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不要再馬上否定你的工作

不要再馬上否定你的工作



負面教材也可以有收穫的。碰到壞主管「馬上落跑」也不一定是對的。我建議倒不如先適應看看,也許也有生存的空間。至少這種磨練,會讓人後來格外懂得珍惜好的機會,這也會是一大收穫。

由於「高齡新鮮人」愈來愈多,三十歲以上還找不到「工作方向」的大有人在。最近,常常有人問我:「好工作的關鍵為何?」
我的想法一直沒變。我認為工作最重要的關鍵,還是「符合自身的志趣」。其次才是發展前景、報酬等等可以量化的元素。

為什麼「符合志趣」如此重要?很簡單,如果你的工作「不符合志趣」,你必然很痛苦。工作很痛苦就做不久、做不好、而且,在主管眼裡,你的不愉快將會一目瞭然,自然未來的加薪升職,與你無緣。而且,不符合志趣的工作拖愈久愈不利!因為人過了三十歲,如果還是找不到自己的核心職能和興趣,未來將會愈來愈難換工作。

不過傷腦筋的是,很多求職者就是苦於找不到自身的興趣,才來找我諮詢!這該怎麼辦呢?所以,我發明了公式。
我的公式是:尋找自身的工作志趣,從瞭解「職務內容」開始。我認為,每一份工作,都有其對應的「知識、技能、個性、態度」等等。

以「知識」論,例如,我在104做行銷、公關的工作。我要具備的知識,是「人力資源知識」。如果我並不具備這類知識,我得問自己,我有興趣去了解嗎?如果是,我就要拼命吸收這類知識。至於行銷這門學問,由於其工具及方式愈來愈多,我得不斷的進步。坦白說,這些年來我跟我的協力廠商學到的真不少!

而行銷、公關的工作要具備的「技能」,可能包括流暢的文筆及語言的表達能力。至於行銷、公關工作者的「個性及態度」,是願意對外,不怕挫折、勇於接受挑戰、能應變的性格!另外,負責任、不討厭加班等等,是必然的態度。

不同工作所對應的「知識、技能、個性、態度」,可以透過人力網站的線上工作機會的「工作說明」瞭解。一直到現在,我都還是很喜歡點104首業的職務分類,來了解職務內容。求職者一旦了解工作所對應的「知識、技能、個性、態度」,就可以問自己「穩合度」有多高?通常,「穩合度」愈高,愈是求職者的興趣所在。

除了運用這個公式以外,我建議上班族也不要「剛開始」一個工作,就急著判定「沒興趣」。興趣是可以透過工作發掘和培養的。而且,難的比較好玩。

例如十多年前,我是外商廣告公司的秘書,負責翻譯所有的英文文件給我那個不懂英文的主管。我每天至少要翻譯一、二十份文件,坦白說,也沒什麼成就感。而且,文件常常語意不清,很難翻譯。為了讓我的主管可以掌握正確的訊息,我常常去請教寫的人「我是否正確傳達您的意思?」在這個請教的過程中,讓我學到了許多行銷、廣告相關的知識,奠定我今日的基礎。

當時我另一份職責,是擔任我的主管對外國客戶提案時的「翻譯」。特別是在爭取年度預算時的提案,由於我是負責把創意傳達給外過客戶的最後一關,這個口譯的工作,格外的有壓力。而且,以創意人的習性來說,通常在提案的前一晚都還在邊想、邊寫。所以,常常我必須整晚陪著創意人員,他寫一段,我翻譯一段,然後馬上背起來。記得有一次一直弄到早上五點多,等創意人員完成了最後一支腳本,我回家洗個澡,然後九點整回公司向客戶提案。

這個過程當然也是滿辛苦的。不過,有這樣的磨練,讓我後來對「提案」再也沒有害怕,對「演講」也產生了興趣,當時的經驗,也幫助了我現在的工作。

除了與興趣不符的因素之外,很多人離職的原因是跟「與主管不合」有關。坦白說,我年輕時運氣不太好,曾多次碰到非常暴燥的主管,其誇張的狀況絕對不會輸「穿著PRADA的惡魔」的電影情節,所以到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挺可怕的!不過,在工作資歷還沒有豐富以前,求職者很難有挑選主管的機會,所以輕易啟動轉職的權利,不過,下個工作也不見得狀況更好。

不過現在看來,這種恐怖的經驗不一定沒有意義,至少,當我變成部門主管時,我就學習不要那麼討人厭。所以,負面教材也可以有收穫的。碰到壞主管「馬上落跑」也不一定是對的。我建議倒不如先適應看看,也許也有生存的空間。至少這種磨練,會讓人後來格外懂得珍惜好的機會,這也會是一大收穫。

[ 本帖最後由 ga032794 於 2007-11-1 17:51 編輯 ]

TOP

這是一份非常好的教材
我想對我的幫助很大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