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之雲台 作者:無心楓 (連載中)

第一卷第四十章期待(第一卷終)

--- 匆匆一晃,鄧瀚和甘寧已經在鄱陽待了有半個多月了,這半個多月來,鄧瀚卻是找到了年歲相當的6績和6瑁,與往日和師兄們相處比較而言,這樣的日子,卻是自在了許多。

    這些天中,姒明月大小姐卻是沒有再來找他,也沒有找6遜等人的麻煩,卻是每日里去看鳥,還幫著6府的僕人們喂喂鳥,幹些小活。 她那位二哥姒隱自是早就得到了6遜讓人給帶過去的口信,卻沒有派人來接,只是給6遜寫了封信。

    原來這位小姐,她的父親卻是山越人中,姒姓一族的族長,山越人中部族很多,不過其中的大族也就是姒姓,姬姓以及羋姓,其他的類似陳、蔡等姓卻也有些,這些人大多數都是秦漢之際流落進山的先秦所滅諸國的後人。

    小姑娘並不單單是為尋找她的那頭豬而跑出來的,卻是因為她的父親為她安排了一門親事,而她卻不願意,便給跑了出來,想著到平日里最疼他的二哥那裡躲一躲,卻是藉著由頭鬧到如今。

    信中卻是提到讓姒明月再在鄱陽城待些時候,姒隱是想回老寨幫她去問問。

    即使鄧瀚知道了這些,卻也和他沒有什麼關係,不過是感慨一下她的反抗精神。

    和6績、6遜還有6瑁在一起,自然是整日里說文解字,調侃天下,若是有甘寧在,又免不了喝那如同醋味般的古代飲品,確實是喝的讓人難受。

    鄧瀚卻是給6遜說了一下,讓酒精濃縮的一些蒸餾的原理,6遜自然知道鄧瀚給他提點的價值,隨即便施行了一番,這古代第一批高度酒便讓6氏兄弟及其叔還有甘寧,在大呼過癮之後,卻又宿醉了不少時間。 之後每次飲酒卻是只選新法所釀的酒,這樣一來,倒使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一章雲漢漫荊州

--- 炎炎的夏日下,縱橫開闊的漢水上,船舶往來如織,碼頭上下,幫工的號子聲,船帆升降的聲音,來往眾人的招呼聲,此起彼伏,正是一派繁榮忙碌的景象,這一切的源頭卻是都來自於一個碼頭,碼頭邊上有著一排排整潔的貨倉,在貨倉外樹立著一桿高高的大旗,上書兩個大字:雲漢。

在這片貨倉的遠處隱約可見的地方,卻是一座雄偉的大城,四方高大的城門上卻是掛著襄陽兩個字。

此時卻是有兩匹健馬從門內奔馳而出,其前方正是那雲漢貨倉。

馬行處,卻無甚煙塵揚起,大路上已經被壓的密密實實的,在陽光下遠遠望去,那大路上還能泛著光。

“二掌櫃的,你說這次東家給來的什麼信啊,這麼急,還讓您親自出城給甘大爺送過來?”明顯一個小廝打扮的在馬上問著當頭的那一位,那人雖然被稱為掌櫃的,可也是一身的緊靠裝扮,不過臉上白皙的皮膚,和稍顯瘦弱的胳膊倒表明其人總是有些武力,卻也有限。

“小東西,大人的事情,不要事事都問,當下人的有時候,就得多看少問,更不該胡言亂語的!要不然……”那人的說起話來,雖然也很正經,可是卻是帶了些寒意,“若不是我們的東家人好,像你這樣的早給攆出去了!”

“是是,東家自然好,二掌櫃的你也好!”小廝看來卻是和這位混得爛熟,倒也不忌,“不過咱東家,可真是少見,人這麼小,卻是一肚子的主意,滿腦子的文采啊!再看看我!”

“你呀,還真不害臊!”那人再說了這麼一句,就不再言語了,卻是片​​刻間已到了貨艙中心。

前面自有人上來招呼,馬上的二人輕身下馬,當頭的那位卻是徑直往那處的一所大廳內走去。

“喲,楊洋,這有幾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第二章 庸人我可擾

--- 時光倒轉,新野城,府衙內。

劉備卻是端坐于堂中正中,而一眾文武自然分列兩旁。由於這個廳堂不大,倒也顯得大家覺得相互之前很是親切。加之劉備自是以仁義待人,眾文武卻也是其樂融融。

大廳的左邊依次而下,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糜芳,關平等武將,至於陳到,周倉,卻是副將,都依例巡遊城中。而右邊則是徐庶,簡雍,糜竺,6績,還有鄧瀚。

6績能夠投效于劉備帳下,這自然也是通過鄧瀚的引薦,加上劉備過人的魅力,自然讓6績出仕在這新野之地,不僅如此,6家如今大部分的產業也和雲漢貨棧般,都位於荊州範圍內,而鄱陽得家室也在這幾年中,漸漸的轉移到了江陵。

端坐于主位的劉備,卻是開口道:“近日得聞,那曹操卻是已經平定了並州,並州刺史高幹,也于逃亡的路上被人被捕獲了。如今,北方已大部為其所有,其威勢自然日重,如我等卻是該如何是好?”

“大哥,自不必擔憂,若是那曹賊不來便罷,若其統兵來犯,俺便領兵,斬了他的狗頭,好好的殺他一場!”卻是急乎乎的張飛,咋呼道。

“三將軍的勇猛,自是天下皆知,”徐庶介面道,“不過以我之見,曹操雖已盡得北方之地,可是他連年征戰不休,其所屬的青州,徐州,等錢糧之地,現下想必也是大傷元氣,新佔領的冀州,幽州,以及並州,卻是還不能盡得其民心,如此一來,曹操此時應該是要休養生息,而不會在妄動大軍征伐才是!”

“是啊,主公,軍師所言甚是,且據在下得知,冀州之地,袁紹雖死,其子尚存,袁尚、袁熙二人已逃亡在外,若其從他處討得援助,而後再奪幽冀,也未可知!”卻是簡雍,簡憲和。

此時一直據坐不動的關羽開口道:“縱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三章取上庸

--- 上庸之名,卻是得自於古庸國。 古庸國,何也,武王伐紂時,會同西土巴師八國,戰於牧野,而庸國則為八國之。 而上庸則是這庸國都邑之地。

    上庸城卻是三面環水,和新野城相比,這裡卻是一處易守難攻的城池。 而從上庸往西可可窺視漢中,西南則可進入益州,而向北卻是可以進入秦嶺古道,有武關,卻也算得上有著相當的戰略意義。

    甘寧和李康統領著從荊州各地聚集而來的雲漢護衛隊,在襄陽城,乘船而上,過漢江,經堵水,卻是一路的貨船打扮,徑直來到了上庸城外。

    儘管甘寧並沒有讓護衛隊全員都下的船來,出來的不過是半數人才,可相對於此時還屬於三不管地帶的上庸,卻是一個很大的數量,誰家的商舖運貨能一下子派出千人?

    接到下面人的匯報,此時上庸之主申耽卻是不疑有他,雲漢貨棧這幾年的風光,他自然也是有所聽聞的,不過他倒是有些疑惑,只是不知這雲漢貨棧此次要行往何處,運送些什麼物品,想必一定是些貴重而有量大的,或許自己也可以從中漁利一番!

    “兄長,那雲漢貨棧好威風啊!”從門外進來的正是申儀,這位乃是申耽的二弟,“也不知道,要運些什麼東西?”

    “我也不知,不過既然來到我上庸,想不讓你我知道卻是不可能的,嘿嘿!”

    “那是,兄長卻是不知,之前我倒是想派些人手,去碼頭裝著卸貨瞧瞧根底,卻沒能如願,他們的人不少啊!”

    “呵呵,要是人少倒好說了!”說罷,兄弟二人俱是相對一笑,其中卻是有說不出的意味。

    上庸城內一家客棧中。

    “子浩,聽說護衛隊已到了城外,接下來該怎麼辦?”卻是英姿勃的趙雲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四章薦諸葛

--- 江南多雨,新野雖然在漢江之北,卻也是頗多氤氳之氣,自鄧瀚趙雲二人走後,旬日間這片荊北之地,卻也是朝來清雨晚來風,給人們帶了些安逸的情緒​​。

    不過府衙內的劉備卻是有些心緒不寧​​,歷盡了多少的成敗得失,他本已不應該再對一城一地之得失存念於心頭​​,可是這次的他卻不知是何緣故,對那塊上庸之地有了些別樣的心情。

    即使這幾天甘糜兩位夫人悉心陪侍的時候,也是興趣缺缺的樣子。

    以往劉備的地盤多是被人贈,又或是依附於他人而得,終究不能算的姓劉,而如今卻是人到中年的劉備,自然對成就大業的焦躁更是多了幾分,眼見得曹操的地盤勢力是日益增長,而曾被稱為天下英雄唯曹劉的他,還孤守新野這彈丸之地,想想卻是讓人黯然。

    此時,門外傳來禀報聲,卻是徐庶求見,劉備自是連連想請。

    見到劉備的樣子,徐庶心下自然明白他的心思。

    “主公可是憂心上庸之事?”聞得徐庶所言,劉備自是點頭。

    “呵呵,主公卻也不必如此,此次進占上庸之事,卻是不同於以往,看上去也不過是民間自己所為,想那上庸之,平日里自是為大已久,必然不會想到子浩他們有此想法,加上有子龍將軍這等精細人在一旁護持,定然無事。”

    見劉備的臉上憂色稍減,徐庶更是開言道:“以庶之見,此次行事一是我方出其不意,二則是上庸之人必然是輕守無備,子浩何子龍必然是馬到功成!”

    劉備自是信得過徐庶,心下倒也安心不少,卻是開口道:“但願子浩和子龍能如軍師所言。”

    展顏間,便望得屋外從西而來一隻信鴿,咕咕的叫著,緩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五章名人也要包裝

--- 劉備前半生顛沛流離的經歷,讓他深切的體會到了沒有賢人相助,縱使你有再多的武功也是一番徒勞,而一向以來,在北方遊歷,雖然也多方拜訪人才,卻是始終沒有得到能給自己帶來勝利的人才。

    而到新野之後,一來便得到的徐庶相助,北略曹操,卻是一路通行,若不是兵力不足,或許能給取得更多的戰果。

    現下荊襄之地突然聽到有能安天下之人才,他自然心動不已。 自是多方打聽。

    臥龍與鳳雛的名號,此時卻還沒有被水鏡先生給安到諸葛亮和龐統的名下,不過當徐庶得聞這樣的傳言時,頓時便明白,這就是小師弟鄧瀚的手段了。

    “不想小師弟想到的這兩個名號,卻是貼切的很!臥龍自然是諸葛亮,而那小鳳凰,想來就是龐統了,不過這小子長的哪有鳳凰的美貌,卻是白瞎了這麼好的名號了!”

    此時的鄧瀚,卻是在新野的雲漢分店中安排一些事情,自然是讓襄陽的分店給他的師傅和幾位師兄送些生活所需,雖然以水鏡先生和諸葛亮的氣度,自是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可是既然鄧瀚有了條件,當然不能讓自己親近的人吃虧,“誰讓咱有錢呢!”

    “哦,對了,今後給師父還有幾位師兄,多準備些服飾,再不想衣飾奢華,可也不能掩蓋了名士風1iu啊!”

    諸葛亮本身自然是一位帥哥,常年讀書自然給人​​一種腹滿詩書氣自華的感覺,加上這幾年有了鄧瀚的資助,自然是生活無憂,不過臥龍崗邊上的那些閒田,諸葛亮卻沒有讓它們給荒廢了,倒也時常耕作不休,勞其筋骨,也是一種體驗。

    此時的草廬之中,諸葛亮卻是和黃月英閒坐於後院的小亭內,看著眼前依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六章師兄弟答對

--- 鄧瀚的來信,諸葛亮自是看過不提。

    得知鄧瀚所起的臥龍之名乃是為了諸葛亮,一些相熟的人,如水鏡先生,龐德公等自然是不覺的意外,原來在水鏡先生和龐德公平日里相談時也認為諸葛亮有伏龍之資。 當然這也不過時兩位大賢隱士的私下里的稱謂。

    因此劉備在遍尋周遭後不得傳聞其意時,便想到了他的軍師,徐庶。

    “元直,在荊州多年,自然對此間人事風物知之甚深,可曾聽聞有臥龍與鳳雛二人者?”劉備期許著徐庶能夠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

    “回禀主公,我雖在荊襄之地遊歷數年,然臥龍鳳雛二號者,卻也是近些時日方得聞!”徐庶自然是實話實說,他也確實是這些天才知道的這兩個名號,看著劉備臉上失望之意一閃而過,徐庶接著道:“不過,以庶之見,能配的上此等道號者,在此間卻有兩人!”

    “哦,”徐庶的話,自然讓劉備有柳暗花明之感,“願聞其詳!”

    “呵呵,主公,說來卻也有些不便,”見劉備有些疑惑,徐庶道,“庶所知的二人乃是我的同門師兄弟,臥龍者,或可是諸葛孔明,諸葛亮,其複姓諸葛,祖上乃是瑯琊人士,而鳳雛者,也可是龐統,龐士元,襄陽人,其叔乃是此間之龐德公!”

    “哦,軍師且細言之,二人如何稱得上臥龍與鳳雛?”

    “主公以為庶之才如何?”徐庶問道。

    “軍師自是大才,自備得遇軍師以來,卻也是風生水起,得軍師之助,才能以三千甲備不足之軍,北略曹操,且殺的夏侯惇等人仰馬翻。軍師確有王佐之才!”

    “主公之贊,庶卻是不敢領受。以庶​​之見,方才所言之諸葛孔明者,卻是有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邦之能!庶與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七章閒話事

--- 鄧瀚的信帶給諸葛亮的震盪自當不小,可是這一切或許只有當事人最為清楚。

    劉備對於諸葛亮的拜訪,在鄧瀚與諸葛亮兩個人相互答對後不久便開始了。 關羽自是身處上庸之地,正在努力徹底的將千里金城消化進劉備的勢力之中,無暇與劉備同行,只剩下雖有彪悍之外貌,卻身俱文士之細膩的張飛陪同劉備一起去拜訪,諸葛亮,或許,這便是今後劉備軍的文臣之,能安天下之人,自不可輕致,張飛倒也能坦然和劉備一起去,儘管這位先生可能還年輕的讓人難以想像。

    鄧瀚自是不擔心,諸葛亮之才是不是能夠讓劉備滿意,以其未出家門而知天下事,談笑間定三分的故智,雖然有了鄧瀚的提點,或許新的隆中對,便在這不經意間,因鄧瀚而生。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諸葛亮自是沒有讓劉備那麼輕易的就見面,何謂臣擇君,當是如此!

    有些事物卻是你越不讓人輕易見到,越能引人注意,若是太過容易得到,反倒可能讓人不知道珍惜,欲將一片冰心託於劉備,自然不想被人當做便宜貨送到溝渠之間。

    鄧瀚卻是不管諸葛亮是否如歷史般得到三顧頻頻天下計的待遇,只因為此時的他已經到達了上庸。

    此時的鄧瀚來此自是不會毫無目的,在他的計劃中,今後上庸卻是要比新野和荊州重要的,既然有云漢貨棧在手,他自然也要​​為將來預作籌謀。

    先鄧瀚卻是在上庸之地新開了一處分店,其規模不下於襄陽,而分店所建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雲台 第二卷 第八章 宗親

    話說鄧瀚的前生所處的時代,大家多是獨生子女,而父母輩雖也有些兄弟,可是那時侯的親戚也不外是叔伯兄弟,娘舅妯娌之屬,卻不像這個時候,不僅有直系的親人,還有不管你身處何地,只要是家譜上有點關系的也要算在九族之內,卻是有些天涯若比鄰,打听一下都是親戚的意思。

    就像劉備與劉焉這兩位,一位乃是中山靖王之後,一位是魯恭王之後,原本就是相隔不知多遠的兩個人,一查族譜,卻攀上了叔佷親,至于劉表與劉備接納卻也是兄弟之義。

    而鄧瀚論起宗族家譜的話,那也是有著 赫的歷史,老祖宗卻是可以上溯到鄧禹這位雲台二十八將中最為有功于大漢之人,而雲台二十八將卻都是輔佐了光武帝,成就大汗中興的人。

    鄧禹者,南陽新野人,東漢中興名將,“雲台二十八將”之首,號為二十八星宿中的角木蛟,由于其所立功甚大,光武帝對待這些功臣又甚是優渥,鄧氏一族卻也成為了大漢中最為顯赫的家族之一,自鄧氏中興後累世寵貴,凡侯29人,公2人,大將軍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列校22人,州牧郡守48人,其余侍中、將、大夫、郎、謁者不可勝數。

    而聞名于後人的一個詞牌名,沁園春名中的沁園也是漢明帝之女中沁水公主,嫁給鄧禹之孫後于封地沁水所建一處莊園,叫做沁水公主園,簡稱沁園而得來的。

    可是盛極必衰,乃是至理,到漢安帝時卻是家族不幸,繼而為保宗族血脈,卻是將家族中人不斷的外遷,而鄧瀚一族卻也是在那時遷至章陵郡的,從而繁衍至今,

    待得鄧瀚問清楚那自稱為鄧謝氏的婦人,自是知道,這位不僅是同姓,卻還是同族同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雲台 第二卷 第九章 郁悶麼

    上庸城外,一行幾人沿著迤邐的北山緩緩的離去,這些人中大多數的臉上都是一片的破敗魚頹唐,不過其中一人卻是雙眼中閃現著厲色,那人一副書生摸樣,不過此時卻是穿著平頭百姓的衣服,臉上帶著常年在屋內悶著的白皙,即使那雙眼中閃現厲色,可是卻也帶著些酒色財氣過度後的衰虛。

    “三少爺,我們這是要去哪里啊?”聞言,那眼顯厲色的人,卻是回頭看了眼那漸漸遠去的上庸城,冷冷聲道︰“哼,無所謂去哪里,只要有人能幫我報了殺兄奪家之仇,我們便去那里!”

    言畢卻是不再開口,沉默不語領著從人向遠方走去。

    這一幕並沒有人看見,只因為這些人在上庸城中,已成為了過去,不過未來如何,現下卻不得而知。

    但此時的上庸城中,流民聚居的地方,許多人的臉上卻是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只是听說,這里即將有土地可以耕作了,大多數人還都有了做活的地方,不論你來自那里,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城守大人卻是都可以為你安排,盡量的讓你能混個溫飽,而且若是你努力的話,還可以過的更好,若是家中還有能夠參軍的青壯被城守大人看上,選入軍中當兵,卻是可以為家里免去或多或少的賦稅,而且入伍為軍者,若是獲得戰功,還有封妻蔭子的酬勞。

    原本只是流浪混跡于山野之間,只是為了能有一口吃的的流民,卻是為這上庸城中城守大人的舉措而心滿意足,自是參軍者洶洶,領地耕作者勞勞,有一技之長者自是殷殷期盼,卻是都希望著一片美好的明天。

    府衙中,關羽卻是叫來了正任事于城中的陸績,鄧瀚和簡雍幾位,至于關平還有周倉等人卻是忙著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