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武俠仙俠] 截教小妖 作者︰碩鼠肥(全書完)

第六十六章 你鬧我也鬧


   



    風伯、雨師緩慢地睜開眼睛,看清面前站立者何人之後,盡皆大喜。風伯掙扎著說道:「刑天大巫,你來了!我二人總算等到了。」言罷氣喘噓噓,竟不能再開口說話。

刑天看得心酸,連忙說道:「你二人再忍耐片刻,我這就救你們出來!」言罷,伸出雙手握住大牢欄杆,兩手用力一分。那天庭秘製的欄杆竟被拉開了一個碩大的縫隙,刑天連忙鑽了進去。

原來這刑天因為當年沒能保住蚩尤,累得風伯雨師被天庭抓住。自身也險些失去頭顱,心中愧疚,又不想拖累整個巫族,使天下人的目光集中在巫族身上。思前想後之後,竟決定單槍匹馬來救二位大巫。先闖進瑤池仙境搗亂,吸引了王母注意力,又以自身精血幻化本尊,將玉帝引走。刑天生恐玉帝識破分身,索性將一向不離身的大斧也交給了那個分身。亦真亦假之間,竟然騙過了玉帝和眾多修為高深的大神通者。引走了這許多人,刑天這才放心大膽地來天牢營救風伯雨師。

當下刑天扯下貼在二人身上的符印,小心翼翼把風伯雨師從鐵索上放下來,簡單地替二人處理了一下傷口。巫族中人體質超常,風伯雨師身具大巫之身,不一時傷勢便恢復如初。只是精氣神消耗過巨,未經調理,短時間內卻是無法與人戰鬥。

刑天心知自己那個分身留不了玉帝多久,連忙領著風伯雨師闖出天庭。由於天庭人手大半下界,一路倒也暢通無阻。

三人看看將到南天門,卻見一大幫穿紅著綠的女仙氣勢洶洶地堵在門口,鶯鶯燕燕,好不熱鬧。為首一人,身穿大紅鳳袍,粉面含煞,正是天庭後宮之主王母娘娘。

那王母看見刑天扶著風伯雨師來到,冷哼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七章 議立封神榜


   



    卻說昊天玉帝回了天庭,越想越憋氣。憶起日間闡教十二金仙嘴臉,心中憤恨難平,只覺平生從未受過今日之辱。思前想後,自己這個三界之主實在名不副實,當的著實窩囊。當下起身往三十三重天外飛去。

昊天玉帝曾是紫霄宮中的童子,自然知道紫霄宮路徑。只見他週身發出紫色的仙光將全身護住,在混沌中小心地穿行。不一時,便來到一處古樸大氣的所在,正是鴻鈞道祖所居的紫霄宮。

昊天玉帝進入宮內,來到鴻鈞道祖面前「撲通」一聲跪了下去,一時委屈的涕淚俱下,竟不能開口說話。

鴻鈞道祖睜開眼睛,面無表情地看著玉帝,緩慢而不帶一絲感情地說道:「昊天,你已經是天庭之主,身份不同往日,為何作此小兒女之態?身為天帝,凡事應該鎮定才是。」

昊天玉帝抹抹眼睛,這才說道:「弟子受命管理三界。奈何本領低微,實在力不從心。三教門人仗著聖人撐腰,根本不把弟子放在眼裡。天庭目下實在舉步維艱,威信全無。弟子懇請道祖發下明旨,讓三教門人都聽天庭之命。要不就把弟子這個三界之主撤換了吧!如此天帝,做來又有什麼樂趣?」言罷,伏地哀求。

鴻鈞道祖淡淡地說道:「此事我已知曉。你先回去,我自有主張。」昊天玉帝拜辭而去。

卻說八景宮中太上老君正在煉製一壺丹藥,看看將成,突然心神一動。當下囑咐童兒好生看守丹爐,急急忙忙地出了八景宮往三十三重天外而去。

老君來到天外混沌之前,卻見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也到了,那邊接引、准提聯袂而至,女媧駕著一道彩雲也來到眾聖身前。

幾位聖人見面互相見禮完畢。就由太上老君領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八章 各懷機心


   



    卻說通天教主從紫霄宮回來,金鰲島一眾弟子接著。只見通天教主臉色不好,盡皆心中疑惑。多寶道人乃截教首徒,當下問道:「老師去紫霄宮,不知道祖有何諭旨?」

通天教主在丹犀上坐下,看著多寶、金靈聖母等人,半晌才開口說道:「昊天玉帝欲讓三教弟子都聽命於他。闡教十二金仙身犯殺劫。道祖發下封神榜,欲令道門弟子上榜封神,以供玉帝驅策,充實天庭實力。」

多寶道人聞言,當下說道:「既是闡教弟子犯了殺戒,與我等無干。老師為何愁眉不展?」

通天教主道:「你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封神榜面向全體道門修士,非止闡教一家。我截教弟子也有許多身在劫中,不可不慎!」

多寶等人聽通天教主如此說,一時面面相覷,心中暗思:「不知這封神榜是何種寶貝,竟能令老師如此重視!」當下眾人不再言語,自去打坐用功。

卻說原始天尊回了玉虛宮,心中思量一番,逕去八景宮找到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知元始天尊來意,當下二人分賓主坐下。童子取來香茶,退下不提。

原始天尊看著面前香茶升起繚繚霧氣,口中試探著說道:「今日紫霄宮簽押封神榜之事,不知師兄意下如何?」

太上老君微笑道:「師弟有何見教不妨直言。我等道門三清,乃是一體,不必過多拘束。」

原始天尊乃道:「道祖發下封神榜,言道門修士之中根性差者上榜封神,供天庭驅策。我三教之中,師兄門下俱是道德高隆之士,玄都更是道門首徒,自然不該上榜。我門下眾位弟子根性俱是上乘,十二金仙均是大羅神仙,扶助人族,功勞不小,理應不是封神榜中人。」

太上老君思量著點頭道:「師弟之言深合道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九章 簽榜


   



    話說昊天玉帝欲讓天下修士俯首稱臣,鴻鈞道祖乃發下封神榜,讓三教修士上榜封神,以供昊天驅策。三教掌教聖人卻在簽押封神榜一事上大傷腦筋。皆想保全自己弟子,將別人的門人送上封神榜。

然而三清均是聖人之尊,卻是誰也說服不了誰。原始天尊因為自己門下弟子犯了殺劫,有心袒護自己門人,於是聯合太上老君一齊向通天教主施壓。通天教主經營截教,門下萬仙來朝,當真好生興旺,自然不肯受此等欺壓。三位聖人接連商談了兩次,均是不歡而散。

眨眼又是百年過去,秦華每日催促門下眾弟子加緊修煉,務必使道行更進一步。他可是知道那個名義上的師伯原始天尊處心積慮是要最終滅掉截教,讓他闡教唯我獨尊,而不是只要湊夠封神榜人數就會罷手的。流波山中目前算起來就自己和六耳獼猴兩個大羅金仙。不過倉頡和伶倫雖說法力不高,卻都有一兩手絕活。對道的領悟那是讓秦華也望塵莫及的。尤其是倉頡,身為字聖,掌握了大道法則,等閒大羅金仙也不是對手。

他二人修煉速度甚快,已經到了突破大羅金仙的瓶頸。高明高覺二人出身不凡,天生神通,心無雜念,修行也很快,已經到了太乙玄仙境界,不過卻有越來越慢的趨勢。只有柏鑒,努力了半天,除了對陣法一道頗為精通外,道行卻是沒有半點增長,還是個普普通通的天仙,連最後入門的敖春都快趕上他了。

秦華這些年來日日擔心封神大劫,壓力之下,不敢懈怠一日。得益於眾多靈果仙丹的效力,加之又有一道鴻蒙紫氣幫助,修為也是日勝一日,除了突破大羅金仙那次外,竟沒有再遇到一次瓶頸。目前法力修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章 佈置


   



    通天教主回了金鰲島,召集弟子說道:「封神大劫將起,天下修士未斬三屍者均身在劫中。爾等從今日起宜緊守山門,莫要再下山沾惹紅塵。墜入劫中,為師也保不得你們。」當下在碧游宮外立下一聯:緊閉洞口,靜頌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台上有名人。

當下通天教主說道:「從今以後金鰲島不再開講,直至大劫結束。你等可回山潛修,莫要在外沾惹煞氣。」言罷,不再理會眾人紛爭。

截教仙人一時聞言大驚,他們是知道封神榜之事的。不過一直以來仗著聖人門徒的身份,根本沒把什麼大劫放在眼裡。每日裡自在逍遙,那有什麼煩惱?

這下聞聽通天教主說的如此嚴重,一時心中都有些惶惶難安。多寶道人見狀連忙喊道:「眾位師弟不必緊張,這次大劫起因乃是闡教弟子犯了殺劫。我等只須遵照師命緊守洞府,安然等待這次大劫過去便了。」

截教眾仙聞聽此語,這才放下心來。各自朝著碧游宮施了一禮,回轉山門去了。

八景宮、玉虛宮中,太上老君和原始天尊也各對門下弟子警戒了一番。不同的是人教玄都大法師注定不會上榜,心中安定。而闡教仙人卻是心下惴惴不安,心中恐懼。

卻說流波山中秦華從入定中醒來,六耳獼猴將近日三界所發生的大事回稟了一番。秦華聽知封神榜已立,心下一陣焦慮。此時殷商武乙在位,算來不過剩下七八十年國運,時間緊迫啊!

當下秦華掐指一算,想要知道主持封神之人現在何處。那姜子牙三十二歲上崑崙山修道,七十二歲下山扶周滅紂,此時應該已經出世了才對。秦華只知道他是東海許州人,具體住在哪裡卻是不知。當下掐指算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一章 慕仙道子牙拜師 說將相公豹上山


   



    秦華在人間走了一遭,尋訪不到姜子牙。將招妖旗交還給妖帝太昊之後,只得鬱鬱而還,回轉山門潛修道法。因為六耳獼猴和敖春已是天庭之神,雖說聽調不聽宣,卻仍要按時當值。不過總算逃過了封神之劫,秦華也算放下了心中一塊大石。

當下秦華吩咐六耳獼猴和敖春在當值之時好生留意三界動向,自去閉關苦修不提。

卻說朝歌城外,這日行來一對母子。那孩子十來歲,雖略顯木訥,舉止卻也沉穩有度。一邊扶著母親,一邊打量著朝歌高大的城牆,兩隻眼睛熠熠生輝,甚是明亮。

只聽那婦人說道:「尚兒,我們趕緊進城吧!早點找個落腳處住下來,晚了恐怕就要露宿街頭了。」

那孩子脆聲應道:「哎,娘!你慢點,我們這就進城。」當下二人相扶著進了朝歌。

這二人正是秦華遍尋不獲的姜子牙母子。那姜子牙不過十餘歲,名為姜尚,此時年幼,尚無表字,兼且名聲不顯。秦華到處打聽姜子牙,又哪裡能尋得到?

這姜尚母子甚為窮困,在朝歌又舉目無親。都城之中生活困難,一時之間又哪裡能找到容身之地?雖然早早入了城,卻仍然只得露宿街頭。後來幸得城南一家宋姓人家好心收留,時常接濟,這才安頓下來。宋家有一小兒,名叫宋異人,年齡與姜尚相仿,二人自小交好,親如兄弟。

如此二十年過去,姜子牙日漸長大,與宋異人一道讀書認字,知道了許多神仙軼事。由此深慕仙道,立志修道成仙。只是老母在堂,所謂父母在、不遠遊。姜子牙在家侍奉母親終老,這才打點行裝,準備尋找神仙,拜師修道。

宋異人與之結義兄弟,知其志願。當下也不勸阻,為其準備盤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二章 埋雷


   



    秦華苦笑地看著六耳獼猴獻寶似的將申公豹拉到面前來,心中一陣失落:「姜子牙還是給闡教搶走了!哎,也是天意。不過要論實力,我截教可說遠勝闡教。只要其他聖人不插手,不論怎樣打都是贏定了。就算其他聖人插手,逼急了大不了魚死網破。聖人不死不滅,聖人門徒不可能也不死吧?」

當下看看申公豹,又看看六耳獼猴,心中思量道:「總不能將這申公豹送回去吧!話說這時送回去恐怕原始天尊也不會要他了。算了,既是天意如此,收下他也無妨。反正他也是與封神榜有緣的人。」於是對申公豹說道:「你叫申公豹是吧!我這流波山乃是截教仙府。你既要求道,這便拜師吧!」

卻見那申公豹眼珠一轉,笑嘻嘻地說道:「申公豹有眼無珠,不知上仙名諱可否見告?」

秦華聞言一愣,暗道:「這申公豹還真是機靈,不過卻也忒的可惡!難怪原始天尊不喜歡他。」當下正要說話。

旁邊柏鑒高聲道:「你這人好不曉事!我師父乃是截教上仙,三界知名,願意收你為徒乃是你的造化。你竟敢拖拖拉拉,心有疑慮,真是可惡至極!」言罷,就要上去教訓申公豹。

秦華連忙止住,對眾人說道:「他不過一凡人,不知者不罪,你何必與他較真!」心中卻想著:「這申公豹若無我這一插手,本來該是原始天尊的徒弟。現在平白矮了一輩,讓他說說也沒什麼。」

當下笑著對申公豹說道:「貧道乃是截教秦華真人。」說著指著倉頡等人說道,「這位乃是造字的倉頡,這位乃是黃帝的樂師伶倫,這位乃是黃帝麾下總兵官柏鑒。此三人均在我流波山門下研習道法。現在,你可願拜入我門下。早晚靜頌黃庭,修那無上大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三章 英明神武和殘暴不仁的紂王


   



    卻說商朝帝乙年老將死,喚文武大臣商議後嗣之事。帝乙生有三子,而第三子才是大名鼎鼎的紂王殷受。

那殷受乃是嫡子,而長子微子啟卻是庶出。加之殷受力大無窮,能舉千斤,扛大鼎,有萬夫不當之勇。微子卻是略顯文弱,霸氣不足。此時天下已漸漸生亂,東方夷族蠢蠢欲動,南方蠻族也屢有反叛。帝乙和群臣商議,殷受既是嫡子,又有勇略,方今天下生亂,正可立為儲君,以安社稷。於是帝乙臨終,傳位於殷受,是為紂王。

殷受即位,當即秣馬厲兵。文有宰相商容、微子、比乾等大臣,武有黃飛虎、鄧九公等良將,加之太師聞仲能文能武,總攝朝綱。紂王勤修政事,商朝百業興隆,國力蒸蒸日上。

紂王在位八年,東南蠻夷等國舉旗反叛,攻城略地,邊境百姓飽受其苦。紂王聞訊大怒,當即整軍出戰,御駕親征。這次出征,商軍大獲全勝,東夷軍隊望風而逃,商朝國威大振。

微子乃上書言道:「國君不可遠離邦本!」於是紂王下令班師。將各處關隘留下重兵把守,並每年不定期地對東夷進行打擊,由是東夷俘虜源源不斷送進朝歌為奴。此戰,顯示了商朝強大的國力,有效地震懾住了四方不軌之徒。

紂王回都朝歌,志得意滿,只覺如此武功雖古之聖賢也不及也,漸漸生出天下唯我獨尊的感覺。然而文臣武將在朝,紂王也算勤政,若是就這樣下去,這紂王不說是一個中興之主,至少也將是個守成之君。

秦華仔細留心紂王登位之後的一系列舉措,不覺心中暗暗點頭。怎麼也沒想到史書上暴虐成性的紂王在即位之初竟是如此一個施政英明的有為之君。怎麼後來會變得如此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四章 北海大戰


   



    另外封神之戰因為有原著參考,故而在開始的時候大家可能覺得似曾相識,或者與別人的小說有相同之處,這應該是很正常的。這一段就像同人小說一樣,畢竟怎麼寫都不可能不遵循封神原著的時間表,否則就假了。但是慢慢地,情節就會豐富和不一樣起來。小弟保證,我絕對不做複印機的。)

這小孩子哭起來那可是了不得。秦華哄了半天竟無絲毫效果,最後六耳獼猴回來,才終於將兩個孩子拉走。看著三人遠去,秦華不禁摸著下頷想到:「一直以來我都忙著闡截二教相爭之事,是不是忽略了門下弟子的感受!這高明高覺兩個名字挺好聽的,改還是不改呢?算了,反正那桃精柳鬼多半也躲不過此次大劫,等他們上了封神榜,也就沒人會來查我流波山的弟子了。話說,好像這兩個孩子比那桃精柳鬼還要早出世吧!哎呀,我改名幹什麼?」

當下秦華想通此節,不由心中暗罵自己真是被封神嚇暈了頭。苦笑了兩聲,自去三山五嶽間尋訪道友去了。

卻說聞仲領軍來到北海,安營紮寨,只等來日問明路徑,好與袁福通等人決戰。那北海之地甚是荒蕪,至冬天寒地凍。幸得聞仲道術在身,以法力將寒氣隔絕在外,商朝國力雄厚,士兵裝備精良,這才沒犯水土不服的兵家大忌。

然而北海城郭狹小,只有黑水城可以駐兵。袁福通等叛逆在外,裹挾百姓,以遊牧為生,並不與聞仲大軍交戰。聞仲派人四處打探袁福通大軍駐地,可惜無功而返,反倒被袁福通游騎逮住機會,狠狠地殺了商軍幾隻落單的偵查隊。

聞仲大軍駐紮,勞而無功,空費錢糧,不覺三月有餘,心中掛念朝中之事,憂悶難安。忽然傳令兵來報:「桃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五章 失道術聞仲敗陣


   



    卻說聞仲得了袁福通戰書,定了大戰之期。至日,兩邊軍馬一起出動,來至戰場。相隔一箭之地,兩邊軍士用箭射住對方陣腳。當下雙方排開陣勢,旌旗歷歷,明晃晃的刀槍映著日光,發出森冷的寒氣,戰意凜然。

聞仲催動墨麒麟上前對著袁福通說道:「叛國逆賊!當今大王英明神武,天下莫不臣服。殷商仁義待人,未嘗有虧過北海子民。你為何舉旗反叛,徒讓北海陷入戰火,使生民受刀兵之禍!快快下馬受降,免遭屠戮!」

袁福通大怒道:「聞仲老兒,北海乃化外之地,本不屬商。是你等恃凶強壓,故而不得不順從。今我首倡義兵,解救北海之民,乃是順應民心之舉。你恃凶前來,正是自取死路。須怪不得我!」

聞仲聞言大怒,催動墨麒麟直取袁福通。袁福通揮刀來迎。那袁福通雖然凶頑,然而聞仲乃是截教高徒,一身武藝出神入化。就連號稱有萬夫不當之勇的黃飛虎和紂王的一身武藝都是聞仲所授,那袁福通豈是對手?戰不數合,被聞仲一鞭打在肩頭。只見袁福通身上閃起一陣金光,聞仲一鞭雖然結結實實打在袁福通身上,卻沒有對他造成什麼影響。

那袁福通本來看著聞仲鞭來,自己抵敵不住,勒馬便逃。及至跑了幾步,身上卻沒有絲毫疼痛。轉頭一看,肩上完好無損,項上金佛散發出陣陣祥光,護住全身。袁福通見狀大喜,復勒回馬來與聞仲交戰。更不顧及自身,只是全力搶攻。北海兵將見主將如此英勇,彷彿神仙降世,士氣大振,當即擂鼓吶喊助威,喊殺聲不絕於耳。

聞仲卻是越打越鬱悶,你一鞭結結實實落下,人家不躲不避,任憑你打,偏生還傷不了他。數合過後,聞仲氣得跳腳,將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