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武唐攻略 作者:府天 (未完成)

第三百一十二章 我是老媽的代理人之六郎拜“壽”

    許敬宗在洛陽的宅第占據了整個修業坊的四分之一,算元老重臣的巨大福利,連地皮帶宅子佣仆全部打包附贈。這修業坊離洛陽宮就只隔著兩條街,進宮方便不說,地理條件也是一等一的優越。而對于李賢來說,自家宅第隔壁就是許敬宗,這絕對不是什么好事。

    沒錯,修文坊和修業坊就只隔著一條街,從沛王第后門口出來,那就是許宅的大門,于是乎,李賢三天兩頭就會接到許敬宗的邀請帖子,從詩會、賞花、喝酒、看歌舞、聽戲……五花八門的借口絡繹不絕。到了最后,平日最喜歡串門的李賢几乎出門就繞著走。

    然而,這一天他不得不拐進了那條最不想經過的大街。剛剛在許宅大門口停下,便有眼尖的仆人一溜煙竄了上來,笑容可掬地迎道:“相爺今天正好給孫小姐過生日,殿下來得可真是巧。”

    不是吧?李賢的臉一下子就僵了下來,甚至一度生出了調轉馬頭疾馳而去的沖動。要說許敬宗這老狐狸還算是不錯的,可問題就是太啰嗦,更可氣的是成天在他面前念叨兩個孫女,和唐僧念經沒什么兩樣……阿彌陀佛,他可沒有誣陷玄奘法師的意思,罪過罪過!

    強打精神下馬,把馬匹丟給那几個仆役照料,他便懶洋洋地進了這許家大宅。以往修文坊沛王第還沒修好的時候,這地方他倒是常來,但現在成了鄰居,他反倒怕了這里。今兒個要不是為了有事和許敬宗商量。他是無論如何不會上門的。

    可是。怕什么來什么,今兒個怎么就成了人家的生日?

    “哈,六郎真地來了!”

    瞧見許敬宗笑瞇瞇地迎上來。李賢只得任由人家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一十三章 酒醉不一定誤“食”

    從開始節制飲酒量之后,李賢已經很久沒有體會到頭覺了。

    畢竟,這年頭酒的度數實在有限,三碗不過崗的美酒他還從未見過。哪怕那種號稱御制的極品美酒,到了他的嘴里也就和涼白開沒什么兩樣。只不過,再低的度數,只要釀酒得法,后勁卻足,老媽耳提面命,小丫頭三番兩次提點,大姊頭若有若無的警告,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小命要緊。

    這喝酒喝多了,可是會喝死人的!

    然而,他實在沒有料到,許敬宗居然會滿天下搜羅最會醉人的酒,而且偏偏在今天這個節骨眼上拿出來。此時此刻,他拎著手中那把沉甸甸的寶劍,腳下晃著輕飄飄的步子,腦袋昏昏沉沉,眼前朦朦朧朧,輕瞥了一眼那仿佛變成三個似的劍尖,他右手輕抖,那劍刃頓時似緩實疾地推了出去。

    到了盡頭時,他忽然一振手腕,只見寒芒一閃,劍尖方向倏然一轉,他竟是踉踉蹌蹌連退三步,擺開了一個逆劍式。一瞬間,和盛允文切磋學習劍朮的場景走馬燈似的在腦海中晃過,他有意無意地催動劍勢,竟是一招一式地耍了出來。

    見李賢雖然腳下虛浮,但一招一式卻是有板有眼,鋒芒凌厲無匹,竟不是什么醉劍,而是殺人的劍朮,許敬宗當即面色一凜。他是從隋唐亂世中出來的人,雖說自個武藝稀松平常,但卻見過無數猛將,這眼力還是不錯的。這昔日赫赫有名的盛家劍,他卻是曾經有幸得見,如今再次重觀。自打父親被殺之后就謹慎慣了的他竟是拍案而起。

    “取大鼓來!”

    這大鼓原本就早已備下,此刻聽見許敬宗的疾呼,几個下人立刻合力搬了過來,卻是不約而同地避開了中間李賢那一畝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一十四章 郎心有人,妾怎好強留;縱使無心,老狐狸亦有算計

    李賢之所以能夠在酒醉之后不到半個時辰就先清醒過來度上是因為那套盛家劍的關系。然而,此時此刻他完全不知道。他知道的只有一點,倘若他剛剛真的對人家做過什么什么……那事情就完全沒辦法收場了。

    這年頭男女情投意合雙宿雙棲未必要負責任,但是,他是沛王,許嫣是許敬宗的孫女,這就大大不同了。他几乎把酒宴上的所有事情都拿出來回憶了一番,但到了最后卻萬般無奈地發現,除了舞劍還有那么一點印象,之后的事他就完完全全不記得了。

    “許大小姐……”

    許嫣倏然轉過身子,見李賢雖然面色不大好看,但確實已經醒得炯炯的,面色不禁微微一紅。而她這一紅臉不打緊,李賢卻是心中著慌,畢竟,酒醉誤事對于他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正准備拐彎抹角盤問一下,許嫣卻搶在他前頭說了話。

    “剛剛殿下在席間舞劍的時候醉了,是我把你安頓在了這兒,但只是一會兒你就自己醒了。既然無事,我去稟告爺爺,殿下便在這里休息一會好了。”.是二話不說就往外頭走。

    這下子,李賢頓時怔住了。三番兩次在許家偶遇許嫣,他當然知道這大多是老狐狸的設計,雖說每次猶如躲避瘟神一般躲得快,但他不是瞎子,人家眼睛里的那點情意他當然看得出來。

    倘若剛剛許嫣含羞帶澀地讓他負責,或是哭哭啼啼地奪門而去,或干脆是用一種仇恨的目光盯著他,他都不會覺得奇怪。而偏偏是這種古怪的態度,讓他完完全全弄不清楚自己究竟做了什么。

    李賢心急之下,不管不顧地跳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一十五章 太子惹出來的麻煩

    你知道么,那位周國公嗣子賀蘭敏之又踩死了一個人

    “長安城被他糟蹋的大姑娘小媳婦足足有好几十,咳!”

    “誰讓人家有個好姨娘,換作是別的,早該打發去嶺南蹲著了!”

    “還有哪家侍郎的千金倒了霉,聽說還珠胎暗結,嘿嘿!”

    要說這年頭沒有電視,沒有無線電,沒有報紙,于是,口耳相傳的流言便成了人們的最大娛樂。那一天發生在南市大街上的事,被無數人這么一傳,立刻就變了味道。然而,上述這些亂七八糟的抱怨和幸災樂禍之后,便是那一頓鞭打豪奴最是精彩,甚至有好事的編成了說書在酒肆茶樓傳唱。

    尤其是賀蘭敏之咬牙切齒一頭昏倒那一場大家最喜歡聽,每逢說到了這一樁,上上下下喝彩聲不絕,更有人頻頻追問,那半道里殺出的貴公子是誰。而這個時候,那說書人便會神祕兮兮地比划手指頭。

    那天李賢雖然沒表露身份,但民眾的想象力是無窮的。這天底下有名頭的世家子弟雖然多,但能夠當街如此削落賀蘭敏之面子的卻不多見。更有人認出了張堅韋韜,于是,一個名字就呼之欲出了。

    然而,八卦新聞卻沒有到此為止,恰恰相反的是,在李賢的授意下,一向嘴巴最緊的沛王第下人,破天荒地向外頭神神祕祕地散布了一個消息——他們家的主人這几天正在折騰那位惹事生非的賀蘭公子。這么一說,有心人自然是窮追猛打試圖追問出根底,但凡出門采買的王宅仆役,几乎個個都會遭到人家的盤根問底。

    于是,賀蘭敏之被關小黑屋地事傳出去了;天天兩個健仆用凶犬追著賀蘭敏之跑圈的事情傳出去了;不完成訓練指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一十六章 危機轉嫁就是這么簡單

    凡還有那么一點英明的皇帝,一旦把政事交卸出去,當撒手掌柜任事不管的。李治現如今年不到四十,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更懷著超越乃父成為有史以來最賢明天子的遠大抱負,自然不可能因為區區風眩病就真的淡出朝政。

    于是,上官儀每天出入宮廷的時間漸漸長了,除了給皇帝談詩論文做些風雅勾當之外,便是事無巨細匯報朝廷政事,外加百官動向,如是等等。當然,為了表示君臣之間的相得,老上官几乎天天都能從宮中帶些賞賜的東西回去,傳到外邊都是一段段佳話。

    然而,這一天應該上官儀入宮的時辰,老上官卻遲遲不見蹤影。于是,李治當即陰沉了臉,看誰都不順眼,連帶著貞觀殿上下的內侍宮人全都賠了十萬分小心,就連王福順說話也是細聲細氣。好容易安頓好了天子午睡,他擦了一把額頭油汗來到外邊吹風,結果便聽到了一條讓他大吃一驚的消息。

    “太子回來了,這是誰讓你胡說八道的?”

    他惡狠狠地盯著那個膽戰心驚的內侍,本能地把人歸到了嚼舌頭這一范圍。要知道,昨兒個傳來的消息還是太子車駕一行剛剛過了陝州,怎么才一天工夫就到洛陽了?

    “小人,小人也是聽別人說的……”那內侍哭喪著臉,分外痛恨某個神神祕祕告訴他此事的人。見王福順臉色愈發不好,他正想出口補救,王福順忽然看見了不遠處匆匆而來的一個人影,趕緊丟下這內侍迎了上去。

    “阿蘿姑娘,您怎么來了?”

    李賢雖說如今常常住在還未完工的沛王第。但阿蘿卻留在了庄敬殿。一來外頭畢竟不如宮里消息靈通,二來,有阿蘿這么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一十七章 逮著機會就要整人

    太子微服歸來的消息還未來得及傳開,就有兩個御史迫了奏本,一則是稱太子撇開護衛儀仗先行,是把自己置于險境,又置護衛儀仗于不忠之地,中心意思不外乎是倆字——找死;第二則是批評太子在回到洛陽之后不先到洛陽宮請安,而是先在城里頭逛了一圈,是為不孝。

    倘若沒有李賢舌粲蓮花似說動上官儀,又把自己委托賀蘭周尋找的名醫秦鳴鶴拿出來當作李弘的功績,那么,興許李治一怒之下,李弘至少逃不脫一頓申斥。但是現在,代為執政的武后看到這奏折之后,也不隱瞞,直接把兩份洋洋灑灑文采華麗的奏折往袖子里一塞,施施然來到貞觀殿,把奏折直接交了,便坐在旁邊默不作聲。

    當照例前來陪皇帝說話解悶的上官儀來了之后,看到這奏折自然大為憤怒。不說別的,太子回洛陽之后,陪著去找那位名醫秦鳴鶴的乃是他上官儀,如今卻有御史上書彈劾,而憑借他對于文字的敏銳程度,甚至感到里頭在影射他這個太傅失職。于是,繼皇帝皇后兩位至尊惱怒之后,上官儀這個宰相也開始火冒三丈。

    中樞強于地方,這是任何中央集權的朝廷的普遍現象。刺史在外頭乃是一方之主,到了中樞也就是個平平常常的四品官,所以,有多少人削尖了腦袋就想往中書門下兩省鑽,而如今中書最重,中書省的那些定額位置早就被無數人盯上了。

    正因為如此,兩位至尊一位宰相對太子彈劾案的震怒直接導致了一大堆人倒霉——兩位倒霉的御史就不提了,不管是他們自個沒事找事還是有人在背后攛掇,直接打發去了嶺南那地方數星星;與此同時。正愁找不到機會動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一十八章 “命中注定”的相遇

    一個微不足道的內侍被杖斃而死,這在宮中自不是什么是,死的曾經是武后身邊心腹的王伏勝,對此深感興趣的人就多了。要知道,王伏勝自打武后還是昭儀的時候就跟著武后,算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再說武后對下人并不苛刻,這王伏勝怎么說死就死了?

    有疑問的多半是宮里人,外頭的大臣就算再有閑,也不會管一個閹人的死活。至于李弘和李賢兄弟私底下說起此事的時候,前者卻對這王伏勝咬牙切齒。

    正如李賢所想的那樣,李弘這人屬于算盤珠子撥一撥動一動那種類型,若沒有人攛掇,絕對想不到撇下護衛儀仗微服進洛陽這種勾當。李治和武后一時氣怒,杖斃了多嘴多舌的王伏勝,李弘回頭就把自己東宮的某個內侍送給了李賢。

    太子如今要仁孝,大棍子把人打死雖然爽快,卻不是李弘該做的事情。而李賢把人接手過來之后,當即便轉手交給盛允文處置。原以為三木之下必無勇夫,但直到現在都一點消息沒有,他不禁后悔沒有把王伏勝一起保下來,也好拷問出個子丑寅卯來。

    武后執政,水漲船高的自是有一批人,首先就是那些正在編撰書的文學臣子最最高興,其次就是郭行真了。他這個東岳先生不好好主持泰山東岳觀,整天在皇帝皇后跟前亂轉,和文武百官交接密切不是一天兩天了,但是,自打武后執政。他的腰板就更加硬了。

    數月前那莫名其妙的殺人案雖說險些讓他吃挂落。但如今想起來,他卻覺得心中樂顛顛地。同是道士,但是。袁天罡這個活神仙自是比他這個修為不足地強些,所以,當初聽說自己有性命之憂,他几乎是茶飯不思,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來的人才

    李賢的記性不可謂不好,成天四處瞎逛,那些權貴大臣都熟,包括人家家里的兒子女兒也不例外。然而,某些不受他老媽待見的人卻是例外,至少,他不可能頂風作浪,為了結識几個人而去觸老媽的霉頭。高家和長孫家的親戚關系太近,又不像長孫延那樣有別的用處,對于高家究竟有些什么人,他自然是十萬分不熟。

    此時此刻,面對高政喜形于色的模樣,他愈發覺得這事情古怪,正想開口相問的時候,卻只見對方倏然踏前三步,旋即竟是一揖到地。

    “我對六公子仰慕已久,誰知今日竟會在此地得見,實在是幸會幸會!”那高政沒等李賢反應過來,便朝身后的隨從叱喝了一聲,隨著閑雜人等退去,他便滿臉笑容地道,“六公子那些猶如神來之筆的主意,我不知研習過多少次,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不瞞六公子說,若不是借助你的聲名,怎么也不可能有我的今日!”

    這話怎么這么古怪,似乎他李賢今兒個還是第一次和這家伙見面吧?

    倘若說一開始李賢對高政的第一印象是穩重冷靜,那么現如今他這評價便完全更改了過來——除了狂熱兩個字,沒有其他形容詞適合這家伙了。當下他竭力定了定神,便慢悠悠地開口問道:“高三公子這最后一句話卻是奇了,我的聲名和你又有何干?”

    他這話可謂是帶著几分責難的味道,但高政非但不以為忤,反而笑吟吟地說開了。他固然是說得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李賢卻聽得涼氣大冒。

    要知道。李賢現如今生意固然做得不錯,產業身家也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但從根本來說。他只是負責提供創意,真正負責操作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二十章 冠禮前夜的偷雞摸狗

    李敬業的冠禮作為李家的頭等大事,從几個月前就開始為正賓的自然是于志寧,一來老于德高望重學問精深,二來則是因為李家即將和于家結親,所以所謂的冠禮前三日卜決定正賓,其實不過是走走過場而已。

    至于那位贊者,則是理所當然地被盧國公程處默搶了過去。照他的話說,哪怕是因為兒子程伯虎和李敬業的關系,他這個贊者也當定了。至于那在旁邊負責捧著放有袞冕,遠游冠,布冠托盤的三個人,自然是程伯虎、薛丁山和屈突仲翔。

    平素最最好動的這三個人為此排練數日,到最后全都喊著吃不消,甚至連平日最怕的讀書仿佛也成了輕松差事。這冠禮乃是男子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一道儀式,整個儀式都需要穿著繁復的禮服,從齋戒到最終加冠至少得好几天。一想到日后自己都要來上這么一遭,三人自然全都是面如土色。

    而平日最是幸災樂禍的李賢,這時候也沒了嘲笑他們的興致——李敬業作為李家如今的嫡長孫,這冠禮當然是一等一的復雜;然而,他這個皇子將來加冠的時候儀式更復雜,一想到要猶如木頭人似的由人擺布几天,他就感到頭皮發麻。不說別的,單單在李宅參觀了兩次彩排,他就充分領教了傳統儀式的冗長可怕。

    他雖說只是個閑散觀禮的角色,但是,作為李敬業的頭號好友,又是當朝親王。在觀禮台上的位置自是處于前列。在李績地要求。老爹老媽地批准之后,他百般無奈地在冠禮前七天就在李宅住下了,端的是練了一回正坐的本領。好在下午沒事地時候李績常常會拉上他去打上一場。這才沒讓兩條腿廢掉。

    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二十一章 九九重陽,才子佳人登高日,卻道天涼好個秋

    月初六李家這場冠禮自然是辦得熱熱鬧鬧,帝后親臨經是多年未曾有過,再加上能出席的宰相親王全都到場,官小的甚至只能擠在最外圍,足可見這場盛事的規模浩大。也難怪,現如今昔日打天下的那批人老的老死的死,如李績這般屹立不倒的几乎沒有了,所以,這大唐第一臣盡管只是名義上的,這面子卻是誰都推卻不了。

    作為李績的嫡長孫,這加冠的程序自然復雜些,坐西面,祝而冠,又祝而酌,又祝而字。加冠的時候首先加布冠,再加進賢冠,三加袞冕。而于志寧和程處默兩人皆是滿面肅重,到了最后取字的時候,老于在那里笑呵呵地揪了兩下胡須,便悠悠然道出了伯允二字。

    “《爾雅》有云:允,信也;允,誠也。愿爾恪守信誠二字,如爾祖一般,為國之柱石!”

    這學問號稱天下第一的老于道出這兩個字,周圍觀禮的人自是各自表情不一,而帝后并李績更是同時大悅。只有李賢自個在那里犯嘀咕,想當初他自己給自己取了個明允二字,現如今倒好,老于一開口就送給了李敬業伯允倆字,這不是抄襲么?

    庄嚴肅穆一場冠禮結束,接下來李治便笑吟吟宣布了李敬業加朝散大夫,并宣布了臘月中李敬業和于文的婚事。由于上次李敬業在流杯殿詩會的時候沒有什么好表現。所以婚事地宣布便拖到了今天。可不管怎么說,此事從天子口中吐出,自然是人人贊嘆,紛紛道是天作之合,盡管消息靈通的人早就知道了。

    這其中,看向于志寧的目光最是復雜。須知其當初乃是長孫無忌一黨,如今長孫無忌韓瑗褚遂良都死了,偏偏老于看上去愣是在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