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語言認知 親子共讀好處多

語言認知 親子共讀好處多

從零歲開始培養兒童閱讀興趣,醫師大力贊成。國內外許多研究認為,親子共讀可增加孩子語言、學習認知能力,好處多多,父母應常「為愛朗讀」 。

馬偕醫院新生兒科主任許瓊心說,親子共讀是她大力推動的新生兒照護重點之一,透過父母親懷抱孩子,為孩子講述繪本故事等,可以增進親子關係、語言以及學習認知能力,也可有效減少未來輟學機率。


特別是可能出現腦神經遲緩問題的早產兒,許瓊心都會苦口婆心建議父母,力行親子共讀。前美國總統布希夫人大力推動小兒閱讀計畫,藉由「ROR(Reach Out and Read)」,鼓勵將父母陪讀的兒童識字計畫融入小兒照護。

台安醫院敦南心智發展中心小兒心智科主任許正典也說,靜態的閱讀、圖形辨認等方式,讓孩子比較專注,比流行的動畫、影片,更能培養孩子認知及注意力發展,透過父母親為孩子朗讀的聲音,能適當產生共鳴,可良性刺激身心、大腦思緒發展。

為愛朗讀 從孩子0歲開始
孩子幾歲才需要閱讀?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昨天說,孩子出生後,父母就可以讀書給孩子聽,每天花一點時間,就可養成孩子閱讀習慣,也可增進親子關係。

柯華葳說,孩子要成為一個能學且學得好的人,全看能不能讀得好,學習閱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父母是孩子首要且最具影響力的老師,每天花一點時間共讀,對孩子幫助很大。

她表示,很多家長在孩子還是嬰兒時,抱著孩子要親子共讀,嬰兒的反應常常是推開書本、啃書,甚至是不耐大哭,父母帶著共讀的熱情也大減。

柯華葳說,這當中很多父母方法不對、耐心不足。孩子出生後可從念故事書開始,等到小嬰兒長到五、六個月大,父母可讓孩子坐在懷裡,念書給孩子聽,帶著看色彩鮮明的繪本或布書等。

不過,小嬰兒的注意力不足,一開始不要期望太高,柯華葳說,「就算每天只有一分鐘或兩分鐘也好」,重點是讓孩子熟悉書本的存在。一歲是寶寶語言發展重要時刻,到兩、三歲時,聽習慣爸媽念的故事書,孩子已可接著爸媽說的故事,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柯華葳也表示,嬰幼兒沒有辦法將注意力維持在同一件事物上太久,很容易分心、好動,父母單調、沒有變化念書,無法讓孩子把心思放在書本上,可適當變換聲調、唱歌,或手舞足蹈,提高孩子興趣。

從沒有念故事經驗的父母,柯華葳建議,句子要簡短,表情要豐富,甚至可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或製造音效;孩子若排斥新故事書,不要急,先試著將書的內容做簡介,讓孩子更容易上手。

她說,從小熟悉書本,並和父母親子共讀的小朋友,通常會喜歡、且習慣閱讀,語言表達及正確使用詞彙的能力也較優秀,對激發創意及思考能力也有幫助,親子關係也更緊密。

TOP

說故事給孩子聽,和孩子討論故事、亂編故事真是一見很幸福的事。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