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玄幻奇幻] 劍來 作者:烽火戲諸侯(連載中)

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些重逢就是最好的


    陳平安已經暈頭轉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倒懸山什麼方位,四處並無大樹高枝,可以讓他居高眺望,街上只有宅門和高牆,陳平安哪裡敢隨便去人家牆頭站著,可大清早的,行人稀疏,知曉東寶瓶洲雅言的更是一個也無,若是平時,想到自己一夜未歸,鸛雀客棧的金粟一定會著急,說不定還會驚動正在捉放渡卸貨的桂花島,陳平安難免會有些焦慮,可是今天散步在冷清的街道上,陳平安其實覺得就這麼慢慢走著,隨緣,能看到什麼景色就是什麼。

    一個人,哪能什麼都不麻煩別人,偶爾有個一兩次,不用太愧疚。

    然後走著走著,陳平安就看到了她。

    寧姚站在街道那一頭,緩緩走向陳平安。

    她一襲墨綠色長袍,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跟他當初在驪珠洞天給她買的新衣服,很像,穿在她身上,正好。

    陳平安小跑向前,來到寧姚身前,脫口而出道:「這麼巧啊。」

    寧姚扯了扯嘴角,然後板著臉,不說話。

    陳平安輕聲道:「本來想著這兩天逛完倒懸山,多看一些鋪子,才最後決定要不要去靈芝齋買下幾樣東西,到時候就連同阮師傅鑄造的那把劍一起送給你。」

    寧姚沒好氣道:「靈芝齋能有什麼好東西,最多也就那把如意靈芝,和一隻養劍葫,還湊合,可我又用不著,再說了靈芝齋不會賣,你也買不起。」

    陳平安哦了一聲,撓撓頭,有些遺憾。

    寧姚猶豫了一下,仍是拗著自己的心性,破天荒多說了一句,像是在解釋,「沒其它意思,你別多想。」

    陳平安笑道:「不會多想。我現在腦子裡一團漿糊,想什麼都頭疼。」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七十六章 最強之間


    陳平安見過不少相貌好的同齡人,泥瓶巷的鄰居宋集薪,曾經在學塾跟隨齊先生讀書的趙繇,林守一,再就是桂花島上那位雌雄難辨的紅妝男子,大隋皇子高煊,可是都不如黃粱酒鋪這位少年。

    這人在牆壁上題完字之後,捧著酒罈坐在隔壁桌子,要了兩隻大白碗,喊了許甲一起喝酒,而最清楚黃粱酒價格的許甲,絲毫不覺得這有何不妥,揭開泥封,幫忙倒酒,碰碗對飲,很痛快的樣子,而老掌櫃臉上的笑容也多了幾分,只是可憐那隻籠中雀,背對著陽光少年,病懨懨的。

    少年主動對陳平安舉起酒碗,笑道:「我叫曹慈,中土大端人氏。」

    陳平安只好跟著拿起酒碗,「我叫陳平安,寶瓶洲大驪人氏。」

    曹慈點點頭,眼神充滿了讚賞,「你的武道三境底子,打得很不錯。」

    陳平安不知如何作答,只好默默喝了一口酒,總覺得哪裡有點怪。

    想了半天,終於琢磨出餘味來,原來這位中土神洲的少年,無論是氣態還是口氣,都不像是一個同齡人,反而很像是那個落魄山竹樓的光腳老人。只不過少年少了崔姓老人那種居高臨下的氣焰,恰恰相反,名叫曹慈的大端少年,言語說得心平氣和,可哪怕是雙方隨便拉家常,陳平安也會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曹慈如何,寧姚倒是沒有什麼感覺,她只是有點不樂意,憑空多出一個礙眼的傢伙,喝酒便少了許多興致。

    與陳平安潦草喝掉半罈子黃粱酒,就拉著陳平安走向酒鋪大門。

    在陳平安就要離開酒鋪的時候,曹慈笑著喊了聲陳平安,「你喜歡的寧姑娘,很好。唯一的不好,就是見了很多次面,不記得我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七十七章 城頭兩人四境三戰


    桌上,琳瑯滿目。

    既是陳平安的收穫,也是陳平安的江湖。

    一顆上等蛇膽石,是神誥宗道姑賀小涼當初在鯤船上,還給陳平安,還有一些已經褪色的普通蛇膽石。

    綵衣國城隍爺沈溫贈送的金色文膽,除此之外,旁邊擱著一小堆金銀兩色的金身碎片,文武輔官的銀色碎片,也有胭脂郡淫祠山神的破碎金身。

    一枚出自某一代龍虎山大天師之手的印章,按照沈溫的說法,需要配合道家五雷正法,才能發揮威力,但是最讓陳平安記憶猶新的,還是這句話:唯有德者持之。

    一堆銅錢小山,穀雨錢,小暑錢,雪花錢。

    一堆小竹簡,既有尋常竹子削成,更多還是魏檗打造竹樓剩餘下來的青神山竹子,上邊刻滿了名言警句和詩詞佳句。有崔瀺跟他一起練拳時朗誦的聖賢文章,有李希聖在竹樓外牆壁上畫符的文字,有陳平安從山水遊記裡摘抄而來,有在江湖上道聽途說而來的無心之語……

    在梳水國渡口購買的一隻鬥雞杯,不值錢,但這是陳平安難得的額外開銷。

    劍修左右贈送的兩根金色龍鬚,以及作祟老蛟死後遺留下來的一件金色法袍,和一顆好似泛黃丹丸的老珠子。

    一隻白瓷筆洗,從古榆國刺客蛇蠍夫人那邊獲得,最後沒有在青蚨坊賣出去,因為陳平安喜歡那些活潑靈動的一圈文字。

    一本《劍術正經》,一枚咫尺物的玉牌,都是老龍城鄭大風送的。

    一本文聖老秀才贈送的儒家典籍,幾本從胭脂郡太守府邸得到的山水遊記和文人筆札。

    一枚篆刻有「靜心得意」的印章。

    一枚沒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七十八章 武無第二,拳高天外


    打完最後一場架,曹慈就跟他師父告辭離去,師徒二人應該是就此離開劍氣長城,返回中土大端。

    曹慈臨行前,對陳平安說道:「陳平安,你回倒懸山之前,那座小茅屋,能不能幫我照看一下?」

    陳平安抹了把額頭汗水,笑道:「沒問題。」

    這是曹慈獨有的善意。

    白衣少年和女子武神在走馬道上愈行愈遠。

    老劍仙對陳平安提醒道:「我要撤去小天地了。」

    陳平安點點頭,示意自己沒問題。

    老劍仙隨手撤去那方天地的禁制,劍氣頓時洶湧而至,陳平安當下神魂震盪,受傷不輕,只能老老實實以劍爐立樁與之抗衡。

    一個時辰後,陳平安才能夠走動,與寧姚來到面向南邊的城牆附近,她問道:「沒事吧?」

    陳平安搖頭道:「這點傷不算什麼。」

    寧姚皺眉,指了指心坎,「我是說這裡。」

    順著少女青蔥一般的纖細手指,陳平安視線久久沒有轉移。

    結果寧姚一巴掌拍在陳平安頭上。

    陳平安撓撓頭,趕緊亡羊補牢,「心裡頭,更加沒事。」

    男人的腦袋女人腰,一個拍不得,一個摸不得。

    但是這種話,陳平安哪裡敢講。

    寧姚背靠城牆,憂心問道:「真沒事?」

    一天之內,陳平安輸了三次,輸得不能再輸了。

    第一次是陳平安和曹慈切磋拳法技擊,雙方如有默契,都很純粹,可陳平安次次出拳,好像剛好要比曹慈慢上一線。

    不是說陳平安的拳法不入流,恰恰相反,崔姓老人傳授的神人擂鼓式,雲蒸大澤式等拳招,一旁觀戰的女子武神都有數次點頭。

    反觀曹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七十九章 抬手殺劍仙


    明月依舊隱去,太陽照常升起。

    又是新的一天。

    寧姚難得睡得如此踏實,醒來後抹了抹嘴,站起身,伸了個懶腰,乾脆直接御劍下了城頭,往北邊城池瀟灑而去。

    陳平安雖然見了不少仙師御風遨遊天地的畫面,最早的寧姚,之後風雪廟魏晉,劉灞橋,乘坐鯤船期間更多,可是寧姚御劍,還是怎麼看都覺得新鮮,當然也會羨慕。

    陳平安返回茅屋吃了頓早餐,然後就開始沿著北邊的城頭,從左到右,走樁練拳,早已熟門熟路,可以一路閉著眼睛,寧姚說今天可能不會來城頭看她,所以今天陳平安帶上了些吃食,打算走得遠一點。

    之前大概是靠近老劍仙的修行之地,劍修稀少,陳平安只見到了姓齊的老人,和那位斬殺中五境妖族數目冠絕劍氣長城的隱官大人,等到陳平安這天一直往右手邊練拳行去,就看到了更多的劍修,老幼男女皆有,既有來此汲取劍意、砥礪劍道的年輕一輩,往往獨自練習劍術,或是沉默悟道,也有按例巡查城頭、成群結隊的劍修,見到了背負劍匣卻打拳的陳平安,毫無例外,沒有誰打招呼,人人眼神漠然。

    陳平安這才對齊姓老人那句話有了些感觸,劍修在這裡,不願意麻煩別人,自己更不找麻煩。

    正午時分,陳平安坐在城頭吃著寧姚送來的肉脯和點心,細嚼慢嚥,遠處有一撥少年少女前行,二十餘人,出劍凌厲且整齊,身姿矯健,劍招刁鑽而簡潔,劍意偏向殺伐、陰沉,有一位獨臂中年劍修腳步輕靈,追隨方陣,在旁指指點點,應該是同一個姓氏的年輕子弟,在此修行。

    陳平安沒敢多看,免得被當做偷師別家祖傳劍技的冒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八十章 離別而已


    劍氣長城某處響起一聲嘆息,似乎並不認可老劍仙的暴起殺人,但是又不願出面理論。

    嘆息之人身邊,有個蒼老嗓音隨之響起,「玉璞境而已,何況陳陳清都事出有因,你就忍忍吧。」

    嘆息之人復嘆息。

    蒼老嗓音無奈而笑,儘量勸解道:「跟陳清都講你們這套儒家規矩,雞同鴨講,有何意義?再者,你們儒家學說是『近人之學』,不求成佛,不求長生,腳下大道不高也不遠,何必苛責陳清都事事奉行規矩,豈不是聖賢完人?你只要勿以聖人標準衡量陳清都,就很簡單了。」

    那人淡然道:「陳清都的任何一次不講理,所造成的影響,恐怕凡夫俗子一萬次不講理都比不上。」

    老人笑了:「人家陳清都是劍修,你是儒士,不一樣的。」

    那位儒士沉默許久,最終喃喃道:「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

    勸解無果的老人亦是嘆息一聲。

    劍氣長城以北的城池中,有人暴喝道:「陳清都!」

    一掛長虹平地而起,裹挾著勢不可擋的風雷之勢,直衝城頭。

    已經跳下城頭的佝僂老人皺了皺眉頭,輕輕揮袖,將站在城頭上的陳平安扯到自己身後,而他剛好站在陳平安原先位置,直面那位氣勢洶洶的劍修,老人眯眼道:「怎麼,家族子弟出了妖族奸細,你還有理了?」

    那名劍修懸停在城頭以外四五丈,是一個鬚髮雪白的高大老人,氣勢極其威嚴,哪怕是面對劍氣長城資格最老、劍道最高的老前輩,這位老者依舊毫無敬懼之意,滿臉怒容質問道:「我董家自有家法家規處置叛徒,退一萬步說,隱官尚未判定我孫子的罪行輕重,你陳清都憑什麼處置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真


    小道童起身走出蒲團,將那卷道家典籍捲起來,輕輕怕打手心,看著失魂落魄的少年,這位能征善戰卻在浩然天下名聲不顯的天君,便有些高興起來。

    多半是跟那個惹人厭的姑娘分手了吧?

    小道童難得安慰人,儘量擠出一張自認慈祥、真誠的臉龐,笑眯眯道:「那樣的臭丫頭,脾氣太差,性子太冷,也就模樣好一點,家世好一點,資質好一點,前程好一點……你喜歡她作甚?所以說嘛,分開就分開了,你瞧瞧這倒懸山,隨便走街上,一抓打一把的溫柔姑娘,瞧那腰肢細的,跟一條條醃白菜似的,最不稀罕了,你看上了哪個?我幫你。」

    陳平安無奈一笑,沒有附和,這種法力通天的人物,就不要招惹了。

    跟嬉皮笑臉的小道童,陳平安只是不缺禮節地告辭離去,至於那個抱劍漢子,只要是大白天,依舊是萬年不變的打瞌睡,陳平安便沒有打攪人家的白日美夢。

    寧姚之前提起過這位,十三之戰,此人出戰第九場,輸了,而且是輸給一位不過百歲的十二境大妖,輸得極為可惜,那頭手握仙兵的年輕大妖則算橫空出世,一戰成名,傳遍劍氣長城以南的那座天下,抱劍漢子則來此受罰,在倒懸山畫地為牢。

    抱劍漢子屬於散修劍仙,五百歲高齡,在劍氣長城卻沒有開枝散葉,傳聞最早在中五境之初,有過一位修為平平的道侶,她戰死沙場後,這位劍仙在之後的漫長生涯,就再沒有迎娶過任何一位女子。跟誰關係都不錯,但跟誰都算不得關係最好。

    修道之人,尤其是上五境練氣士,子嗣一事,既大又玄,尤其是女子想要登仙證道,需要早早斬赤龍,所以生育頗為不易,而且兵家之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無邪


    陳平安就在鸛雀客棧安靜等待,離開了劍氣長城那處無法之地,打拳就又變得輕鬆起來,不知不覺就打完了最後八千拳。

    這一天,陳平安停下最後一次拳樁,默默坐在桌旁,掏出一枚翠綠可愛的小竹簡,跟其它竹簡不一樣,沒有刻上雋永優美的詞章,而是陳平安用來計算的小道具,何時十萬拳,二十萬,五十萬,都在上邊刻著大略的進程。

    陳平安伸出手指,細細摩挲著上邊一道道刻痕,偶爾會有些記錄一千拳甚至是數百拳的計數刻痕,那些時候,往往是陳平安心情最為煩躁的時期,比如那座破敗古寺與齊先生分別之後,比如桂花島那場浩劫之後的初期,等等,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時刻,總之,心不靜時的練拳,哪怕出拳走樁再多,陳平安都不會計入一百萬拳之列。

    就這樣,一百萬拳了。

    平平淡淡,四境還是四境,陳平安還是陳平安。

    陳平安收起那片竹簡,這位老夥計就算解甲歸田了,揀選出一片嶄新的青神山竹簡,打算下一個百萬拳,就刻在它上邊。

    窗外的陽光溜進了屋子,像一群不愛說笑的稚童,累了後,然後它們便懶洋洋趴在桌上,地上,少年的肩頭。

    陳平安安安靜靜坐在原地,什麼都不去想,或者想了些什麼卻不用記起,也挺好的。

    一陣熟悉的敲門聲響起,陳平安立即回過神,這次沒有問是誰,那名看門人劍仙的一切,陳平安記得很清楚,說話強調,面容神色,劍意氣概,翻來倒去,陳平安記憶深刻,哪怕是敲門聲這種無關緊要的細節,陳平安都沒有放過,出門在外,小心駛得萬年船,這份謹慎的重要性,一點都不比拳法遜色。

    陳平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八十三章 香火裊裊


    老龍城。

    風雨欲來。

    尤其是大姓之一的丁家,如臨大敵。

    因為好像有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族子弟,禍害了一位市井少女。

    原本這樣的事情,算不得什麼,倒不是說做了惡事,就要一壞到底,做那趕盡殺絕斬草除根之類的勾當,而是丁家有錢,也願意花錢,如果用錢可以解決麻煩,無論大麻煩小麻煩,就都不是麻煩。可問題在於這位暴斃的少女,跟灰塵藥鋪有點關係,藥鋪是范家的產業,更大的問題,在於這麼點淡薄關係,有人還當了真,較了真。

    而這個人,是范家很看重的貴客。

    與丁家世代交好的侯家和方家,三家之間,最近來往緊密,走動頻繁。

    而迎娶了雲林姜氏女子的老龍城苻家,迎來送往,忙得很,根本懶得理會這種破爛事。

    至於年輕人孫嘉樹當家作主的孫家,對此袖手旁觀,大概是想要隔岸觀火。

    孫氏祖宅,孫嘉樹剛剛得到一封密信。

    當年幫著丁家續命的那位桐葉宗修士,今天帶著那位丁氏女子,重返老龍城。因為此人在桐葉宗地位尊貴,隨行扈從當中,就有一位元嬰境地仙,更何況此人本身就是地仙之一。

    於是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大局已定。

    孫嘉樹如今喜歡上了釣魚,就是當初那個大驪少年垂釣的地方。只要沒有太要緊的家族事務,孫嘉樹經常忙裡偷閒,來這裡坐一坐。

    他有些猶豫,不知道這次要不要賭,如果要賭,那麼到底該賭多大?

    孫嘉樹最近遇上了一位來去無蹤的世外高人,只用了一句話,不但讓他略有瑕疵的心境恢復,而且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那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八十四章 姑娘請自重


    陳平安登上那艘去往桐葉洲的吞寶鯨之前,專程去了趟上香樓外的集市,買了一隻香筒,裡頭裝了八十一根倒懸山特製的三清香,清香撲鼻,無論是禮敬神靈,還是焚香靜心,都是上佳之品,就是價格不便宜,一枚小暑錢,也就是一百顆雪花錢。

    之所以破費,是陳平安想起自家落魄山有座山神廟,以後若是有朋友到訪,不妨拿出此香送給他們,客有誠意,神享好香,到底是件美事。

    除了這只上香樓的香筒,以及之前在靈芝齋重金購得的兩件寶貝,陳平安還從敬劍閣外的鋪子,買了一套婆娑洲丹青聖手臨摹的《劍仙圖》,總計五幅圖,每一幅都是大長卷,繪畫有二十位劍仙,每位劍仙在畫捲上不過一寸長,栩栩如生,飄然欲仙。

    《劍仙圖》的初版,是一位畫家祖師爺在劍氣長城觀戰後的大手筆,之後被摹刻無數。

    敬劍閣的劍仙人數太多,這套名為石渠版的《劍仙圖》,也只是按照丹青妙手的個人喜好,選取其中百人,當時店舖還有數個版本,價格懸殊,又以石渠版最為昂貴,陳平安仔細對比之後,發現還是這個石渠版的所繪劍仙,最合自己心意,便一咬牙買下樂。

    這筆開銷,真不算小,足足五十枚小暑錢。

    眉開眼笑的店舖掌櫃,不知是高興遇上了冤大頭,還是由衷覺得陳平安有眼光,說了些關於《劍仙圖》的奇人趣事,說天底下有好幾位劍修,都是無意間獲得了早期劍仙圖臨作的殘卷,就悟出了各自畫捲上那幾劍仙的真意,一步登仙,成為大名鼎鼎的陸地劍仙。

    這一套《劍仙圖》,陳平安打算以後作為賀禮,送給聖人阮邛,當時離開家鄉龍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