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山東.蓬萊閣[34p]

山東.蓬萊閣[34p]

山東.蓬萊閣[34p]











山東.蓬萊閣.唐槐
唐槐
千年古槐。天后宮院內,有一株圍近四米的唐槐,主幹高十余米,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為蓬萊閣開山建閣時所留下。唐槐每年春天發芽,較其他槐樹遲一個多月,而深秋時,其他樹木落葉後,它卻仍然葉綠果實,實為罕見。
























山東.蓬萊閣.門票


蓬萊閣坐落在蓬萊城北面的丹崖山上的蓬萊閣,自古就有“仙境”之稱。據文獻記載,唐代這裡便建過龍王宮和彌陀寺;宋朝時的1061年,由郡守朱處約建蓬萊閣供人遊覽;明萬曆十七年,巡撫李戴在蓬萊閣附近操辦增建了一批建築物;1819年,情知府志楊豐昌和總兵劉清和又主持擴建,才使蓬萊閣具有了現在的規模。


『人間仙境』之稱的【蓬萊】,蓬萊舊稱登州,歷史上人杰地靈,文官武將名人輩出,因漢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萊山而得名。抵達後前往參觀【蓬萊閣】,此閣建於宋代嘉祐年間,流傳至今「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神話據說這個故事的發生地,就在自古被譽為「人間仙境」的蓬萊。當時,八位神仙在蓬萊閣喝醉酒後,憑藉著各自的寶器,凌波踏浪,飄洋渡海而去,留下了這則美麗的傳說故事。遊客登上蓬萊閣,往四方眺望,如果幸運的話,可以陸續看見「仙閣凌空」、「海市蜃樓」、「獅洞煙雲」、「漁梁歌釣」、「日出扶桑」、「晚潮新月」、「萬里澄波」、「萬斛珠璣」、「銅井金波」以及「漏天滴潤」等蓬萊十大勝景。其中,「海市蜃樓」堪稱為一大奇觀。據說,這是因為蓬萊市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象條件,所形成的一種大氣光學現象。每當日照充足的季節(4~9月份),特別有機會發生。 根據統計,蓬萊曾在1980年7月10日、1987年4月3日、1988年6月1日、1988年6月17日以及1989年8月14日分別出現海市蜃樓的奇景


  在涇渭分明的黃海和渤海分界線南端,作為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的蓬萊閣無人不曉。然而,它決不是常人望文生義上的"八仙"飲酒作樂處,而是一座意蘊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豐碑。穿行其中,猶如置身"文化時空隧道",了悟多多,感慨多多。

  據史料記載,蓬萊城的得名緣起漢武帝。唐人杜佑在《通典》中雲:"漢武帝於此望海中蓬萊,因築城以為名。"當年漢武帝所以千里迢迢到這裡來,目的大約跟秦始皇一樣,是聞悉大海裏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山上有長生不老藥。他來了,等了好長時間,卻不得見神山,當然也求不到長生不老藥,失望但不死心的漢武帝就下令將他在海邊望神山而築的小城命為蓬萊。

  蓬萊閣,坐落于蓬萊城北丹崖山上。它始建於宋代,原是一幢單獨的閣樓。到了明萬曆十七年,官府又在附近增設了一批建築物,還是總稱蓬萊閣。清朝嘉慶二十四年,在原有的基礎上又進行擴建,蓬萊閣才具有了現在的規模:一個佔地1.89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它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優秀建築文化。

  蓬萊閣所倚立的丹崖山是因山上的岩石佈滿了紅色的紋理而得名,此山並不高,但山勢陡峭,風景優美。因這裡是傳說中"八仙"渡海處,所以山上崖壁中有"仙人洞",又兼其負載著蓬萊閣,後山坡給海水環抱,時常水霧繚繞,越發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故此山成了遐邇聞名的名山。1964年,國家副主席董必武登臨此山時,曾題寫"丹崖仙境"四個字。

  其實,古往今來,人們之所以將此閣、此山視作"仙境",大約與這裡時常出現的海市蜃樓有直接關係。海市蜃樓是一種自然奇觀,是陽光與海霧折射輝映的一種虛幻景像。當地人叫做"神山現市"。那種情況一般出現在春夏兩季。當然,"仙境"的美譽中也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與蓬萊"仙境"相呼應,蓬萊閣這一古建築群中供奉了三組"神仙"塑像。第一組是東海龍王敖廣的龍王宮;第二組是海神娘娘林默的天后宮;第三組是以呂洞賓為首的“八仙人”聚居的蓬萊閣大殿。這三組"神仙"均與"大海"密切相關,其擺置和解說中包含了許多當地獨具特色的漁民文化。

  首先看龍王宮正殿,東海龍王端坐正中,分列兩旁的是他的八位站官。這八位站官的名字起得很有意思,具有濃濃的膠東方言特色,都叫什麼呢?"巡海夜叉、趕魚郎、千里眼、順風耳、雷公、電母、風婆婆、雨神",這八神中最受歡迎的是趕魚郎,因為他走到哪就把魚群趕到哪。其次是順風耳和千里眼,他們對漁民捕魚和躲避災難也很有幫助。頂有意思的是這裡的龍王宮中還曾設有龍王的木雕像和龍王出行時的步輦和儀仗,是人們為了天旱求雨而用的。求雨時,人們頭戴柳條帽,抬著龍王雕像走街串巷,高呼"求大雨!求大雨!"如果屢求不應怎麼辦呢?據說還有一種極有趣的辦法,就是把龍王的木雕像在烈日下曝曬,曬得他大汗淋漓受不了時,其就會興雲布雨了。這種對龍王的亦敬亦懲態度,還真讓人嗅出些膠東漁民的"實用"哲學呢!

  也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龍王"太不可捉摸了,且面容冷峻,威嚴逼人,難以親近,於是當地漁民漸漸"敬而遠之",轉而信奉新興的女性海神--一位原名叫林默、且曾在人間生活過具備靈通、慈愛、孝順、勇毅等諸多美德,後又升天為神被褒封為"天后"的海神。蓬萊門路中的天后宮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天后宮廟宇之一。與眾不同的有兩點:其一,這裡供奉的天后在世界華人圈中幾乎都被尊稱為"媽祖",唯獨這裡習慣稱之為"海神娘娘";其二,這裡天后宮的陪神極為特別,由四海龍王給天后當站官,據當地人解說,所以這樣安排,如今猜測的理由有多種,但主要一條是可能是當時的建宮者覺得"海神娘娘"既然貴為"天后",天地海的一切自然要歸她管轄,四海龍王本聽命于天,所以就理所應當聽"天后"調遣差使。再說有這樣一位慈愛仁和的"天后"約束著"凶神惡煞"的"四海龍王",對海上作業的漁民而言,自然是"幸甚、幸甚"了。




  如果說供奉“東海龍王”和“海神娘娘”體現了當地漁民祈求風平浪靜捕魚豐、無災無難保平安的現實心理,那麼蓬萊門路的主閣中供奉的"八位仙人"則體現了他們渴望征服自然、超越自然的浪漫幻想。主閣內有一張古舊的八仙桌,桌旁塑有神態各異的八位"神仙",他們有的背著碩大的酒葫蘆,有的持劍,有的提著花籃,有的拿著笏板,有的捏著大扇,各個瀟灑飄逸,栩栩如生。更令人稱絕的是,富有經濟頭腦的蓬萊人如今不僅生產出了"醉八仙酒",而且巧妙推出了"八仙宴"。人們徜徉在這"仙境"中,盡可以抽暇去餐廳一品"醉八仙"酒和"八仙宴",遙想一下當年"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沖天豪情。

  聞名天下的蓬萊閣自建成雛形後,歷代文人騷客慕名而來者甚多,置此佳景勝地,他們往往雅興大發,揮書潑墨。

  在天后宮前院的戲樓兩側各有紅褐色巨石三尊,兩兩相對,像三台星座。為此清代大學者阮元命名此石為三台石,刻石嵌于天后宮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廣、雲南總督,精於書法,善於雕刻金石,墨跡傳世不多,此隸書刻石極為珍貴。

  天后宮前院彎處,有一塊草書體"壽"字碑特別引人注目,這個"壽"字是五代時道人陳摶老祖寫的,看起來遒勁有力,瀟灑飄逸。它的另外特別處在於草寫的"壽"字竟是由"富、費、林"三字組成。據說含有"植好林木,富足長壽"的意思。


  在蓬萊閣主閣的閣底正門懸挂的橫匾"蓬萊閣",是清代書法家鐵保的手跡。字寫得雄渾有力,剛健俊朗。主閣後面間隔不遠避風亭和臥碑亭內,也各有珍貴的書法刻石。避風亭內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軍事首腦袁可力的《觀海市》詩,字是明朝書法家董其昌寫的,一代石刻高手為其刻石。因此,這九方石刻確為珠聯璧合之作,堪稱三絕。臥碑亭裏的橫臥石碑則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手跡而彌足珍貴,臥碑正面刻的行草《題吳道子畫》,背面刻的是蘇東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眾多名人的墨寶中,有兩處別有典故。一處是蓬萊閣主閣後壁上的"海不揚波",細看這氣勢雄偉的字體,你會察知那"不"字明顯是後來補上的。這是怎麼回事?據介紹,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山東巡撫托渾布兼辦海防。當有一天他登上蓬萊閣時,望著廣闊無際的大海,觸景生情,揮筆寫下了"海不揚波"四個字,表達了他希望萬里海疆平安無事的心情。哪知道,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了,戰火蔓延至蓬萊。1895年1月18日,日艦炮擊蓬萊,一發炮彈(碰巧是啞彈)擊中了"不"字,於是"海不揚波"成了"海揚波"。這啟發人們沒有富強的國家和強大的海防,海不揚波的願望始終是個幻想。

  另一處是蓬萊閣東側的"碧海丹心"石刻,這是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的手跡。馮將軍當年為何要寫這幾個字呢?據說,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戰爭最為艱苦的時候,馮玉祥將軍與國民黨元老李烈鈞等人同遊蓬萊。憂於時局的李先生對馮將軍說:"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於你們身上了。"馮將軍對蔣介石當局明抗日、暗賣國的做法不滿,但又不能明說,只得苦笑。之後,李烈鈞先生揮毫寫下對聯:"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畫,全憑赤手挽乾坤。"並讓馮玉祥將軍題橫幅。馮玉祥略一思索,提筆寫下了遒勁有力的"碧海丹心"四個大字,抒發了他忠心報國的情懷。後人感念他的愛國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單獨刻石存留







蓬萊閣坐落在山東半島,自古就有“仙境”之稱。傳說漢武帝多次駕臨山東半島,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尋求“蓬萊仙境”,後人就把這座丹崖山喚作蓬萊。

丹崖山立在海邊,臨海的一面是陡峭的絕壁,山岩紋理是暗紅色,故有此名。蓬萊閣建於山頂。遠遠望去,樓亭殿閣掩映在綠樹叢中,高踞山崖之上,恍如神話中的仙宮。蓬萊閣古建築群,面積32000多平方米。主要的建築有呂祖殿、三清殿、蓬萊閣、天後宮、龍王宮、彌陀寺等,佈置得錯落有致。

蓬萊閣建於北宋,在它的兩側有觀瀾亭、賓日樓、避風亭、臥碑亭、薑公祠等建築。蓬萊閣坐北朝南,是一座雙層木結構建築,雕樑畫棟,色彩絢麗;閣底環列16根大紅楹柱,閣的上層繞有一圈精巧明廊,可供遊人遠眺。遊人至此,仿佛置身於海天之間,真有出塵超凡之感。在蓬萊閣上,有時可以看到“海市蜃樓”。

蓬萊閣遊覽區還包括“水城”在內。蓬萊水城又名備倭城,在丹崖山下,沿著丹崖絕壁向南築起,周圍約3華里,中間是一個人工湖。水城的南門與陸路相通,北門叫水門,是出海口。水門設有巨大的閘門,平時閘門高懸,大小航船進出無阻;有事則放下閘門,切斷海上通道。水門外東西兩側,各有炮臺一座,互為犄角,控制著附近海面。

水城初建於明洪武九年(1376年),後經多次整修擴建,形成了一個完整嚴密的海上防禦體系。明代明將戚繼光曾在這裏訓練水軍,指揮沿海的抗倭鬥爭,肅清了倭患。兩艘古代戰船停於城內,接待遊人在水城中航行,飽覽水城雄姿。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