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你的孩子是「慣寶寶」嗎?

你的孩子是「慣寶寶」嗎?

2010-06親子天下雜誌13期
作者:李佩芬、陳念怡

孩子要是能樣樣自己來,大人就輕鬆了。想養出「自立小英雄」,大人必須

學習放手。《親子天下》彙整四觀念、四步驟,教大人如何循序漸進的放手

,增進孩子的自信心,也累積對孩子的信任。

以下事情,你已讓家中十二歲孩子自己獨力負責完成的,請打勾:

□ 為家人切盤水果         □ 蹓狗

□ 清理汽車內部             □ 消毒自己的小傷口

□ 摺好自己的衣服         □ 縫掉落的鈕扣

□ 安排自己的讀書時間

「省省吧!等他做喔?我還是自己來比較快!」或許你內心如此叨唸。

「怎麼可能?別弄傷自己就謝天謝地了!」或許你心裡正如此吶喊。

在直覺認為孩子「不可能」、「做不到」、「不想做」前,請等一下!

請花個三秒回想:「孩子曾在大人陪伴下,做過這些事情嗎?」、「當孩子

自動自發完成這些事情時,你怎麼說?」

「孩子是否有自立能力,其實是親子互動的結果,」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

倫芬如是觀察。

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是放手讓孩子自己來的基本準備。

把家事列為本位課程之一的台北市五常國小,老師觀察各年段孩子能力,分

別為低中高年級制定了不同的認證。如低年級有整理書包、擦桌子、擺碗筷

,中年級有掃地、整理書桌、洗碗盤,高年級則有洗衣服、挑菜洗菜、縫補

鈕扣等。

本身有五個孩子的美國親職教養專家依麗莎‧梅德哈絲博士(Elisa Medhus)

,在《Raising Everyday Heroes:Parenting Children To Be Self-Reliant》一書中,也提

出要讓孩子成為日常生活裡的「自立小英雄」,打從孩子十八個月大,就可

以交付他簡單的生活小任務。

例如從撿起玩具、如廁後沖馬桶開始,三到四歲,可讓他自製簡單的三明治

、用安全剪刀剪下折價券;五到六歲,讓他把垃圾拿出去、自己洗澡;之後

隨著年紀增長,可以成為家庭小幫手的範圍愈來愈廣。在她對十一至十四歲

孩子建議的嘗試清單裡,就包括了換床單、燙衣服、根據購物清單採買、規

劃自己的小派對等等。

四大觀念,放手更容易

放手的過程,其實就是創造「選擇並承擔後果」的機會。

美國知名教養專家芭芭拉‧柯盧梭(Barbara Coloroso),曾要父母自問兩個問

題:這事是否攸關生命或關乎道德?若答案肯定,那就該干涉;但若不是,

那就是孩子自己的問題。大人的任務,是把必備的生活技能教給孩子,至於

孩子做得如何,責任與後果就還給孩子。

親子間的關愛與擔憂,是天性。歸納學者說法,在孩子逐漸從幼兒成長到學

齡兒童的過程中,大人無法放手讓孩子自己做的原因不外乎:對孩子的能力

缺乏信心、擔憂孩子受到傷害、怕孩子做不好受到評價而感到沒面子、甚至

是難以面對「孩子不需要我」的失落等。

總是難以克服「讓孩子自己做」的盲點?以下四個觀念,或許能有效幫助你

跨越障礙:

觀念1 鼓勵參與,多一點

掌握孩子的發展階段,順勢而為,是讓放手得以站在「借力使力」起點的重

要關鍵。

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指出,學齡前孩子的發展

重心在「自主與進取」,學齡孩子則是「勤奮與好奇」。若能善用孩子在這

些階段所展現的天性,用鼓勵、邀請的方式,請他們共同參與,孩子較能樂

在其中。而這也是為什麼諸多教養理論均指出,「培養習慣從小開始」的原

因。

蒙特梭利教育也以「學習敏感期」來稱呼幼兒「某段時期內,對某些事物特

別感興趣,且反覆操作樂此不疲」的天性。在台中教育大學幼教系開設蒙特

梭利課程的程鈺菁指出,學齡前正值感官敏感期階段,這段期間孩子會什麼

事都想嘗試「自己做做看」;但若大人一味阻止,從蒙氏理念來看,則是剝

奪了孩子學習的大好良機。

例如許多蒙氏園所會捨棄不鏽鋼材質,而採用陶瓷杯碗做為孩子的餐具,甚

至放手讓大班孩子使用筷子。這是因為蒙氏教學認為,學齡前孩子天性就是

愛用「跟大人一樣」的東西,所以會儘量採用與現實生活相似的器具;就算

不慎打破,也認為背後蘊含莫大的機會教育。如小小孩子無法自行善後,但

老師把碎片用報紙包起來後,「最後丟到垃圾桶的動作,也一定要求孩子自

己去做,」程鈺菁說,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丟掉」的動作,也是學習參與

、自我負責。

在家庭裡,總動員式的親子參與,則是讓家事生活變好玩的誘因。

根據發展心理學家維高斯基(Vygotsky)的理論,大人的陪伴可提升兒童學習

效果,萌生躍躍欲試的動力。父母也是孩子的榜樣,如果大人對家務採取逃

避敷衍心態,便很難激起孩子對家事的熱情。

像日本親子家事專家辰巳渚便建議,父母可事前與孩子進行分工討論,妥善

分配工作內容與分量。如可從分內生活自理的事情開始,接著再鎖定孩子有

興趣、且能力所及的家事,以免孩子因負擔太大或沒興趣,讓家事變成苦差

事。

觀念2 具體與正向,多一點

語言具體步驟化,態度積極正向,可讓放手的過程更容易。

著有《媽媽是最初的老師》等多本親職心情札記,也為國小孩子設計「小廚

師」一日活動的蔡穎卿,愈來愈能體會「具體溝通」的重要。

如她帶小廚師活動後,逐漸不再用類似「整齊、乾淨」的模糊字眼,而改說

:「麻煩把這二十個杯子,從那兒端到這個檯子上,然後每三個一排,每個

杯子的耳朵都朝向同一邊。」透過具體描述,讓第一次參與廚事的低年級孩

子,也能成為「可以交託重任」的一日員工。

強調生活自理的蒙氏教育中,也不時可見這種「拆解」的精神。程鈺菁指出

,培養自理能力,「生活中處處是機會」。不必花大錢買教具,只要掌握慢

、具體拆解、關鍵處清楚示範的原則,當一步步看到孩子從「不會」到「逐

漸會」的成長,父母就比較能累積對孩子能力的信任。

除步驟具體外,在鼓勵孩子的自立與獨立行為上,隨時保持正面鼓勵的態度

很重要。

梅德哈絲在揭舉父母鼓勵孩子獨立的二十個好習慣中,第一條便是「避免悲

觀的言語」。與其說「那沒有用」,倒不如說「那值得一試」;與其告訴孩

子「這麼重,你搬不動」,不如改說「假如你覺得太重,我可以幫忙」。

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也觀察到,當孩子無法表現出自立行為時,若家

長的想法是「我只是還沒有找到適當方法、策略需要調整」,父母就比較能

持續鼓勵孩子。同樣的,當孩子將自己的好行為歸因於「我很努力、我是可

以的、我做得到」的自我能力上,帶動其他自立行為的機率就大大增加。

觀念3 幽默與裝懶,多一點

忙碌的母親,如何不再被「母性本能」壓得喘不過氣?面對滿屋子待辦事項

,用點「調皮、找樂子」的心情與智慧,有助為人父母者改頭換面。

淡江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柯志恩,曾帶女兒看「灰姑娘」芭蕾舞劇,

沒想到女兒就此愛上角色扮演,經常要求媽媽配合演出。角色從天使、王子

或南瓜都有,直到有次,她被女兒指定演「壞後母」,發覺那真是一次「愉

快無比的演出」。

她回憶,壞後母只要插著腰、動動嘴,就能「天經地義」要求女兒收好玩具

、吃飯不得離席。即使心有不甘,但她只需提醒「灰姑娘要聽從壞後母指令

」,女兒便會認命呈現女主角前半期卑微無奈的遭遇。

「既然當『壞媽媽』可喘口氣,現實中為何要處處受限於『好媽媽』的框架

?」那次經驗,讓柯志恩幽默寫下「完全惡媽守則」一文,鼓勵媽媽抽離油

麻菜籽形象,優雅的撐把洋傘,走在孩子後面。

如「絕不多做」守則提到,幫孩子多做一點,是剝奪他們學習的機會,影響

往後大肌肉小肌肉甚至大腦發展,這個罪可擔不起。所以千萬克制點,不要

手癢!更重要的是提醒父母不必與「完美主義」畫上等號,適性的「馬馬虎

虎」才是生活最佳狀態。

類似這種「懶父母教出好小孩」觀點,黃倫芬詮釋,可說是一種「策略性的

懶」或「裝傻」,多留點機會讓孩子自己負責,你會發現孩子的潛力,其實

超乎你的想像。

觀念4 適性適齡,標準低一點

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年齡呈現正相關,在生活訓練時應該給予適齡的挑戰。與

其要一個二至四歲的孩子幫忙洗碗拖地,不如先從排碗筷、拿報紙、擦桌子

等簡單的練習做起。不妨事前幫孩子準備合適的工具,例如小刷子、小塊抹

布、兒童圍裙等,讓孩子做起家事來更順手。此外,事前大人可先示範一遍

,教導步驟和要領。

台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教授林佩蓉強調,培養小小孩的良好生活習慣與自

理能力,父母需要的是時間和耐心,以及能「忍受」一段混亂期的心胸。

如孩子想抓著湯匙吃飯,有些長輩或外傭會因小孩容易把飯菜掉滿地,增加

善後清潔工作負擔,乾脆自己餵比較省事;有些則肇因不信任,哄著孩子「

你不會拿,大人才會」而阻止動手。

事實上,像舀湯、扣扣子等肢體精細動作,都需透過日常反覆練習才會純熟

。林佩蓉建議,父母應善用孩子每一個「我想學、讓我試試看」的時機,順

水推舟讓他練習,並把腦筋花在「如何減少後續麻煩」上,才是根本之道。

像怕孩子吃得亂七八糟,可在桌上或地上鋪報紙,方便收拾;若覺得孩子舀

液體的能力還不好,可先給他小米果等固體食物練習,掉在地上也較易清理



面對已經進入青春期的大小孩,家長要懂得分封「領地」,並適度降低預期

標準,學會更有效率的方式,提升主動做事的動機,才能適度放手,有效減

低衝突。

人稱「家事女巫」的林素芬舉例,如經常成為家庭衝突點的「襪子」,一定

就有家庭成員不會乖乖放到洗衣機旁,她的解決之道就是「買個漂亮的垃圾

桶放在客廳或浴室,讓大家就近丟」;嫌配對襪子很麻煩?她就一次買同樣

顏色二十雙,「媽媽時間寶貴得很,不能把時間都花在配對襪子上,」她這

樣告訴孩子;孩子房間總是亂七八糟?她的應對之道就是「亂裡面,別亂到

外面」的界線,由小孩自己負責面對自己房間髒亂的結果。

隨著孩子年紀漸長,林素芬愈來愈體會到:只要確認孩子「非不會也,只是

不為也」,那麼唯有激發孩子自己想改變或學習的動機,才是根本的解決之

道。林素芬當年從連洗衣服都讓同學傻眼,變成今天知名的家事專家,就是

在擔任日商公司祕書時,接觸到日本《家庭畫報》雜誌後,書中一頁頁精緻

無比的文章與照片,激起她追求美好生活的動機與熱情,成為她鑽研各式家

事妙法的動力。

四道步驟,循序漸進放手

以上四個觀念,有助大人跳脫「幫孩子=愛孩子」的思考陷阱;但究竟有哪

些行動步驟,才能讓放手過程更順利?

在童軍教育領域超過三十年,台北市綜合活動輔導團輔導員陳君健,詮釋教

學與教導的過程為「經過嚴謹設計的放任」。無論是教學生或自己的兩個孩

子,她都秉持「規則|見習|實習|試做」四步驟。如以教孩子搭公車為例



步驟一  規則|事前清楚說明。在家中說明整個過程,以及可能遇到的突發狀

況。這個過程有可能是從日常聊天中慢慢累積,重點是大人要「耐煩」回答

孩子提出任何的疑問。

步驟二   見習|大人示範,孩子觀看。此階段由大人帶著孩子同行,大人說

明自己每個步驟的用意,小孩專心觀察。透過見習過程,有助於孩子具體了

解先前獲得的知識。

步驟三   實習|孩子領導,大人觀察。此階段也是大人小孩同行,但角色互

換,由孩子發號施令、自己決定,大人在過程中只觀察,就像路人甲般跟在

孩子後面。

除非過程中嚴重危及道德或生命,否則所有評論都等下車後才進行。

步驟四  試做|交給孩子,大人驗收。此階段,大人不隨行上同一輛公車。若

仍不放心,可騎車跟在公車後面,或是直接前往目的地驗收成果。

透過以上四階段過程洗禮,家長較能「心安理得」放心放手。透過循序漸進

的放手過程,讓孩子一步步累積對自己的信心,大人也一步步累積對孩子的

信任。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