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尋唐 作者:槍手1號(連載中)

第三百七十章:以為後計


    月光皎潔,光照四方,但對於盧龍軍後來說,卻是一片慘淡。

    時至深夜,逃散的軍馬,該收攏的已經收攏,該回來的,也應該已經回來了,到了這個點上,還沒有回來的,基本上也就回不來或者不會回來了。

    二萬騎兵出征,此時,還在這裏的已經不足八千騎,更有許多連兵器都丟失了,赤手空拳,除了一匹戰馬,幾乎再無其它。要是換在其它時節,這種連兵器都丟失了的士兵,軍法是斷難容忍的,但此時,一眾軍官隻當沒有看到。

    荒野上燒起了一堆堆的篝火,士兵們圍著火堆,烤著自己濕漉漉的衣物,一個個垂頭喪氣,默然不語,數千人聚積在此,卻罕見的幾不聞人聲。

    偶爾會突然有沉睡中的士兵一跳而起,竟然是慌不擇路地拔腿便跑,直到被軍官們幾鞭子抽翻在地上,才醒悟過來。

    戰鬥已經結束了。

    他這是夢魘了。

    這樣的情況,在荒野的夜空之下,卻在不時的發生中。

    “叔父,已經確定了,除了張行將軍當場戰死之外,左翼的潘鳳將軍也在阻截武威騎兵的時候戰死了。有逃回來的左翼騎兵親眼目睹潘鳳將軍死了。”張仲文的兒子張濮低聲對張仲武道。

    張仲武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的火堆,張行是他的老鄉,一個村子裏長大的夥伴,潘鳳也是跟隨他最早的人之一,這一戰,讓他損失了兩個最得力,最忠心的幹將。心中著實痛到了極處,這樣的損失,不像那些兵丁隨時可以補充,損失了,就沒有了,再也找不回來了。

    看著張仲武有些失魂落魄的模樣,張濮低聲道:“叔父,我們雖然損失了泰半人馬,但八千士卒,現在也不是沒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七十一章:攻陷涿州
        

    一字兒排開的數十台巨型投石機,將數十斤重的大石頭擲向城頭,涿郡包著條石的外牆在巨石的打擊之下,傷痕累累,每一擊,整個城牆似乎都在搖晃。

    城下,李波所統帶的三千步卒舉著盾牌,抬著雲梯,撞木,吶喊著再一次沖向了面前的城池。

    在他們的身後,負責掩護的陳長富所部一隊隊的弩手蜂湧而上,在距城百餘步時,伴隨著一聲金鼓,集體坐了下來,弩機抬起,嗡的一聲悶響,上千支弩箭如同一片烏雲一般地撲向城頭。

    “上弩!”陳長富站在隊伍的中間,用力擂鼓,嘶聲大吼。

    士兵們垂下弩機,從箭匣之中取出弩箭,搭在弩機之上,一腳伸出,用力一蹬,藉著腰力向側面一轉,喀的一聲,弩箭再次上弦。

    這種需要藉助腿力,腰力上弦的弩箭,力道比起一般的弓箭不知要強出了多少,弓箭對於甲胄的破壞力並不大,但這種弩箭,卻可以輕而易舉地破開鐵甲。

    城頭之上不時有人慘叫倒地,或者墜下城來。但下面弩箭稍息上弦的時候,城垛之後,便猛然站起一排排的弓箭手,居高臨下地向著百餘步外的弩箭手張弓射擊。

    陳長富迎著箭雨卻肅然不動,最多也只是低頭,抬臂,擋住自己的面門要害,其它的羽箭射在他的甲胄之上,發出叮叮噹當的聲響,有的無力地滑動在地,有的卻嵌在甲葉的縫隙當中,短短的瞬間,他的身上便插了好幾隻箭,看起來倒是極其嚇人。

    對於這種弓箭的攻擊,武威兵並不是太在乎,即便是普通的士兵,也都是戴著鐵盔,穿著板甲,自從武威開始了利用水力帶動沖壓機製造板甲之後,這種看起來就是兩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七十二章:武裝遊行所得的紅利
        

    張嘉全軍移師蔚州,心中實在是忐忑不安的。但現在的他,卻是沒的選擇,如果不走,他的下場不是被李存忠吞並,便是被義武節度彭芳吞並,呆在衛州,他找不到任何有力的支持者,而憑他自己的實力,與別人氈板上的魚肉也差不了多少。

    到蔚州,雖然直麵了盧龍人的威脅,但好歹有一個強大的外援。移師蔚州的時候,張嘉隻能在內心乞求李澤要說話算話,不要把他當成一枚棄子,用過之後就隨意丟棄。

    以三千突厥騎兵為核心的天兵軍,帶著三萬餘民眾,浩浩蕩蕩地從衛州來到了蔚州,所幸的是這一段路程並不遠。而在行進的途中,李存忠,韓琦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還是為其運來了一部分糧食。

    韓琦,李存忠自然是不甘心為張嘉提供這些援助的,但他們仍然送來了,這隻能說明,李澤對他們的高壓態勢,讓他們不得不屈服了,這使得張嘉的信心大增。有了糧食,整個隊伍也慢慢地穩定了下來。

    以蔚州城為中心,張嘉將跟隨他一齊遷移而來的三萬餘百姓安頓了下來。到了蔚州的第一時間,張嘉立刻開始動員所有人修建殘破不堪的蔚州城。

    曆經戰火的蔚州城幾乎已經成了廢墟,夯土的城牆多處垮塌,城牆之上甚至長滿了荒草,城內的房子也大多破敗,大部分隻剩下了四麵牆壁。

    現在已經是十一月,凜冬將至,不管是張嘉,還是普通百姓,都十分清楚,他們必須要在寒潮來臨之前,修建好自己的藏身之所,否則,冬天將會成為他們的噩夢。

    三千突厥兵被佈署在媯州方向上,嚴密監視著媯州的盧龍軍,三萬百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七十三章:價值十萬貫的一席話
        

    第一場雪終於紛紛揚揚的落下來了。北方的冬天,絕對是一個超級難捱的存在,千裏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就是對其真實的寫照,這樣的季節裏,別說是行軍打仗了,便是在戶外簡單地勞作,也隻能在一天的某幾個特定的時間裏,其它的時候,大家還是貓在暖和的屋子裏貓冬吧。

    武威徵討盧龍的戰鬥第一階段,也就到此告一段落了。在雙方的對決之中,武威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雖然隻是拿下了涿州,但卻極具象徵意義。數萬大軍進駐涿州,距離幽州首府薊城,已經是近在咫尺了。

    運河之上,船隻往來穿梭,不停地將一船船的物資從武威運至涿州城,屯集起來以備過冬。完全奪取涿州之後,徹底控製了這一段運河,使得武威在糧食物資的轉運之上,有了更大的便利。

    曹信將自己的左都督衙門設在了涿州城,石壯與王思禮則是一左一右,分別攻占了薊城左近的廣陽以及通縣,同涿州首府涿縣一起,對薊城形成了三麵圍攻之勢。

    在蔚州,得到了李澤大量援助的張嘉的五千精銳,直逼媯州邊境,安下營寨,對媯州形成牽製威脅,使得媯州的盧龍軍隊亦不敢輕舉妄動。

    再過得半月之後,大雪,寒風,斷絕了交通,薊城,便成了一座事實上的孤城。

    而此時,退回薊城的張仲武,帶著他的主力人馬,已經退出了幽州,抵達了營州,重新在營州開始穩固陣腳,留守幽州薊城的,變成了以幽州豪強大戶費氏為主力的本地人馬。軍師中郎將費仲成為了薊城留守。

    武威大勝的消息,旋即傳遍天下。張仲武起事的時候,天下諸多豪強,並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374章:莫州浩劫
        

    鄧景山默默地看完了張仲武派人加急送來的手令,沉默了半晌。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一仗就這樣輸了。

    涿州的失陷,讓他陷入到了極其尷尬的境地,他與幽州的聯係已經被切斷了。

    “準備撤退吧!”他抬起頭來,看著堂下文武官員,幽幽地道。

    數十員文官武將聞聽此言,卻是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大家都清楚,當涿州被武威軍攻陷之後,他們的撤退就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否則,必然會被武威軍包了餃子。

    現在正值隆冬,天報情況極其惡劣,但正是惡劣的天氣為他們掙取到了撤退的時機,如果天氣良好,適合作戰,他們對麵虎視眈眈的柳成林,又豈會容他們從容撤退?而在涿州方向的武威軍又豈會不來夾擊他們的道理?

    “往哪裏撤?”大將王喜上前一步,拱手問道。

    撤退,也有不同的目的地,他們可以往幽州方向撤退,作為幽州的援軍,前往薊城,作為牽製涿州武威兵馬的存在,另一條道路,就是撤往薊州漁陽。

    “節帥命令我們撤往漁陽。”鄧景山道。

    堂內又是一陣長長的吐氣之聲。

    如果讓他們前去支援幽州,那他們的境地,說實在的還不如呆在莫州,憑借城牆與柳成林抗衡呢!

    一聽說是撤往漁陽,眾人不禁是鬆了一口氣,但同時,又是一陣陣的悲哀襲上心頭。撤往漁陽既然是大帥的命令,則意味著大帥已經放棄了幽州,而幽州對盧龍軍意味著什麼,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清楚得很。

    在此之前,張仲文已經率先撤往平州,張仲武的主力也從幽州離開,現在正在向平州進發,而薊州漁陽等地,作為平州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七十五章:戰機
        

    契丹騎兵衝進了村子。

    這些年來,契丹人著實是被唐人打怕了的,對於唐人一向保持著尊敬的態度。再者,除了耶律奇事件之後,張仲武對於麾下的契丹騎兵也著實好了一些,徵發他們的時候,也為他們提供軍餉和糧食了,而鄧景山本身又是莫州人,所以在莫州駐紮的這數千契丹騎兵,軍紀,本來一直是不錯的。

    作為莫州人,對於契丹騎兵也一向是看習慣了的,知道他們是保護莫州,抵抗武威兵的存在,所以當村老看到騎兵衝進自家院子的時候,便麵帶笑容地迎了上去。

    “軍爺,有賊兵!”他大聲地道。

    衝進來的契丹騎兵卻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作為這一隊的頭目,他選擇這一家,是因為這一家是村子裏房子最大最好的一家,想來也是最為富有的一家。看到村老迎著自己走來,並且指著自己喋喋不休地說著什麼,毫不客氣地一馬鞭子下去,頓時將村老給抽倒在地上。

    村老跌倒在地上,大聲哀嚎,契丹兵卻是翻身下馬,仗刀衝進了屋子內,片刻,屋內頓時異聲大作。

    白求仁帶著百餘武威騎兵隱蔽的那片樹林子,距離村子最多也不過裏許遠的距離,對於村老能不能替自己保密,白求仁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所以進了林子,他的隊伍仍然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稍傾,一名攀在樹頂望風的斥候麵色有些古怪地叫了起來。

    “校尉,校尉,村子裏著火了。”

    白求仁一怔:“著火了?”

    “好像還不隻一家!”

    白求仁想了片刻,翻身上馬,道:“走,去看看。”

    一眾人到了林子的邊緣,透過林子的縫隙看出去,剛剛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七十六章:難兄難弟
        

    畢畢剝剝的火把熊熊燃燒著,照亮了劉思遠憤怒的臉龐,全身披掛的他手裏提著一柄大刀,在他身上,上千名鄉勇全副武裝列陣而立,而在他們的身前,是數排被五花大綁著的莫州軍士兵,其中不乏軍官。

    而在他的對麵,莫州軍亦是越聚越多,與劉思遠的鄉兵形成了對峙的局麵。

    劉氏是莫州大族,與鄧氏一族一樣,構成了莫州最基本的統治格局,隻不過鄧氏在朝,劉氏在野而已。但劉氏在莫州的基礎,並不比鄧氏差多少。

    莫州軍的搶掠,竟然搶到了劉氏的名下。當隸屬於劉氏的數個莊子被洗劫一空之後,得到消息的劉思遠旋即組織起鄉兵,將這些搶得興起的莫州軍給抓住了數百人。

    莫州軍已經聚集了近三千人,而劉氏的鄉通也在越聚越多,在他們的身後,更多的百姓手提著鋤頭,釘耙,羊叉,甚至菜刀也是越聚越多。

    如果不是劉思遠的手中有著數百人質,隻怕雙方現在早就開始火並了。

    鄧景山聞迅飛馬趕到,看到如此情狀,心下也是惱火不已。

    “鄧刺史,你要倒行逆施嗎?”劉思遠縱馬而出,戟指著鄧景山,道:“你忘了莫州是你的根基嗎?這些都是你的鄉人嗎?你忘了你祖先的墳墓都埋在這片土地之下了嗎?你死之後,有何麵止去見你鄧氏祖先?”

    麵對著劉思遠憤怒地連珠炮般的發問,鄧景山苦笑不已。

    翻身下馬,便欲向著劉思遠走去。行軍司馬宋煜一把拉住了他:“刺史,劉思遠現在正在火頭之上,你如過去,隻怕會對你不利。”

    鄧景山翻了一個白眼,道:“如果劉思遠失去了理智,現在那數百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七十七章:德州新城
        

    舊的德州城已經被李澤當年一把火燒了一個幹淨,新的德州城卻是重新選址在衛新河邊,從李澤還在長安的時候,德州新城便開始了最基礎的建設,主要便是衛新河堤以及碼頭的重建,等到六月,大量的匠戶遷移過來之後,新城的修建便迅速提速了。

    如今半年過去了,新城的城牆還停留在規劃之上,但工坊區,居民區,商業區卻都是初具規模了,新城的建設依然按照著這個時代最為通用的裏坊建設,每個坊都是獨立的存在,卻又由一條條大道連建在了一起。

    在武威節鎮度支司的統一調配之下,德州新城的建設倒真是應了一方有事,八方支援,不禁是武邑,信都這些現在極度發達的地方,便連滄州,棣州等地,也都被全體動員了起來,大量的人員被動員起來進入了德州,支援德州的建設。

    現在正是隆冬季節,大量的青壯正是無事可做的時候,正好全體徵調過來加快德州建設的速度。當然,武威節鎮並不是白白地徵調這些人手,每天都是為這些徵調的青壯發放薪餉的。

    一天五十文的工錢,絕對談不上多,但在這裏的集體食堂之中吃飯,一天卻是花不了十文,大大的黑麵饅頭,兩個便管飽,但卻隻要一文錢,如果捨得花錢的話,肉食也是有的,不過一碗紅燒肉,便要十文錢,絕大部分人是肯定捨不得的。十天半個月吃上一頓,便覺得美滋滋的了。大部分的人,在出發的時候,倒是準備了不少的鹹菜疙瘩,饅頭就鹹菜,正是絕配。再花上一文錢,買上一碗骨頭湯,就更美了。如果與夥頭們的關係好,這碗湯裏指不定便會給你舀上一塊大骨頭,卡巴卡巴嚼碎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七十八章:鑄幣,造船,修路
        

    德州,是李澤一直非常重視的一個地方,水係眾多,特別是運河修通之後,更是溝通南北,不僅是交通發達農因更為發達,衝擊平原讓這裏的土地極為肥沃,極少受到旱澇之苦。當年李澤要一把火燒掉德州,就是因為不想橫海利用德州對尚很弱小的自己發起攻擊。

    現在,他的統治已經極其穩固,德州當然要重新利用起來。一個新興的德州,將成為李澤控製北方,交通南方的一個樞紐所在。

    德州刺史衙門居於新城的正中心,數條大道在這裏彙聚成了一個巨大的廣場,青磚砌成的圍牆圈出了一塊地作為刺史衙門的所在,不過這個時候,這片地上,卻隻有廖廖的幾幢建築,與其它坊區已經形成規模的建築,倒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對於這一點,李澤倒是很滿意。德州刺史郭奉孝,的確是一位很能幹的人。

    郭奉孝,章回弟子,曆中舉人,進士,卻因本人善營建而在選官時被補進將作監,一路升任至少監,後因官場傾軋而丟官罷職,困居長安,在章回決定到武邑之後,郭奉孝便舉家跟隨,到武邑之後,立即便被李澤任命為了德州刺史,主管德州新城營建事物。

    這算是郭奉孝的老本行,上任之後,他也果然不負李澤所望,將新城建設管理得井井有條,在這一點之上,他比楊開要強得多了。

    楊開在動員發動人手,鼓舞士氣幹勁,蠱惑人心方麵,無人可比,但如果到這些具體事務之上,因為能力,見識方麵的原因,就錯漏百出了。隻能用更多的人力,物力來補足差錯,而郭奉孝到來之後,用其專業的知識彌補了這方麵的不足,更讓李澤看重的是,郭奉孝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七十九章:棣州叛亂
        

    離開德州,李澤馬不停蹄地直奔棣州。

    棣州刺史楊衛,長史盧冠,別駕李浩親自到州境相迎。

    李澤這一次巡視的第二站就選擇棣州,自然不是沒有原因的。棣州與平盧節鎮相鄰,在李澤與橫海開戰之時,當時的橫海節鎮朱壽在連遭大敗之後,便將棣州送與平盧,以此來換取平盧出兵相助,但不想卻被石壯率兵大敗,平盧節度使候希逸狼狽逃回平盧,而棣州刺史楊衛,最終也在石壯的軍事壓迫之下,選擇了向武威投降,成為了武威的一部分。

    但不得不說,朱壽的這一舉動,仍然給平盧留下了口實,候希逸縱然吃了敗仗,但對於棣州仍然是念念不忘,在他看來,自己得到棣州自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武威兼併棣州,則是毫無道理的。

    這兩年來,候希逸就沒有消停過。

    當然,隨著武威的日漸壯大,候希逸指望通過武力拿到棣州的目的,已經愈來愈渺茫了,但棣州卻也並不是鐵板一塊。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李澤在棣州實行的度田計劃。

    因為棣州不像滄州的絕大部分,是武力兼併的,整個棣州是隨著楊衛一起投降,李澤自然也就不可能對其境內的大族,豪強舉起刀子威脅,反而只能溫水煮青蛙,一步一步的來。

    但誰都不是蠢人,盧冠等人的步伐再慢,也終究是一步一步地再向前走,棣州的這些宗族豪強們,也是壓力愈來愈緊迫,刀子懸在頭頂上,你指望人家引頸待戮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殺一頭豬,從豬圈裡拖出來,它還得拼命地掙扎,蹦噠幾下呢,更何況這些宗族豪強還是很有實力的。

    於是與平盧候希逸的勾結,便成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