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長篇]金庸系列~鹿鼎記(全)

韋小寶哼了一聲,道:“這馮錫范不知躲在那里風流快活,你多派人手,到各處窯子里查查。他吃喝嫖賭的不回家,小老婆跟人逃走了,也算活該。”那知府道:“是,是。按理說,馮伯爺倘若在花街柳巷玩耍,這許多日子下來,也該回去了。”韋小寶道:“那也難說得很。馮錫范這家伙是個老色鬼,可不像老兄這么正人君子,逛窯子只逛一天半晚。”那知府忙陪笑道:“卑職不敢,卑職不敢。”
  正在這時,忠誠伯馮夫人差了他兄弟送了八色禮物來,說要向韋公爺磕頭,多謝韋公爺出力查案。韋小寶吩咐擋駕小見,禮物也不收。
  親兵回報:“回大人:馮家的來人好生無禮,臨去時不住冷笑,說什么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又說皇上已知道了這件事,終究會水落石出,旁人別想只手遮天,瞞過了圣明天子。回大人:這人膽敢到咱們門前撒野,小的當時就想給他几個耳括子。”當日法場換人,這名親兵也曾參与其事,听得馮府來人說話厲害,似乎已猜到了內情,不由得心中發毛。
  韋小寶做賊心虛,不由得臉色微變,心想:“這般鬧下去,只怕西洋鏡非拆穿不可。你奶奶,馮錫范自己出給老子殺了,難道老子還怕你一個死鬼的老婆?”
  突然間想到了一個主意,登時笑容滿面,向那知府道:“貴府不忙走,你在這里等一會儿。”回入內堂,叫來親兵隊長,吩咐如此如此。那隊長應命而去。
  韋小寶回到大廳,說道:“皇上差我干這件事,咱們做奴才的,自當盡心竭力,報答圣主。咱們這就到馮家大院去踏勘踏勘。”那知府一愕,心想:“忠誠伯失蹤,他家里有什么好踏勘的?”口中連聲答應。韋小寶道:“這椿案子十分棘手,咱們把馮家的大小人等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康熙為了台灣災重,這半天來一直心中難受,這時憑空得了這一大筆錢,甚為是高興,微微笑道:“也保佑你升官發財,多福多壽。”
  韋小寶笑道:“多謝万歲爺金口。奴才升官發財,多福多壽,全憑皇上恩賜。再說,奴才這兩筆錢,本來都是台灣人的,士還給了台灣的老百姓,也不過是完璧歸……歸台而已。”康熙哈哈大笑,說道:“完璧歸趙的成語,他媽的給你改成了完璧歸台。”韋小寶道:“是,是完璧歸趙,奴才一時想不起這個‘趙’字來了。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百家姓上姓趙的排名第一,難怪他們這么發達,原來完璧什么的,都歸了他趙家的。”
  康熙更是好笑,心想此人“不學有術”,也教不了他許多,笑道:“很是,很是。有句成語,叫做‘韋編三絕’,說你韋家的人讀書用功,學問很好。你們姓韋的,可也了不起得很哪。”韋小寶道:“奴才的學問可差勁得很了,對不起老祖宗。”(按:“韋編三絕”中的“韋”字,是指穿連竹簡的皮條,康熙故意歪解,拿來韋小寶開玩笑。)
  康熙道:“這次去台灣賑災的事……”本想順理成章,就派了他去,轉念一想:“此人捐了這大筆銀子出來,不過跟我講義气,未必真有什么愛民之心,只怕一出宮門,立刻就后悔了。他到台灣,散了二百万兩銀子賑災,多半要收回本錢,以免損失,說不定還要加一加二,作為利息。”他是韋小寶的知己,當即改口道:“……很容易辦,不用你親自去。小桂子,你的一等鹿鼎公,也不用降級了。咱們外甥點燈籠,照舅罷。”
  韋小寶跪下謝恩,磕過了頭,站起身來,說道:“奴才捐這點銀子,不過是完璧歸……歸趙錢孫李,皇上就當是功勞。皇上減膳減衣,那才是真正省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顧查黃呂四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想起了明朝各朝的皇帝,自開國的明太祖直至末代的崇禎,若不是殘忍暴虐,便是昏庸糊涂,有那一個及得上康熙?他四人是當代大儒,熟知史事,不愿抹煞了良心說話,不由得都默默點頭。
  韋小寶道:“所以啊。皇帝是好的,天地會眾兄弟也是好的。皇帝要我去滅了天地會,我決計不干。天地會眾兄弟要我去行刺皇帝,我也決計不干。結果兩邊都怪我,兄弟左思=右想,決定要告老還鄉了。”
  顧炎武道:“韋香主,我們這次來,不是要你行刺皇帝。”韋小寶喜道:“那好得很,只是不是行刺皇帝,別的事情兄弟義不容辭。不知四位老先生、兩位小先生有什么吩咐?”
  顧炎武推開船窗,向外眺望,但見四下里一片寂靜,回過頭來,說道:“我們來勸韋香主自己做皇帝!”
  乒乓一聲,韋小寶手里的茶碗掉在地下,摔得粉碎,他大吃一惊,說道:“這……這不是開玩笑嗎?”
  查繼佐道:“決不是開玩笑。我們几人計議了几個月,都覺大明气數已盡,天下百姓已不歸心于前明。實在是前明的歷朝皇帝把百姓殺得太苦,人人思之痛恨。可是韃子占了我們漢家江山,要天下漢人雉頭結辮,改服夷狄衣冠,這口气總是咽不下去。韋香主手綰兵符,又得韃子皇帝信任,只要高舉義旗,自立為帝,天下百姓一定望風景從。”
  韋小寶兀自惊魂不定,連連搖手,道:“我……我沒這個福分,也做不來皇帝。”
  顧炎武道:“韋香主為人仗義,福澤更是深厚之极。環顧天下,若不你來做皇帝,漢人之中更沒有第二人有這個福气了。”
  呂留良道:“我們漢人比滿人多出百倍,一百人打他一個,那有不胜之理?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舒化龍等等都吃了一惊,誰也想不到他輕身功夫竟然如此神妙莫測,這人武功這般高強,難怪他小小年紀,便做了天地會青木堂的堂主,自來明師出高徒,總舵主的嫡傳弟子,果然非同小可。宏化堂那老者武功甚強,眾兄弟素來佩服,卻被蘇荃一扭一推,全無招余地,險些摔了個跟頭,看來其余六個少婦個個都是高手,己方人數雖多,當真動手,只怕還要鬧個灰頭土臉。
  韋小寶笑道:“我這可要失陪了!”一提馬韁,縱馬便奔,但見他向西奔出十余丈,倏地躍下馬來,沖向西北,左穿右插,不知如何,竟又回了人圈,笑吟吟的站在當地,誰也沒看清他是怎么進來的。
  天地會會眾相顧駭然。舒化龍抱拳道:“韋香主武功了得,佩服,佩服。”
  韋小寶抱拳笑道:“獻丑,獻丑。”
  舒化龍道:“顧先生适才言道,韋香主身在曹營心在漢,要干一件惊逃詔地的大事,為天下漢人揚眉吐气。韋香主當真舉事的時候,我們宏化堂的兄弟雖然沒什么本事,但只要韋香主有什么差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韋小寶道:“是,是。”
  舒化龍見他神色間淡淡的,突然右手伸出食指,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的左眼,登時鮮血長流,眾人齊聲惊呼。
  韋小寶、顧炎武等都惊問:“舒大哥,你……你這是干什么?”
  舒化龍昂首道:“兄弟冒犯了韋香主,犯了本會‘不敬長上’的戒條,本該戳瞎了這對招子,懲戒我有眼無珠。可是兄弟要留下另一只眼睛,來瞧瞧韋香主到底怎樣干涉;這番惊逃詔地的大事。”
  那老者森然道:“倘若顧先生和大伙儿都要受了騙,韋香主只說不做,始終貪圖富貴,做他的大官,那便怎樣?”舒化龍道:“那韋香主也只好挖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后記

--------------------------------------------------------------------------------

  《鹿鼎記》于一九六九年十月廿四日開始在《明報》連載,到一九七二年九月廿三日刊完。一共連載了兩年另十一個月。我撰寫連載的習慣向來是每天寫一續,次日刊出,所以這部小說也是連續寫了兩年另十一個月。如果沒有特殊意外(生命中永遠有特殊的意外),這是我最后的一部武俠小說。然而《鹿鼎記》已經不太像武俠小說,毋宁說是歷史小說。這部小說在報上刊載時,不斷有讀者寫信來問:“《鹿鼎記》是不是別人代寫的?”因為他們發覺,這与我過去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實這當然完全是我自己寫的。很感謝讀者們對我的寵愛和縱容,當他們不喜歡我某一部作品或某一個段落時,就斷定:“這是別人代寫的。”將好評保留給我自己,將不滿推給某一位心目中的“代筆人”。
  《鹿鼎記》和我以前的武俠小說完全不同,那是故意的。一個作者不應當總是重复自己的風格与形式,要盡可能的嘗試一些新的創造。
  有些讀者不滿《鹿鼎記》,為了主角韋小寶的品德,与一般的价值觀念太過違反。武俠小說的讀者習慣于將自己代入書中的英雄,然而韋小寶是不能代入的。在這方面,剝奪了某些讀者的若干樂趣,我感到抱歉。
  但小說的主角不一定是“好人”。小說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創造人物;好人、坏人、有缺點的好人、有优點的坏人等等,都可以寫。在康熙時代的中國,有韋小寶那樣的人物并不是不可能的事。作者寫一個人物,用意并不一定是肯定這樣的典型。哈姆萊特优柔寡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謝謝分享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巴薩拉 金幣 -100 一次灌這麼多是怕沒人扣你分阿? ... 2009-11-23 20:39
  • 巴薩拉 經驗 -100 一次灌這麼多是怕沒人扣你分阿? ... 2009-11-23 20:39
  • 巴薩拉 威望 -3 一次灌這麼多是怕沒人扣你分阿? ... 2009-11-23 20:39

TOP

大大辛苦了~金庸的書都超好看低~只是內容多了點.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