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腸病毒如何傳染及預防 / 小兒外科錢大維醫師

腸病毒如何傳染及預防 / 小兒外科錢大維醫師

認識腸病毒(Enterovirus)小兒外科錢大維醫師腸病毒是一群 RNA 病毒,大小僅 20-30 nm。以血清分類,可分出67種。雖名為腸病毒,人類感染後卻很少出現腸道症狀。常見的腸病毒如造成小兒麻痺的 Poliovirus、最近常上報的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 groups A and B)Echovirus等。
感染腸病毒後可出現各種不同的症狀,最常見是發燒及出疹,其他如無菌性腦膜炎、肋膜炎、心肌炎、口腔炎及新生兒感染等也可見。嬰兒及兒童容易被感染,夏秋季是流行的季節。
腸病毒主要傳染途徑為糞便----口。病毒可由患者之痰、唾液、糞便排出,再經由口傳入別人。感染腸病毒後,在出現症狀前二三天到症狀出現後一兩週都可從呼吸道、口腔分泌物排出病毒﹔在數月後糞便仍有病毒存在,可感染他人。腸病毒 70型可由眼淚排出。克沙奇A21型主要以呼吸道分泌物傳染。衛生不良地區,不潔的飲水、食物也可造成大流行。

臨床症狀許多兒童感染腸病毒而沒有仍任症狀。如有症狀,最常見是發燒。
發燒 腸病毒感染是兒童發燒常見的病因。夏秋之時,最少有一半的兒童發燒是腸病毒引記的。發燒是主要症狀,其他如不安、無力、食慾不佳、嘔吐、腹瀉、出疹、咳嗽等也可出現。通常在數日內康復。

病毒性(無菌性)腦膜炎:常由Coxsackievirus B echoviruses感染造成。
腦炎: 部份由Coxsackievirus A感染造成。
脊髓炎: poliovirus外,腸病毒 71型感染也造成。
心肌炎: 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的心肌炎是CoxsackievirusesB 造成。多發生於年青男性。可致命。
出血性結膜炎:Enterovirus 70CoxsackievirusA24感染造成。
新生兒感染: 常是Echoviruses and Coxsackieviruses B感染造成。死亡率高。

實驗室檢查腸病毒在分離出後可用動物細胞培養,再以抗血清鑑定種類。
以單株抗體加以免疫螢光染色法也可分辨病毒種類,而且比較快及方便。
目前最靈敏的方法是使用分子生物學的PCR,極微量之檢體就可檢驗。


出現那些症狀必須馬上就醫?


多數感染者並無明顯症狀。

在口腔、手掌、腳掌等部位,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病程可能持續七至十天。

如有不尋常的嗜睡、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收縮動作)與持續嘔吐、發燒不退、意識不清、呼吸困難或其他症狀,請儘速就醫。指定治療醫院名單請洽直轄市、縣市衛生局第一科()


容易忽略的腸病毒傳染途徑


腸病毒是接觸傳染,經常是大人傳給幼兒。成人自外帶回感染病毒,經由接觸或飛沫方式不小心傳染給家中幼兒。

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更容易因接觸幼兒口嘴造成大量病毒感染而發病。

 腸病毒群是一群性質相近的微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組成,目前共有66型,由於它們感染人體時主要會在腸道內繁殖,因此而命名。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到病人分泌物而受到感染,其潛伏期為二到十天,平均約三至五天,其中多數感染者(約佔百分之五十至八十)沒有症狀,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的症狀。而在六十多種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外,其餘腸病毒並沒有疫苗可預防,亦無特效藥可治療,且由於腸病毒型別很多,無法得過一次就終身免疫,又其傳染途徑多元(可經口、飛沫及接觸傳染),控制不易,故在防治上需要從學校、家庭、公共場所多管齊下。


預防腸病毒之重點如下:

增強抵抗力:平時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定期運動、正常作息及充足睡眠,提高抵抗力


避免接觸:儘量減少出入多擁擠之公共場所,並避免接觸疑似病患,以防傳染。加強個人衛生,玩具常清洗,以防感染或藉由接觸而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注意家中的清潔與通風,必要時戴口罩,避免感染他人或受他人感染。

正確就醫:小孩生病時儘早就醫,並請假在家多休息(請假至少一星期)。絕大多數腸病毒患者都會完全痊癒,但若患者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手腳無力、呼吸急促、持續或反覆發燒、抽搐、肢體麻痺等症狀,請儘速就醫。

戴口罩,可以減少腸病毒飛沫的傳播。

陽光暴曬或室內經常的紫外線照射,可以大大降低腸病毒的活性。

乾燥可降低腸病毒在室溫下存活的時間。

食物加熱,內衣褲浸泡,50C以上的溫度,腸病毒會很快的失去活性及死亡。

漂白水的洗滌擦洗疑似病人嘔吐分泌物物品地板,提高泳池餘氯,可以迅速讓腸病毒失去活性。

雖然大部份消毒劑及脂溶劑(酒精)都無法消滅腸病毒,但洗手卻可以大大減少手上可能沾染到腸病毒的量。

注意營養、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及充足睡眠。

加強個人衛生:正確並且勤加洗手

保持環境的清潔和通風。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