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煙台市與劉公島 [30P]

煙台市與劉公島 [30P]

煙台市與劉公島 [30P]

















煙台山是一座流淌著煙台血脈的小山,是鑲嵌在煙台海濱胸襟上的一塊綠色翡翠。她海拔42.5米,面積45公頃,她濃縮了這個城市600

的滄桑歷史,是這座城市歷史重要發祥地和象征。
  位于市區北端,三面環海,岡巒兀立,林木蔥蘢,清秀幽雅。明洪武年間,為防倭寇侵擾,在此修建狼煙墩台,又稱烽火台。煙

台由此而得名。1862年煙台開埠後,英、法、日、美等16個國家曾相繼在此建造領事館、教堂和郵局。主要景點有狼煙墩台、燈塔、

燕台石、石船、惹浪亭、觀海樓和原各國領事館舊址。2006年05月25日,煙台山近代建築群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

護單位名單。
  山上山下,那一幢幢外國領事館、官邸、建築群,記錄了煙台作為山東第一個開埠通商口岸的特殊歷史;記錄了煙台至膠東廣大

人民忠烈保國的民族主義精神和振興華夏的志向。
  此外,煙台山還是一個置山臨海風光旖旎的旅遊佳地,她以幽雅而著稱,山上樹木蔥籠,紅樓青舍,參差隱現,美麗如畫,早在

康熙年間,煙台山就被譽為 "福山八景之首 "。在山上,有以 "龍王廟 "、 "忠烈祠 "、 "狼煙台 "為代表的民俗建築群,又有   "

燕台石  "、 人思緒萬千,回味無窮。
   煙台山形勢衝要,所以元朝在這裡築壘架砲;明清時,又在藤峰頂設立烽煙台,作為報警的場所,因而稱為煙台山。山下至今

還有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駐兵飲馬的營房裡、馬房裡、馬廠街等遺蹟。煙台山1965年闢為公園。公園佔地2公頃,大門口石階寬闊,

石獅雄踞;園內有假山、噴水池、花圃、盆景、遊泳池、燈光球場、畫廊、閱覽室等。石椅、石桌點綴其間,布局雅致。夾道種有榕

、樟、木棉、梧桐、美洲鬆和南洋杉等名樹。
門    票:20.00元    路    線:可乘坐3、6、43、46路公交車直達。



劉公島






劉公島位于威海灣口,距市區旅遊碼頭2.1海裡,乘旅遊船20分鐘便可到達。它面臨水雲連天的黃河,背接湛藍的威海灣,素有“不

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劉公島北陡南緩,東西長4.08公裡,南北最寬1.5公裡,最窄0.06公裡,海岸線長 14.95公裡,面

積3.15平方公裡,最高處旗頂山海拔153.5米。島東碧海萬頃,煙波浩淼,島西與市區隔海相望。全島植被茂密,鬱鬱蔥蔥,以黑鬆

為主,多達2700餘畝,1985年被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1999年劉公島被建設部命名為“國家文明風景區”。
  劉公島是AAAA級風景區。為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國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1888年,北洋海軍成軍時,在島上設電報局、水師學堂、建北洋海軍提督署、鐵碼頭,成為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北洋水師的誕生地。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就發生在該島東部海域。如今,它成為著名的旅遊觀光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島上有江澤民總書記題寫的中

國甲午戰爭博物館牌坊,有北洋水師提督署和丁汝昌寓所舊址,有甲午海戰期間功不可沒的北洋水師鐵碼頭和古砲台,有紀念甲午英

烈的北洋水師忠魂碑,有展示中國兵器發展史的中華兵器館,有保持原始風貌的國家森林公園,有通過聲光電等現代手段再現甲午海

戰壯烈場面的甲午海戰館。











從海底打撈的水師巨型艦砲,重20多噸,世界僅存,令人嘆而為 之 當年清政府的昏庸及北洋水師的 挫敗"甲午戰爭的歷史恥辱面貌 感慨萬千。

館內通過文物、圖片、蠟像、沙盤、模型等多種形式,生動再現了當年北洋水師及甲午戰爭的歷史面貌,讓人  鎚心踲足 如臨其境。甲午海戰館是一處通過建築、雕塑、繪畫、影視等綜合藝術手段展示甲午海戰悲壯歷史的大型紀念館,由序廳、北洋水師成軍、頤和園

水師學堂、豐島戰役、平壤之戰、黃海大戰、旅順基地陷落、血戰威海、尾聲廳等九大部分組成。遊客仿佛進入幻想中的 "時光隧道

",親身體驗甲午戰爭的慘烈與悲壯。
  遊覽整個劉公島大約需要一天的時間。其中遊覽劉公島博覽園大約需要2個小時的時間,甲午海戰紀念館大約需要2個小時。
  大家可以乘坐遊覽車環島一週,領略到劉公島的全貌,全程10分鐘,每次10元。




  【劉公島的傳說】

  劉公島在威海城區東部,威海灣口中央。據舊志記載,元代名劉島,亦名劉家島。大約在明代始名劉公島。關于劉公島名稱的由

來,還有一段傳說。
  相傳在數百年以前,有一條來自江南某地的商船,在海上突然遇到了大風,狂風卷起巨浪,無情地撲向商船。船上的人們奮力地

與風浪搏鬥,祈望能找到一處可以躲避風浪的地方。然而船正航行在大海之中,四週沒有陸地,也不見島嶼,到哪裡去找可以避風的

地方呢?人們失望了,紛紛禱告蒼天保佑。但無濟于事,風越來越猛,浪越來越大,船在風浪中顛簸,一會兒被掀到浪峰之上,一會

兒又被拋入浪谷之中……就這樣,一天過去了,又一天過去了,……幾天幾夜過去了,風浪仍不見停息。船上的桅桿被風吹折了,舵

也被浪打歪了,船失去了控制,象一片樹葉在海面上漂浮。船上的淡水用光了,食物也沒有了,艄公們筋疲力盡,垂頭喪氣地倚在艙

板上,任憑船只隨波逐流。天色又漸漸地黑了,入夜,天海間漆黑一團,伸手不見五指,只有風浪依舊在夜幕中呼嘯著。
  突然,在絕望中,不知是誰驚叫一聲:“看,前面有火光!”眾人忙起身尋找,果然在黑暗的前方有一點微小的火光閃爍,在風

浪中時隱時現。有火光,就有人,就有希望。眾人頓時精神抖擻,忘記了飢餓和疲勞,拼力將船向著火光劃去。漸漸地,火光近了,

隱隱約約地可以看出前方是一個島嶼,那火光就在島上閃爍。終于船靠岸了,艄公們下船尋著火光走去,不一會兒,看見前面有一棟

房屋,窗前亮著燈光。艄公們急忙上前敲門。片刻,門開了,一位老翁出現在門口。眾人一邊打躬作揖,一邊訴說他們的遭遇,要求

老翁能施舍一些茶飯。老翁爽快地答應,並呼一位老媼出來與眾人相見。眾人隨老兩口進屋後,發現屋子裡雖不算寬敞,卻十分古樸

可親。老翁一面安排眾人歇息,一面吩咐老媼生火做飯。只見老媼從裡屋挖出一碗米,洗好後倒進鍋裡。眾人見了,心裡在嘀咕:“

區區一碗米,怎能解眾人之飢?”艄公們雖然飢腸轆轆,卻又難于啟齒。不一會兒,飯熟了,老翁招呼大家吃飯。大家隨吃隨盛,飽

餐一頓,鍋裡的飯卻不見減少。眾人心裡暗暗稱奇,但也不便詢問。
  飯後,艄公們感激不盡,向前拜謝道:“救命之恩,永志不忘。不知此為何地,老丈貴姓?”老翁笑答道:“此為劉家島,老朽

姓劉。”說罷,又取出一袋食物相贈,並送他們回船休息。
  次日天明,風息浪小,紅日高照。艄公們又上島取水,尋遍全島,卻不見昨夜的那棟房屋,也不見老翁老媼的身影。但見島上樹

木蔥蘢,鳥語花香。眾人這才醒悟,皆曰:“我們大福,遇到神仙了。”
  後來,這條船再次經過這裡。艄公們又上島尋找,島上依然是樹木蔥蘢,鳥語花香,但仍不見老翁老媼和那棟房屋。為了紀念劉

公劉母的救命之恩,眾艄公集資在島上修了一座劉公廟,廟內祀劉公劉母泥塑雙象,以表示紀念之情。劉公廟建成後,來往的艄公船

夫們每經此地,必上島進廟祈禱。從此,劉公廟的名聲越來越大,該島也逐漸被稱為劉公島了。

TOP

景色宜人.相信是各旅遊的好地方.感謝分享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