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北地槍王張繡 作者: 嬴放勛 (全書完)

北地槍王張繡 作者: 嬴放勛 (全書完)

二十一世紀某男穿越,成為人稱北地槍王的張繡。他在歷史上曾經于宛城大敗曹操;他在評書中是趙云、張任的大師兄;他的麾下曾經有毒士賈詡;他曾經讓部下胡車兒掛了典韋。且看全新的張繡如何在漢末群豪中脫穎而出。

  

答讀者跟董卓混疑問 :
     書評區有讀者說跟董卓混會把名聲搞臭,日后不好發展,這里做個解答。
  其實其中原因書中也隱含地提及了,不過沒有清晰地表達出意思來,我也看過很多三國類題材的小說,我所說的原因他們也沒有出現過,如果不是太過深入研究魏晉史的讀者對這一點可能不是太過了解,這里我就說明一下。
  漢末有大量世家門閥,這一點大家都清楚,但其實世家門閥之中也有派系,最大的兩派自然就是關東門閥與關西門閥。關東門閥最出名的自然就是袁家,還有楊家(楊彪那個)、司馬家(司馬懿那個);而關西世家其實不算太多,董卓應該算是其中勢力最大的一個了。
  關東和關西世家門閥的沖突由來已久,是始于光武遷都洛陽而形成的。由于東漢注重發展關東,所以關東世家林立而關西世家不多,只有一些只能說是豪強的家族。(世家以讀書人為主,豪強更多的是以武力崛起)。
  關東世家一向看不起關西豪強,因為關西之地自西漢滅亡之后就比較貧瘠,又數經羌禍。所以當董卓霸占洛陽之后關東世家就聯手出兵,但當董卓退出洛陽到長安之后他們就不再追擊,其實亦有關東世家不想進入他們眼中關西不毛之地的意思在里面。
  而讀者的疑問就是張繡跟著董卓,名聲會臭。沒錯,張繡在關東人眼里名聲是不會太好,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一章廣宗城下董卓戰黃巾

---    漢中平元年,鉅鹿人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過,符水呪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 角因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 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 遂置三十六“方”,因叛亂之人均頭綁黃巾,故史稱黃巾之亂。

    消息傳到洛陽,大漢靈帝立即遣北中郎將盧植討張角,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雋討潁川黃巾。 六月,皇甫嵩、朱雋大破汝南黃巾於西華。 靈帝下詔令皇甫嵩嵩討東郡,朱雋討南陽。 盧植破黃巾,圍張角於廣宗。

    然此時,朝廷差黃門左豐前往盧植處體探,向盧植索賄賂,盧植答曰:“軍糧尚缺,安有餘錢奉承天使?”左豐挾恨,回奏朝廷,說植高壘不戰,惰慢軍心。 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將董卓來代將植兵,取植回京問罪。

    此時漢軍廣宗大營,盧植剛去,中郎將董卓僅帶三五心腹上任。 然漢軍臨陣換將,軍中卻是士氣低落。

    董卓剛接過廣宗大營第二日,營門前來了一名年約二十,身長八尺,體態魁梧,臉如冠玉,目若朗星的少年郎。 只見他騎著一匹黃驃馬,手執長槍,身後背著大弓。 只見此少年縱馬直奔營門口,守門軍士見得此少年有縱馬闖營狀,便與身旁軍士遠遠地用長戈遙指少年,喝問道:“哪來的嘢小子,敢擅闖漢軍大營。”

    軍士喝過之後仍然不敢怠慢,手中緊緊地捉著長戈,若是那少年縱馬從營門闖進去,那手中的長戈定然立即向前送出,將那少年掃下馬來。

    就在軍士緊張的注視下,少年縱馬來到營門前十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二章獨闖萬軍救董卓

---    董卓焦急的心情並沒有維持多久,並不是有了轉機,而是勝負已分,樊稠憑著老道的經驗虛晃一刀,然後就朝陣中退走。 管亥自然緊追不捨,而黃巾統帥張梁反應也是不慢,見得管亥勝了,立即揮軍向前,而管亥勝樊稠敗走這一幕自然看在了兩軍將士的眼裡,樊稠敗走,管亥一馬當先,撞入漢軍前陣。 管亥這凶神撞入陣中,手中長刀亂舞,士氣低落的漢軍如何能擋,紛紛退避。

    而此時城中的張角見得黃巾軍大勝,便說道:“豎我大旗,隨我出城,成敗在此一舉。”

    張角天公將軍的大旗出現更使得黃巾士氣大振,人數的優勢加上高昂的士氣,接戰之下漢軍節節敗退,很快就殺到董卓前面。 這時親衛對董卓說道:“大人退回營中,以大營堅守,末將等在此為大人斷後。”

    董卓見得敗局已定,只得拔馬掉頭就走,那幫親衛護著董卓的大旗緩緩後退,卻是為董卓退走爭取時間。 只不過最先入陣的管亥此時已經殺到,幾刀將纏上來的親衛殺死,顧盼也沒有見到漢軍之中有主帥打扮的人,此時正見得董卓大旗正在不遠處,便立即縱馬殺奔大旗。

    一路之上勢如破竹,漢軍早就知道這名黑壯大漢戰力非凡,連自家軍中大將也不是對手,自然不停退開。 漢軍有意退避之下管亥卻是輕易來到大旗跟前,幾刀解決了糾纏而來的董卓親衛,藉著馬力直奔大旗,旗馬交錯之下只聽得“碰”一下金鐵交鳴的聲音,漢軍主帥大旗應聲而倒。

    管亥也不是笨人,立即便高呼:“漢軍主帥已死……漢軍主帥已死。”他的聲音本來就大,雖然戰場一片混亂,但他高呼的聲音還是傳到前方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三章三英登場

---    張繡雖然為董卓攔下兩員黃巾戰將,並且斷後,但並沒有令到其餘黃巾放棄追殺董卓。 此時附近的黃巾戰將都已經知道這裡有一條大魚,都紛紛圍了過來,董卓只走了幾十步便被七名黃巾戰將攔了下來,五名黃巾戰將董卓還能保住不失,但被七人團團圍住,還不時有黃巾士卒砍他座下的戰馬,就算董卓武藝再高,黃巾戰將們武藝再差也沒有辦法,蓋因董卓被攔下,戰馬已經失去了衝陣的能力了。

    不遠處的張繡剛將剩下那兩員黃巾戰將刺死,便見到董卓被圍的這一幕,便想前去相助,怎知道黃巾戰將們也見得張繡的厲害,怕他再次救下董卓,便分出五人將張繡攔住,卻是令到張繡暗暗心焦道:“董胖子,你可別掛在這裡啊。”

    可能是張繡的祈求應驗了,此時卻是見到黃巾的側翼處士卒不斷散開,三員大將將潮水般的黃巾士卒不斷破開。 卻是三人所過之處如同割麥子一般,黃巾士卒不斷倒下。 與五名黃巾戰將交戰的張繡抽空也見到這一幕。

    三人之中當先沖陣之人臉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一把大刀上下翻飛,張繡卻是見得刀面處隱隱如一條青色神龍。 中間那人面如冠玉,雙耳和雙手比之普通人要長,此人手執兩把長劍,長於普通人的雙臂拿上長劍揮舞之間卻如普通人拿上長兵器一般,那些黃巾士卒尚未近前就被砍死。 斷後之人卻是豹頭環眼、燕頷虎鬚,手執一長矛,張繡見得此矛比之普通長矛長兩倍有餘。

    見得如此標誌性的模樣的兵器,張繡心中立即閃過:“劉關張。”卻正是欲投盧植卻見得盧植被囚於車中,然後退走偶經此處的劉備三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四章“傲慢”董卓

---    大帳之中,董卓坐在主位上,周圍坐滿了董卓麾下的部將,張繡的叔父張濟也在其中,而下面則站著四人,正是剛才在亂軍之中救下董卓的劉備、關羽、張飛和張繡。

    董卓卻是對張繡更感興趣,見到他身穿只有校尉才能穿的鎖子甲,便問道:“汝乃何人,為何本將在麾下不見汝?”

    張繡拱手行了一個軍禮,說道:“末將張繡,字伯淵。昨日才來大營,現今乃是家叔張濟麾下親衛隊長。”

    聽了張繡的話,董卓卻是笑道:“元江卻是好福氣,有如此出色的侄子。”

    張繡答道:“董將軍謬讚了。”

    董卓微笑著點了點頭,想來是認同了張繡,畢竟是麾下得力部將的侄子,與在自己麾下無二,得此猛將董卓怎能不高興。

    然後董卓又望向劉備三人,這回臉色卻是變得平靜了,說話之中還帶了些傲氣,也沒有問姓名,直接就問道:“現居何職?”

    劉備答曰:“白身。”

    董卓聽得卻是有些輕慢地望瞭望劉備,然後揮手說道:“哦。那你們下去吧。”

    劉備三人依言退下,張繡不由得看了一下三人,卻見到劉備臉色如常,關羽則是瞇起雙眼,冷冷地看著董卓,而張飛卻是見到他有暴起的神色,但暗中卻被劉備拉了一拉。 見到劉備那受了輕慢還臉色如常的樣子,張繡卻是暗暗佩服,同時心道:“果然是漢末英雄之一,蜀漢昭烈帝,能三分天下佔其一,果然不是輕與之輩。”

    劉備三人退了下去,不過張繡還站在堂上,董卓讓張繡站在張濟背後,然後讓軍士端上酒讓,之後舉盞對樊稠說道:“此酒卻是為汝壓驚。”

    樊稠連忙舉盞應道:“謝董將軍。”然後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五章比鬥張飛

---    張繡帳內,此時軍士已經將董卓賜下的酒肉端了上來,張繡揮手讓軍士下去,四人圍著一張長案坐下,張繡說道:“此番卻是繡怠慢了,帳中僅有此長案一張,酒肉還是方才董將軍賜下,還望三位兄長莫要見怪。”

    劉備笑道:“伯淵客氣了。”

    旁邊張飛已經嚷道:“怕甚,整個軍營也只有你這小子對我眼,其他那些個大官都裝作高高在上的,也不想想方才亂軍之中是誰將他們救出來的。跟那些人吃酒只會悶著俺,跟你這小子吃酒就算是酒肉少了些也痛快。”

    張繡聽後哈哈笑道:“翼德兄長此言莫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張飛聽了之後拍了拍張繡,說道:“想不到你小子還習過文呢。”

    張繡笑了笑,然後舉起酒盞說道:“三位兄長,且邊飲邊談。”

    張飛大笑道:“說得有理。”然後就拿起案上酒盞一飲而盡,劉備和關羽卻是向張繡敬了一下才仰頭飲盡。

    三人邊吃邊聊,很快就聊到天下大事上,劉備問道:“伯淵如何看這黃巾?”

    張繡笑道:“張角行將就木之人,黃巾亦如塚中枯骨,不足為慮。”

    劉備聽後沒有露出絲毫驚訝的神情,畢竟現在黃巾已經被皇甫嵩和朱雋遏止住了,冀州黃巾又被盧植死死地困在廣宗,雖然董卓敗了一仗,但大營未失,張角亦突破不了包圍,這些事天下有能之輩現在都能看出來,所以對於劉備猜到張繡也沒有覺得驚訝。

    兩人都一副了然的神情,劉備卻是先笑道:“既然黃巾將覆,太平之日卻是指日可待了。”

    張繡看了看劉備,見到他一臉微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試探,但卻是如實說道:“非也,張角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六章離河北三英同行

---    張繡與劉備三兄弟聊到了很晚才將三人安排在自己的帳中歇息,自己則是跑到張濟的帳中,一入張濟的帳中,卻是見到張濟坐在主位上冷冷地看著他,張繡被張濟看得心中有些毛,便問道:“叔父,可是侄兒惹你生氣了?”

    張濟見到張繡的樣子,嘆了口氣,說道:“伯淵,你怎麼和那個黑漢比武了,而且還將那三人留在自己帳中呢?”

    張繡心中恍然大悟,暗道:“原來是為了這事。”便裝傻道:“侄兒覺得他們三人都是英雄,而且侄兒出師以後還沒有遇到過如此厲害的對手呢,不過長槍卻是折了,不然的話我還要跟關羽和劉備切磋一番呢。”見到張繡眉飛色舞的樣子,張濟便道張繡是少年心態,喜歡結交豪傑,況且作為武人自然知道一個武藝高強的對手的誘惑力,張濟也不想再責備張繡了,但提醒卻還是要的。

    只聽見張濟說道:“伯淵莫不知道董將軍不喜那三人?”

    聽了這話張繡繼續裝傻,只見張繡驚訝地叫了一聲,然後說道:“是這樣嗎?那侄兒怎麼辦?”

    張濟見到張繡的樣子,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算了,依我看來董將軍也不會責備你些什麼,不過這幾天董將軍自然不會給好臉色你看。方才董將軍已經寫了一封推薦信,讓你到金城任職,那麼明天你就出吧,待得時機成熟叔父再接你來軍中任職,如此可好?”

    張繡自然也知道董卓與黃巾就打了那麼一仗,而且還是敗了,之後討伐黃巾的事都是皇甫嵩和朱雋做的,知道這裡沒有仗打,又依稀想起了西涼馬騰和韓遂好像在黃巾之亂結束後叛亂了,而原本歷史上自己“北地槍王”的名號就是這時候闖出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七章虎頭金槍

---    中平元年九月,歷經兩月張繡終於到得金城住下,憑著董卓的書信在金城處成了一名普通小吏,也沒有什麼工作,只要平時在城內維持一下秩序,張繡也沒有在意,他可是知道不久之後西涼就有叛亂,到時才是他出頭的時候,現在關鍵是造一把好槍。

    經過幾日的打探,張繡卻是來到一破敗的小打鐵鋪中,這小打鐵鋪甚是破舊,若不是裡面傳來熱氣和外面掛著一把把各色農具和菜刀,張繡也不會認為這破舊小屋是一間打鐵鋪。

    張繡進得里面,見到沒有人出來招呼,喊了幾聲之後也沒有人回應,便自顧自地拿起掛著的菜刀農具細細觀看,菜刀農具都不是太鋒利,張繡又拿起一把剔骨刀,剛一拿起,刀鋒反射了外間的陽光卻是照到張繡的眼上。 張繡一瞇眼,將剔骨刀拿起輕輕切在自己手上的長槍尾部,長槍被這剔骨刀切下了一小塊,而剔骨刀只是崩了一個口子。

    張繡不由得開聲讚道:“好手藝。”他可是知道手中的製式長槍通體是用上等精鐵打造,是軍中一些小將領才能使用的,而剔骨刀並不是以上等精鐵打造,但經過鐵匠的鍛造之後竟然可以削去長槍的一小塊,可見此鐵匠技藝的高。

    這時張繡卻聽到一人說道:“少年,可是汝在叫喚?”

    張繡扭頭望去,見到一名中年人從內間走出來,張繡拱了拱手,說道:“在下偶得天上隕鐵一塊,聽聞先生乃西涼頂級巧匠,想請先生為在下鍛造長槍一把。”

    那名中年人說道:“哦?且給我看一下那鐵。”

    張繡說道:“請先生稍等。”然後出到門口從馬上取了一個包裹,拿到中年人面前將包裹打開,裡面卻是一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八章初戰羌兵

---    轉眼間就到得隆冬,這三個月來張繡也沒有每天都到太守府中報導,每天都是窩在家中練武就是四處在城中溜達。 金城外甚是荒涼,也沒有什麼高山,城外自然也沒有獵物了,加之張繡來到之時已經秋末,城外那時尚有一些獵物,到得冬天來臨那些野獸都基本上回巢過冬了,不再出沒,使得張繡更顯無聊。

    在金城這地方張繡一沒有朋友,二沒有娛樂,三人生地不熟,四也沒有聽說這裡有什麼豪傑可以拜訪。 其實也不是沒有豪傑,好像金城之中就有一名張繡熟悉的漢末人物,韓遂韓文約,不過張繡卻是知道就是這幾年韓遂準備謀反,對於他張繡自然不敢多交往了,畢竟他現在只是一名小人物,這些事情暫時還惹不起,張繡卻是打定主意,抱住董卓大腿,先混一段時間再說,隨著歷史的軌跡混下去,待得立身宛城之時才出手改變命運,當然張繡現在也改變了不少,好像武藝就比原本的張繡高了許多。

    張繡也不知道羌族何時反,只得每日在小酒館處探聽消息。 這日,張繡如常來到金城的一處小酒館,一入到酒館就立即叫道:“小二,擺上幾碟小菜,溫一壺熱酒來。”

    小二看到是張繡,立即笑道:“張少爺,可是同往常一般?”

    張繡點頭笑道:“知道就好,快去快去,少不得你打賞。”

    小二的嘴咧得更開了,笑道:“張少爺你先坐一下,小人這就去為你準備。”

    張繡依言找了個窗角處坐下,望著白濛濛的街道,感受著從外面吹進來的呼呼寒氣。

    小二很快就溫了一壺熱酒上來,還擺上三碟下酒小菜,張繡摸出二十枚五銖錢遞與小二道:“多了當是賞你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九章太守託孤

---    進得太守府內,張繡對那身穿文官服飾的中年文士拱手道:“太守大人,下官張繡來遲,請大人恕罪。”

    那中年文士正是金城太守陳懿,只見陳懿連連擺手道:“還恕什麼罪,羌人都攻到太守府了,恐怕太守府亦將陷落。”

    張繡聽得連忙說道:“請太守大人攜印信,由下官開路,殺出金城,到朝廷處請求援兵。”

    陳懿嘆了口氣,說道:“我一家老小都在金城,你叫我怎能撇下他們獨自離去。張繡你且跟我來。”說完領著張繡進太守府中。 進得府中陳懿取過一塊絹布然後用刻刀在食指尖一劃,鮮血就從食指流出,然後以血為墨在絹布上寫了起來。 寫完之後又取過自己的私印在絹布上印下,然後又入到內堂,從裡面取出一個小盒子。

    陳懿將絹布和小盒子遞給張繡之後說道:“伯淵,這是吾所探知羌人的部分情報還有求援的情況都寫在絹布上,這盒子裡裝的是金城太守印信,你取此二物到長安求援。印信在汝手中吾亦不懼到得羌人手中持吾印信詐令各縣降賊,汝走。”說完拖著蒼白的臉色提著一把文士佩戴的長劍走入內堂,不久之後內堂處傳來小孩子的哭聲和婦人的求饒聲。

    但很快那婦人的求饒聲就變成一聲慘呼,然後就再沒有聽到了。 很快陳懿就從內堂走了出來,原本乾淨的官服上沾滿了鮮血,他身後卻是拖著一男一女兩名不足十歲的小孩童。 只見陳懿有些無奈地笑了笑,說道:“懿有個不情之請,望伯淵答應。”

    張繡也猜到陳懿想說些什麼,但見到兩名孩童年歲甚小,以這個年代的人大約二十歲左右結婚看來,陳懿應該算是老來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