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認識台灣土雞

認識台灣土雞

台灣土雞肉的性味甘溫,主治功用十分廣泛,不但溫中益氣、補精添髓、強筋健骨、活血調經,對虛勞、消瘦、水腫、病後虛弱、久病體虛、健康調理、產婦補養...等,效益都很顯著。
【紅羽土雞】

公雞:
品種特徵:豆冠型雞冠,羽毛為紅褐色與金黃色交雜分布,直立挺拔之體型,肉髯小圓,眼大圓而突出,喙長而略彎曲,頸長背短,胸平寬深長,黃色腳脛。
生長性狀:毛雞重約5至6台斤,上市週齡約為23至24週。 母雞:
品種特徵:豆冠型雞冠,羽毛為淺褐色或深褐色,直立挺拔之體型,肉髯小圓,眼大圓而突出,喙黃色、長而略彎曲,頸長背短,胸平寬深長,黃色腳脛。
生長性狀:毛雞重約4至5台斤,上市週齡約為23至24週。
 
【黑羽土雞】

公雞:
品種特徵:大而直立之鮮紅色單冠,眼睛渾圓有神,羽毛黑色並於頭、頸、背部有白色羽毛分布,尾羽長而翹直,鉛色或黑色腳脛,喙呈黑色,肉髯鮮紅、大而自然下垂呈渾圓狀
生長性狀:毛雞體重約3.5至4.0台斤,上市週齡約為15至16週。性情活潑、好動、好奇,性成熟後之公雞喜愛打鬥。 母雞:
品種特徵:雞冠比黑羽公雞略小,為直立之鮮紅色單冠,眼睛渾圓有神,全身黑色羽毛,少數母雞頭頸部有白色羽毛分布,尾羽長而翹直,鉛色或黑色腳脛,喙呈黑色,肉髯呈鮮紅色,自然下垂呈渾圓狀。
生長性狀:毛雞體重約3.5至4.0台斤,上市週齡約為15至16週。性情活潑、好動、好奇。
 
【鬥雞】

公雞:
品種特徵:豆冠型雞冠,羽毛為紅褐色與金黃色交雜分布,直立挺拔之體型,肉髯小圓,眼大圓而突出,喙長而略彎曲,頸長背短,胸平寬深長,黃色腳脛。
生長性狀:毛雞重約5至6台斤,上市週齡約為23至24週。 母雞:
品種特徵:豆冠型雞冠,羽毛為淺褐色或深褐色,直立挺拔之體型,肉髯小圓,眼大圓而突出,喙黃色、長而略彎曲,頸長背短,胸平寬深長,黃色腳脛。
生長性狀:毛雞重約4至5台斤,上市週齡約為23至24週。
 
【珍珠雞】

母雞:
品種特徵:雞冠與肉髯呈鮮紅色小片狀,眼睛小而圓,體型渾圓,腳脛為黃色,頸部裸露沒有羽毛,故有「裸頸雞」之稱,淺褐色至紅褐色羽毛覆蓋頸部以外身軀。
生長性狀:毛雞重約4至5台斤,上市週齡約為15至16週。
 
【台畜十三號土雞】

品種名稱:畜試土雞台畜肉十三號
育種經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於民國七十四至七十五年間,由研究人員翻山越嶺自全省各山區收集體型小、腳脛細與具單冠等特色之有色羽毛種土雞,經特性純化與選育而成。
品種來源: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育成之畜試土雞台畜公十一號與畜試土雞台畜母十二號雜交育成。
品種特徵:鮮紅色單冠,具黃褐色羽毛,體健,產肉能力佳,體型小,飼養至16週齡體重約 1.5 公斤,屠體脂肪率低、肉質鮮美,繁殖效率佳、抗病力與耐熱性佳。
 
【烏骨雞】

品種來源:烏骨雞可分為白毛烏骨雞、黑毛烏骨雞、斑毛烏骨雞等品種,統稱為絲羽烏骨雞(Silkie bantam)。絲羽烏骨雞為中國古老雞種之一,相傳從唐高宗至今已有一千三百餘年的歷史,並且至少有四百餘年之飼養歷史。 品種特徵:烏骨雞體型頭小、頸短、腳矮,總外貌具有「十全」特徵:絲羽、藍耳、鳳頭、毛腳、鬍子、五爪、玫瑰冠、烏骨、烏皮、烏肉。 絲羽烏骨雞性情溫馴,不善飛翔,適應性強且外型美觀,肉質鮮嫩,集觀賞、肉用、藥用於一身。
生長性狀:烏骨雞自中國引進後,多次與肉雞雜交而使得體型變大,致「十全」特徵已不完整,坊間常見之烏骨雞多為白色絲羽烏骨雞,公雞毛雞重約4至5台斤,母雞毛雞重約3.5至4台斤,上市週齡約為13至14週。
 
【閹雞-竹北仿雞】

何謂閹雞?:任何雞種之公雞,凡於6至8週齡間經「去勢手術」將睪丸取出後繼續飼養而不再呈現雄性特徵者,皆可稱為閹雞。 為何要閹雞?:公雞在進入性成熟期後,因體內雄性荷爾蒙增加而喜愛打鬥致生長不佳,且打鬥受傷流血影響外觀;「閹雞」可減少飼養管理的不便,且因飼養期長而有較佳的肉質與風味。
閹雞的特色?:閹雞至少要飼養半年以上,肉質與雞肉風味相當好,皮下脂肪堆積少,皮脆肉質鮮甜有咬勁。
 
※台灣土雞肉的營養價值
從營養價值來分析,土雞肉每百公克含有水分74%、蛋白質22%、蛋白質2.2%、鈣13毫克、磷190毫克、鐵1.5毫克等,土雞肉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尤其小雞雞肉特別多,另還含有維生素C、E等。 台灣土雞肉不但含脂肪量低,且所含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為小兒、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中病後虛弱者理想的蛋白質食品。
其實,脂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三大營養素之,完全摒棄不食會欠缺身體活動所必需的熱能,及吸收維生素A、D、E、K等介質;我們要拒絕的是飽和脂肪酸過高的脂肪,飽和油脂易造成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就是這個角度而言,吃食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對身體健康較有益處。而土雞肉對健康的珍貴在於它所含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加上土雞肉含蛋白質豐富,及符合「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質營養條件。
 
※台灣土雞肉部位營養之差別
雞胸肉:含脂肪低,肉質較澀而無味,可搭各式佐料及食材烹調。
雞腿肉:含脂肪量比雞胸肉多,吃起來較爽口。
胸廓骨:雞胸剔除之胸廓骨頭,是熬高湯的好材料。
雞肋肉:營養價值是雞肉中最佳的,高蛋白低脂肪,尤適合肥胖、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及病後調養者食用。
雞翅肉:雞翅平均含脂肪量、蛋白質比雞腿多,味道甘美,適合煮湯、炸食。
雞腳:富含蛋白質、鐵質,並且雞腳的脆骨及韌帶也具風味,適合滷味當零嘴,也可燉食進補。
雞肝:含豐富維生素A、B1、B2、C及鐵、磷、鈣等礦物質。婦女貧血、視力不佳、發育不良、虛弱體質均適合吃雞肝料理。
雞心:雞心味美,適合滷味當零嘴,但膽固醇含量較高於豬心、牛心,不適合肥胖、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及血壓高的人食用。
雞肫:是整腸健胃固脾的好食材,適合燒烤、煮滷。
雞腸:與豬腸相較,雞腸脆、少油膩,較為健康。雞腸有改善頻尿、尿失禁、痔瘡之食療效用。
雞皮:有美顏防皺之效,但熱量高,尤其是雞腿皮的熱量高於雞胸皮,應依個人體質而適當食用。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