬往田的另一端、哥哥的小倉廩去。同一樣的心思,相對的方向,兩人摸黑在半路中途撞個滿懷,小麥撒得一地都是。兄弟兩人初則驚愕,繼而相抱痛哭,哭的不是為倒瀉的麥粒或撞痛了,而是為對方的愛而感動得不能自已。

今日社會的最大特色是什麼?(一)價值觀的急速改變。昨天認為是好的,今天覺得不再重要。生活沒有願景和理想,也談不上什麼使命感。(二)心無所屬。大家忙這忙那,不知怎的一天就過了。日來、月來、年來只得一個累字,生活像一本沉悶的書。(三)無法自處。在混亂的日程中看不到生命的光,事事總覺意難平,不知要往哪里跑和怎麼跑。(四)人與人之間關係疏離。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大家都不想給人騷擾。你不要找我,有事我自會找你。

「『你還缺少一樣:你去,變賣你所有的一切,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背著十字架,跟隨我!』因了這話,那人就面帶愁容,憂鬱地走了,因為他有許多產業。」(穀十21—22)一個目光淺窄,只看著自己的利益,不願走出個人的小圈子,為有需要的人帶來福音喜訊的人,不可能有願景和理想,更談不上使命感。那人說的是永恆的生命,關心的卻是今世的賞報。在今日的社會,理想也總是被俗世的風吹雨打去。

我相信善行本身就是善人最佳的回報,惡行也就是惡人最終的審判。因此耶穌又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了我,為了福音,而捨棄了房屋、或兄弟、或姊妹、或母親、或父親、或兒女、或田地,沒有不在今生就獲得百倍的房屋、兄弟、姊妹、母親、兒女、田地——連迫害也在內,並在來世獲得永生的。」(穀十29—30)連迫害也是賞報,這實在太沒吸引力了。但主的訓誨是顯明的:「在人不可能,在天主卻不然,因為在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谷十27)行善就是由主的恩召開始,因主的恩寵扶助才得以完成;不是我們為主工作,而是主在我們內工作,這不是永生的開端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份嗎?

《智慧篇》借用的是智慧的撒羅滿君王的口,其實寫作的年代和地點是主耶穌基督降生前數十年的事,生活在亞歷山大港的智者、對當時猶太人的訓勉。當時、當地的猶太人受到生活在他們中間的異教徒的影響,趨向俗世主義,對傳統不滿,日常追求的是個人及今世的賞報。他們質問:為何無信仰者諸事順利、義人卻要受苦,天主的正義究竟存在嗎?這與我們今天的社會風氣相似極了。在為亡者的祈禱和祭獻中,我們常聽到:「義人的靈魂在天主手裏,痛苦不能傷害他們。」(智三1)今天我們讀到:「我甯要智慧,而不要王權和王位;財富與她相較,分文不值。無價的寶石也不能與她相比,因為,一切黃金在她面前,不過只是一粒細沙;白銀在她跟前,無異一撮泥土。」 (智七8—9)

我們若把希望放在今世的賞報,我們便是愚蠢和可憐的人,我們將被世代的歪風卷走,而今世並不可靠。流行的其實已是過時。除了天主,我們還能寄望誰呢?還有誰能教我們辨別真偽?這些勸勉對二千多年後今天的我們,仍然十分適用。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