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梟風 作者:海風兒(連載中)

第157章 斷腕戰略


    過了年關,紀王帶著弟弟妹妹出宮去了陸七府宅,小蝶將備好的禮物給予,與小皇子和小公主們和睦的相處了一天,皇子公主們對小蝶和香月很是尊重。

    元宵節,開封府熱鬧非凡,閒暇了多日的陸七,與小蝶,香月和小青也去了大相國寺走走,到了大相國寺外,一看簡直是門庭如市,上香的,買賣的,稱得上是人潮湧動。

    陸七自然是詫異,向一個賣吃食的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大相國寺的熱鬧,竟然與他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他的敬佛施捨,使得很多的信佛者膽敢了來大相國寺拜佛,佛寺內有了取暖,也是大相國寺香火轉旺的主因之一。

    陸七聽了後,卻是沒有去入了大相國寺,轉而去了馬行街一帶走觀,家人在一起愜意的,過了一個溫馨的元宵節。

    元宵節才過三日,陸七突然接到了周皇帝的手諭,令他率領在開封府的所屬,護送紀王去京兆府任職,陸七還被賦予了京兆府的禁軍職權,統領調駐了京兆府的兩萬會州軍。

    周皇帝的諭令在陸七預料之中,他與香月依依惜別,不過小蝶卻是建議香月也去了京兆府,自京兆府向北去往銀州,香月表示了願意,陸七雖然顧慮可能發生的戰事,但覺得香月去定州,也是長途多危。

    次日,紀王在一千禁軍的護衛下出了開封府,與在城外等候的陸七軍隊會合,三千軍向京兆府進發。

    回頭看了一眼開封府城,陸七的心裡多少有幾分得脫樊籠的感覺,不過周皇帝能夠讓他離開了開封府,或許是為了進取太原,但也有保護紀王的用心。

    開封府距離京兆府有一千多里,陸七一行一日走百里,途中過洛陽城不入,經過虢州地域時,卻是在虢州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58章 將計就計?


    夜臥古都聽風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四月的長安城,殘雪在一場毛毛細雨中消失,柳條枯草,於春寒裡勃發了生機,一支數百人的商隊,緩緩離開了古都長安,踏上絲綢之路。

    自陸七在長安城西市買了六家商舖始,卻是引動了長安城人走河西的慾望,在人為財死的貪婪心理下,陸續出現了走河西的商隊,而去了河西的安歸商人,帶回了河西非常安定的信息,於是引發更多的逐利商人走河西,長安西市重新成為了東西交彙的金地。

    在長安古都再現了絲綢之路的同時,戰爭也在悄然迫近,一份份軍情秘密匯集到了陸七手中,西部很多地方出現了軍力開拔的事實,方向都是奔了漢水一帶,而陸七最關注的巴蜀周軍和王彥升軍,終於有了動作,在漢中的三十萬周軍,突然有二十萬開拔向東,而王彥升軍力,卻是提早了數日棄防了隴西數州。

    陸七對周軍的動向,事實上摸不清具體的首腦是什麼人,表象看是趙匡義在發動對荊州的戰事,但陸七不敢排除,是不是周皇帝暗下的旨令,這很可能是一場鬥智的戰事,陸七懷疑,是不是周皇帝故意穩住他,利用他的觀望心理,達到將計就計的戰略。

    陸七的懷疑,是在安排了斷腕戰略之後萌生的,主因就是周皇帝沒有如他預期那般,讓他領軍進攻了太原,既然不是讓他進攻太原,那周皇帝就不應該放他來了長安城,護送紀王不是非他不可,周皇帝的作為,很可能是一種欲擒故縱的套路。

    陸七原本以為,周皇帝不會希望趙匡義進取了荊州,但萌生了懷疑之後,陸七卻是覺得,周皇帝是個能夠放眼大局的人物,是一個渴望一統天下的君主,若是換成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59章 趙匡義


    程德玄回到了緊鄰漢水的襄城,入府衙偏廳請見趙匡義,趙匡義良久才自後宅出見,趙匡義年約三十五六,一身錦袍玉帶,容貌方正剛毅,只是身材有些富態。

    “問得什麼了?”趙匡義四平八穩​​的坐了,才隨意問道。

    程德玄敘說了與陸七相見之言,當然陸七的挖牆腳之言他不敢說出,最後道:“大人,陸天風卻是謹慎,竟然拒命去見潘大帥,也不肯來見了大人。 ”

    趙匡義點頭,道:“他能夠智取河西,就是個擅長謀略機變的人物,當然不會了自陷危局。”

    “可他卻是敢去了開封府,而且在開封府非常的囂張,竟然求娶了兩位公主。”程德玄說道。

    “怎麼?你是嫉妒他嗎?”趙匡義竟然微笑調侃道。

    “下官可沒有什麼嫉妒,只是覺得,未免莽撞了。”程德玄搖頭道。

    趙匡義搖頭,道:“在開封府,皇帝不會了殺他,皇帝能夠統治了中原,有一半靠的就是尊崇軍功的名聲,陸天風要兩個公主,皇帝給了,只能顯得皇帝對功臣的寬容和重視,皇帝最怕的,就是有了讓軍臣寒心的名聲。”

    程德玄點頭,趙匡義又道:“那也是本軍不能起兵的主因,本軍擔心,一旦造反會不得人心,後果會使得本軍眾叛親離,因為本軍造反,很難一鼓作氣的獲得勝利,戰事一久,就會引起了軍心的抵觸。”

    “可是大人若是不造反,後果也會越來越不利。”程德玄說道。

    “所以,只能效仿了陸天風,先形成自立,避免勢力被皇帝一步步的蠶食。”趙匡義說道。

    程德玄點頭,道:“若是順利拿下了荊州,就可以對荊州實施了屯兵自治。”

    趙匡義搖頭,道:“不要想的過於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60章 急功之誤


    兩日後,潘美的二十多萬大軍抵達襄城,趙匡義使出程德玄去見了潘美,潘美拒絕了入城赴接風宴,又傳令陸七和王彥升去見,陸七告訴傳令官,他是來輔戰的,不是來聽宣的,如果潘大帥生氣,可以來他軍營,他願意恭敬受斥。

    潘美自然是不會去了陸七軍營,也心知肚明了陸天風和趙匡義的態度,三方陷入了彼此堡壘的境地,潘美無奈,只能讓朝廷來的監軍密使,使人八百里加急向了開封府請示。

    一日後,周皇帝接到了秘密上書,打開看後良久不語,忽的右手摀了胸口,繼而吐出了一小口鮮血在龍案上,侍立的宦官嚇的急傳了太醫,周皇帝吐血後竟然沒有昏迷,一張臉卻是鐵青的嚇人。

    “傳張永德。”周皇帝吐聲吩咐。

    太醫來了,為周皇帝針灸用藥,張永德聽傳急至,周皇帝臥在文德殿的榻上,擺手讓旁人出去,然後讓張永德取了龍案密摺,坐到了榻旁觀看。

    “永德,這次,是朕失算了,朕想不到,陸天風竟然會拒命與潘美會合,朕以為,陸天風一向遵從軍令,朕想不通,他是如​​何知道的不利,讓他去與主軍會合,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周皇帝臉色蒼白,輕語說道。

    “陛下,臣也難解此事,但臣知道,陸天風是經歷過很多凶險的人物,而據臣所知,有一些經歷過兇危的斥候,會有了一種對危險能夠敏感的異能。”張永德回答道。

    但他心裡卻是另一種解釋,就是周皇帝的策略看似自然,實則有些了牽強,換成是他在外領軍,也會心生警惕的不去潘美軍中,另外陸天風在離開京兆府時,已然調了一萬騎兵歸屬,那就表明了,陸天風根本不會相信了任何的周軍主帥。

    “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61章 ‘軟刀子’


    清晨,東北風吹過大江波濤,不算勁急,吹在身上卻是寒意透膚。

    九江口,鄱陽湖水流入大江的所在,千船泊排,一眼難及其盡,江岸上,密密麻麻的魏國將士正在登船,七萬魏軍登船後,九百江船升帆起航,逆大江而上奔了荊州。

    次日,依舊是東北風,近午時,襄城的四十萬周軍,也開始強渡漢水進攻荊州,不強的東北風對周軍有利,而風向就是魏國與周軍約定進攻的信號。

    兩日前,周國朝廷的聖旨抵達了襄城,任命潘美為山南宣撫使,總管襄州與荊州軍政事,趙匡義為前鋒制置使輔理軍政,陸天風為前鋒監察使,亦是監察軍政。

    聽了聖旨之後,陸七使人知會了潘美,自顧自的拔營東去,說是去了漢水下游尋找進攻之地,周皇帝已然秘諭潘美,無需繼續謀求扣押陸天風,所以由了陸天風率軍遠走。

    就是皇帝沒有取消命令,潘美也奈何不了陸天風,他不能主動的刀兵窩裡鬥,皇帝的意思很明白,絕不能造成朝廷惡對陸天風的名聲,就是想秘密扣押了陸天風,之後大軍去接管了河湟和隴西,對趙匡義也是那麼交待的,扣押趙匡義,收編襄州軍力,之後皇帝讓趙匡義和陸天風,都回了開封府做朝官,主觀就是削奪軍權,不是要命。

    潘美真的很窩心,陸天風的機警讓他很是意外,事實上他非常想拿下了陸天風,潘美對陸天風非常的嫉恨,潘美的嫉恨不是源於河湟之事,而是河西之事,當年他是進取河西的萬兵主帥之一,結果遭遇了慘敗,所屬一萬將士只剩了不到兩千人,如今他聽說了當年很多被俘將士的音信,那等於是揭了他的恥辱傷疤。

    陸七的所謂尋找進攻之地,事實上就是為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62章 請來把酒


    五百將士護著轎車抵達了江夏縣城,陸七在江夏縣城留宿一夜,次日才去了漢水入大江的夏口。

    夏口駐紮有兩萬晉軍,接近夏口地域時停駐,青雯使人傳令兩個主帥來見,片刻後,傳令官帶回了兩個將官,兩個將官親見了青雯之後,回去禀報了主帥來見。

    這種會見是陸七定下的規矩,主帥之間相見,必須先使了近衛互相探見,確認沒有冒充和危險,主帥才可以互見,所以兩個主帥沒有及時來拜見,不算失禮。

    片刻後,兩個萬兵主帥一齊來見,看見青雯恭敬的軍禮拜見,陸七在旁,微笑道:“王小乙,夏長武。”

    兩個主帥忙扭頭看向陸七,看了後都是一怔,隨即一個主帥難以置信道:“晉王陛下?”

    陸七微笑點頭,道:“有日子沒有見你們了。”

    兩個主帥的神情立刻轉了驚喜,忙一齊撩戰袍單膝跪地,軍禮恭敬道:“臣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陸七微怔,身體卻是邁步,傾身伸手扶起兩位主帥,微笑道:“你們一向可好?”

    “陛下,臣和長武,一直很好的。”王小乙有些激動道。

    陸七微笑點頭,道:“帶我去看看夏口。”

    “諾!陛下請。”王小乙側身恭敬道,夏長武也恭敬側身。

    陸七點頭邁步,兩位主帥左右落後半步相隨,行走中,陸七問道:“撤退的準備都做好了嗎?”

    “回陛下,都準備好了。”夏長武回答道。

    “將士們的軍心如何?”陸七又問。

    “回陛下,軍心很穩定,就是不理解為什麼要放棄了荊州,臣也是捨不得放棄了這裡的駐防。”王小乙回答道。

    “我決定放棄荊州,主因是不想顧此失彼,因為魏國與周國達成了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63章 滅魏國


    左雲裳此次統帥了百隻戰船,一萬多的將士,大半都是鄂州軍的底子,他的任務就是進襲江夏,後面的船隊會繼續逆江的去進襲烏程和江陵。

    左雲裳投降後,立刻使人去勸降後面的戰船,九百​​艘戰船,七萬多魏軍,立時陷入了一片混亂,結果大半響應的願意歸降,七萬多魏軍的組成,有三萬是出身鄂州軍,有一萬出身興化軍,其他的是宇文氏軍力,而操舟水軍都是出身宇文氏,但每船的水軍佔比不大。

    一片混亂之後,只有一百多艘戰船順江回逃,近六萬魏軍歸降了陸七,讓陸七愉悅的是,王勇竟然也在其中,曾經一起出生入死過的戰友相見,卻是激動的來了個擁抱。

    鬆開之後,王勇慚愧道:“兄弟,我是沒有幫上了你。”

    陸七微笑搖頭,道“大哥能夠了平安,就是最好​​的幫了我,其實我早就想讓大哥去了晉國做官,但因為我沒有在晉國,所以才讓大哥在洪州困了很久。”

    王勇一怔,陸七微笑道:“以後我再與大哥細說,現在大哥和左雲裳一起收編了軍力,大哥暫時為武昌軍節度副使,左雲裳為節度使。”

    王勇退後一步,恭敬軍禮道:“屬下領命。”

    陸七點頭,與王勇去見了歸降的將領,說道:“各位,今日晉國發動覆滅魏國的戰事,池州二十萬軍力水陸並進,贛州和衡州五十萬軍力,潭州三十萬軍力,現在各位都成為武昌軍所屬,我任命左雲裳為武昌軍節度使,王勇為武昌軍節度副使,其他的將官依舊原職,聽從節度使和節度副使的合議任命。”

    “諾!”數百將帥恭敬軍禮。

    “武昌軍編制後,立刻去進取鄂州,進取鄂州的過程中,歸屬顧太尉節制。”陸七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64章 討封


    信使拿著陸七的赦令,飛騎去了洪州城,陸七的這道赦令大出洪州軍民的意外,顧太尉坐鎮洪州城,接了赦令後,暗自讚許的點頭。

    晉王的這道赦令,明面上是赦免了宇文氏,實則是安撫了人心,尤其'可功名'三字,對很多魏國降臣降將是最重要的,晉王對宇文氏都不糾過往,那降臣日後的前途,就不會有了瑕疵罪過。

    顧太尉放了宇文氏的所有親族,還根據實際情形讓宇文氏帶走了部分財物,另外根據陸七的口信,以他自己的名義,讓人廣告與宇文氏有姻親的降臣,告訴了別亂放妻,晉王陛下不喜為官途而放妻的人,降臣聽了後,果然不敢了與宇文氏'劃清界限',洪州在陸七的赦令到來後,人心迅速由惴惴不安,變向了一片安寧。

    赦令抵達洪州的次日一早,榮氏家主和兒子啟程去了長沙府,至長沙府求見陸七,陸七會見了榮氏父子。

    陸七是居住在楚國的前皇宮,如今是長沙行宮,他在祥雲閣會見榮氏父子,一見面,榮氏父子跪地恭敬的叩見了陸七,陸七沒有給了冷遇,微笑上前扶起了榮氏家主,然後讓人賜座。

    落座後,陸七微笑道:“許久不見,老家主健碩依如當年。”

    “借陛下吉言,老臣的身體尚可。”榮氏家主恭敬道。

    陸七微笑,平和道:“您老是慶兒的祖父,我依禮應該尊重,論親可以,論君臣,就不必了。”

    “陛下這麼說,老臣不能苟同,老臣自問還有些功勞。”榮氏家主面不改色道。

    “您老的功勞,怎麼說?”陸七微笑問道。

    “老臣最大的功勞,就是為陛下守秘,陛下去了唐國,去了周國,甚至魏國對陛下的猜疑,老臣也曾經為陛下掩飾。”榮氏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65章 戰後


    榮國公走後,陸七也走出祥雲閣,佇立的望著南方,他在猶豫回不回福州去與親人團聚,思量了良久,才搖頭決定了不歸,他擔心河湟和隴西會生了變數,一旦去與親人團聚,很可能會拖延了時日。

    對於榮國公的討封,陸七只是做姿態的拿捏一下,事實上他需要榮氏的歸屬,花花轎子眾人抬,多一個支持勢力,比多一個敵對勢力要好,世家的歸附,具有風向標的作用,但他不能不防榮氏坐大,所以給弄去了湖州。

    而洪州這裡,陸七打算扶植了王勇坐鎮,陸七需要舊貴族的支持,也需要新貴的擁護,達成一種平衡統治,至於榮國公所言的天子門生統治,那根本不是短期能夠做到的,最少也得十年才能夠形成氣候,開科取士的統治,對他的長久統治和後代繼任有重大作用。

    陸七去御書房,給所有親人書問候信,青雯勸他可以快馬跑一趟福州,或者讓福州親人啟程北來,與陸七在途中會見團聚一下,陸七搖頭不允,說動靜若是弄的大了,對他在周國不利,青雯一聽不敢多言了。

    次日,陸七在長沙府會見諸軍高級將帥,在一起把酒言歡,由於荊州是陸七主動命令放棄的,所以不存在晉國吃了敗仗的說法,因此覆滅了魏國之後,軍心穩定愉悅。

    會見中,陸七闡述了晉國的軍事佈局,一要徹底解決了南越,二是對周國採取守禦,三是依據戰機進取巴蜀,四是大規模剿匪的力求安治。

    *****

     就在陸七回去了晉國之後,漢水之北的兩萬步軍也渡過漢水,去了江夏一帶'作戰',而一萬騎兵則留在了漢水之北。

    佔據了荊州之後,潘美使人讓陸天風軍力去江陵城會合,兩萬步軍接令後,有一個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66章 治隴右


    陸七藏在兩萬步軍,行軍了十數日抵達了秦州的州治成紀縣,與了一萬騎兵會合,之後在秦州駐紮下來。

    秦州是渭河流經之域,通過渭河能夠順流直達長安城,秦州下轄成紀縣,上邽縣,秦安縣,清水縣,伏羌縣,長道縣,秦州在西部,相比算得上是豐裕之地。

    陸七抵達秦州之前,秦州的刺史和成紀縣令求見了數次,當然不會被了陸七接見,退而求其次的詢問將官,為什麼要在秦州駐紮,可有朝廷的旨令,將官一律回答不知道。

    陸七只在秦州留了一夜,次日就帶了五百將士趕去了隴西都督府,隴西都督府設在了渭州隴西縣,距離邊境隔了洮州和岷州,可以說是最後方,而渭州原本是平涼都督府所轄,地域的民生境況相對最好,所以王彥升將隴西縣當成了都督府所在,但與荊州和襄州相比,西部的州域就屬於貧苦之地了。

    陸七去隴西都督府,主要是巡查整軍,關心生存,加強一下對軍隊的影響力,若是聽之任之的久不理會,很可能會失控或軍心生怨,這也是陸七不敢去與親人團聚的主因。

    在隴西數州一留就是六日,忽小蝶使人傳告,周國朝廷來了使者,帶來了賜封和任命的旨令,陸七立刻回返了秦州,結果竟然看見了紀王。

    接了旨令後,紀王與他單獨說話,直接就問道:“天風,你是怎麼啦?為什麼不回去了京兆府?”

    陸七已然想好了說辭,回答道:“殿下,臣接到了一封警告的書信,說潘美會不利了臣,臣驚疑,只能是不得不防。”

    “是什麼人送的書信?”紀王問道。

    “臣不知道,但是臣只能信其有。”陸七回答。

    紀王點頭,道:“天風,我是絕不會害你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