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顧貧念苦 伊斯蘭精神

顧貧念苦 伊斯蘭精神

從齋月與宰牲節兩大節目看土耳其文化

土耳其地理位置上,因為是個通道,歷史上是各宗教文明經過與交會的樞紐,自然有殘存下來的文化影響,造就土耳其跟中東阿拉伯國家不同的伊斯蘭文化,存在允許飲酒、不包頭巾,或不作禮拜,不上清真寺……的種種教派林立,有基督教、天主教教堂、猶太教會所和回教清真寺同在一條街上的景象,而薩滿信仰痕跡也還保留在民間的伊斯蘭信仰中。

兩大宗教節目 民間大活動

容許如此多宗教存在,卻九八%人口是穆斯林的土耳其,即使今天宗教派政黨上台也不過掌握近四○%多的選票。在土耳其,戴頭巾之爭是政治防線之爭,西化派相信一旦容許頭巾在官方場合自由出現,就是容許宗教干預政治,土耳其淪為伊朗就不是夢想而已。然而,宗教派也有他的理由,認為西化派所謂的政教分離是以政治干預宗教,規定公務員、學生、護士、教師不得包頭巾是剝奪個人對教義的解釋自由。於是在雙方把頭巾視為政治表態的今日,一塊原本輕飄飄的頭巾就變得不可承受的重。

土耳其是個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因此伊斯蘭兩大宗教節日雖然明定為國定假日,但是,在伊斯蘭教中每年持續一個月的齋月,卻不像一般中東國家那樣影響到官方活動,只在民間社會生活產生變化。
未強制所有人「把齋」

每年在回曆九月把齋三十天,是回教徒應遵守的五項功課之一。齋戒就是在齋月裡從日出到日落,不吃不喝、禁慾、禁道人長短,當然也禁吸菸。雖然如此﹐因為憲法規定土耳其是一個政教分離的國家,所以沒有強制要求所有人都把齋。

只是齋月裡人們的作息會因為把齋產生變化。在土耳其,齋月裡開齋前一個小時城市交通就開始擠塞,因為大家不是趕回家就是趕著去別人家赴開齋宴。把齋的公務人員到了開齋時刻,或者在辦公室進簡單的飯菜,或者依各人工作性質,能渾水摸魚地先下班就下班,把齋的學生就希望老師准許提前下課,總之,土耳其不像阿拉伯國家以伊斯蘭法為基礎,就產生種種世俗生活與履行宗教義務磨擦的現象。

把齋的意義,就是讓不知民生疾苦的富人體驗饑餓的滋味及窮人的處境和心情,從而激發出惻隱之心,自然向貧苦大眾伸出援手。只不過,在土耳其的中產階級,既無法像大富人家捐款濟貧,也拉不下臉去吃免費的開齋飯,只好把省下來的一餐,併入開齋飯,互相邀請親友,共進比較講究的開齋飯。

齋月裡,夜裡大約三點左右,就有人沿街敲大鼓,喚人起床吃封齋飯,一般為了能夠支持一整天,大多吃的是各種麵團製品和肉類食物。吃完又去睡個回籠覺,然後一早醒來,直到日落,別說吃喝,有人連牙也不敢刷,到了日落才進食。整整三十天,每天就只吃兩餐。

開齋節三天,而兩個月又十天之後的古爾邦節是四天,所以前者稱小過年,後者稱大過年。開齋節裡穆斯林要行濟貧的天課,互相拜訪賀節,平日有嫌隙的人要講和修好,做完節日禮拜去掃墓誦經。開齋節時家家戶戶一定準備甜點或糖果招待客人,所以又稱糖節。

與中國祭祀的大不同

伊斯蘭世界第二個重要節日是古爾邦節,也就是奉獻犧牲的宰牲節。這個節日的意義就是奉獻的精神,是紀念先知伊布拉欣〈Ibrahim,基督教稱亞伯拉罕〉奉真主阿拉之命要宰殺親子伊斯瑪依爾〈Ismail以撒〉,最後真主有鑑父子忠孝至誠,便命天使送羊代祭的事蹟,所以也稱為忠孝節。

聖經和古蘭經在這個事蹟的記載上大同小異,只是基督教神學者強調由此事蹟來感念神對人的愛和信心,讓自己的兒子耶穌為人類犧牲。而回教則強調人類對神的愛與信心。所以穆罕默德要訂宰牲節來讓信徒年年表達對神的信心與愛。

回教的宰牲節與中國祭祀中的宰牲有所不同。回教宰的牲口是羊、牛、駱駝等四足牲畜,雞鴨鵝等不能作為犧牲。宰殺的犧牲要分成七份,自己可留一份,在節日期間招待親友,其餘要分贈給窮人,來體現伊斯蘭教義中顧念貧苦的精神。

依據古蘭經的規定,經濟條件許可的人才可以宰牲,所以當前幾年土耳其經濟很不景氣時,有人提議以分期付款方式買牲畜來宰,就遭到宗教人士的反對,因為分期付款表示宰牲人負債,而負債的人是沒資格宰牲的。

宰牲節一大早,家中的男人去附近的清真寺參加會禮,和社區的教友互相賀節後,回家準備宰牲。先在園子裡選棵結實的樹,在樹下挖個小坑,然後把羊帶到樹下,用塊布條把羊的眼睛蒙起來,這時候要動作溫柔,用柔和的語調安撫已經感覺到將蒙主榮召的羊兒,接著唸誦一段經文後,一刀封喉,讓羊血流入小坑,一定要等到血流盡,才能把羊倒吊樹幹。

現代化社會的衝擊

接著是剝皮了,剝法是在羊腿上割一道口,在皮和肉之間插入一個小皮管,然後吹氣吹到整隻羊圓鼓鼓的,這時皮和肉就會分開來,然後就像脫衣服一樣,從上往下剝去,整塊羊皮就被脫下來。由於事先放過血,倒是沒有血淋淋的畫面。即便是如此,仍然有人因為小時候目睹宰羊而不吃羊肉。

宰牲節的重點雖是宰牲,但是和開齋節一樣,走訪親友賀節,請訪客吃燉肉,有嫌隙的人修好講和,在鄉鎮和傳統社區仍然受到重視。至於城裡的上班族就大半利用四天假期,遠離塵囂出外度假去,逃避互相賀節的繁文縟節,想來現代化對傳統宗教習俗的衝擊,不是套句孔子的:「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就抵擋得住的。

TOP

多謝天山先生提供資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