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山西省五台山[48P]

山西省五台山[48P]

以建寺歷史悠久和規模宏大,居於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的  山西省五台山[48P]
























山西省五台山傳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與浙江省的普陀山(觀世音 菩薩)、四川省的峨嵋山(普賢菩薩)、安徽省的九華山(

地藏菩薩 )齊名,合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以建寺歷史悠久和規模宏 大,居於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享名國內,遠至蒙

、藏地區亦以能朝拜 五台為榮,在日本、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尼泊爾等許多國家,五 台山也享有盛名。

五台山在北京西南,距山西省會太原市230公里,由北京搭對號火車 約七、八小時,到砂河站下車,如由山西太原、大同搭火車

則在繁峙 忻州站下車,乘汽車約二、三小時可到五台山廟群所在的台懷鎮。 五台山現在寺廟主要分佈在台懷鎮上,台懷鎮位於

五台山五大高峰之 懷抱中,故名台懷。人們習慣把台懷鎮上的寺院叫「台內」,其它 地區的寺院稱「台外」。















台內以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殊像寺、羅侯寺等五大禪寺最為有 名。顯通寺與洛陽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佛教活動中心,

寺內有無樑 殿,全為磚造拱門,不用大樑的建築,另一座明朝的銅殿,全部是青 銅鑄造的,並有五台山陳列館及佛教協會,可

說是五台山的心臟。塔 院寺內有一座西藏式的白塔(舍利塔),從任何角度看來都很顯眼, 是五台山的標誌;「菩薩頂」位於

顯通寺北側的靈鷲山上,是五台山 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羅侯寺有一出名的「開花現佛」,一轉 動機關,展開蓮花瓣,

讓佛像出現,這是蒙族人進香必要「見佛」得 福的項目之一;殊像寺文殊閣內供的文殊菩薩巨像,高達二丈多,是 五台山最大

的文殊造像;隔清水河對面山上的黛螺頂,正殿供奉五尊 神態各異、造型不同的文殊塑像,這是將五座台頂上不同形像的文殊

菩薩合塑於此。如能登遍五個台頂朝拜的,叫「大朝台」;如果只去 黛螺頂禮拜五尊文殊菩薩(作為朝拜五台的象徵),則叫「小

朝台」。
另外在台懷鎮東北二公里北台山麓有座碧山寺,又名廣濟茅蓬,創建 於北魏,明、清曾重修,民國年間成為十方叢林,此後各

地遊方僧人 到此,管吃管住,不走不催,臨走時還送給路費,在五台山佛教界頗 孚眾望,因而該寺又稱「十方常住寺」。紐約

光明寺壽冶老和尚曾在 此修行駐錫,他為祈求明白華嚴的境界,於1936年8月15日發心刺血 寫《華嚴經》,以血代墨,每天寫千

字左右。寫經時所用的血,是由 十隻手指的尖端與舌尖,每天輪流刺出。指尖是用小剪刀剪破,舌尖 則用剃刀割破,流到碗裡

的血,用一根削得光光的檀木磨它,把血裡 有一種似筋的纖維磨出,就可以寫用二、三天,不會凝結。如果是夏 天氣候炎熱,

還要把盛血的杯盂,放在大碗裡用冷水養著,血才不會 變壞。五台山的天氣,到十月又因霜寒雪凍,血一流出便會凝結,所 以

在十月以後,二月之前,寒流籠罩下不能書寫。這樣寫到1939年冬 天,已經寫到第62卷,可是壽冶法師身上的血,已經不如起初

的旺了 ,這時面色蒼白,連禮佛也感力不從心,醫生診斷為極嚴重的貧血, 囑其速至天津求醫,可能還有一線希望,大家都為

他的病況焦急,但 以捨身供養法寶的壽冶法師,卻不以為念。經大同八位名醫聯合診治 配方,劑量很重,仍不見效。到1940年

的春天,他決心不顧一切,要 把這部經寫完。到方丈室禮拜文殊菩薩,祈求慈悲加被,「就是命該 要死,也要等把經寫完,以

了心願」。說完起來頂禮,到第三拜時, 頓覺渾身輕鬆,清涼自在,沒有一點病的感覺,氣力也恢復正常。於 是開始繼續刺血

寫經,一氣寫到當年的六月十九日,把華嚴經八十一 卷,約六十餘萬字全部寫完,其堅定的信仰,發心虔誠和修持精進, 令人

讚嘆,敬佩不已!

碧山寺另有一項珍貴文物,叫「碧山字塔」。是將一部華嚴經,用楷 書小字組成一個七層大佛塔,全長5.1米,寬1.7米,由白綾

和黃綾裱 糊而成,字小如蟻仍清晰可讀,現已移至顯通寺佛國藏珍樓展覽。

普化寺在台懷鎮東南山麓,面臨小溪是五台山建造最晚的一座寺院, 明、清時名為帝釋宮、玉皇廟,民國十一年重建始改名為普

化寺。其 樓廊式格局,裝飾精細,體現了近代的建築風格。寺前有一堵高大的 影壁石雕,上端有仿木建築的磚檐雕,中間嵌有

三塊圓形石雕,下端 是石建須彌座,此為五台山影壁中的珍品。此寺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 嚴重破壞,後經住持藏明和尚與其他

僧眾一起動手修復,重建殿宇, 塑造佛像。藏明和尚出家前學過武術,也會看病療傷,很多人慕名求 診,老和尚把他多年來為

人看病積存的錢捐出來建寺,使這座百孔千 瘡的寺院又煥然一新。此外,並建有寮房讓病家能暫住以利治療,他 的這種仁心仁

術及為保護古文物的行動與精神,值得讚嘆與欽佩。

台外寺院中以佛光寺及南禪寺最為著名,佛光寺位於五台縣城東北, 建於北魏,重建於唐代,所保存之唐代塑像、壁畫、石幢及

漢白玉雕 像等,均為佛教藝術精品,聞名海內外;南禪寺位於五台縣西南二十 二公里處,建寺略早於佛光寺,是中國現存最古

老的唐代木造建築, 其建築藝術與泥塑、石刻藝術,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雖經翻修整理, 仍然保有其巧奪天工的神韻。

五台山脈中段五峰聳起,高出雲表,頂無林木,平坦寬闊,猶如壘土 之台,故名五台(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琇峰、

北台葉斗 峰、中台翠巖峰)。五台之中,北台最高海拔3058米,素有華北屋脊 之稱。山中氣候寒冷,每年九月開始積雪,四月解

冰,台頂堅冰千年 ,盛夏氣候涼爽,故又名清涼山,每年四至九月(尤以六、七、八月 為最佳季節),可前往該山旅遊,一般旅

遊或朝山客都住在中心點上 的台懷鎮內,鎮上有國營、機關或個人經營的招待所或旅社,飯館小 吃店也很多,食宿均很方便;

一般信徒也可到寺廟住宿,並參加早晚 課等,也非常方便。

五台山早自東漢永平年間,印度僧人竺法、摩騰來華傳教,他們發現 五台山山形地形與釋迦牟尼說法的靈鷲山非常相似,奏請漢

明帝在五 台山建築寺院,於是五台山的大孚靈鷲寺(現存顯通寺的前身),就與 洛陽建白馬寺共同成為我國最早的佛教活動中心

。隨著佛教的傳播, 帝王的推崇,高僧的懿行,五台山被視為文殊師利菩薩道場的名氣越 傳越遠,地位也越來越高,寺廟越來

越多,規模就越來越大。

到了唐 代,五台山的佛教發展到極盛時期,從唐太宗到唐德宗的九個皇帝中 ,莫不「傾仰靈山,留神

聖境」,當時寺廟建築群之大,僧人數量之 多,頗具規模,留下了「騎馬關山門,日不下斗鹽」的歷史記載。宋 元時期,全山

共有寺廟七十餘所,僧尼五千餘人,香火更加鼎盛。明 永樂年間,藏傳佛教傳入有了黃廟(喇嘛廟),開始新的發展。清代, 康

熙、乾隆二帝連續十一次朝臺,又傳順治皇帝到五臺山隱居,使五 台山名聲更隆,台懷鎮寺廟集群區越修越大,且冠上宮庭色彩

,更為 富麗堂皇,最高記錄共有360座寺院。各具特色,漢藏蒙滿僧人和睦 相處,清早可聽到顯教的鐘鼓梵唄,也可聽到密教的

長螺聲,互不干 擾,真正成為佛教信徒的淨土世界。除每日早晚課誦,每月十五和月 終兩次誦戒,節日法會也按時日舉行,最

著名的是每年農曆六月初一 至三十的六月法會,屆時全山廟門大開,佛燈常燃,香煙繚繞,僧人 搭衣持具,擊鼓撞鐘,率眾禮

佛,十方善信,雲集寺院,禮佛還願, 更有虔誠者三步一拜,或是藏式的大禮拜,一路拜進山門,使此佛國 聖地更加莊嚴,令

人昇起肅然恭敬之心。



五台山五頂文殊菩薩的敬奉始於隋文帝開皇元年(西元581年),他曾 為五台山佛教聖地的發展,產生過重大的作用,但由於千百

年來的動 亂風雨,佛像已不復存在,廣大的信眾在朝拜五台之時,無不感到莫 大的遺憾。1995年因緣俱足,集資敬造五頂文殊

菩薩銅像(中台孺童 文殊、東台聰明文殊、西台獅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北台無垢文殊 菩薩)。1998年9月25日於台懷鎮顯通寺

前廣場舉行開光法會,再擇期 供奉於五台台頂,筆者有幸在此期間朝拜五台,與紐約宏毅法師在 山上不期而遇,並參加此一盛

典,當日約有三萬人虔誠參與,萬頭 躦動盛況空前,天空雲端也顯現出菩薩之法像,為有緣人所見, 並攝得照片以嚮未在場者

,誠是一件奇觀。
二、特色

五台山被視為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首,自有其歷史淵源與發展特色:

一、五台山的地理位置與形勢

跟《寶藏陀羅尼經》所描述的文殊師利菩薩住處很相似;五台山古稱 清涼山其氣候特點與《華嚴經》中所敘述的文殊菩薩住處也

有吻合之 處,因此長期以來被稱為佛教聖地,寺院林立,廟群集中,建築宏偉 ,典藏豐富,佛像莊嚴,令人肅然起敬,故能吸

引大批的佛教徒前來 朝聖。

二、歷來帝王將相大力扶植

自北魏、隋、唐、宋、元、明、清歷代皇帝將相都在五台山大興土木 ,修建寺院,並授予僧尼以政治及經濟的特權。

三、規模宏大歷史悠久寺院林立

整體佈局氣派非凡,依山就勢,錯落有致,構成一套完整的組合。自 北齊、隋到唐代之修建,五台山佛寺高達360座,規模宏麗

的有七十 餘座,全山僧眾達萬人,高僧雲集。清末全山有青廟七十八所,黃廟 二十六所。民國二十五年統計,五台山共有寺院

110所,僧眾二千多 人,其中喇嘛八百餘人。後經戰亂及文革破壞,寺院減少至四十七所 ,僧眾少至一百八十人。現經當局的重

視,逐漸撥款修建,出家人也 陸續在增加,筆者所知普壽寺尼眾佛學院即有三百多學生。

四、青黃廟共處,顯密教並重交流

五台山為漢系佛教(主要以華嚴、禪、淨等宗為主)與藏傳佛教(以黃 教為主)交流匯聚的名山。青廟的青,指青色或灰色的僧衣,

又稱青 衣僧,為漢系僧尼制服,由穿青衣僧尼居住管理的寺廟稱為青廟;黃 廟的黃,指由穿黃教衣著喇嘛居住管理的寺院。自

元代以來,五台山 的青黃廟並立,各民族的宗教文化在這裡交流匯集,和睦相處,構成 了五台山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派的特

點。

五、佛教與當地社會文化融合

佛教與當地社會文化融合,長期下來形成一種特殊的佛教文化區,供 奉佛像,念佛修行,燒香拜佛等宗教行為,已成為當地人日

常生活不 可分割的一部份,一般對人的稱呼是師父,而非我們通稱的先生,大 概是當地的特有稱呼。五台山出家人節儉惜福的

習慣,對當地人也有 極大的帶頭作用,當地居民至今民風純樸,省吃儉用,衣著簡樸,可 能是受僧眾的教化影響吧。
三、各宗派之發展

五台山上各宗派兼容並蓄,如同大海能納百川一樣,使成為各個宗派 切磋交流,融會一起的匯聚處。華嚴宗的盛行與五台山有直

接的關係 ,其創始人法藏和尚在《華嚴經探玄記》《華嚴經傳記》中都指出五 台山就是文殊菩薩所居的清涼山,是文殊演經顯

化的靈境。華嚴宗四 祖澄觀,遍訪五台聖地後,便留在顯通寺鑽研《華嚴經》,並主講《 華嚴經》長達五年,唐憲宗賜名為「

清涼國師」。



唐朝時的大華嚴寺包括現在的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是五台山最 大的寺院,以志遠和尚為首座,在五台山弘揚天台宗數十年

,他的戒 行高遠,學問淵博,足見天台宗在五台山具有相當之影響。

五台山的淨土宗自北魏的曇鸞,唐代的法照,到明代的祩宏、月潭等 淨土高僧,他們都是當時五台山上的高僧,名重一時。

唐代神會(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弟子)的弟子神英曾到五台來建造法 華寺並與其它各宗共處。

藏傳佛教無論那一派,對漢地五台山都非常尊敬,視為佛國聖地。自 元代藏傳佛教在五台山興起,到明清時便發展到與漢系佛教

等量齊觀 的地位,尤其清朝皇帝篤信藏傳佛教,朝廷也利用五台山佛教懷柔蒙 古,更讓藏傳佛教舉足輕重,達於鼎盛狀態。清

代的五台山在促進漢 、滿、蒙各族和睦相處及文化交流,發揮了極重要的功能。
結語

此番五台山的朝聖在偶然之下成行,又適逢五台文珠菩薩聖像開光法 會,目睹了民眾的虔誠,大陸佛教的開展有待努力,但仍充

滿著希望 。




附帶:::朝山須知

   
        朝山者,朝禮名山;名山者因人而名、因寺而名者據多;所謂“山因人名、人因山靈”。因此,朝山的本來意趣:高尚

者追尋大德足跡、尋訪善知識;世俗者許願祈福、布施培福、好奇把玩不一而足。無論高尚、世俗,須防止過失,方能得到利益



(一)朝山禮佛基本素質
    1.恭敬心:尊師重教是任何學子的基本素質。沒有恭敬之心一切的學問、知識和道德、品質均將一無所獲,即一切思維言行

與身、口、意三業,或善或惡或非惡非善無不發自內心的恭敬與否。對佛法僧三寶越能生起無上的崇敬與仰慕,越能趣向無上的

利益,因為恭敬心是最起碼的條件和前提。
    2.莊嚴心:佛像、佛殿、佛塔、經典、法器及僧伽等等莫不是莊嚴的,且時刻都在無語地開示著我們。由於我們沒有用莊嚴

心去觀察、去覺悟,從而忽略了其中給予人們的啟示。您不去莊嚴自己的心,又如何能獲得莊嚴道場的相應啟示呢?
    3.謹慎心:相對於言教,謹慎是身教這一無言教育最重要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方可將恭敬心和莊嚴心在言語和行為上加以體

現和統一,處處收攝住心的庸浮散亂,去啟示去覺悟人生宇宙的真諦,也只有在此基礎上方能守戒遵教,成為凡夫俗子的表率,

自利利他。
具備此三心素質,罪衍不生,過失可免;若要福德倍增,還要注意言、行和起心動念。

(二)恭敬的表達與宜忌
    1. 凡佛經、佛像、佛畫、佛具、香花、法物,如用錢“買”或向人“要”,應一律說“請”。
    2.凡見佛像,無論泥塑、木雕、紙印等均應視同真佛,不起分別心,如是作觀,增福長慧。
    3.紙印佛像日久破損,可修補者應盡力發心修補,護持聖相,實不能供時應於佛前言明另請新像,此舊佛像可恭敬焚化。
    4.佛像佛相不可做裝飾物品。隨身之小佛像乃供隨處禮拜,兼護身平安用,應心存恭敬,祈求加護,一切吉祥想,宜放在上

衣口袋或掛胸前衣內(如洗澡時應將佛像除下)。如放入褲袋,即為不敬。
    5.香、燭等不可制成菩薩的形狀,香熄像塌或燃燭毀像,均為大不敬,類同於出佛身血,商買之間不知所造無邊重罪.

6.迎請佛像、佛經,應恭敬捧迎,不可放在腿上、或單手提攜、或垂向膝下、或夾在腋下,宜頂戴或捧於胸前或敬重包裝。由

於現代印刷方便,初學佛者對佛教經論典籍較易獲得,由此也易生輕慢心,犯失意過,不可不察。
    7.借閱佛經應按時送還,切忌塗、抹、剪、撕、遺或未經許可動用取走,佛刊佛報佛書應轉贈他人閱讀,不可任意毀棄或包

扎物品等。
    8.閱經時,宜潔手淨案,身端正、口禁(雜)語、意不散亂,攝心一處,直看經文不可空過。不明大意時反復數遍,自能體

會妙旨,切忌退卻心志(並當廣修供養以助道心、種慧根),閱經時宜捧卷或平放在案架上,不可放膝上,尤其不可將衣帽壓在

經上。
    9.無論誦經、看經、持咒、經行、禮佛、供僧……皆應普皆回向,令一切眾生入佛知見、歸敬三寶,速證菩提。
    10.僧是指已求受具足戒的和合眾(三人以上的清淨團體),並非出家的個人。出家人可通稱為沙門,精通三藏佛法而能宏

化的出家行者稱為法師,和尚是親教師之意,能授皈、授戒、授法等等,也是對出家的比丘至高無上的的尊稱,切切不可褻瀆。
    11.在家弟子信眾見出家二眾不依法恭敬、禮拜、供養,是為犯輕慢罪。十方僧伽皆為我師,不只限於皈依師,皈依也非皈

依一人,而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寶(這是佛教有別於他教和外道的特點之一),不可分別“你的師父是某某,

我的師父是某某”,皈依師是代表常住三寶在佛前為你做個證明,證明你已受“返邪三皈”儀式、懺悔、發願,回頭向善,決定

做三寶的弟子了。
    12.師父有統稱和別稱,別稱指各自的皈依師、受戒師、學法師和依止師等。
    13.要問出家人的稱謂時,應說“請問師父德號上下?”,回答他人問你的皈依師時,應稱“我在上某下某法師處受的皈依

”。
    14.在任何地方遇到比丘、比丘尼均應合十問訊。除坐禪、誦經、飲食、入廁、行腳或臥床外,其它地方遇到出家人無論年

齡大小是應該頂禮,這是折服我慢心,增長恭敬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若與出家人同行應居後。
    15.入寺時,先應到大殿禮佛,再去禮拜住持和尚及諸沙門。在和尚說法時、傳戒時法會時、共修時,必須向主持的法師頂

禮。坐,宜安穩坐,專注聽聞、善自思維,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談話;若遇法師已升座,在不擾眾的前提下,向佛和法師頂禮,

不可向熟人招呼;若不能聽畢,只向法師合十肅靜退出,不得招呼他人或影響他人聽講或參修。
    16.出家人的衣缽在家人不可穿著或持用,已受三皈五戒後可穿海青。
    17.在家人私自挪用常住財物,罪過甚大;在家人毀謗出家人及破和合僧,皆獲重罪。對在家同修之間也不可念其過失,應

有抑惡揚善的美德。

(三)進香拜佛
淨手、整衣、靜念
1. 點燭:
⑴站在燭台前,若台上有燭火,可直接在燭上點,以結續善緣。
⑵蠟燭點亮後,雙手豎握上舉,默念:“光芒照十方、消除諸冥暗”。
⑶穩穩地將蠟燭插在燭台上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盡量不要把蠟油、火柴杆、紙宵雜物弄在地上。
2. 上香(拈香):
⑴上長香
①將香點燃(可在燭上點,要節約火柴、處處惜福,所謂惜福從細、布施大方),用兩手的中、食指夾著香杆,拇指頂香尾。
②安置胸前,再舉香齊眉,默念:“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罪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車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③兩手自然放下,安置胸前,開始插香,三種方法可選其一。
第一種先用右手插中間一支,默念:“供養佛”;次用左手插左邊,默念“供養法”;再用右手插右邊,默念“供養僧”。
第二種先右,默念“誓斷一切惡”;次左,默念“誓修一切善”;後插中間,默念“誓度一切眾”。
第三種先右手插中間,默念“供養十方三世三寶尊”,再左,默念“供養歷生父母及怨親”;後插右,默念“供養十方法界眾有

情”。
④合掌,默念:“願此香華雲,直達三寶所,祈請大慈悲,恆滿眾生願。”
⑤就地一拜
⑵上檀香(即檀木劈成小枝)
用雙手拇、食指拈香枝的兩頭,中指、無名指、小指張開自然伸直,高舉齊眉,然後放進香爐:第一根用左手拈起,右手送入,

默念:“供養佛”;第二根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默念“供養法”第三根用左手拈起右手送入,默念“供養僧”,其他與上長

香同。
3.入殿禮拜
入殿門時順門側左右而入,左側跨左腿、右側跨右腿。不宜中央直行,也不可在有人禮拜的前頭行走,禮帽、手杖等特須自提攜

或在殿外或邊室寄放,不可安放在佛案,佛台之上。禮拜時,以佛像看分男左女右在佛前兩旁的拜墊上禮拜。
1)肅立合掌:兩手掌指伸直,掌背微躬,五指自然靠攏,兩掌上舉輕合,腕與心口平,掌心空明,切忌緊閉,兩足跟約開二寸,

腳尖相距約八寸;收攝心意,瞑目恭敬。
2)觀想發願:“無量劫之父母列左右,兒女眷屬立身後,仇怨債主在前頭,隨我禮佛往生極樂容攝受”,或參以普賢行願品,或

默念“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等。
3)一般叩拜:
① 右臂斜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墊中央,身體順勢下蹲;
② 左掌隨著伸下,按在拜墊左前方,兩膝稍分開些跪下;
③ 右掌由中央移到右前方,兩掌相距約六寸;
④ 以額垂叩於兩掌中間,翻轉兩掌,意為以雙手托承佛足(此時亦可觀想發願);
⑤ 兩手十指微微收托翻轉,將身體稍撐起,同時右手移回拜墊中央;
⑥ 左掌回舉胸前,右掌將身體撐起,同時兩膝離墊,雙腿緩緩伸直,右掌與左掌合;
⑦ 上身順勢從腰至勁漸漸直立;
⑧ 重復①-⑦。
4)禮畢問訊:
叩拜(如三禮)畢仍合掌,彎腰約90°兩拇指相並,兩食指相合豎直,以左三指包右三指;伸直腰(從腰至頸節節漸立),舉指齊

眉,再放掌。
4、注意事項:
見佛法僧或像或畫或書或咒或形或名,一念歡喜皆種善因。若能注意以下條目,或許更為圓滿,更能感應靈驗;
① 淨手嗽口,至誠恭敬;
② 緩緩而拜,寧少毋草;
③ 供香端直,如法如儀,供佛之果食應能食用(罐頭或原料或水果未潔淨等均有損恭敬心);
④ 佛殿、佛塔及供佛之室內,皆不宜踞坐笑談,應慎護威儀,漢地女眾尚忌無領、開領衫和裙裝尤其是短裙入內;
⑤ 不可佛前曬衣、殿前飲宴或用夜壺水澆花等等;
⑥ 在殿堂經行必右繞不得左旋;三或七匝,平視直行念佛,不得談笑是非言語。
⑦ 叩拜時不可用三拜九叩禮,宜用古印度之五體投地禮(即兩膝、兩肘和額等五個部位悉投於地,不觸地面則不如法。頭額觸地

、肘漆伏地、雙手撫托受者足,如是為最敬之禮)。藏地多行“大禮拜”,值得漢地好生學習。要使心頭清淨、身心放下,這是

下手之處、入門功夫。

(四)用      齋
信眾朝山,尤須注意飲食,既要吃飽、又不可貪著。這裡僅談幾點居士入寺在齋堂用齋的簡要事宜,權當參考:
1、齋即時食(午前食),具有淨心、止念、屏絕嗜欲的意思,在飲食上表現為不貪味、不挑食、啟發慚愧心等等。
2、素食是不貪味、發慈悲心的外相之一,若素食而貪味則有失“齋”義。
素食指不食葷腥,葷指有辛味的蔬菜,如五辛(蒜、蔥、韭、薤、興渠)等,天龍八部不樂此味,護法遠離,也易令人智暗、神

暈、障般若,誘發貪痴;腥為帶腥臭臊膻之味,此味障礙慈悲心,增上嗔痴,惟羅剎喜好此味,故不可食。
3、拿起筷子時將筷子平端於兩手虎口處,合掌稱念:“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念畢放掌、以二手拿筷子,

另一手端飯碗,先以筷子觸右邊間飯粒,默念:“願斷一切惡”,次觸左邊飯粒默念:“願修一切善”,再觸中間飯粒,默念:

“願度一切眾”。
4、用齋過程中不可打妄想,不得偏食、雜語、筷碗碰撞等,應默然無聲,不可剩殘菜、殘食。
5、結齋(即食畢)時,僧值師將居中向上站,維那師舉腔,大眾隨念:“薩多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至他,庵,折隸主隸

准提娑婆訶”,“飲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然後順序出堂。

(五)如何觀察出家人
“出家人”這是一個值得崇敬的稱呼,因為出家人首先要舍離的是“情愛之家”情愛是生死流轉的根源,其次還應舍離世界 “五

欲之家”五欲是沉淪的誘因,進而徹底舍離三界,名利,去除“我執”“法執”以利他之心志求菩提 。因此前已有法,無論有

依三寶與否,見一切出家眾均應恭敬,以種下離苦得樂的特殊福田。
  然而現今末法現前“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既有假冒“和尚”,也有外道邪師冒充佛弟子,假借弘揚佛法而欺逛信眾的,時人不

可不察。何況從擇師的角度,而策勵者在教內也有依“十德”標准,對法師的德行加以觀察:

1.辯真假:
(1)時下假冒行騙者,多以“化緣”方式,或“結緣”佛像,護身物、保平安等等來取信信眾。化緣者大都以名山建寺為由,“

結緣”者往往自報家門也是名山名寺。
要知名山大寺,不易進單(住)。現今的政策,寺廟仍為自力更生,僧眾並不外出化緣。出外多日者,即已離寺,除非因公或因

邀外出應供,也是即出即回。尤其是名山大寺,緣法眾多,各種供養豐富,如九華、普陀等等,毋須化緣。要是確需助緣,也只

是告知信眾,隨人自願、隨緣樂助,決不強行乞討。
結緣物,若非信眾喜歡乞請,何況強予!真正的出家人不會攀緣。
(2)證明越多越假,何況熱天戴帽,內穿俗服,要知道出家人無須介紹信。

2.觀德行
出家人“毀行守志 ,割愛辭所親”。首先對志行高下最直接影響的有四種出家的不同因由:(1)行淨無穢,聞無數世才有一佛

應化度眾,了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欣然心寤,不貪世榮,捐家棄俗。(2)在世俗上無所作為或厭煩喜靜。(3)負債難償。

(4)貧窮不能自活。
其次能否得到善知識的攝受、指點、調服,是志行改變的最重要助緣。由於明師(即善知識)難遇的關系,德行節操也就參差難

齊。然而,佛法難聞(也並非能看到經典、讀到開示性的書籍、聽到光盤錄音、就聞到正法了),善知識難遇,這裡僅依十德提

舉三條以供觀察參考:
(1) 持戒:首先要了解對方是否已受具足戒,受戒後是否學戒,是否已明四相五法;然後才談是否遵戒、守戒、持戒。
居士們會說比丘的戒律,信眾不能閱讀學習,如何知道比丘是否持戒?其實看一個人是否持戒從威儀形像和粗細分上即可了解全

貌。
① 戒律的粗分(即基本戒律)上:三皈依戒和五戒是一切戒律的基礎,而五戒中唯有酒戒(包括煙、大麻、白粉等等對身體、大

腦有傷害的物品)是不可開許的,除非已證空性,已斷一切煩惱,不著一切相,如濟公等,但非一般比丘可為。若私自開許,則

為破戒,善神護法遠離,唯有惡神歡喜。如戒煙酒戒不了的,就可能與鬼神中的酒女、酒草女有關,被“鬼”利用而不自知,比

為人利用是否更愚痴?更何況從公民的角度看,在公共場所吸煙尚且不是一位有公德心的公民。作為比丘或居士菩薩則破菩薩戒

,在別解脫戒上則破了酒戒,則五戒共破。
②威儀的粗分上:1°若有出家人未經常住特別開許出寺而穿在家衣服,則為舍衣還俗。2°如法的出家人衣色不會穿純黑、或純白、

或艷麗的色服,而是穿壞色衣,新衣尚貼舊,且內衣亦然。3°無病或非寒冷難耐不會戴帽,更不蓄發(在細分上,則須發同剃同

長,不會留須或單獨刮胡子)。4°托缽以乞食,若乞錢則為犯金錢戒也沾污清淨缽器。5°若以注重威儀的名義好衣色服展現僧相

、標榜莊嚴,均有貪圖名聞利養之嫌,戒律也難持了。
③居士信眾不可留宿未受具足戒的沙彌,或只剃頭未受沙彌十戒的淨人。一是福田未具;二是增上沙彌退心或破戒、舍戒的因緣,

生大過罪;三是令沙彌失依止(離師一宿)。
若有剃度師允許新剃度的弟子外出,則此師為非如法師、非慈悲師,世俗的責任心都未具足(若剃度前不觀察弟子因緣、不考察

弟子出家發心、不問遮難,此師亦然)。比丘受具足戒後,五年內依止學戒,若不明五法尚且終身依止(不可離開師父,更不得

私自為人說皈依、受徒弟),何況沙彌。總之,若不持戒則非善友,不可共處。
(2)悲心:悲心是觀諸眾生、身處苦海、忍受苦果,生起悲愍,願諸有情遠離痛苦及苦因之心。悲心的基礎是責任心和對他人、

對公眾負責的精神。也就是說持戒是對自己負責,使自己不犯失誤和過罪,不落苦因;悲心是對他人,從親到疏合乎人情習俗。

如果一個出家人貪食、貪味、好色、好財、好睡、怕吃苦,皆為善根不足。增上他人(包括父母親友)貪心,即令他人消福,或

讓人嗔怒等,是為不具悲心或傷損悲心;因起貪著,自行食肉(非他人無知供施)即失悲心,或悲心本即不具。對待眾生未生起

如母般看待的平等心,悲心也就不穩固。如此,則不可領眾,不得皈依,難以真實心和責任心待人故。
(3)阿含富:亦稱經富,有滿腹經論之義。(阿含)指四部阿含經,包括:長阿含、雜阿含,是自解脫方面的經典。自解脫,方

可令人解脫;能自救,方能救人。若不知(阿含),不生起實修的體驗,講經說法,說得天花亂墜,固然名聞廣博,必竟猶如無

根之花,終究枯萎而難以結果。如此則難以依止,因為必竟不了生死,尚在迷途故。

(六)請益與拜師
   遇到出家人既要心生歡喜,也不得不加以觀察。對假冒的,要心生悲愍——挪用十方財物將受五百世地獄報,何況掙菩薩財物

或騙取十方供養!地獄報盡,再得受無量劫的餓鬼報,餓鬼報報盡得以為人時,還將貧窮連連,為他奴婢。愚痴呀!愚昧無知是

多麼的可悲。
   對真實的出家人,要增上其出家發心,贊嘆出家功德,尤其是受具足戒十夏(戒腊十年)以上,持戒、具悲、精通經律論三藏

的法師,要好生請益,多多親近。
  
1.請益是觀察的必要的輔助手段。末法時代邪外師眾多,包括出家在家二眾。邪即不正,知見不正,表現在觀念、言談等方面。

在請益的過程中,當以三法印衡量之。外即心外求道者,如身見外道; 斷見者,愚昧無知撥無因果;常見者,不信輪回……均系

一葉障目,其結果卻是種下了無間地獄因,自誤誤人。

2.可以為師的條件: 持戒者可以成為善友,持戒而具悲心者,可以成為同道共修,持戒、具悲、阿含富者方可拜師親近。這樣

的法師具有五大功德:(1)戒品堅牢,(2)善勝諸冤,(3)於眾中決斷無畏,(4)能開解疑悔,(5)善持比尼能令正法久住


   師者,在弟子稱為師父。“我以所學名為師,解從彼生名為父”。所謂敬如師,事如父,呼之曰師父。律有言:無罪見罪呵責

是名我師,能於善法中教授令知是我阿阇黎。
能為師者梵文音鄔波馱耶,譯為親教師、依學,即通常所稱的“和尚”。依附此人學出道故。阿阇黎,即阿遮利耶,唐朝翻譯為

教授,依現代語言,應稱為教師、或助教,即協助和尚教導——當斷應斷、當作應作、當學應學之法。
   
3.求皈依:
     假如不好生利用眼前寶貴的光陰,不抓住這一生難得的人身機會,要再得人身如盲龜穿孔。世途迷茫,因為沒有明師指點,

苦海沉淪,因為沒有怙主依靠。佛陀出世,才讓我們有了離苦的機會,才讓我們有了遠離顛倒、反邪歸正的可能,佛法僧三寶是

我們出離生死,渡向彼岸的、最真實的依靠。
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生餓鬼;皈依僧,不做旁生。要遠離三塗苦難,唯有皈依三寶。還沒有皈依的信眾,只要想再得

人身,離諸邪惡、顛倒夢想,就應親近如法的法師,求三皈,即反邪皈依。
    現如今據說出現一些不如法的現像:不舉行皈依儀式,只是叩頭,供養,填寫皈依證,就算皈依了。這是不如法的,是外道

和邪教徒的做法。佛教內必須為求皈依者:請聖求皈,引導發心、發願、懺悔,授三皈依戒等等,方能得到諸佛菩薩護法龍天的

認可,怎可馬馬虎虎呢?

4.求戒(乞戒):
    既已有了棄惡向善之心,當作棄惡向善之行。如何行?佛言:戒是“汝等大師”,“先習五戒,自皈於三。何謂五戒?一曰

慈心,恩仁不殺,二曰清廉,節用不盜,三者貞良,鮮潔不染,四曰篤信,性和不欺,五曰要達,志明不亂。何謂三自皈?一曰

皈佛,無上正真,二曰皈法,以之御心,三曰皈僧,聖眾之中所受廣大,猶如大海,蘼所不包。”(見《演道俗世經》),求受

五戒以行十善。
   現實中有一錯誤的觀念:我現在還做不到,等我做到了再來受戒。”你說顛倒不顛倒?對,顛倒!一是不受戒你如何知道自己

能不能做到?那怕現如今五戒的戒條都已公開化了,戒相如何?不同的因緣條件下,如何護持不犯?不受戒又如何學得到?何況

現在大多數地區受了戒也很難學得到,因為缺乏教導的人。但受戒後才有學的可能,正如不上學的人,如何能學到學校裡所教的

呢?戒是防護,受戒、學戒,才能起到防護的作用,才能指導日常生活所行當行,行善積福,修定開慧。

5.求法求依止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如何深入經藏?經藏浩翰,從何下手?所謂應機學法(說法),迷迷茫茫

,又如何了知自己的根機呢?——“向法師學”,對!向法師學,向持戒、具悲心、阿含富的法師(和尚)學。有言道:無請不

說。你不請、不求,又怎麼知道你有求法之心呢?即使知道,法師們無請而說,將有可能犯斷滅罪,不可不慎。總之,要想走上

解脫道,就得尋師,求法。通常在未完全通達諸法(未證入無學位)之前,總是各有所長,何況傳承的局限性,使得不同教下、

宗門的法師們各有各的側重。一般地采用請開示的方式,初步、粗顯地接觸教法和法師的知見,然後在“觀察”的基礎上,向法

師介紹自己的情況(包括生活經歷、人生觀念、信仰和心願等等)再提出學法的請求:“某某法師慈悲,弟子來自某某(地方)

,今日得遇尊容、聽聞開示,還望法師大發慈悲,教授弟子修學之法,以使弟子早出迷徑!

    於是,法師會針對你的情況,或個別、或大眾共聚,為你說皈依,說開示,說法、傳法等等教授。這時的皈依,為學法皈依

。開示,也是教習某一修法前的前導性的,共和不共的開示。
傳承未斷,即得到傳承的法師,無論顯密教法,無論大小乘,各大教宗,基本如此。學法師可以有許多位。得一法而相應,生死

可了者,則無須貪多。然而末法時代,眾生業重,往往因煩惱眾多,而需眾法配合,次第而修。如砍筏枝丫茂密樹冠龐大的大樹

,須先砍去下邊的枝丫,次第而上;也如挖掘根系眾多的大樹,先去邊根,次第而入直至挖到中間的主根、本根,去其根本,方

能一拔成就。因而法師們一旦各執教法,弟子將無所依從,“圈地養羊”的做法是極不如法的。因此在眾多法師中須覓得一位可

以依止的依止師。

    依止師並不一定要多大的名望,而是要能夠真實地解決你修行路上的種種疑難,並能方便地教授與攝受,不執己見;不以一

已之法而排他法,法法平等,見聞廣博,能斷眾疑,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條:
(1)      已滿十夏,明了四相五法等作為阿阇黎的一切條件(即具戒知法)。
(2)      能勤教授:即具悲,肯認真負責地教誡弟子,願意慈悲攝眾而不企攀眾緣。
(3)      明共行別行,能須呵切勒。即明白七種師徒間共同的責任和義務,以及各自不同的行為要求。為師者在弟子有過罪時

,能及時發現,依過順呵內懷慈育,外現威嚴。
棄惡向善、遠俗趣聖、成就解脫,是每時每刻的事兒,依止的重要性就貴在“及時”教導。有人問“我們能否依止淨空法師”?

能否依止藏地的法王?這是可以的,只要你們有條件去到那邊,或者你能請他到你這裡長住。那種聽聽光盤磁帶的開示,不合依

止法!是你一向情願,對方沒有辦法對你負責地教誡,也不能對你的言行 “及時教導,“自欺性”的名聞依止,只能說明一個問

題,你還在粗分的“貪”字上打轉——圖名:“我有一位多麼有名,多麼有成就的師父。”毫無意義!與你的了生脫死毫無關系

!要有,也只是把自己圈在生死道中,放下名聞吧,修行是腳踏實地的事兒!

6.哪些人需要依止:
(1) 和尚命終休道,或決意離開而不再攝眾,其未出道的弟子須另求依止。
(2) 弟子離師遠去他方(包括另求勝緣),另求依止。
(3) 學戒不滿五年的須繼續依止。
(4) 不諳教綱的,即使受具足戒已過五年,“不善毗尼,不能自立,不能立他,盡形依止”。“若百腊不知法者,應從十腊者

依止”。
(5) 若愚若智,即大罪不犯,過失不斷,性戾痴慢,也知依法洗懺,志非貞正,必須有依止師、得以依止。
(6) 不誦、先誦後忘、根鈍誦不得者此三人不離依止。出家眾有上述六大方面十種人需要依止師,在家眾有二種情況:①學法者

須終身依止,即使證得阿羅漢,尚且不離依止。②若依止師命終、休道、遠去或自己因故遠去他方,須另求依止。
若自身未曾皈依三寶,而教授佛法者,為附佛外道;若曾皈依三寶,也曾聽聞佛法教言,尤其親近過密法者,也無傳授的權利。

藏地出現過白衣(即在家人)傳法,那是得到傳承的馬爾巴大師獲得了大成就後,舍衣還俗示現在家相,而經米拉日巴之後即傳

回僧團。後來的(活佛)轉世制度,有些“靈童”未能出家,但佛教慈悲,經師們仍傳授給他前世的修法,但他沒有傳承的權利

,外出弘傳,即為非法。

附一:為進一步拓展五台山客源市場,吸引更多游客來山旅游。經五台山風景名勝區政府研究決定,對團隊購買進山門票實行新的

優惠辦法,具體事項如下:
         五台山管理局對新的門票價格實行淡旺季浮動,淡季時間從11月1日0時起到次年3月31日24時止,門票價格為140元/人

次;旺季時間從4月1日0時起到10月31日24時止,門票價格為168元/人次。新的減免優惠政策為:一是對旅行社一次組團16人以上

(含16人),不論淡旺季均優惠20%(按四舍五入計算),在淡季執行112元/人次(已享受減免進山門票的人數不得重復記入組團

購票人數),在旺季執行134元/人次;二是對學生、殘疾人以及60周歲以上老年人,憑合法有效證件,享受半價優惠;三是對兒

童(身高1.2米以下)、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70周歲以上老年人(含70周歲)以及寺院僧尼(持戒牒證),憑合法有效證件

,免票進山;四是對記者、國家一級以上作家、攝影家、旅行社經理、導游以及團隊司機憑合法有效證件,享受特殊的免票優惠



入山處、稽查處的工作人員要本著高度負責的精神,嚴格履行上述優惠辦法,對享受減免門票優惠的人員要進行嚴格登記,並將

旅行社團隊計劃單(復印件)妥善保存,景區政府有關部門將進行定期不定期檢查,堅決制止私自放行的情況發生。一經發現,將

對違規人員進行嚴肅處理。
        為嚴格執行上述優惠辦法,懇請社會各界人士進行監督,舉報電話:
       五台山風景名勝區政府:       (0350)6542380
       五台山旅游局:                  (0350)6543133
       五台山糾風辦:            (0350)6543887
       本優惠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此前出台的有關優惠辦法同時作廢。
       本優惠辦法由五台山風景區政府負責解釋。

                                                               

附二:景區政府鄭重提示

一、五台山是我國佛教名山,有100多處古建築寺廟,是祖國的珍貴遺產。進入寺廟,文明禮貌,講究衛生,禁止吸煙。
    二、五台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有20萬畝森林,是國家和人民的寶貴財富。護林防火,人人有責。
    三、五台山是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山林、水石、鳥獸、花草,都具有觀賞價值,只許觀賞,不得破壞,保護者獎,破壞

者罰。
    四、五台山是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車輛游人較多,停車要到指定車場車位;煙蒂廢物扔到垃圾桶,保持環境衛生。

佛國淨土,護者吉祥。
    五、五台山景區是世界旅游精品,景點多,面積大,乘坐出租車可四通八達,出租車公司在中心區,隨叫隨到。
    六、為保障游客的合法權益,景區政府鄭重提示:旅游參觀請到旅行社聘用有證導游,拒絕使用無證導游,拒絕陌生人贈送

的護身卡、金元寶、拒絕主動為您帶路、擔任向導講解員的服務。
    七、景區設有旅游投訴中心,24小時專人值班。電話:0350-6543133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