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朱門風流 作者:府天 (連載中)

第五百一十二章 底牌,溫情

鎮守太監府那一場變動雖然影響甚廣,但對於大多數商人而言,震動歸震動,掙錢歸掙錢,這麼大冷天的急急忙忙趕路到了宣府來,總不能單單使了錢卻辦不成事情。因此,絕大多數人在聽到消息或嗟嘆或抱怨或怒罵了一陣之後,仍是老老實實地埋頭鑽研著從總兵府領出來的那一紙底書,絞盡腦汁地思量自家的糧食夠買多少引鹽,該出到什麼樣的價格。

到了這一步,各家原先的管事都換成了真正的本家主事之人。雖說也是分著州府合議,但真正轉頭回到了自己屋子裡,眾人卻都把人前那番話拋在了腦後,只想著如何才能讓自家多賺一點,哪裡還記得什麼協議。然而,潞安府那幾家卻是除外,各家當家的全都到齊了不說,而且全都撂下了唯方家馬首是瞻的話,上上下下倒顯得頗為心齊。

由於後日就是正式交底文的時候,這天一大早,方青的屋子裡又是聚著好些人。即使是大白天,為了明亮些,方青特意吩咐人在屋子中點了一盞燈,眼見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自然不會說張越那兒根本沒傳過什麼消息,而是擺出了篤定的表情。

“各位既然都要我交底,那麼我也不和大夥兒二話,這就是我擬好的底文。”將一張紙撂在桌子上,見幾個年紀一大把的老前輩個個伸長了脖子往上頭瞅,他就淡淡地笑道,“這價錢不算標得很高,我是生意人,即便和小張大人有交情,也不會因為這個讓自己虧本。方家在潞安一帶的商屯只有數百頃,比不上諸位家大業大,所以七鬥五升的價錢,我準備吃下三千引鹽,折算下來,大約也就是兩千石多一點。”

京衛糧食充盈,而宣府若是不打仗,軍戶屯田自給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振人心,大快人心

不打仗的時候,宣府確實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好地方,儘管不像是大同因為代王府蓄養的眾多樂戶而在煙花業上極其發達,但單單城內就駐軍上萬,城裡的花街柳巷也照樣不少。不少調任到此的軍官甚至樂不思蜀,認為這兒比京師更自在更享受。然而,對於男人來說是好地方,對於女人來說卻著實無趣。

大老遠趕來的小五發現張越的身體早就好得差不多了,自己的醫術沒了地方使用,她又根本不擅長調理外傷,向龍他們的外傷她也幫不上忙,成日裡還被張越囑咐不許做這個不許做那個,早就悶壞了。這天由於是各家商戶往總兵府交底文的時候,張越一大早就出了門,因此她百無聊賴的在家裡團團轉了一陣,最后索性換上一身男裝去總兵府看熱鬧。

總兵府前頭的那條街名喚兵府街,其名自然是得自總兵府,寬闊平坦,平日進進出出暢通無阻,今天卻顯露出了幾分擁擠。

一則是由於天氣寒冷,儘管沒有下雪,大路兩旁卻結著一層厚厚的白霜,不少積水的地方甚至還結了冰,無論馬車還是行人,走過路過都是直打滑;二則是因為沿牆根停著一長溜馬車,這就佔去了三分之一的路,而看架勢還有馬車往這兒趕。因著都是平民,這些馬車清一色的黑漆平頭,若不是那五顏六色的車圍子,一時半刻卻也難能分辨出來。

小五從八珍街過來才幾步路,一到地頭看見這般人頭濟濟的情形,不禁更是好奇。眼看好些包裹的厚厚實實的人都寧可站在風地裡,不遠處的一個茶攤卻是空空落落沒幾個人,她自然更是奇怪,乾脆多走了幾步路在那茶攤上找了個座位坐了下來。她摸出幾文茶錢,看到那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一十四章 吾兒不如他婿

進了臘月,年關將近,不但民間百姓為了過年日益繁忙,就連朝中大臣也都愈發不得閒。一年到頭難得幾天休沫全都是在歲末年初,但為了這幾天休假,如今就得抓緊時間把該處置的事情都儘早處置了,絕不能再拖過年去。而辛丑年又恰逢布政使等外官三年一朝覲的日子,就連鴻臚寺也忙得倒仰,更不用說六部和都察院這些原本就繁忙的衙門。

外臣忙,皇家也忙。

朱棣雖把國事都丟給了皇太子朱高熾,除非軍國大事和高官除授都不過問,但也並不是事事撂開手,隔三岔五就會派人去東宮索取奏本節略。於是,生性謹慎的朱高熾乾脆讓人三日一次把節略送到乾清宮,這才止住了父親的疑心病。只不過,他那身體原本就不好,當初在南京監國畢竟少些掣肘,如今既要勞力又要勞心,大事小事除了讓朱瞻基多多經手,亦是更倚賴內閣的三個學士。

由於朱棣暫時罷了平日朝會。只在朔望日臨朝,因此這天朱高熾照例寅時三刻起身,卯時內閣楊士奇入見,他便開始處置各式奏章,直到午時方才能喘口氣。見楊士奇退了,他匆忙用過午膳之後,便揉了揉眉心,讓人去宣召張謙。等人進來行禮之後,他就問道:“這次正月大朝,父皇可宣召了漢王入覲?”

張謙這些天常常在乾清宮侍奉,連御用監的事務都無暇顧及,這會兒聽到皇太子開口就問漢王,他自然得存了十分小心:“回禀太子殿下,皇上還沒提起過此事。”

“父皇不提,我卻不能不管,回頭你想個辦法試著問一問,漢王好些年未曾入朝,父皇就算惱了他,也得讓他才面見的機會。”朱高熾淡淡地說了一句,見張謙點頭稱是,他就端起茶盞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一十五章 流言不止,幫兇須防

由於武安侯鄭亨新官上任三把火,因此即便整個宣府城因為皇帝一道腰斬的旨意而轟動,總兵府仍是分毫不亂。中午的時候,上上下下的人緊趕慢趕用完了午飯就開始預備下午的教場大閱,沒人有空惦記著午時三刻那把雪亮的鍘刀。陸豐倒是來請過孟俊和張越去刑場觀刑,郎舅倆卻是雙雙婉言謝絕。畢競,張越上一回在青州監刑之後,如今再也不想光臨刑場這種地方;孟俊是和某人無怨無仇,犯不著去刑場耀武揚威。

然而,午時三刻刑場炮響傳來的時候,正在總兵府二堂和鄭亨說話的張越卻聽說有人來找自己。在宣府別無熟人的他很是納悶,等那親兵低聲解釋說是都指揮王喚的兒子王祥,他這才恍然大悟,鄭亨更是體諒地點了點頭。

“皇上給了王喚的兒子燕山左衛指揮使的世官,當初遺體直接運回了大同,雖說咱們大家合計送過一些賻儀給他,你也算了一份,但畢竟都沒去靈堂拜祭,如今既然是他的遺屬來見你,你就去見一面,也寬慰寬慰人家。”

這是應有之義,張越自然滿口答應了。出了二堂,順著正中大道出了二門,由邊上一條小徑到了花廳,他打起門簾進去就看到一個身服斬衰三十出頭的年輕人。那人的面相酷肖王喚,只是多幾分老實,少幾分果毅。廝見之後,王樣的話也並不是很多,只走到最後方才滿臉為難地說:“小張大人,爹爹死得雖壯烈,但之前他出發來宣府之前,就有人說他在守備開平期間有貪墨。如今雖然有皇上追贈,但我不想讓爹爹背著惡名而去。還請您為他做主。”

“這件事情你儘管放心,我已經派人知會了正在開平的於御史,必定查一個水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一十六章 既往不咎和絕不放過

王冠被當眾腰斬之後,當初下獄的那些北地逃人便在錦衣衛過各甄別之後放了出來。然而,重見天日的他們並不能就此過上安定的生活。朝廷對逃人向來就有就地編戶的規矩,邊鎮更是無時不刻不缺人,因此他們幾乎都要被編入軍伍充實邊防。此時此刻,一群人才被人推推搡搡地弄出了大牢,眼睛還沒習慣那天上懶洋洋的日頭,前來挑人的軍官們就猶如分贓似的開始分人。末了,三個百戶還罵罵咧咧爭吵了起來。

“我們左衛之前才出了一趟興和,和阿魯台那一仗也死了不少人,這一回你們前衛右衛就是讓讓咱們又如何!”

“讓一讓?徐老大你怎麼不說你們那趟出兵是撿了大便宜,這上上下下都得了犒賞不算,在武安侯面前也得了大臉面,更不用說小張大人還對你們心存感激!這就是二三十個逃人,你們還和咱們爭搶,說得過去嗎?”

“說得沒錯,咱們三衛一向一體,誰也不是小娘養的,好事不能都讓你們左衛給佔了!咱們哥倆也不佔你的便宜,總共二十七個人,一衛九個!能從韃子那兒跑回來的都是一等一的好漢,指不定到時候御馬監還會過來挑選侍衛親軍,到頭來咱們三衛一起打擂台,總比你們左衛一家打擂台容易些!”

張越剛到就看到這麼一副吵吵嚷嚷的場面,他原以為這幾個軍官嫌累贅不樂意添人,待聽清楚他們爭執的主題,立刻忍不住笑了起來。衝那幾個打算出口提醒的軍士擺了擺手,他縱身一躍跳下了馬,帶著幾個隨從走上前去。到了那三個爭得面紅耳赤的傢伙身後,發覺他們渾然沒發現他的到來,他便重重咳嗽了一聲。

“咳嗽什麼咳嗽,這該爭的事情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一十七章不願青雲願心安(上)

“此次開中籌糧肆萬捌千陸佰石?”

朱棣再次詢問了一遍,得到楊士奇肯定的答復之後,他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氣。如果按照戶部之前擬定的價格,他心裡的預估數字大約在兩萬石左右,如今這數字陡然翻倍,他自然深覺意外,忍不住擊節讚賞道:“好,武安侯鄭亨敢於放手,張越敢於上手,若是天下文武都能如他們一般齊心協力,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饒是楊士奇素來老成持重,此時此刻聽見皇帝這偏頗的評判,心裡忍不住直嘆氣。陽武伯府和武安侯府彼此緊挨著,平日兩家就常常走動,更何況張越本來就不是那些清寒之家出來的尋常文官。若是這樣相比,對於別人也實在是太不公平了。於是,即便他也向來視張越為子侄,這時候卻覺著皇帝這稱讚傳出去就是棒殺,只得再說一句公道話。

“皇上,張越此次開中確實經營的好,但如今只是各戶商家承應的數字,尚未入庫。再者,恕臣直言,這次戶部的底價原本就定得太低了,既然是越過之前守支的鹽商不次支鹽,就不該把價格一下子壓得這麼低,郭尚書畢竟……”

楊士奇差點一嗓子說出郭資不如夏原吉,話到嘴邊方才連忙改口:“郭尚書畢競是生怕商人不願開中,耽誤了北征大計,這才寧可把價錢定得低了一些,所以張越才能有如此餘地。況且,最重要的還是皇上英明,允准不次支鹽,否則商者滑胥,他這一招也不管用。而若是沒有勉仁的主意,皇上的不次提拔,他沒有巡撫宣府的名義,此次也不會讓他主持開中。”

是皇帝都愛聽逢迎話,朱棣自然也不例外,但他畢竟是馬背上奪了天下的天子,尋常水準的奉承早已打動不了他,而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一十八章不願青雲願心安(下)

儘管張攸交址大捷的消息讓張家上下很是鬆了一口氣,但聽說前任總兵豐城侯李彬病故,眾人難免有些惴惴然。為了防止刺激了年邁的顧氏和之前才剛剛受了大打擊的東方氏,杜綰自是不許眾人提及李彬病故的消息,自己卻是和靈犀按照以往勳貴人家辦喪事的慣例先做些準備。同時,為了預備正月裡的人情往來,臘月又要辦各種年貨,於是就只見帳上銀錢猶如流水一般地減少,幸好各家莊子上都押送了糧食錢物過來,這才勉強維持了收支平衡。

這天傍晚料理完了所有事情,去北院大上房探望了顧氏,陪著一塊用了晚飯之後,杜綰方才和靈犀回了房。剛一坐下,乳母就抱著靜官上來,她忙伸手接了,抱在懷里左看右看,心裡不禁有些黯然。原本她在家裡是最小的媳婦,整日里只要管好自己院子裡那點勾當,其餘時候都可以花費在兒子身上,如今卻是忙得連給兒子哺乳都是難能,只能交給乳母去帶。也只有藉著那忙忙碌碌的時候,她才能不讓自己去想尚在獄中的父親和遠在宣府的丈夫。

許是因為張越起的小名,和其他常常哭鬧的嬰兒不同,靜官自打生下來就安靜得很,除非把他逗得狠了,否則他從來不哭不鬧,大多數時候都是吃了睡睡了吃。這會兒躺在襁褓裡頭,小傢伙卻是難得醒著,黑亮的眼睛四下里轉了一陣,最後便和杜綰的目光對上了。

“在找你爹爹麼?放心,他很快就會回來的!”杜綰眨眼笑了笑,低頭親了親小傢伙粉嫩的臉蛋,心中湧動著一股難言的暖意。她在京師並不是一個人,有母親,有兒子,還有幫手……從前那樣艱難的時候都挺下來了,如今更沒有什麼好怕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一十九章不遇伯樂,空有凌雲志也是枉然

宣府城內一共有三大倉,其中永慶倉乃是第一大倉,最高可容納糧食四十萬石。平日年景好的收穫季節,各衛屯田軍戶解送來的軍糧源源不斷地稱量入庫,糧車常常能綿延出城門外頭,乃是一道最讓人安心的風景。

然而,如今雖是寒冬臘月,但路上卻一點都不冷清。趁著天上還沒下雪,剛剛成功認購了各自份額準鹽的商戶們卻已經動作了起來。鄰近宣府的商屯都開始往宣府城內運糧,一時間糧車塞滿了各條大路,總兵府不得不專門闢出南門為專門的糧車通道,並在永慶倉增設了人手。一則是防止糧倉再有弊案發生,二則是嚴防如今幾乎藏滿了糧的大倉有什麼閃失。

負責看守糧倉的乃是宣府左衛精心挑選出來的五百精銳,而真責監視過秤的則是陸豐大手一揮派出來的錦衣衛。面對後者這麼些瘟神,再加上先前那場血淋淋的行刑,永慶倉大使副使以下一應小官小吏都完全打消了揩油的心思,老老實實的過秤入庫。畢競,他們從前也就是從大人物手指縫中弄些油水,而在大人物倒台之後頂風作案,風險太高了。

張越和陸豐並肩站在永慶倉的右邊,一起觀賞著眼前這忙碩的景象,張越的心情不錯,因為他不過三言兩語就說動了人;陸豐的心情更不錯,王冠的家產他剋扣下了一半,幾乎相當於他這些年來的全部積蓄,而且張越之前上奏朝廷那關於開中的奏章中,還沒忘了提上他一筆,這無疑是天上掉下來的功勞。於是,當張越提到諜探時,他的眉頭頓時一挑。

“這事情確實要緊。不過,既然是那些奸商和韃子勾結,把他們統統抓起來拷問不就得了麼?用得著什麼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二十章 籌碼,公平

總兵府二堂個於內儀門之內,左右各有兩間耳廳,乃是官員覲見的地方,中間才是用於接見的二堂。當初徐亨不耐煩在此見人,都是把人叫到自住的三堂,因而等候入見的軍官們常常會肆無忌憚地聊天說話,最是喧嘩不過的去處。如今張越跟著一個親兵從內儀門順著居中大道往裡走,但只見左右耳廳都沒有掛門簾,赫然可見幾個正襟危坐的軍官。當他走近前的時候,只能聽到二堂之中有說話聲,除此之外別無雜音。

“侯爺,張巡撫來了。”

那親兵將二堂厚厚的棉簾子掀起了一個角,彎腰禀報了一聲,俟裡頭傳來了吩咐,他方才回頭對張越做了個手勢,低聲說道:“裡頭是鎮守張家口堡的一位千戶,還有萬全的一位指揮使,一會兒就完了,小張大人既然來了,其他等候的人自然延後,您不如到旁邊的耳廳坐一坐稍等片刻?”

忖度到耳廳等和站在露天吹冷風分別不大,況且裡頭還有人,張越就擺了擺手。順著門簾的縫隙,他便依稀看見內中奏事的兩人都是長跪於地。對於這一幕,他並不陌生,大明官場上最講上下規矩,六部司官見堂官奏事都是跪白,外官也都是各按品級尊早行禮。但規矩是規矩,並不是每個人都死守這麼一套,就比如在他的印像中,鄭亨一向不重視這個。疑惑片刻,他就若有所悟,又等了一小會,裡頭就傳來了告退的聲音,他便往旁邊讓了讓。許是跪的時間長了,裡頭出來的兩位軍官下台階的時候都有些不利索,臉上還露著遭了訓斥後的沮喪。張越只瞅了一眼就移開了目光,等他們過去之後,他就略彎了彎腰跨進了高高的門檻,卻是發現這間軒敞的屋子中已經沒了人。微微一愣,會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二十一章姐夫的報復,意外的收穫

山西煤老闆遠遠隔著數百年,山西票號還未走上歷史的舞台,如今的晉商卻已經利用大明的開中鹽法走上了致富發家的道路。只不過,比起江南財主們的揮金如土,晉商們就吝嗇得多,但關鍵時刻,他們也捨得一擲千金。可這一擲千金卻不是用在自己的身上,而是用在他們要打通的關節上頭。於是,保定侯的長公子忍了足足兩天,終於熬不住了。

“這些人送禮歸送禮,這還讓不讓人出門了?上次倒好,有武安侯派兵維持他們不敢來,這回直接涎著臉堵住了出路!”

孟俊一向是和氣到幾乎沒脾氣的公子哥,但如今面對那層出不窮的送禮花樣,他一早就扔了那溫文爾雅的面具,那氣性大得很:“送一頭生豬,剖開來里頭居然用油紙包著一匣子黃金;送一盒酥餅,酥餅全都是用珍珠為餡;送兩個丫頭……他娘的那丫頭竟然是男扮女裝!三弟,難道就不能派個人出去警告一下這幫地主老財,誰再玩花樣誰滾蛋!”

張越這輩子也算是見過不少世面,但這兩天面對那些禮物,他只覺自己臉上的表情已經僵硬了。大約那些晉商也知道頂風作案會出麻煩,送的都是土產——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大同婆娘自然也算是“土產”的一種—— 但是,這些五花八門的名堂實在是讓人吃不消,就好比他這會兒聽到男扮女裝那四個字,那嘴角頓時抽搐了兩下。

“姐夫你又不是不知道世人向來信奉無禮不成事,況且如今我要做的本就不單單是開中。眼下宣府已經明令禁止所有往口外的商隊,但你也該知道,總兵府得到的諜報明確地說,宣府一有大事,韃子沒過幾天就能獲悉。我對他們翻臉容易,另一頭的行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