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風流三國 作者:浴火重生 (全書完)

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張郃

曹操是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先頭兵,他應該有一個輝煌的結果。無論是內容和形式都應該是充實的圓滿的。但他矛盾的本性決定了他在關鍵問題上決斷的底氣不足。《魏氏春秋》中記夏侯惇曾極力勸操應天順民立魏去漢。曹操卻答說:"若天命在吾,吾當為周文王矣。"在重要的歷史轉折關頭,他用小小的自我滿足打了個迴旋,狠狠地拉了歷史老人的後腿。

    當時的天下大勢,的確需要曹操來作一個果決地亮像,倘若果真如此,後來的歷史必然是另一番景象了。但曹操卻沒有這一點真勇敢,他是牢牢立足於舊基礎上的花朵,徒有燦爛之色,根子卻是腐朽的。

    所以,曹操的鞭撻宇內只不過是清掃歷史殿堂的必然行為,他本人充其量不過是個盡責的傭人,一個新舊時期轉換過程中接力長跑持第二棒的中間先手而已。這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曹操是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個英雄,但也僅僅如此而已。”

    曹操真的僅僅如此而已嗎?當然不是,至少在張浪開來不是如此。城下幾人畢竟是降將,恐怕這次在張浪看來精銳齊出的一戰,原因有二:“一是因為幾人皆是袁紹降將,而是因為曹操本身的原因。記得三國演義中曹操說過這樣一句話,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的意思可想而知,結合眼前之事也可以分析出曹操是極其看重自己的性命的!”

    此次更是精銳盡出,可惜此幾人剛入曹營,還為建功立業因而曹操應該是還不瞭解此幾人的能力,若是他也如張浪般熟悉幾人的話,恐怕就不會如此了。

    趙雲接令後火速帶齊所部人馬由西門而出,直殺北門攻城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收服張郃(一)

或許是英雄識英雄趙雲道:“吾家主公有令務必請將軍城中一聚。”

    張郃也很是敬佩趙雲的英勇只見其昂首道:“將軍可以殺了我,但我絕不可能投降!”

    趙雲道:“將軍可曾見過吾家主公?”

    張郃道:“久聞江東張浪之名,至今未能有幸一見。”

    趙雲道:“那將軍何需把話說的如此決絕?”

    說話間張浪於城牆之上見城外趙雲所部已將帶首攻城之人控制,便轉身對眾人道:“奉道奉孝何在?”

    郭嘉挺身出列答道:“郭嘉在!”

    張浪凝重道:“奉孝,城下之人若能收服,必為不可多得之良將。”

    都說眼睛是人類的心靈之窗,而往往也是眼睛出賣自己,更何況郭嘉這樣的超級謀事,相人無數的他在張浪話未說完之前,郭嘉已從其眼神中讀懂其內心所想。郭嘉接道:“主公屬下明白!”

    張浪滿意的點點頭!

    郭嘉接著道:“那屬下這就去辦!”

    張浪道:“去吧!切記一定要將此人收服。此人原是袁紹的河部將,在官渡戰時成為曹操部下。”

    郭嘉開始不明白張浪為何會對自己說“此人原是袁紹的河部將,在官渡戰時成為曹操部下。”這句話。只是回道:“主公放心!說完大步流星而去。

    不多時便達到趙雲所在地,見趙雲尚在與其周旋。郭嘉上前細聲對張郃道:“張將軍乃當世之英豪,何需為非汝伯樂之人效命?”

    張郃望著郭嘉道:“閣下是?”

    郭嘉道:“吾乃江東謀事郭嘉!”

    張郃驚道:“汝便是郭嘉郭奉孝?”

    郭嘉微笑道:“正是在下,將軍認識在下?”

    張郃道:“吾素來佩服天下奇人。久聞江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夏侯淵脫險

張郃並沒有答話,而是望著郭嘉。

    郭嘉見其眼神閃爍不定,便道:“再請問張將軍,那些人是在何處何地議論?”

    張郃道:“吾等行來之路,隨處可見。”

    郭嘉道:“將軍可否告知議論的內容?”

    張郃道:“內容之多,談話很雜。但多數是議論貴主張浪之為人乃當世明主。”其實張郃說這話的時候,還是稍有顧慮,因為在當時的社會來或,這句話的意思很容易讓人誤解成其心不忠。更是讓有心人有機可趁!

    郭嘉道:“很好!那將軍可否告知吾等何處何地之人議論吾家主公的不是?”

    張郃道:“一路行來,雖然很少有人說貴主的不是。但也是議論不絕!包括江東秣陵亦有人議論!”

    見張郃一步一步落進自己所設的圈套郭嘉興奮道:“好,那我們再回到剛才的話題,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現將軍以為當今天下三分,何處為明主之地?”

    張郃不解道:“請恕張郃愚苯,未能讀動先生之意。”

    郭嘉笑道:“正如將軍所言‘男兒生於亂世,當以天下為重。建功立業。但目的正是安撫天下百姓。無論哪個朝代,一統天下是君王之目的不假,但能給百姓安寧的也是君王。區別只是在於誰為君王。’難道將軍還未能明白誰才是當今天下之明主?”

    張郃更是迷惑,問道:“先生之意是?”

    郭嘉道:“將軍方才也說了,江東之行,隨處可見議論吾家主公之百姓。試問將軍若是河北境內有人如此議論曹丞相,亦或是議論袁紹本初公。那此人的命運將會如何?”

    張郃終於明白了郭嘉問自己這一系列問題的用意,但他不得不承認如果這些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論曹

豈知張浪卻笑道:“眾位無須動怒。若是幾位將軍不願,就算是殺了他們,他們也不會為了生存向吾等低頭!”

    在場之人無不敬佩,都是鐵血的漢子!

    連同張郃在內的幾人全部被押送至張浪府上。

    張浪首先對張郃道:“張將軍與諸位將軍皆是遠道而來。一路辛苦。”

    張郃道:“既已被你擒住,要殺要刮悉聽尊便。無須多言!”

    除了張浪、郭嘉等幾位謀事外,在場之人無不怒氣衝天。

    郭嘉見狀接道:“張將軍,方才城下與嘉所言是否肺腑之言?”

    張郃不假思索道:“句句事實!”

    郭嘉道:“如此甚好。嘉當眾再問諸位將軍一次,諸位都是將材,但諸位是否能說出為何而戰?”

    張郃道:“方才已與先生說過,為天下的窮苦百姓而戰,為明主為戰!”

    其餘幾人也道:“正是!”

    張浪道:“如此甚好。幾位以為當今天下誰為明主?”

    幾人立時楞在當場。

    張浪看出幾人似有難言之隱,便道:“幾為將軍直說無妨。”

    這時高覽從堂外走了進來,見堂中幾人正是舊識!

    高覽沒有招呼幾人,而是直接走到張浪面前道:“主公,此幾人正是高覽于本初公手下任職時的舊識。”

    有了高覽的回答,張浪更加肯定了幾人的價值。張浪皺著眉頭沒有答話,高覽見狀以為張浪不滿幾人跟隨曹操,可能會殺掉幾人。立即求情道:“主公,幾位將軍皆是將材,文才武功皆在敬志之上,吾知主公惜材,眼前幾人正是人才啊。”

    張郃與其餘幾人皆怒道:“高覽你這無恥小輩,背叛主公。”

    高覽沒有答話,而是默默的接受著他們的辱駡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論劉備

張郃幾人無不驚訝!就連張浪手下之人也很是驚訝這番見地。

    張浪繼續問道:“將軍繼續往後言之!”

    張郃道:“劉備字玄德,漢族,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與關羽、張飛一道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寨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

    劉備身高七尺五寸(172.25cm),垂手下膝,眼能看到耳朵。小鬍鬚,就此曾被劉璋時官吏張裕取笑。為人不太愛說話,喜怒不形於色,不甚愛讀書,喜玩狗馬、聽音樂、穿美衣服、與豪傑交朋友,而且善待下人、百姓,有說曾因其仁德而感動了一位刺客,放棄殺死自己。

    劉備是個有理想的英雄。兒時童年戲言不足信,但在荊州時,一次與劉表飲酒時,如廁時見髀裏肉生,感歎自己早年征戰四處、身不離鞍,但現在征戰不在,髀裏肉生,感觸落淚。更多次建議劉表北伐,但劉表都不接受。

    世人對其皆有評價如:“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托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雲爾。”

    劉元:“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

    陳登:“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

    袁紹:“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劉備,人傑也,今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張郃(一)

劉備(161-223),蜀漢昭烈帝,蜀漢開國皇帝,西漢中山靖王之後,亂世梟雄。在鎮壓黃巾起義時認識關羽、張飛二人,三人親如兄弟(正史中無結義之事)。鎮壓黃巾後,劉備被封為安西縣令,後因不滿督郵對自己的百般刁難,鞭打督郵後棄官出走。後又投奔公孫瓚,被封為平原縣令。

    其後,曹操攻打徐州,陶謙向劉備求救,劉備遂從公孫瓚處借來數千兵馬,當時公孫瓚手下的趙雲也奉命隨軍。往徐州救援。此時呂布偷襲曹操的根據地濮陽,曹操不得已而退兵。劉備則進駐徐州。陶謙將小沛城交與劉備。之後,陶謙病故,將徐州城交與劉備,劉備遂自領為徐州牧。此後被曹操所敗的呂布前來投奔,劉備讓其居小沛。後來,袁術率大軍進攻徐州,劉備迎擊,兩軍在盱眙、淮陰相持。這時,呂布偷襲了徐州,劉備戰敗,轉軍海西。途中擊殺在徐州、揚州為寇的楊奉、韓暹,並向呂布求和,呂布讓劉備駐軍小沛。其後袁術派紀靈帶大軍攻小沛,呂布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用“轅門射戟”救了劉備。但其後,劉備再度召集萬餘人的軍隊,呂布於是率軍進攻小沛。劉備戰敗,只能前往許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劉備為豫州牧,至此人稱劉備為“劉豫州。”除此之外劉備並無多大建樹。”

    張浪笑道:“將軍,還有誰為將軍視為明主?”

    張郃道:“方才已與郭先生討論過張將軍!將軍亦有明主風範!”

    淳於瓊等人聽的糊裏糊塗便對張郃道:“儁乂,我等既已歸降曹丞相,又何須多言誰是明主?”

    張浪道:“此言差矣。戰可得天下,亦可失天下。若為將者不知戰為誰戰。那天下豈不大亂?”

    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張郃(二)

[191年],袁紹取冀州,韓馥戰敗,張郃率兵歸附袁紹,任校尉,對抗公孫瓚。後來,公孫瓚被擊敗,張郃功勞很大,升為甯國中郎將。

    [200年],曹袁兩軍對峙於官渡,袁紹派淳于瓊率萬餘人護送軍糧,屯于烏巢。曹操留將守營,親自率兵偷襲烏巢。張郃認為曹操兵精,淳於瓊必敗,應迅速去救援,而袁紹的謀士郭圖卻建議進攻曹操的大本營。袁紹採納了郭圖的建議,張郃勸阻,袁紹不聽,只派輕騎去救烏巢,而派重兵去進攻曹操的大本營,結果不能夠攻下。很快,烏巢兵敗,消息傳來,袁軍軍心動搖。郭圖聞訊後大為羞愧,為推卸責任,誣讒張郃不賣力作戰,失敗後還出言不遜。張郃心中害怕,與將軍高覽憤而投奔曹操。曹操聞張郃來降,十分高興,將此事比作微子去殷、韓信歸漢,於是拜張郃為偏將軍,封都亭侯,授予他部隊,隨軍作戰。由此看出,張郃是個極有謀略並深知軍機的將才,不負“巧變”之名。

    [204年],張郃隨曹操攻克鄴城,大敗袁尚。次年,又隨曹操在南皮消滅袁譚勢力。

    [207年],曹操遠征烏桓,張郃與張遼共為先鋒。戰後,張郃因功升為平狄將軍。後來,張郃又參加了征討管承,征討陳蘭、梅成等人的作戰。

    [211年],馬超、韓遂叛亂,張郃隨曹操出征,在渭南大破關中軍。繼而,張郃率軍圍攻安定,擊降楊秋。

    [214年],馬超在張魯支持下,捲土重來。張郃跟隨夏侯淵擊敗馬超,並平定了宋建的叛亂。

    215年],曹操親率大軍進攻漢中,從散關入,派張率五千步兵在前開道,一直到陽平。張魯投降,曹操回軍,留張郃與夏侯淵、徐晃等守漢中,以拒劉備。同年,張郃率兵南下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張郃(三)

太祖得郃甚喜,謂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拜郃偏將軍,封都亭侯。授以眾,從攻鄴,拔之。又從擊袁譚於渤海,別將軍圍雍奴,大破之。從討柳城,與張遼俱為軍鋒,以功遷平狄將軍。別征東萊,討管承,又與張遼討陳蘭、梅成等,破之。從破馬超、韓遂於渭南。圍安定,降楊秋。與夏侯淵討鄜賊梁興及武都氐。又破馬超,平宋建。太祖征張魯,先遣郃督諸軍討興和氐王竇茂。

    太祖從散關入漢中,又先遣郃督步卒五千於前通路。至陽平,魯降,太祖還,留郃與夏侯淵等守漢中,拒劉備。郃別督諸軍,降巴東、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漢中。進軍宕渠,為備將張飛所拒,引還南鄭。拜蕩寇將軍。劉備屯陽平,郃屯廣石。備以精卒萬餘,分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親兵搏戰,備不能克。其後備於走馬穀燒都圍,淵救火,從他道與備相遇,交戰,短兵接刃。淵遂沒,郃還陽平。當是時,新失元帥,恐為備所乘,三軍皆失色。淵司馬郭淮乃令眾曰:“張將軍,國家名將,劉備所憚;今日事急,非張將軍不能安也。”遂推郃為軍主。郃出,勒兵安陳,諸將皆受郃節度,眾心乃定。太祖在長安,遣使假郃節。太祖遂自至漢中,劉備保高山不敢戰。太祖乃引出漢中諸軍,郃還屯陳倉。

    文帝即王位,以郃為左將軍,進爵都鄉侯。及踐阼,進封鄚侯。詔郃與曹真討安定盧水胡及東羌,召郃與真並朝許宮,遣南與夏侯尚擊江陵。郃別督諸軍渡江,取洲上屯塢。明帝即位,遣南屯荊州,與司馬宣王擊孫權別將劉阿等,追至祁口,交戰,破之。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進,遣督諸軍,拒亮將馬謖於街亭。謖依阻南山,不下據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一卷 第三十九章 河北名將

一個張郃尚且可怕,還有文醜,河北名將,字不可考。建安四年,袁紹以顏良、文醜為將率,簡精卒十萬,準備攻許。五年,袁紹渡河兵至延津,使文醜與劉備挑戰,曹操以輜重就道餌敵,文醜兵亂,遂被操擊破而死。

    文醜未參加關東聯軍,使袁紹頗為華雄的倡狂而歎息。紹計逼韓馥,謀奪冀州,關純欲行刺,文醜斬之。磐河一戰,文醜連敗數將,差點擒獲公孫瓚,與趙雲大戰未分勝負,隨後與顏良為先鋒,擊公孫瓚,平定河北。曹袁交兵,先鋒顏良攻白馬被斬,文醜領軍為其報仇,據延津挑戰曹操,卻中餌敵之計而軍亂,文醜挺身獨戰,射傷張遼,擊敗徐晃,追擊中正遇關羽,戰不三合,心怯欲走,被關羽趕上斬于馬下。

    顏良,東漢末年河北軍閥袁紹部下名將,字不可考。建安四年,袁紹以顏良、文醜為將率,簡精卒十萬,準備攻許,次年兵進黎陽,遣顏良攻白馬。曹操北救,以荀攸計分兵渡河,引袁紹西應,自率輕兵掩襲白馬,顏良倉猝逆戰,遂被關羽擊斬。

    顏良是中國東漢末期袁紹部下的武將。有威名。與文醜一起作為袁紹軍隊的勇將而聞名,孔融以顏良、文醜作為袁紹軍隊的武將代表勸諫曹操小心他們。

    200年,袁紹、曹操終於在官渡交戰。開戰時,沮授勸諫袁紹「顏良性急不可單獨任用」,但是袁紹仍以顏良進攻單獨守護白馬的曹將劉延。(《後漢書•袁紹傳》,《三國志•武帝紀》中顏良是與郭圖、淳於瓊一起進攻。)

    面對這個形勢,曹操採納荀攸的建議,扮作攻擊袁紹軍隊背後的樣子,因為參加了進攻所以打算防禦的袁紹軍隊變得缺少,顏良軍因而孤立地作戰。這時,張遼推薦當時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一卷 第四十章 名將投誠

郭嘉聽罷哈哈大笑對張浪道:“既如此,那屬下便該恭喜主公啦!”

    田豐在一旁一直沒有說話,這時才開口笑道:“幾位將軍投誠實乃江東之幸,百姓之幸啊!”

    幾人幾乎同時回道:“先生太客氣了。”

    張浪也笑著對田豐道:“元皓,召集文武今晚我要為幾位將軍接風洗塵。”

    忽然張浪似乎想到了什麼道:“張將軍,我有個問題還望將軍賜教!”

    張合道:“上次張將軍帶兵一萬人馬已經逼近钜平城。與我江東太史慈一戰。將軍不是……?”

    張合道:“對了!太史慈將軍呢?我等已到江東多時,卻還未見過他。這次可得與他好好切磋一下,上次一箭差點就要了我的小命啊!”說完見張浪沒答話,張合繼續道:“是這樣的,上次與太史慈將軍一戰,他回馬射我閃避不及,箭正好從我耳邊飛過,我從馬上摔下之時,立足不穩給摔的暈了一下。待醒來之時……”說到此張合的語氣已有些哀愁。

    張浪立馬攔住他的話道:“張將軍,我想諸位都已經累了吧!今天就到此為止吧。今夜於我府上與諸位將軍接風洗塵。幾位可要早到啊!莫讓我等久了,我今日的中飯還沒吃呢。”說完與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半旬之後張浪本以為夏侯淵已遠走,卻不料此人還在江東,侍機準備再請華佗,觀察半旬之久實在找不到下手的機會,又擔心曹操病勢,夏侯淵思量過後還是決定先會朝請罪後再所定奪。只好帶著所剩無幾的殘兵退回北方。

    卻說曹操派兵深入秣陵卻未請到華佗,又連失三將。惟獨夏侯淵一人回來請罪,幸得夏侯淵回朝請罪,如若不然以他之性格定會以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