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第一強兵 作者:鱸州魚(連載中)

三國第一強兵 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

眾人都很驚訝。


到現在,青州眾臣對自家主公的手段已經很了解了,信心更是十足,能理解的命令要執行,不理解的同樣也不會推托。


王羽若是隨口出個主意,解決了國淵眼中的難題,那是很正常的,誰也不會為此而驚奇,非常人行非常之事么。


但王羽用這么輕松愜意的語氣,說了這樣的話,就由不得大家不納悶了


。主公再神奇,也不至于把施政中遇到的種種干礙,和各個負責人能否解決得了這些事,都預先算計清楚了吧?


若果真如此,那就不是凡人所能擁有的本領了,而是天仙手段。


“若是主公您已經知道了,不如直接指點臣等如何?您不是常說,少點議論,多點效率么?”王修本來憋了一肚子話要說,可被王羽這么一震懾,千言萬語最后化成了一句話。


王羽翻了個白眼,看著自己這位頗具才干的本家,曬道:“你不說,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神仙,眼睛看看,就知道你心里想什么?”


可也差不多了。王修等人不約而同的在心里接了一句,然后有松了口氣的感覺。


攤上個英明的主公的確很好,可這位主公要是英明的過了頭,變成妖孽了,就不會有人太自在了。這里倒沒人想著背后搞小動作什么的,但主公無所不知,一切難題到了他手上都迎刃而解,豈不顯得臣子們太過無能了嗎?


松口氣,眾臣紛紛將遇到的難題。亟待王羽做決斷的問題一一擺上了臺面。


有的和國淵的類似,屬于從前的政策不合時宜。需要與時俱進;有些問題則是上次合議遺留下來,或者在施行中慢慢浮現出的問題;還有一些是上次合議就沒想到。后來又遇到的。


五花八門,很多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第一強兵 五四零章 稱帝之議

“噗!”有人噴出了剛放進嘴里的食物。


“哧……咳咳咳!”有人拼命往嘴里吸氣,卻無助于緩解嘴里或心里的驚詫,最終化成了一連串的咳嗽。


入口的食物很有問題,王羽說的話問題更大。雙重打擊之下,即便是賈詡這樣的老狐貍,田豐這樣的穩重人,都不可避免的露出了最狼狽的一面。


“主公……您……咳咳……”田豐強作鎮定,想說些什么,但很快被嘴里、鼻腔里噴涌著的那股刺激性感覺給堵回去了。


其實老田的養氣功夫還是很厲害的,雖然首次品嘗芥末這種調料,但他保持了足夠的警惕,蘸的調料并不多,吃的時候更是只咬下了邊緣的一角。之所以這么狼狽,是因為王羽語出驚人,嚇得他手一抖,把一整塊魚生都給吃了下去,于是就悲劇了。


賈詡第一次顧不上盤算別人的心情,有了田豐的前車之鑒,他當然不會貿然開口,而是努力的壓抑著,不讓那股子讓人窒息般的辣氣噴出來。憋得很辛苦,他一張胖臉也是漲得通紅,看起來好像秋天的大蘋果一般。


這兩位老江湖都著了道,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了。


一貫以氣度儒雅著稱的糜竺將一口食物噴在了衣襟上,手忙腳亂的擦拭時,卻打翻了身邊國淵的酒盞;國淵淋了半邊身子的酒,卻依然伏在桌案上不肯起來,沒辦法,不這樣,他就沒法保證自己不把嘴里的酒水和食物噴在王修身上……


連少年老成的諸葛亮也端不住架子了,抖著袍袖,遮著臉,一副羞于見人的模樣。


唯一沒什么影響的,只有太史慈和龐統,這二位的心思本也沒在王羽說的話上,而是對新奇的食物更感興趣一些。


在后世,三文魚已經絕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第一強兵 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

王羽當然是來真的。

當皇帝,是個看起乘很美,其實很沒意思的差事。

沒錯,當皇帝可以留名后世,可仔細數一數,除了韃清那些被辮子戲粉飾出來的所謂‘明君’之外,華夏這幾千年,有幾個皇帝享受了好名聲的?

勤勞的明太祖,在后世留下的是無數罵名;雄才大略的明成祖,也同樣沒撈著任何好處;至于形象本來就很模糊的明武宗正德,就更是不用提了,一個頗具開創性,魄力十足的皇帝,在后世生生的變成了昏君的代名詞。就算是開疆拓土的漢武帝在后人眼中,也是和秦始皇一樣,被當成了殘暴而又無謀的暴君一流。

倒是篡位奪權的司馬氏父子:弒兄囚父的唐太宗:荒淫無度的唐明皇;對內殘暴鎮堊壓,對外卑躬屈膝的鞋清帝王們,在后世的名聲都很好。因為他們很擅長使用權術和士大夫們做交易,因此能換取史官們的筆墨粉飾,令后人們頂禮膜拜。

王羽不喜歡權術,他自己不會用,也不想讓子孫們專門學這個,所以,他對因當皇帝而來的名聲一點都不在意。

若是權術玩不好,那就更糟糕了,華夏歷史上多得是傀儡皇帝,想到自己的子孫被人當初傀儡擺弄,卻只能忍氣吞聲,王羽對當皇帝就更沒熱情了。

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止,這件事不是他自己不想就可以了的。

徐庶從河東返回后,曾在密談中里提及,包括潘障、馬忠,以及白波諸將,私下里都以各自的方式,向他問及過這個問題。

等今天王修等人哥一說,王羽驚訝的發現原來不光是軍中,將軍幕府同樣涌動著類似的暗流。

可以想象,他若不及時采取對策,任由這股暗流涌動著,等到下一場大勝之后說不定就要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第一強兵 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

話一說開,心情就敞亮了,再品嘗美味的時候,眾人都發出了和太史慈差不多的感慨。

暢快!痛快!

這下大家都用不著胡思亂想的瞎琢磨了,做事也不用顧慮多多,畏手畏腳,只要放手去做就行。摸索中的各項新政令,也用不著擔心一次不能到位,大可通過民間反饋,進行持續性的修正。

有齊威王當年的范例在,這種新模式理解起來也不難,何況還有糜竺在前面頂著呢。馬上就要成立的商會,算是這個模式的第一個試點,如果商會取得初步成功,接下來的農會、工會自然也不會有什么難度。

肩上沒了壓力,先前的那些難題也就不再是難題了。

國淵決定將墾荒令做些修改,加點細則上去。以他的才干,當然不會想不到這么簡單的辦法,他只是擔心,修改王羽親手修訂的法令,會不會引起對方的不滿,因此第一時間就否決了,現在沒了壓力,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小心翼翼了。

既然東渡沒有政治宣傳方面的特殊意義,王修想得也不是那么多了。既然主公認為東渡對青州有益,那就進行唄,反正只要主公下命令的時候,是保持了理智的,那就不會錯,即便錯了,也是開拓時代必須付出的代價。

氣氛頓時熱烈起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絕大多數難題都迎刃而解,還有一些無法解決的,也只是暫時的。隨著新政的推行,會慢慢的被導入正軌。

晚宴一直持續到了深夜,在田豐這位老臣的提醒下,這才散了席。

賓主盡歡。

只有小孔明的心情有些復雜。拒絕了糜竺同車的邀請。他拉著龐統步行回程。

夜已深沉,無人的街道上靜悄悄的,只有水一般的月光灑在屋頂、地上,映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第一強兵 五四三章 書院一游

周圍沒有圍墻,確定書院領域的,是一排排的綠樹成蔭,小橋流水,在仲夏時節的清晨里,搖曳著,閃耀著,遠遠望見,便讓人精神一振。


雖然是在城內,但卻依然可以給人一種清幽避世,隱于山林的感覺。


賈詡像是導游一般介紹著,水是從城外護城河引過來的,工程量雖然不大,但卻獨具匠心,之所以引水進城,倒也不僅僅是為了好看,而是實用的目的。


“城內不能打井?”諸葛亮反應得很快,第一時間提出了猜測,賈詡不置可否的點點頭,卻將目光投向了龐統。后者本習慣性的沉默著,在賈詡目光的鼓勵下,嘴唇動了動,輕聲道:“書院里還要種田、建作坊?”


聽到同伴的答案,諸葛亮皺了皺眉,這個答案他倒不是沒想到,只是根本沒往那個方向猜,可看賈詡臉上的笑容,這答案竟然是真相了。


又種田、又建作坊的書院?也能被稱作書院嗎?


“呵呵,正如士元所說,泰山的書院,從一開始就與外間不同的……”賈詡笑著證實了這個匪夷所思的猜想,伸手虛引,帶著兩個少年進了書院。


沒有書聲瑯瑯,也沒有搖頭晃腦,吟哦念誦的教習先生,書院內部呈現出來的,也是與通常所知的書院全然不同的精神面貌。


有須發花白的老人,有神情堅毅的中年人,有器宇軒昂的青年。有意氣風發的少年,這些人或三五成群。或獨自徘徊,在小溪流水的亭臺中,在林蔭下的草坪上,或誦讀,或苦思,或討論,乃至爭論著。


“還沒到授課時間嗎?”諸葛亮訝然發問。這里怎么看,也不像是在讀書、做學問的樣子啊。


“不。這也是授課的一部分。”賈詡搖頭,然后一抬手,指著不遠處聚攏著的數人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第一強兵 五四四章 人人如龍

以賈詡處事的老道圓滑,即便心里再怎么驚訝,也不會訴諸于外。接下來著一老二少還是走馬觀花,書院的全貌也漸漸展示在三人面前。


書院的專業分得很細,單是所謂的文院這邊,就分出了政法、商貿、經濟、文史、藝術、教育等諸多學院,每個學院之中,還有細分。比如諸葛亮等人剛剛遇見的政法學院,下面就分出了律法、公共政務、民生等幾個專業。


一般的學員只須學習自己的專業就可以了,不過,若是在完成學業之余,還有余力,也可以兼修多個學科。


書院中隨處可見的討論,內容各異,性質卻都差不多,都是各專業涉及的內容。諸葛亮和龐統甚至聽到了幾個文史專業的學員正在議論王羽關于稱帝的那番論述,各自表達著自己的觀點。


有人認為王羽此舉大公無私,為后世豎立了好榜樣,開萬世之太平。


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神器無主,有德者而居之,若是王羽不肯登上大寶,又何以保障江山永固,時代太平呢?


新舊觀念,各有不同,在爭論中爵釀、發酵著,引起了諸葛亮、龐統的思考,直到另一位少年一語道破天機,他說:驃騎將軍若要稱帝,那將來維護的就只是一家的統治,不稱帝,他要維護的就是涉及整今天下的政治體制。


諸如此類。


在王羽刻意的培育下,在思想還沒有儒家全面禁錮,飛揚著個性的漢末,思想的火花相互碰撞著,閃爍著,正在中原群雄的知覺之外,漸漸成形……總有一天會成燎原之勢。


錯非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諸葛亮怎么也想不到,這個被世人簡單的當成王羽聚攏人才的泰山書院,竟然有這么多特異之處。無論多么離經叛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第一強兵 五四五章 運氣來了


王羽今天也起了個大早,他要親自接待另外一位貴客。


“不得不說,你的心思確實很巧,差點出乎了本姑娘的意料。”黃月英的行程和諸葛亮二人差不多,不過她對文院沒什么興趣,走馬觀花的看了一圈,連腳步都沒停就到了武院。不過這一路上,小姑娘的嘴卻沒停過。


她甩著一頭金燦燦的頭發,故作成熟,實則俏皮的說著:“那芥末醬,的確蠻好吃的,但最有意思的還是搭配,我在家也生吃過江魚,可一點都不好吃,還有刺……對了,咱們不是說好了要去船塢看你造的海船么?怎么跑來了這里?這里好像沒什么新鮮東西啊。”


“造海船就一定要去海邊么?”王羽笑道:“先造好模型,模擬過之后,豈不更省時省力?”


“你這么說,也有道理哦。”黃月英側頭想想,覺得有道理,于是很痛快的一點頭,笑道:“那就先看模型好了,反正我也沒造過大船。”說著,轉身向前跑去,留給王羽一個躍動著的俏麗背影。


王羽原以為貂嬋的性格就夠獨特了,可見過黃月英才發現,這個小姑娘的個性就算放到后世去,都有些另類。


接觸至今,他從未在對方臉上看到羞澀,扭捏,不管說的是婚事還是什么,她都是那么灑脫隨意的模樣。只有在看到那些巧妙的機關,新穎的技術時,才能在她臉上看到不一樣的神情,那是極其專注的表情。


這種神情,王羽在后世見得很多,那些所謂的科學瘋子,怪才天才,在接觸到一個新的領域或理論時,臉上流露出的,通常是相似的神情。


王羽知道,自己找對人了。


泰山書院目前最薄弱的,就是工藝方面。


目前,王羽收羅了不少工匠,手藝精湛的不在少數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第一強兵 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


時米如水,轉瞬即逝,特別是在忙碌之中,時間就像是振了翅膀的精靈一樣,前一刻還在眼前,下一刻就不見了蹤影。


對降臨以來,就一直忙于征戰的王羽來說,波瀾不驚的初平三年過得特別快,夏去秋來,秋逝冬至,眨眨眼的工夫,這一年竟然就快要過完了。


實際上,雖然沒有發動戰爭,但半年多以來,將軍府一直處于高速而緊張的運作之下。


政務方面顯得有些混亂。


今天發布一項政令,隔不幾天就發現了問題,然后修改、打補丁,甚至推倒重來的情況時有發生。這種朝令夕改一般的舉動,在施政上是大忌,很容易讓政府機構失去公信力,讓百姓無所適從。


不過,在將違反常理當做家常便飯的青州,這種事也沒什么可大不了的。


政令無論是修改還是推翻,都是在有了充分的論證之后才進行的。政令發布前的醞釀期間,就會在將軍府和書院進行廣泛的討論,所有人都可以發表意見,所哼哼想法,讓人眼前一亮的意見,都會被記錄下來,加以歸納、匯總。


一旦被采納,提出意見者的名字,就會被列入政令的檔案之中,公示于眾。


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揚名機會,因為青州的公示于眾,是實實在在的公示。


王羽的領地如今都在大河兩岸,通過水路以及便利的官道,所有政令會在第一時間,被信使送往各郡的官署,隨后,由郡及縣,由縣城到鄉鎮,最后傳達至各個鄉村中的亭長、教習手中。


接到信報后,官署會將其公示出來。郡縣的官署機構會在第一時間在衙門外張貼榜文,并由守榜的吏員從旁說明。沒有這樣條件的村鎮,會由亭長在下一個休沐日組織民眾加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第一強兵 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

這段時間,王羽也很忙。


特別是諸葛亮剛來的那幾個月,幾乎每隔一兩天,兩人就要進行一番論戰,難解難分的,不爭持上兩三個時辰就不能算完。


開始論戰只是在他們兩人之間進行,但很快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開始是將軍府的幕僚聞訊來圍觀,后來更是成為了書院的熱議話題。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王羽和諸葛亮的論戰,就相當于王羽主導的新思想和傳統思想的碰撞。只要不是被情緒蒙蔽了雙眼,否則道理往往就是越辯越明的,王羽一次次的說服諸葛亮,引起后者的深思,其實就是對傳統思想中弊端的修正和說明。


帝王心術和權術的關系;


世家豪強與積善之家的區別,以及相對應的貧富差距對社會穩定的影響;


農、工、商,是如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如何共同作用,使社會變得繁榮的理論;


以及文武如何平衡:對海外的開拓到底是得不償失,還是開發金小……等等等等。


在二人的激辯中,王羽是為了留住這位天才人物,而諸葛亮則是賭上了一口不平之氣,兩人各持觀點,都是挖空心思的想要駁倒對方。


在這樣的碰撞中,王羽甚至也想到了很多從前未嘗想清楚的道理,諸葛亮更是在潛移默化之中,接受了不少新思想。


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在墾荒令的修訂中,提出以調節稅率的方式對法令做出修正。他提出的那項政策中體現出來的,其實就是均貧富的理念。


而在來荊州之前,亦或在歷史上,諸葛亮的世家理念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的,這一點,在歷史上他的用人中,就能體現得淋漓盡致。他不聽劉備勸告,堅持要重用的馬謖,其實就是家世很好,很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第一強兵 五四八章 潛龍在淵

整年的主題都是擴軍和練兵。


除了風火騎兵之外,幾大軍系都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充。截至十二月,各軍都基本完成了整編,正在各軍主將的主持下,進行著艱苦的操練。


擴軍后,規模最大的是徐晃的泰山軍,單是戰兵,已經有了一萬八千之眾,再加上預備隊和輔兵,單是徐晃這支兵馬,規模就已經和河北大戰開戰前的青州軍相當了。


羽林軍的擴充是在白波抵達后才開始著手進行的。白波的數萬戰兵中,真正符合王羽要求的,只有不足一萬,再考慮到個人意愿等因素,最后有八千多白波補充進了羽林軍,一萬多人進了城管大隊,剩下的人都重新拿起了鋤頭。


這樣一來,羽林軍的戰兵數目也超過了一萬五,成為泰山軍之后的第二大軍系。


黃忠的雷霆軍原本規模就是最小,現在依然如此,擴充后的雷霆軍戰兵只有五千,但輔兵卻達到了兩萬之數!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出于王羽給這支部隊的定位,王羽認為,這支部隊就應該有以遠程部隊為主的傳統。遠程部隊,需要的輔兵本來就是最多的。


當然,現在只有弓弩,可將來肯定不會。隨著青州工藝水準的發展,各式遠程兵器,攻城器械,會接連不斷的出現,而雷霆軍。就是操作這些兵器的最佳人選。


王羽沒特意去研究火槍、火炮之類的東西,因為漢朝的武力已經足夠強了。有沒有那些東西都無所謂。另外,沒有足夠的基礎工業支持。就算勉強造了,也不可能大規模普及。


不過,若是這些兵器在戰爭中應運而生,王羽也不會刻意回避。他自己也設想過,若是冶煉工藝能在近年內上一個臺階,火炮還是可以研究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