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天下梟雄 作者:高月 (全書完)

卷十 高麗鼙鼓初響起  第二十章 君心似虎

    宇文述和段文振都退下去了,房間裡只剩下楊廣和楊雄兩人,楊廣背著手站在窗前,凝視著窗外黑沉沉的夜,楊雄不敢吭聲,房間裡十分寂靜。

    也不知過了多久,楊廣終於開口了,他的聲音有點嘶啞, “朕只恨可以相信的人太少。”

    楊雄不知道聖上為何感嘆,還是不敢吭聲,楊廣輕輕嘆了一口氣,為了高麗戰役,他殫盡竭慮,數月的操勞終於使他顯得有點筋疲力盡了,他坐回了龍位,疲憊地閉上眼睛。

    過了良久,楊廣又徐徐道:“甘州總管屈突通、涼州總管樊子蓋、豐州總管楊元慶、代州總管馮孝慈、幽州總管元弘嗣,這五大邊鎮總管的兵力加起來超過了二十萬,都是精兵強將,可中原腹地的軍隊已經所剩無幾,邊重而腹空,國之大忌,朕很擔憂啊!”

    楊雄心中有點受寵若驚,聖上能對他說這些心裡話,就足見對他的信任,他也隱隱感到,聖上召他來,極可能和這件事有關,他小心翼翼道:“陛下,臣覺得他們都是大隋棟樑之臣,不會有不臣之心。”

    “不是這個問題。”

    楊廣又嘆息一聲,“若他們膽敢有不臣之心,朕早就把他們殺了,他們這五人,每個人在其位皆呆了五年以上,都有了根基,假如他們的部將欲圖富貴,擁戴他們謀逆,朕就擔心他們身不由己。”

    楊雄之所以在皇族中能一直受寵,長盛不衰,很大程度上就是他摸透了楊廣的心,楊廣表面寬容,實則猜忌心極重,尤其對皇族猜忌尤甚,他最終信任的皇族,也只有自己和兄弟楊達。

    楊雄心裡很清楚,楊廣看似猶豫,其實已經做出了決定,在這種情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十 高麗鼙鼓初響起 第二十一章 建德逼反

清河郡漳南縣的水災早冬天時終於退去,但它淹沒了漳南縣所有良田,斷絕了人們的最後一線希望,饑荒隨即席捲全縣,一個秋冬全縣人口銳減近半,竇建德所在的劉家屯,也由原來百餘戶人家銳減到三十餘戶,其他人家不是餓死便是逃走,可逃走也沒有活路,不是落草為寇,就是死在他鄉,所有的希望都斷絕了,在農民們看來,大業七年的天比鍋底還黑。

    竇建德沒有逃走,一方面他還有一點點餘糧,可以靠熬粥渡過這段最艱難的時光,另一方面,他又是個極為眷戀故土的人,不到迫不得已,他絕不會離開家鄉一步。

    但很多事情由不得他,從三月中旬,各地便傳來消息,官府開始大規模徵兵,凡各鄉驍勇有力者皆要從軍去遼東參加高麗戰役。

    這個消息在清河郡各縣激起千層浪,如果是從軍去京城戍衛,為了吃軍糧,大家都會踴躍報名,但是去遼東,誰都明白,那是去送死。

    逃亡潮再次席捲漳南縣,大凡會一點武藝的,紛紛離家逃亡,連竇建德的摯友劉黑闥也丟下妻兒,一走了之。

    竇建德卻不敢隨意走,他有妻子兒女,他逃走會連累家人,而且他已三十八歲,是當外祖父的人了,官府怎麼可能還抓?再者,這年頭謠言多如牛毛,誰知道是真是假。

    直到三月十七日這天早晨,縣尉親自帶著幾十名衙役到他家中,當場給他辦理了服役登記,直接將他帶走,他才知道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每個郡都有募軍名額,再拆分到縣,漳南縣的名額是三千人,要募集三千名驍勇善戰者,如此,竇建德怎麼可能逃得掉。

    儘管被募集為從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十 高麗鼙鼓初響起 第二十二章 庶叔積善

    四月中旬,正是春意最盎然之時,一輛牛車緩緩駛進了崇業坊,牛車裡,楊積善臉色有點緊張,他是去找楊元慶,儘管他不想去見楊元慶,但為了兒子的前途,他還是不得不硬著頭皮去找楊元慶。

    因為他兒子楊巍年初率領庶孫鬧事,這幾個月來楊積善承受的壓力極大,楊家的嫡子們都把怨氣發洩到他的頭上,誰也不給他好臉色,大嫂鄭夫人更是恨他入骨,已經連續兩個月扣發他的月錢了。

    雖然他現在也不缺這點錢,但這種成為家族公敵的感覺卻很難受,兒子楊巍就坐在他身旁,又高又胖的身軀占去了大半個座位。

    楊巍是跟楊元慶一起回來,他依然是豐州府的鷹揚郎將,只是因為楊家的事情,楊元慶比較倚重他,他也是剛回來幾天,一直住在岳父康巴斯家中,今天特地去楊府把父親接來。

    “父親,不用緊張,他不會記小時候的仇!”楊巍感覺到父親有點緊張,便笑著勸父親道。

    “緊張你個頭!”

    楊積善伸手便在楊巍頭上抽了一巴掌,恨恨罵道:“你給捅了多大的漏子,你一拍屁股跑了,最後卻讓我來給收拾爛攤子,現在我都被折磨得焦頭爛額了。”

    “父親,我回來也是為了處理這件事,你其實不用管。”

    “你不是我兒子,我就不用管!”

    楊積善又是一巴掌抽去,他從小抽兒子後腦勺習慣了,現在也改不了。

    楊巍捂著頭,無可奈何地苦笑一聲。

    ........

    楊元慶回來已經三天了,楊廣也準了他十天假,在家休息十天,他將正式上任,赴河北齊魯監察。

    見一見剛出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十 高麗鼙鼓初響起 第二十三章 楊家禍根

    自從楊素最心愛的顧愷之名畫《斫琴圖》出現在鄭家書房裡後,鄭夫人便飽受楊家責難,尤其是楊府嫡房,對鄭夫人更是恨之入骨,楊素各種珍寶字畫一般和庶房無關,都是由嫡房繼承,分家之聲日益喧囂,在楊府中鬧得沸沸揚揚。

    鄭夫人現在在楊府內已變得深居簡出,極難看到她一面,只有大帳房每隔兩天去她那裡一趟,報賬審批錢物。

    西廂房內,鄭夫人陰沉著臉慢慢喝一碗燕窩粥,她的臉一直陰沉著,從今年以來就沒有過笑容,她本身就是一個心胸狹窄,待人刻薄的女人,她心中總是充滿了怨恨,對每一個人她都不會那麼爽快,總是要刁難對方一番,她心裡才舒服一點,而且她尤其記仇,芝麻大的事情她都會牢牢記在心中,十幾年耿耿於懷。

    鄭夫人今年已近五十歲了,她刻薄的心性從相貌上就能看得出,高顴骨、薄嘴唇,身體偏瘦,眼睛裡充滿精明和怨毒。

    一名丫鬟匆匆走進,行一禮道:“夫人,鄭家派人來了。”

    提到娘家,鄭夫人就是一肚子氣,那幅畫是她悄悄送給大哥,特地叮囑他不要聲張,結果他偏偏炫耀,弄得滿城風雨,她還得想辦法把畫要回來,否則丈夫回來她無法交代。

    “讓鄭家人進來!”

    片刻,一個中年婦人被領了進來,這是她大哥鄭善願的小妾,由於大嫂已去世,這名小妾實際就是鄭家內宅的主事人。

    “給夫人見禮!”中年婦人進門便給鄭夫人施一禮。

    “找我有什麼事情嗎?”鄭夫人冷冷道。

    “夫人,老爺派我來說一聲,今年收成不太好,鄭家想問夫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十 高麗鼙鼓初響起 第二十四章 以信立身

    涿郡臨朔宮,這是一座占地數千畝的行宮,這裡離永濟渠的終點臨沁池不遠,相隔只有十里,站在行宮內的高樓上,還能遠遠看見停泊在池內的巨大龍舟。

    臨朔宮也是楊廣指揮整個高麗戰役的大本營,此時,臨朔宮外駐紮著楊廣的十二萬禁軍,保護著行宮的安全,

    行宮內不僅住著皇帝楊廣,同時還住著上千名文武官員,使這座行宮也成為了大隋王朝的臨時朝廷中樞。

    楊廣的辦公之地叫紫微殿,也是整個臨朔宮內地勢最高的宮殿,前面是召開內閣會議的小型宮殿,後面便是楊廣的御書房。

    御書房內,楊廣背靠龍榻,眼睛半眯著,正在聽取內史侍郎虞世基關於京城的情況彙報,他雖然離開京城已有半年,但每隔十天,他都要聽取京城的局勢彙報,京城的局勢平靜,也沒有出現物價暴漲,饑民蜂擁而至的情況,令他比較滿意。

    楊廣由於事情太多,他的大部分精力都在忙於戰爭籌備,對每天堆積如山的奏摺他也終於有點力不從心了,便不得不下放一點權力給內閣,准許內閣宰相們先審批,然後再取重大事情向他彙報。

    而這個審批權便落在虞世基的手上,被他大權獨攬,楊廣也預設,使其他宰相無可奈何。

    虞世基在經歷了一次官場重挫後,他更加小心翼翼,仔細揣摩楊廣的心思,只要楊廣不想聽的事情他絶對不會說,而且影響楊廣情緒的奏摺,他也會想方設法不報,直接在他這一關就會找一點小問題打回去,比如一個錯別字,或者用詞不當,或者語氣不夠恭敬等等,這一來二去,事情就會拖得不了了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十 高麗鼙鼓初響起 第二十五章 初查齊郡

所謂持節巡察其實就是欽差大臣,只是說法不同,代表皇帝來監察一方,本身又是御史大夫,權勢比天還重,因此當楊元慶從涿郡出發時,冀、兗、青三州各郡縣官員都慌了神。

    官場上的事情從來就沒有白和黑,更多是灰色,沒有誰真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就算有些官員本人不貪不撈,但他們的家人親戚卻未必肯甘於貧困,多少都有點問題。

    所以,當以心狠手辣方式扳倒江都太守張雲易的禦史楊元慶,奉旨監察的消息傳出時,各郡縣官員都非常緊張,只是緊張程度不同,灰偏白一點的,主要考慮接待問題,灰偏黑一點的,則儼如大禍臨頭,有的連夜修改帳本,有的商量行賄,有的合計送美,更有甚者,則開始收拾東西,準備棄官而逃。

    楊元慶所巡察的冀、兗、青三州並不是行政區劃,而是一種監察區劃,每一州都設有專門的監察刺史,制度是很健全,可問題是,當維持這種監察制度的其他環節開始斷裂時,這種監察刺史也就漸漸的形同虛設。

    六月初,楊元慶來到了他監察的第一站,齊郡。

    齊郡祝阿縣,這裡是離黃河最近的一個縣,縣城離黃河三十餘裡,這天傍晚,三百名士兵和百余名親隨護衛著楊元慶和十二名監察禦史在官道上緩緩而行,六月是夏糧即將成熟的季節,在每一個人的印象中,麥田裡此時應該是麥浪起伏,一望無際的黃澄澄麥穗。

    可眼下,他們所看到的景象卻是一片荒蕪,儘管齊魯地區的旱災在春天時已經緩解了很多,但他們看見的,依然是大片光禿禿的麥田,偶然可以看見一個帶著破爛草帽的稻草人,孤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十 高麗鼙鼓初響起 第二十六章 初戰王薄

夜色中,楊元慶已經脫去了紫色官袍,換上了他的一身明光鎧甲,頭戴鷹棱盔,手執破天槊,目光冷冷地望著洶湧而至的賊兵,他輕輕地搖了搖頭,一共才四千人,居然還分散兵力包圍村子,怕自己跑了,他們以為四百騎兵是什麼,是獐鹿牛羊麼?

    “將軍,真他娘的一群烏合之眾!”親衛首領張勝忍不住罵了起來。

    “不得輕敵!”

    楊元慶一聲呵斥,他回頭看了看四百手下,一個個精神抖擻,盔明甲亮,手執弓箭銳矛,每個人眼中閃爍著對戰爭的渴望。

    楊元慶的目光又落到十幾名禦史身上,十幾名禦史也換上了盔甲,手執戰刀,雖然外面上和士兵相差不大,但那種緊張和膽怯卻從他們眼中流露無遺。

    “保護好官員,先沖出去!”

    楊元慶長槊一揮,“弟兄們,跟我沖!”

    他催馬率先疾沖,四百騎兵護衛著十二名禦史緊隨其後,儼如一支鋒利的銳矛,直撲百步外的賊兵,楊元慶一馬當先,儼如最犀利的矛尖,馬蹄聲如雷,一條條狂飆的馬影如一道黑夜中的閃電,霎時間沖進了敵群中。

    “殺!”楊元慶大吼一聲,戰馬從賊兵頭上高高越過,破天槊向一名賊將疾刺而去,賊將措不及防,被一槊刺穿了胸膛,被高高挑在空中,楊元將長槊一揮,屍體扔飛出去,巨大的槊頭左右揮動,打碎了幾名賊兵人頭,他縱馬疾馳,一路劈砍刺殺,所過之處屍橫遍地,血霧彌漫,殺開一條血路。

    賊兵們被兇悍的殺戮嚇得魂飛魄散,見他戰馬沖來,便跌跌撞撞向兩邊奔逃,如劈波斬浪般讓出了一條道路,片刻間,楊元慶便帶領騎兵沖出了包圍圈,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十 高麗鼙鼓初響起 第二十七章 接風酒宴

    “就算是吧!”

    楊元慶看了看堆成小山似的物資兵器,一隊隊戰俘,還繳獲了一萬多弔錢,笑道:“這些我用不著,全部交給師父吧!“

    “那我就不客氣了。”

    張須陀翻身下馬,快步走到物資堆前,拾起一支長矛,看了看。隨手扔掉了,又從中間撿出一把戰刀,揮舞兩下,還是搖了搖頭。

    楊元慶走上前笑道:“這些土製兵器,難道師父還要和隋軍的兵器相比嗎?”

    張須陀嘆息一聲道:“上個月,琅琊郡兵一千人被長白山反賊五千人擊敗,也沒有用什麼計策,就是曠野中的硬戰,當時我覺得有點奇怪,王薄的軍隊幾時變得這般兇猛,可看了這些兵器,我就更想不通了,隋軍連這樣的反賊都打不過嗎?粗陋的兵器,沒有盔甲盾牌,甚至連弓箭都沒有,你的三百五十騎兵可以擊潰四千反賊,而一千步兵卻還敗在五千反賊手上,難道我們的郡兵就這麼不濟嗎?”

    楊元慶沒有吭聲,他在兵器堆裡翻了半天,最後搖搖頭道:“師父,擊敗琅琊郡兵的反賊不是這支軍隊,既然擊敗了郡兵,他們就應該繳獲有隋軍的武器盔甲,可是這裡面一樣都沒有,或者是孟讓的軍隊,師父可以再去問問戰俘。”

    “去問一問!”

    張須陀吩咐手下一聲,手下立刻去問了,這時楊元慶又看了一眼張須陀的手下將官,發現他的老朋友一個都沒見,不由奇怪地問道:“師父,秦瓊他們呢?”

    “秦瓊和羅士信在守城,程咬金不在齊郡了。”

    “為何?”

    楊元慶愕然,又連忙問:“他調走了嗎?”

    張須陀搖搖頭,嘆息道:“去年年初他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十 高麗鼙鼓初響起 第二十八章 殺人無形

去年齊郡大旱,饑民遍野,再加上朝廷征六十萬民夫運糧去遼東,使得民怨沸騰,鄒平.縣衙被砸,官倉被搶,儘管張須陀殺一儆百,震懾住了饑民搶糧,但張須陀也知道,齊郡人已經被逼到絕境了,再不給他們一條活路,十幾萬人都要上山為匪。

    因此張須陀不顧眾官反對,毅然決定擅自開倉賑災,使即將全面爆發的饑民得到了一線生機,憤怒的民怨烈火漸漸地平息下來,事後,張須陀非但沒有受到處罰,隋帝楊廣特地嘉獎他,正是張須陀的示範效應,使災區官員紛紛開倉賑災,最底層的民眾熬過了最艱難的大業六年冬天。

    楊元慶這次來巡查,其實就是對去年開倉賑災的一次總清算,如果沒有貪贓違法之類的事情,那這件事就算結束。

    至於為什麼先查齊郡,通常的理解是,齊郡是第一個開倉賑災,所以第一站自然就來查齊郡。

    楊元慶將情況介紹完,張須陀坦然道:“所有賑災的帳簿都齊全,清清楚楚,我張須陀沒有私貪一鬥糧食,元慶,你儘管鐵面無私查,就算查出其他問題,我也會坦然接受處罰。”

    本來好好的接風宴,張須陀態度變得嚴肅,輕快的氣氛便蕩然無存了,眾人都鴉雀無聲,連羅士信也不敢吭聲了。

    楊智積見冷了場,連忙乾笑一聲道:“酒席上不談公事,我們再繼續說蒲桃酒,楊老弟,不知大利蒲桃酒和高昌蒲桃酒相比,你認為哪一種更好?”

    喝完接風酒,在郡衙內,楊元慶和張須陀兩人單獨相處,楊元慶這才開誠佈公道:“我臨行前,聖上特地給我畫了兩條線,上限是五百石糧食,凡是查出私貪糧食超過五百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十 高麗鼙鼓初響起 第二十九章 引蛇出洞

    郡衙內,一隊胥吏抱著最後一疊的帳本走進了側堂,平時空空的側堂內此時各種帳本、文書堆積如山,十二名御史正在忙碌地最後核對賬目,盤算錢糧,這次核查上溯三年,從大業四年到大業七年五月,最後賬目對平後,再去實物盤查。

    查帳進行了四天,漸漸接近尾聲,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任何問題,這恰恰也是楊元慶最擔心的事情。

    這時,一名老御史拿著一份清單上前對楊元慶道:“使君,這是這最後的核查結果。”

    楊元慶接過清單看了看,所有十二名御史都在上面簽了字,評價是上上,這是最好的一個評價。

    “實物去抽查過嗎?”

    “回稟使君,昨天去查過了,錢糧布帛都一一清點,完全和賬目一致,糧食誤差二十石,這是正常誤差。”

    楊元慶看了一眼其他御史,核查已經結束,御史們都在忙碌地整理自己的記錄文書,每個人都要寫報告,最後由楊元慶彙總,連同每個人的報告一併報給聖上。

    “好吧!最後的報告由你執筆,如果無誤,我就簽字上報。”

    老御史點點頭,去寫報告了,楊元慶則走到賑災的文書前,拾起一本厚厚的賑災記錄,這是郡衙的賑災記錄,上面有每個賑災對象的詳細名字住址,還有手印,可以隨意抽查百餘人,核對具體受糧數額,這是比較嚴密的賑災記錄清冊。

    楊元慶又拾起一本章丘縣的賑災記錄清冊,一看就不一樣了,只有一個人名,住址年齡都沒有,然後是歪歪扭扭地印滿了手印,大部分模糊不清,這種記錄清冊一看便知道有很大的操作餘地,明知道有問題,但也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