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朱門風流 作者:府天 (連載中)

第五百四十二章 忠義雙全的強驢子

    立旦大朝之後理論上還有數日的假期,但面對一心只顧著北征掃平蒙古的朱棣,文武大臣哪裡顧得上休息。英國公張輔領銜,勳貴和尚書們又是一次又一次地合議,從京衛開中到徵發民夫驢馬車輛,林林總總的雜事幾乎佔用了整個朝廷三分之二的資源,原本還能抽空上杜家蹭飯的萬世節也只能老老實實地當著自己的那個小司官,就連回來拜年送節禮的彭十三也因為在興和呆過,由張輔領著平生頭一回見到了皇帝。

    欣賞勇士的朱棣從來就不吝嗇賞賜,奈何彭十三對於脫籍與否並不在乎,皇帝到是更覺得其人可貴,索性就賞賜了不少財物。回到家裡,張輔對彰十三的執拗很是不滿,到了書房中就劈頭蓋臉地斥道:“打交趾練出了你們四個,他們三個如今都已經是正兒八經的千戶,在軍中安安穩穩,你怎麼就這麼死心眼?”

    “老爺,我這一身武藝是陪著您一塊練出來的,這一身本事也是在戰場上和您一塊摸爬滾打練出來的,本來就不稀罕什麼安穩。老爺別只顧著說他們在軍中的好處,要知道,自從太祖爺立國以來,如今的世襲軍官越來越多了,他們三個雖說憑著國公府出身還站得住腳,但這一代以後呢?再說,老爺昔日的部下都佔據了高位也就罷了,要是連家奴都要破規矩授官,皇上不在乎,日後那位呢?勇士不問出身,這原本就而已。要脫籍,等彭十三侍奉了老爺百年之後,到時候您使人劈開那契書就完了。”

    “你……你還和我說你調教出了什麼倔牛,我看你自己就是一頭貨真價實的強驢子!”

    張輔滿臉惱怒。心中卻是猛地一警醒。他第一次征交趾歸來就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四十三章分別和征程

  “明天我就要走了……“
  
  “明天我也要走了,所以,為了這回又要分開幾個月……”
  
  原本還想說什麼的杜綰眼看張越再次翻身壓了上來,到了嘴邊的話立刻被那一吻壓了下去。夫妻重聚後的這些天,幾乎每一晚都是抵死纏綿,夫妻倆都是一改從前節制的性子,尤其是張越。經歷了興和那一次半月圍城,他真正意識到了什麼是生死。

    在如飛蝗一般密集淩厲的箭雨下,在如同爬蟲一般不計其數的敵軍中間,什麼淡泊什麼低調統統是狗屁。儘管歷史上並沒有朱棣北征失敗的記載,但只要是打仗都會死人的,他就算再有信心,也要把握珍惜眼前這一刻讓生命攀升至最濃烈的時光。

    他一連要了她數次,這才精疲力竭地伏在了妻子的身上,卻沒有立刻出聲叫喚人進來收拾。想起杜綰提到張起的侍妾新添了一個女兒,他便輕輕親了親她的面頰,隨即低聲說:“希望我從北邊回來的時候能聽到好消息,只盼著你能再生一個像你這般聰明剔透的女兒。如果是的話,她在姑娘裡頭排名第三小名正好能叫做三三。”

    “你還惦記著那名字,起名字也這般偷懶,是不是排行第四就叫作四四?要不是你給兒子起的那個小名,他也不至於那般憊懶,成天吃了睡睡了吃,很少有活絡樣子,就連婆婆也嘀咕這孩子是個懶蟲!”

    好不容易才重聚這麼一點時光,杜綰忍不住也輕輕摩挲著小腹,隨即面上一僵:“老太太的七十大壽就在五月十五,六月初六是小靜官的抓周,到時候你能不能趕回來?”

    五月十五,六月初六?

    張越一下子沉默了。這種保票打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別說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四十四章 欽點,喜驚

    儘管開平衛已經看不出昔日上都的痕跡,但這裡著實是個山水環繞的大好地方。南有南屏山、灤河,東北有香河、簸箕河、閭河,西南有兔兒河,數條河下流都合于灤河一處,向來是水草肥美的放牧區。

    天氣轉暖之後,枯黃了一冬的草原重現生機。只不過,由於開平防衛越發嚴密,因此即便灤河周圍乃是大片大片適合放牧的草原,但尋常蒙古人已經是不敢靠近,即便是一些和開平衛中軍官親厚的牧民也不例外。開平乃是北征軍糧的轉運地和屯運地,自然得加倍小心。

    碧藍的天空仿佛被水洗過似的,一朵朵白雲悠悠漂浮,看著都能讓人悠閒下來,可自從二月底京師出兵的消息傳來之後,如今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這裡的所有人就不曾悠閒過,縱使站在城頭面對著那幅大草原的美景,討論的也大多是煞風景的話題。

    比如說,阿魯台再犯興和,無功而返。

    比如說,兀良哈內訌,族酋禿厄羅被殺,其子率部眾八百北徙。

    比如說,韃靼準備擁立一位新大汗和瓦刺擁立的大汗對抗。

    比如說,瓦刺上表臣服,但以各種藉口回避出兵隨同北征。

    這裡深入大草原,因此關於蒙古諸部的消息不絕於耳,但京師中的消息就只有通過四個驛站快馬傳遞的那些官方消息。即使是張越,也不可能猶如當初在宣府一般不斷地往家中派信使,頂多也就是個把月一次往家中送一封信,至於家中回信就沒辦法到手了。只是,最想知道的消息彭十三已經告訴了他,他如今總算少了些牽掛。

    因為那位壽光王被廢去了王位,軟禁西苑和富陽侯李茂芳作伴去了!如今他只希望父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牛舐犢,執手託付

    儘管顧氏的突然昏厥讓滿屋子的公侯伯夫人很是緊張了一下。然而,當她們看到一個小姑娘提著一個醫箱匆匆忙忙趕了過來,三兩針下去就讓老太太悠悠醒轉,她們的驚嚇頓時變成了驚歎。這些人在管家上頭有一套,但女人行醫的事情聽到過,親眼看到卻是頭一回。於是,小五擦著額頭上的汗還在後怕,又拉著顧氏的手仔仔細細盤問的時候,她的身後就圍了一大圈人,個個的臉上都寫滿了好奇。

    這些貴婦們都是眼力最毒的角色,儘管只是第一回見面,可從裝扮言語,誰都能看出這不是張家的丫頭。而且小五那身上都是一等一的好料子,不可能出自尋常醫館。而眼看著顧氏蘇醒過來後服下一丸藥,臉上漸漸有了紅潤,甚至有人驚呼了起來。

    “真是神了!這是哪家的姑娘,竟然這樣神乎其技!”

    “那是越哥媳婦的妹妹!我家天賜秉性脆弱,也是她……她幫忙瞧的,總算如今是一天天壯實了起來。”王夫人和裘氏杜綰趕到了屋子之後一直都沒作聲,此時她長長噓了一口氣之後,便上前開口解釋了一句,末了總算是記得沒把馮遠茗扯出來。見眾人恍然大悟,她便上前坐在貴妃榻的一邊,仔仔細細端詳了顧氏一番,卻沒有開口問病情,而是笑道,“嬸娘這一回可是把大夥兒都嚇了一跳,這忽然睡過去了,是哪位天君給您托夢來著?”

    “都是有兒有女的人了,還逗我開心!”

    顧氏嗔怒地看了王夫人一眼,然後便對其餘眾人歉然一笑,口中又說笑了起來。雖說壽辰的時候鬧出這樣一場很是煞風景,但之前幾個月她也發生過昏厥過去的狀況,因此此時絕不想因此掃興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四十六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

    羽士如林亦壯哉,長風萬裡蹴飛埃。雕弓射雁雲中落,錦臂韝鷹馬上來。絕壁重重圍網近,高峰獵獵豎旗開。從臣載筆長揚裡,譾薄慚無獻賦才。

    金幼孜一首《扈獵詩》雖算不的十分雄壯,而且難能和古今那些邊塞名詩相比,但朱棣對於詩詞小道本來就不甚注重,對於此詩的意境卻頗為滿意。此時此玄,眼看隨行的十幾個勳貴都已經上了射場,坐在馬上觀看的他伸手召了楊榮和金幼孜上前,旋即又四下裡看了一看,將張越叫上前來。

    自打浩浩蕩蕩三十萬人馬到達開平之後,張越不過是隨成安侯郭亮和興安伯徐亨等一同覲見了一回,然後就被撂在了一邊。好在他對於悠閒度日很覺得愜意,於是在行軍的空閒中借著沒人搭理自己的機會,在馬上隨便寫一些隨想雜感,打算回京之後給杜楨看看。只圖一樂。所以他萬萬沒想到。剛網他分明是隱在一大堆人裡頭沒人注意,可原本好似忘了自己的皇帝卻偏偏看到了他,而且還當著無數人的面叫了他過去。

    “如今下場的諸將中,爾等認為誰能力壓群雄?”

    即便楊榮軍務嫺熟,金幼孜政務精通,聽到這樣一個極其不著調的問題,仍是不免愣了一愣。而張越亦掩不住驚愕,迅速掃了一眼下場的一眾人等,他心中少不得盤算了起來。

    之前是士卒較技,以三箭為限,三箭皆中靶者,賞牛羊各一口,鈔二錠銀碗兩只。雖說賞賜豐厚,但草原上毫無遮蔽,時而有勁風拂面。再加上這不是靜射而是騎射,三十名精銳士卒只有五人得賞。而此時此刻更是以十箭為限,多中者勝。下場的勳貴有英國公張輔、安遠侯柳升、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四十七章與其一時打痛,不如釘一顆釘子

    楊榮金幼孜兩次隨同北征,深得朱棣器重,其軍帳等同於一應勳貴,因此極為軒敞。盡在當兩人得知張越要搬來同住,都覺得極其詫異。畢竟,閣臣位雖卑,職權卻極重,原本就不是六部尋常司官能夠相提並論的。即便是楊榮覺著出征在外兇險難測,需要多加留心在勳貴中間聲望極高的張輔,也著實猜不著皇帝這一招的用心,更不用提金幼孜了。

    而原本獨住愜意的張越則更是不慣和這麼兩個重要的閣臣同住。他雖說沒有說夢話的習慣,但天知道碰上什麼壓力會不會一時失控?於是,一到晚上紮營的時候,他便藉口帳內悶熱,在帳外找地方掛馬燈,隨即鋪開牛皮席子盤腿看一個多時辰的書。直到要睡覺的時候方才進去,哪怕是這兩個學士奉詔隨侍御前,他這個習慣也絲毫不變。等到大軍行出應昌的時候,楊榮金幼放都覺得張越深知分寸,漸漸不在意帳篷裡多了這麼一今年輕得過分的同僚。

    而白天行軍的時候,整個明軍方陣異常壯觀。居中的乃是皇帝以及安遠侯柳升所率的中軍大營。營外分別是左哨、右哨、左掖、右掖。步卒在內,騎兵在外,而神機營更在騎兵之外。而在這些人之外則是各省都司選送的精銳,整個長圍將方圓二十裡全部囊括在內。士卒無論是放牧還是打柴。都不許離開長圍,哪怕是護送軍糧的民夫,亦是緊隨大軍之後不許稍離。而長圍左右前後三百里處,則有左都督朱榮率人搜索,可謂是萬無一失。

    跟著大軍行進了這麼些天。對於這三十萬軍隊外加數萬民夫浩浩蕩蕩行軍的場景,張越早已經見怪不怪。他自然不如文思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四十八章從長計議,深夜密謀

    朵顏三衛的兀良哈人對於朱棣來說,一直是一把雙刃劍。想當初他起兵靖難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把王妃和世子等等撂在北平守城,自己則是直撲大寧衛,明裡暗裡使了無數手段,最後把寧王朱權裹挾到了自己的陣營,同時得到了最想要的朵顏三衛。他能夠以一地力抗天下乃至於奪取天下,也多虧了兀良哈人跟著他南征北戰,所以他即位之後就將大寧衛遷徙至保定府,把寧王朱權封到了南昌,隨即就把大寧之地給了朵顏三衛放牧。

    但是,大寧故城儘管一天天荒廢了,但他卻始終沒有容許兀良哈人入城,甚至因為朵顏三衛和阿魯台勾勾搭搭,邊境上的大小衝突就沒有斷過。此次找不到阿魯台,他的一腔火氣全都撒在了朵顏三衛的頭上。可張越提到的這一條他從來還沒想過。

    君無戲言!他可以變著法子不許兀良哈人南下,但封出去的地方怎麼能收回來?

    張越並不十分瞭解皇帝此時的心思。但他看得出來,朱棣似乎並不高興。然而,在他看來,自永樂初年北部邊境的逐漸南移,正是因為朱棣和朱權這兩個原本防衛蒙元第一線的藩王一個登基成了天子,一個委委屈屈不情不願地窩在了南昌。既然朱棣之後為了防禦蒙元下決心把都城都遷到了北京,那麼為何不趁著兀良哈人叛逆這個藉口把大寧收回來?

    如今的大明要軍力有軍力,要大義有大義,缺的就只是決心而已!

    禦帳內一片寂靜,幾個不懂國事的小宦官都屏息凝氣不吭聲,而看見皇帝雖面色不好看,卻沒有當即發火,楊榮便明白天子正在猶豫不決。他精通軍務,謀而能斷,但那只限于皇帝需要他決斷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四十九章萬劫不復,黑雲重重

    中軍內營駐紮著千人,而內營的柵欄外則是還有三千人,這四千人便是大明所有軍隊序列中完全直屬於皇帝的禦馬監侍衛親軍。這些人中既有從天下所有衛所中精心挑選出來的驍勇精銳,也有從韃靼或是瓦刺千里逃亡回來,經過嚴格盤查甄選出來的勇士。眼下這四千人由外營而內營,將禦帳護得猶如鐵桶一般。

    和其他的軍隊一樣,這裡也是每百人設百戶一名,總旗兩名,小旗十名。而作為這支軍隊的實際統管。禦馬監太監劉永誠卻並不是事必躬親,而是把該下放的權力一一下放。儘管他是個年紀一大把略有些陰陽怪氣的老太監,但在用人上頭卻毫不含糊。一個個武勇的親信提拔起來,該賞賜的銀錢照發下去,因此在親軍中人望頗高。

    即便如此,出自昔日燕王府的他卻更明白一個道理。在下屬面前擺貴人的譜可以,但是卻得記著自己真正賴以生存的身份,那就是天子家奴!因此,如今沒有戰事,他便常常在朱棣身邊伺候,這天晚上等楊榮金幼孜走後,他又去禦帳中向朱棣呈報了一番,服侍了皇帝就寢,直到晚上戌時(三點十點十二分)方才回轉了自己的帳子。

    大明朝最不缺的便是宦官,自從遷都以來,閹割入宮的宦者比從前更多,這其中還不乏自宮求進的。因此,貴為禦馬監太監,即便是在這北征的當口,劉永誠仍然有兩個小宦官供雜役使喚,只是一應用具上倍加留心,用的都是白鐵。這會兒把雙腳浸入燙得恰到好處的熱水中,他便由著一個小宦官替自己洗腳,另一個給自己洗臉,坐在那兒出神。

    好端端的怎麼又要去打兀良哈?這樣以來,他命人送回京的信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五十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閒散在家心不閑

    六月乃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北京城大街小巷的茶館瓜攤自然是生意極好,而達官貴人家裡則是都取出了冰窖中存的冰,院子中亦是不停地用井水澆地。只是官府卻沒有什麼高溫假,那些安享爵位俸祿的留守武官還能出城到田莊上避暑,但那些文官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一身團領紗衫整整齊齊地坐在衙門裡頭辦公,一日裡也不知道得捂出多少痱子。

    可一向體胖怕熱的皇太子朱高熾都沒有放假的機會,他們算什麼?

    相形之下,出獄之後尚未複職的杜禎自然逍遙。這會兒乃是下午,書房裡的兩邊窗子都支得高高的,滾燙滾燙的風從外頭直往裡頭鑽,哪怕是坐著不動都直淌汗。杜家倒是有一個小小的冰窖,但因著他吩咐不許擺放冰盆,因此這屋子裡竟是比外頭還悶熱些。

    鳴鏑此時穿著布衫在書桌旁磨墨,見自家老爺竟然還有閒心寫字,心裡那股佩服勁簡直就別提了。

    “老爺,老爺!”

    挑起了門口的斑竹簾一溜煙跑了進來,墨玉就也不管杜楨那不悅的臉色,笑嘻嘻地上前行禮道:“太太剛剛打張家回來,說是今兒個抓周熱鬧得很。不過小靜官最初當著一大群賓客竟是打起了瞌睡,後來好不容易哄了他去抓,他一手抓了筆墨紙硯,一手抓了一枚印章,最後一頭栽倒在老爺送的那本論語上頭又睡著了”。

    杜楨對於下人並不縱容,但規矩也一向並不森嚴,尤其是鳴鏑和墨玉這兩個自己從開封帶出來的書童——即便兩人如今都已經娶上了媳婦,但書房裡的事情,他仍然不願意用別人。聽到最後一句話,他不自覺地放下了筆,歪著頭想了想,面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五十一章好事成雙仍不夠,使君可得丈人眼

    張家此前已經迎娶了三個孫媳婦,如今這一次恰逢北征,未來的新郎官又只是個尚未出仕的監生,仿佛並不應該引人注目。然而,這是武安侯胡同中緊貼著的兩戶人家結親,一方是侯爵麼女,一方是張家長房長孫,小定大定的那些個定禮就晃花了不少人的眼,而十幾日後從武安侯府送出去的嫁妝更是讓無數人為之驚歎,於是自然引來了眾多關注。

    由於這是兩家長輩早就談妥的。洞悉暗地裡早就預備齊全了,因此如今雖說趕著時間,卻也不顯得倉促。一應規程都是一絲不差,就連早先完全被蒙在鼓裡的張姨娘也漸漸死了心。如此大動干戈,哪怕真是正房夫人有意瞞著鄭亨做主,這婚事也已經成了定局。

    女兒鄭芳菲如今只有十四歲。這婚事她也不知道悄悄試探過鄭亨多少回,每次鄭亨都是笑呵呵地說必定會選一門頂好的親事,她也不知道把京師那些適齡的勳貴子弟數了多少遍,可萬萬沒想到最後竟是落到了張家。

    張家的門頭自然是不弱,可的了爵位的是二房,她未來女婿的父親才網剛從交趾回來,只是那麼一個不起眼的順天府承。別說和張家二房相比,就連三房如今也更顯眼些。要是那家老太太還能有十年八年的壽數也就罷了,但那已經是一棵轉眼間就要到了的大樹!

    這一位心裡挑挑揀揀不甚痛快。張家自然也有無數人關注著將來的長房長孫媳婦。因祖母的病和籌辦婚事,張赳一口氣向國子監請了兩個月的假。只是婚事在即,他更多的時間卻是猶如衣架子似的被人擺弄來擺弄去,偏偏都是長輩違逆不的。這天難得有閒暇,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