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宋朝如何與契丹人走親戚

宋朝如何與契丹人走親戚

文學家蘇轍生活的時代,宋仁宗朝,是北宋最好的時代,國家富裕,邊疆無大的戰事。這都得益於此前那場著名的戰爭和一項重要的盟約——澶淵之戰和《澶淵之盟》。

  這場戰爭,起因于北地的契丹人建立的遼國,生產力落後,連年遭遇財政困難,即經濟危機,經濟危機誘發政治危機,契丹上層貴族動不動就要暗流涌動地有點啥別的想法兒。於是遼國的那個姓蕭的寡婦太后,就派她的本家兄弟率領嫡系部隊向南侵略宋朝,一是轉移國內矛盾,二是的確太窮了,隨便搶點啥好過日子。契丹軍人嗜殺擄掠成性,提起打仗嗷嗷直叫。很快,遼兵就殺出燕雲,打過河北了。

  經過了北宋開國以來幾代皇帝的經營,已經文質彬彬的宋朝,很厭惡戰爭,宋真宗開始也不想打,還被其他大臣攛掇著想遷都呢。是寇準力主一定要打,於是雙方在澶州城下決戰。其實契丹人的要求並不高:你們大宋朝太富裕了,和俺們結個盟,雙方開展邊境貿易,另外每年給遼一點財政援助。但是,寇準的意思是打一仗再和他們談判,於是宋真宗下決心御駕親徵了。也不知是真是假,史書上說,宋真宗登上澶州城(即今濮陽),軍心大振,山呼萬歲的聲音響徹天宇。宋真宗在城上檢閱部隊,說了一聲:同志們好!千軍萬馬齊呼應:首長好!連老百姓也受了感染,有個打把式賣藝的,邊走邊哭,說很想當面給宋真宗握磕個頭,結果被禦林軍給攔住了。

  遼軍連連取勝,自然產生了驕傲的心理,這邊宋真宗已經御駕親徵了,那邊遼軍統帥蕭撻凜只率領了幾十個親兵,圍著澶州城瞎溜達,說是耀武揚威或者查看地形巡視啥地,氣焰很囂張、很傲慢,用廣東話說:很竄!他哪兒知道南方人心思細膩,練就了了不少絕活兒,比如射箭,平常不打仗,但是舉國體育,射箭踢球玩兒,什麼箭射銅錢之類玩兒得很溜兒。結果被宋朝大將張環或者周文質從城上一箭射中腦門,死於馬上,遼軍士氣大受挫折!消息傳到遼京,寡婦蕭太后和小遼帝耶律隆緒娘兒倆抱頭痛哭,焦慮得吃不下、睡不著——史書上說得很體面:“輟朝五日”,就是遼國的公務員連續五天不上班了,啥也不幹,就是哭,相當於過了一個黃金周——契丹人也學著文過飾非啦!

  在這種形勢下,戰爭很快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當然是宋朝勝利。勝利以後,兩國談判,宋朝派出的談判專家名叫曹利用——這名字好!結果真是很會利用形勢和砝碼,達成盟約:宋遼兩國簽署互不侵犯條約,遼國把佔領的宋朝土地還給宋。雙方為兄弟國,遼帝年幼,稱宋真宗為大哥。當哥的每年要給弟弟銀10萬兩,用於幫助遼國軍訓啥地;絹二十萬匹,用於蕭太后以及弟媳婦兒們穿以及賞賜下屬。這就是一千年以後的中學歷史書上說的:在宋朝軍隊有勝利把握的前提下,昏庸懦弱的宋真宗簽訂了屈辱的《澶淵之盟》,每年的歲供,增加了北宋勞動人民的沉重負擔。

  其實,宋朝當時年財政收入約一億兩,而根據當時的情況,據說一場中等戰爭就要耗費軍費3000萬兩!你還不一定取勝。也就是說,宋朝要一年打三次戰爭的話,全國人民就要到別的國家要飯去了。那時候,不僅遼國時常侵擾宋朝,西夏那邊也不老實,戰爭這邊一打,那邊就蠢蠢欲動。因此,宋真宗算了算賬,覺得還是結盟修好為上策,於是就有了《澶淵之盟》。

  自從結盟以後,宋遼兩國一百年沒有發生中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人民安居樂業,國家更加富裕,以至於西域客商到宋朝做生意,朝廷放話給他們:你們隨便賣吧,賣不了的,都由朝廷收購,即國家採購,給你包圓兒啦!多財大氣粗啊!

  中國人讀歷史,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恢復對歷史平和的認識態度,不再帶著意識形態的干擾慣性。宋真宗用微不足道的代價,團結了鄰國,換取了國家的長治久安,以宋朝優越的生產力和先進的文明影響了契丹人,在歷史上為再一次民族大融合創造了基礎和條件。遼金時代,如饑似渴地學習漢族的文化和習俗,在很多方面都能反映出來。當年遼國遭遇財政困難和經濟政治危機,作為鄰國的宋朝,給予經濟援助,等於古人所說的行“兇禮”——他人他國遭遇災難、饑荒,要向受災受難的人或國家施以援助,是為行“兇禮”,為“五禮”之一。解放後中國給予非洲友好國家醫療援助、曾經給予越南經濟援助、今天援助北韓,可以理解為行“兇禮”。

  行“兇禮”看似單方面援助對方,實則最終有利於自己。您想啊:遼國內部已經矛盾激化到快出事了,它崩盤了,內部部落之間爭地盤、搶位子,老打仗,他不能老在自己內部搶啊打啊,放著你個富庶的宋朝不搶不掠,你當他們真傻呀?所以,你不如以禮節之、以德約之,主動給予援助,幫助它維穩,自己也不被拖入戰亂。

  從這兒,看得出宋真宗並不是個只會燒爐子煉丹的,他有頭腦著呢!

  所以,宋遼兩國之間長期相互走動,像走親戚似的。文學家蘇轍就曾經出使契丹,當時的契丹依然很貧窮,但是因為兩國有盟約,不到萬不得已,契丹人是接受那種天生地區之間有差異的歷史和現狀的,並不要求自己的物質水準非要和沿海發達地區的經濟生活看齊,也沒有要求遼國大開發和崛起振興啥地。

  蘇轍出使遼國,帶去了當然是盟約中所說的“歲幣”,估計也少不了宋朝皇帝別的禮物和賞賜。契丹人也回訪宋朝,走親戚,給的禮物就很有意思,有一份禮單,記載得很詳細,大致是這幾種:遼地產的曲酒多少壺,遼地產的山果多少匣,果幹多少匣,還有牛肉乾、羊肉乾、野豬肉乾和魚幹、鹿肉乾等多少箱,還有蜜漬果幹多少匣——蜜漬果幹,應該就是蜜餞或者果脯吧?北京的特產果脯應該就是從這兒來的。

  看看這作為一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禮尚往來,遼國的禮物就好比農村老大爺走親戚,背著半麻袋山貨進城了。當然,禮物在這兒就只能是象徵性的,宋朝不會計較。現在看這些資料,就能感覺出當時契丹人的經濟狀況。

  宋真宗幹了這件大事兒,再加上國家財政一年比一年好,於是就開始得瑟起來了。他去泰山封禪,又給自己認了一個顯赫的老祖宗,以抬高自己的血統。李世民不就幹過這事兒嗎?把老子李耳認了祖先。宋真宗比李世民還玩兒得大,他說自己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的祖先給他托夢,祖先的名字叫趙玄郎,這個趙玄郎很厲害,一共在世上顯身三回,第二回現形兒才是軒轅皇帝!以後有文字史料記載的皇帝都看不上,離宋朝最近的一回現形,就是趙匡胤那個五代時期的老祖宗,這樣一落地兒,就繁衍了趙家這一皇家血脈了。

  這就是得瑟!可是,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得瑟。

TOP

俄羅斯的很多書籍裏記載,
稱古代的中國人為契丹人,
不曉得是否跟這件事情有沒有關係?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