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學歷代表高失業率? 台灣、中國狀況都是一樣

學歷代表高失業率? 台灣、中國狀況都是一樣

更新日期:2008/01/08 01:20 記者蘇晴郎/台北報導
高學歷代表高失業率?根據主計處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大學以上學歷的失業率,已經高達4.48%,首度超過高職學歷的失業率4.44%,成為失業問題最嚴重的族群,就連中國也開始出現樣的狀況。

國內大學生或研究生滿街都是已成為社會常態,不少人都希望藉由提高學歷來增加競爭力,但從近幾年許多調查都發現,擁有高學歷卻找不到工作的人比比皆是。

360d才庫人力資源總經理張寶釵表示,到96年底為止,還有將近25%碩博士的社會新鮮人還沒找到工作,大學畢業生也有22%比例,讓高學歷不再是求職的萬靈丹。

另中國大陸各省市的教育廳,日前也陸續公布去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統計資料,包括像吉林、山西、四川等省份,竟也相繼首次出現碩士生初次就業率,低於大學生的情況,與台灣社會現象越來越相近。

張寶釵分析認為,受過大學以上高學歷教育的社會新鮮人,對於薪資待遇、工作福利等條件的期望值相對較高,但卻往往忽略本身在實務工作經歷上的弱勢,因此造成眼高手低的結果,反而增加求職困難度。

張寶釵建議說,高學歷的新鮮人在求職時,最容易被挑剔的部份就是缺乏工作經驗。

因為現在企業對於求職者工作經驗與能力的重視程度,遠遠高於學歷,所以高學歷求職者應該放下身段,即便只是份派遣工作,都應該視為累積個人工作資歷,強化個人求職競爭力的途徑之一。

張寶釵也指出,現在大學以上學歷的社會新鮮人抗壓性明顯不足,即使順利找到工作,也容易對薪資、福利、工作內容感到不滿,使得自願、短暫的摩擦性失業率亦居高不下。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