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長篇]金庸系列~神鵰俠侶(全)

郭靖道:「這才是我的好女兒!」解下腰間鐵胎硬弓,搭上長箭,颼

颼颼連珠三箭,高台上三名手執火把的蒙古兵應聲倒地,三枝長箭都

是透胸而過。郭靖射朮學自蒙古神箭將軍哲別,再加數十年功力修為,

他所站之處敵軍箭射不到,他卻能以強弩斃敵。眾蒙古兵齊聲發喊,

高舉盾牌護身。郭靖道:「走罷!」勒轉馬頭,與黃蓉等回到城中。



一行人站上城頭。黃蓉呆呆望著高台,心亂如麻。



一燈道:「韃子治軍嚴整,要救襄兒,須得先設法衝亂高台周圍的四

個萬人隊。」黃藥師道:「正是。」凝思片刻,說道:「咱們用二十

八宿大陣,跟韃子鬥上一鬥。」黃蓉垂頭道:「便是鬥勝了,韃子舉

火燒台,那便怎麼處?」郭靖昂然道:「咱們奮力殺敵,襄兒生死,

付諸天命。岳父,請問那二十八宿大陣怎生擺法?」



黃藥師笑道:「這陣法變化繁複,當年我瞧了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陣後,

潛心苦思,參以古人陣法,創下這二十八宿陣來,有心要與全真教的

道士們較個高下。」一燈道:「黃老邪五行奇門之朮天下獨步,這二

十八宿大陣想來必是很妙的。」黃藥師道:「我這陣法的本意只用於

武林中數十人的打鬥,並沒想到用於千軍萬馬的戰陣。然略加變化,

似乎倒也合用,只可惜眼前少了一人雙雕。」一燈道:「願聞其詳。」



黃藥師道:「雙雕若不給那奸僧害死,咱們陣法發動,雙雕便可飛臨

高台,搶救襄兒下來,目下卻無善策。這二十八宿大陣乃依五行生剋

變化,由五位高手主持。咱們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都有人了,但老頑童

身受重傷,少了西方一人。倘若楊過在此,此人武功不在當年歐陽鋒

之下,此刻卻到那裡找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這一下喜極忘形的連翻觔斗,乃楊過幼時在終南山和小龍女共居時的

頑童作為,十年來他對此事從來沒想過,那料到今日人到中年,突然

又來這麼露了一手。只是他輕功精湛,身子在半空中嬌夭騰挪,自然

而然顯出了上乘輕功。小龍女縱聲大笑,甚麼「少語、少笑、少喜、

少樂」的禁條,全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小龍女從身邊取出手帕,本來在終南山之時,楊過翻罷觔斗,笑嘻嘻

的走到她身旁,小龍女總是拿手帕給他抹去額上的汗水,這時見他走

近,臉不紅,氣不喘,那裡有甚麼汗水?但她還是拿手帕替他在額頭

抹了幾下。



楊過接過手帕,見是用樹皮的經絡織成,甚為粗糙,想像她這些年來

在這谷底的苦楚,不禁心酸難言,輕輕撫著她頭髮,說道:「龍兒,

也真難為你在這裡捱了一十六年。」



小龍女幽幽嘆了口氣,說道:「倘若我不是從小在古墓中長大,這一

十六年定然捱不下來。」



兩人並肩坐在石上互訴別來情事。楊過不住口的問這問那。小龍女講

了一會話,言語漸漸靈便,才慢慢將這一十六年中的變故說了出來。



那日楊過將半枚絕情丹拋入谷底,小龍女知他為了自己中毒難治,不

願獨生。當晚她思前想後,惟有自己先死,絕了他的念頭,才得有望

解他體內情花之毒。但倘若自己露了自盡的痕跡,只有更促他早死,

思量了半夜,於是用劍尖在斷崖前刻下了那幾行字,故意定了一十六

年之約,這才縱身躍入深谷,當時她想,如果楊過天幸保得性命,隔

了長長的十六年後,即使對自己相思不減,想來也不致再圖殉情。



她說到這裡,楊過嘆道:「你為甚麼想到一十六年?倘若你定的是八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他點將已畢,命諸路軍士在軍器庫中領取應用各物齊備,然後令旗一

展,四萬兵馬分列東南西北中五方,朗聲說道:「昔日裡雲台二十八

將上應天象,輔佐漢光武中興,咱們這二十八宿大陣雖然比不得漢光

武的聲勢,但抗敵禦侮、守土衛國,卻也是堂堂之旗,正正之師。諸

君各聽主將號令,今日與蒙古韃子決一死戰。」眾兵將齊聲達應,有

若雷震。當下號炮三響,四方大開,五路兵馬列隊而出。



只見東路軍各人背負一根極長的木樁,攻到高台東首,一千兵手執盾

牌,衝前擋箭,其餘七千人紛紛放下木樁,東打一根,西打一根,看

來似乎雜亂無章,實則八千根木樁的位置皆依黃藥師所繪圖畫豎立,

分按五行八卦,頃刻間已將高台東首封住。



西路軍以全真教為主力,群道素來熟悉天罡北斗陣法,只見長劍如雪,

七人一堆,四十九人一群,左穿右插,蜂擁捲來,蒙古兵將看得眼也

花了,只得放箭阻擋。



猛聽得北方眾軍發喊,卻是黃蓉領著丐幫弟子,拖著一架架水龍,將

毒汁往蒙古兵身上射去。那毒汁濺身,登時疼痛不堪,少刻便即起泡

腐爛,蒙古軍抵擋不住,向南敗退。



卻見南方煙霧沖天,乃是一燈大師率領八千人施行火攻,硫磺硝石之

屬一陣陣從噴火鐵筒中噴出。蒙古軍見勢不對,當即敗至中央。郭靖

領軍八千,隨後緩緩而上,見蒙古軍亂,當即揮軍而前,直衝高台。



忽聽得高台旁號角聲響,喊聲大作,地底下鑽上數萬頂頭盔來。原來

蒙古主帥也是善能用兵,除了在高台四周明布四個萬人隊外,掘地為

坑,另行伏兵數萬。郭靖等遠遠望來,只道敵軍是掘的陷坑,豈知是

埋伏了生力軍。這一來蒙古軍敗勢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楊過叫道:「小妹子莫慌,我來救你。」眼見高台的下半截已裹在烈

火之中,他縱身一躍,上了梯級,向上攀行數丈,猛覺頭頂一股掌風

壓將下來,正是金輪法王發掌襲擊。楊過倒持長劍,回掌相迎,砰的

一聲響,兩股巨力相交,兩人同時一晃,木梯搖了幾搖,幾乎折斷。

兩人都是一驚,暗讚對手了得:「一十六年不見,他功力居然精進如

斯!」



楊過見情勢危急,不能和他在梯上多拚掌力,長劍向上疾刺,或擊小

腿,或削腳掌。法王身子在上,若出金輪與之相鬥,則兵刃既短,俯

身彎腰實在大是不便,只得急奔上高台。楊過向他背心疾刺數劍,招

招勢若暴風驟雨,但法王並不回頭,聽風辨器,一一舉輪擋開,便如

背上長了眼睛一般。楊過喝采道:「賊禿!恁的了得!」



法王剛剛踏上台頂回首就是一輪。楊過側首讓過,身隨劍起,在半空

中撲擊而下。法王舉金輪一擋,左手銀輪便往他劍上砸去。



適才兩人在梯級上較量了這一招,楊過但覺法王掌管力沉雄堅實,生

平敵手之中從未見過,不由得暗暗稱奇。心想自己在海潮之中練功,

力足以與怒濤相抗,十六年前法王已非自己對手,何以今日他一掌擊

下,自己竟會險些兒招架不住?眼見他雙輪砸至,竟不避讓,長劍抖

動,有心要試一試他的真力。霎時劍輪相觸,聲如龍吟。兩股巨力再

度相抗,喀的一響,楊過的長劍斷成數截,法王的雙輪也自拿捏不住,

脫手飛出,跌下高台,砸死了三名蒙古射手。楊過心下暗驚:「一十

六年來,我從未使過玄鐵重劍,今日可當真忒也托大了。」



兩人交拆了這一招,各自向後躍開,均覺手臂隱隱酸麻。法王探手入

懷,跟著便取出銅輪鐵輪,撲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人馳上一個小丘,縱目四望,忽見西首有千餘蒙古兵圍住了耶律齊

率領的三百來人。這些蒙古兵均使用四尺彎刀將耶律齊的部屬一個個

劈下馬來。郭芙領著一隊兵馬待要衝入相救,卻被蒙古兩個千人隊攔

住了,夫妻倆遙遙相望,卻是不能相聚。郭芙眼見丈夫身邊的士卒越

來越少,一顆心不住的下沉,深知戰陣中千軍萬馬相鬥,若是落了單

被圍,武功再高也必無幸。



楊過叫道:「郭大姑娘,你向我磕三個響頭,我便去救你丈夫出來。」

依著郭芙平素驕縱的性兒,別說磕頭,寧可死了,也不肯在嘴上向楊

過服輸,但這時見丈夫命在須臾,更不遲疑,縱馬上了小丘,翻身下

馬,雙膝跪倒,便磕下頭去。



楊過吃了一驚,急忙扶起,深悔自己出言輕薄,忙道:「是我的不是,

我胡說八道,你別當真。耶律兄和我一見如故,焉有不救之理?」飛

身奔下小丘,在戰場上將一匹匹健馬牽過,前四匹,後四匹,排成兩

列,跟著躍上馬背,單手提著八根韁繩,大聲呼喝,向敵軍刀陣中沖

了進去。



宋時戰陣之中,原有連環馬一法,當年雙鞭呼延灼攻打水泊梁山,即

曾以連環馬陣法取勝。楊過將這八匹馬連成二列,宛然是個小小的連

環馬之陣。只是八匹馬雜湊而成,未加訓練,奔動之際或東或西,不

成行列,全仗楊過袖力提□,將八匹馬制得服服帖帖,三十二隻鐵蹄

翻飛,擊土揚塵,疾馳而前。楊過施展輕身功夫,在八匹馬背上往復

跳躍。蒙古軍那裡見過這等神奇的騎朮?驚奇之間,八匹馬已衝入陣

中。楊過衣袖一捲,搶過一面大旗,豎起在馬鞍之上。



蒙古兵將大聲呼喝,上前阻擋,楊過揮旗橫掃,將三名將官打下馬來。

眼見距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aska110169 經驗 +20 感謝您對論壇的貢獻 2007-3-25 19:10
  • aska110169 金幣 +20 感謝您對論壇的貢獻 2007-3-25 19:10

TOP

蒙古大汗見勢頭不好,一提馬□,縱騎急馳。他胯下這匹坐騎乃是蒙

古萬中選一的良駒,龍背鳥頸,骨挺筋健,嘶吼似雷,奔馳若風,名

為「飛雲騅」和郭靖當年的「汗血寶馬」不相上下。此刻鞍上負了大

汗,四蹄翻飛,逕向空曠處疾馳。楊過展開輕功,在後追去。蒙古軍

數百騎又在楊過身後急趕。



兩軍見了這等情勢,城上城下登時都忘了交戰,萬目齊注,同聲吶喊。



楊過見大汗單騎逃遁,心下大喜,暗想你跑得再快,也要教我趕上了。

那知道這「飛雲騅」是非同小可,後蹄只在地下微微一撐,便躥出了

數丈。楊過提氣急追,反而和大汗越來越遠了。他彎腰在地下拾起一

根長矛,奮力往蒙哥背心擲去。



眼見那長矛猶似流星趕月般飛去,兩軍瞧得真切,人人目瞪口呆,忘

了呼吸。只見那飛雲騅猛地裡向前一衝,長矛距大汗背心約有尺許,

力盡墜地。宋軍大叫:「啊喲!」蒙古軍齊呼:「萬歲!」



這時郭靖、黃藥師、黃蓉、周伯通、一燈等相距均遠,只有空自焦急,

卻那裡使得出一分力氣去助楊過?蒙古兵將千千萬萬,也只有吶喊助

威,枉有盡忠效死之心,又怎趕得上飛雲騅的腳力?



蒙哥在馬背上回頭一望,見將楊過越拋越遠,心下放寬,縱馬向西首

一個萬人隊馳去。那萬人隊齊聲發喊,迎了上來,只要兩下裡一會合,

楊過本領再高,也傷不著大汗了。



楊過眼見功敗垂成,好生沮喪,突然間心念一動:「長矛大重難以及

遠,何不用石子?」拾起兩旁枚石子,運功擲了出去。但聽得嗤嗤聲

響,兩粒石子都擊在飛雲騅的臀上。那馬吃痛,一聲長嘶,前足提起,

人立起來。



蒙哥雖貴為有史以來最大帝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回:華山之巔

次日清晨,郭靖等一行人生怕襄陽軍民大舉相送,一早便悄悄出了北

門,逕往華山而去。周伯通、陸無雙、武氏兄弟、泗水漁隱等傷勢未

愈,眾人騎在馬上,緩緩而行。好在也無要事,每日只行數十里即止。



不一日來到華山,受傷眾人在道上緩行養傷,這時也已大都痊可。一

行人上得山來,楊過指點洪七公與歐陽鋒埋骨之處。黃蓉早在山下買

備雞肉蔬菜,於是生火埋灶,做了幾個洪七公生前最喜歡的菜餚,供

奉祭奠。群雄一一叩拜。



歐陽鋒的墳墓便在洪七公的墓旁。郭靖與歐陽鋒仇深似海,想到他殺

害恩師朱聰、韓寶駒等五俠的狠毒,雖然事隔數十年,仍是恨恨不已。

只有楊過思念舊情,和小龍女兩人在墓前跪拜。周伯通上前一揖,說

道:「老毒物啊老毒物,你生前作惡多端,死後仍得與老叫化為鄰,

也可算是三生有幸。今日人人都來拜祭老叫化,卻只有兩個娃娃向你

叩頭,你地下有知,想來也要懊悔活著之時太過心狠手辣了罷?」這

一篇祭文別出心裁,人人聽著都覺好笑。



眾人取過碗筷酒菜,便要在墓前飲食,忽然山後一陣風吹來,傳來一

陣兵刃相交和呼喝叱罵之聲,顯是有人在動手打鬥。周伯通搶先便往

喧嘩處奔去。餘人隨後跟去。轉過兩個山坳,只見一塊石坪上聚了三

四十個僧俗男女,手中都拿著兵刃。



這群人自管吵得熱鬧,見周伯通、郭靖等人到來,只道是華山的客

人,也不理會。一名鐵塔般的大漢朗聲說道:「大家且莫吵鬧,亂打

一氣也非了局,這『武功天下第一』的稱號,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忽聽得身後腳步之聲輕響,有人走進殿來。兩人站起身來,見是郭襄。

楊過喜道:「小妹子,你和咱們一起玩罷!」郭襄道:「好!」小龍

女攜著她手,三人走出殿來。



經過石樑,到了一處高崗,見崗腰上有個大潭。郭襄向潭裡一望。只

覺一股寒氣從潭中直冒上來,不禁打個寒顫。這大潭望將下去深不見

底,比之絕情谷中那深谷,卻又截然不同。絕情谷的深谷雲鎖霧封,

從上面看來,令人神馳想像,不知下面是何光景,這大潭卻可極目縱

視,只是越望越深,使人不期然而生怖畏。小龍女拉住她手,說:

「小心!」



楊過道:「這個深潭據說直通黃河,是天下八大水府之一。唐時北方

大旱,唐玄宗曾書下禱雨玉版,從這水府投下去。」郭襄道:「這裡

直通黃河?那可奇了。」楊過笑道:「這也是故老相傳而已,誰也沒

有下去過,也不知真的通不通?」郭襄道:「唐玄宗投玉版時,楊貴

妃是不是站在他身邊?後來下雨了沒有?」楊過哈哈一笑,說道:

「這個你可問倒我啦。看來老天爺愛下雨便下雨,不愛下便不下,未

必便聽皇帝老兒的話。」郭襄凝望深潭,幽幽的道:「嗯,便是貴為

帝王,也未必能事事如意。」



楊過心中一凜,暗道:「這孩子小小年紀,何以有這麼多感慨?須得

怎生想個法兒教她歡悅喜樂。」正欲尋語勸慰,小龍女突然「咦」的

一聲,輕聲說道:「瞧是誰來了。」





楊過順著她手指望去,只見山崗下有兩人在長草叢中蛇行鼠伏般上來。

這兩人輕功甚高,走得又極隱蔽,顯是生怕給人瞧見,但小龍女眼力

異於常人,遠遠便已望見,楊過低聲道:「這兩人鬼鬼祟祟,武功卻

大是不弱,這會兒到華山來必有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眾人見他說話行事都有點迂腐騰騰,似乎全然不明世務,跟這兩個惡

徒竟來說甚麼清心懺悔,都不禁暗自好笑。



尹克西見覺遠並不動武,卻要和自己評理,登時多了三分指望,說道:

「大家原該講理啊!」覺遠點頭道:「眾位,那日小僧在藏經閣上翻

閱經書,聽得後山有叫喊毆鬥之聲,又有人大叫救命。小僧出去一看,

只見這兩位居士躺在地上,被四個蒙古武官打得奄奄一息。小僧心下

不忍,上前勸開四位官員,見兩位居士身上受傷,於是扶他們進閣休

息。請問兩位,小僧此言非虛罷?」尹克西道:「不錯,原來是這樣,

因此我們對大師救命之恩感激不盡。」



楊過哼了一聲,說道:「以你兩位的功夫,別說四名蒙古武士,便是

四十名、四百名,又怎能將你們打倒?君子可欺以方,覺遠大師這番

可上了你們的大當啦。」



覺遠又道:「他們兩位養了一天傷,說道躺在床上無聊,向小僧借閱

經書。小僧心想宏法廣道,原是美事難得這兩位居士生具慧根,親近

佛法,於是借了幾部經書給他們看,那知道有一天晚上,這兩位乘著

小僧坐禪入定之際,卻將小徒君寶正在誦讀的四卷《楞伽經》拿了去。

不告而取,未免稍違君子之道,便請二位賜還。」



一燈大師佛學精湛,朱子柳隨侍師父日久,讀過的佛經也自不少,聽

了他這番言語,均想:「這兩人從少林寺中盜了經書出來,我只道定

是拳經劍譜的武學之書,豈知竟是四卷《楞伽經》。這《楞伽經》雖

是達摩祖師東來所傳,但經中所記,乃如來佛在楞伽島上說法的要旨,

明心見性,宣說大乘佛法,和武功全無干係,這兩名惡徒盜去作甚?

再說,《楞伽經》流布天下,所在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覺遠並沒察覺眾人訝異,又道:「小僧職司監管藏經閣,閣中經書自

是每部都要看上一看。想那佛經中所記,儘是先覺的至理名言,小僧

無不深信,看到這《九陽真經》中記著許多強身健體、易筋洗髓的法

門,小僧便一一照做,數十年來,勤習不懈,倒也百病不生,近幾年

來又揀著容易的教了一些給君寶。那《九陽真經》只不過教人保養有

色有相之身,這臭皮囊原來也沒甚麼要緊,經書雖是達摩祖師所著,

終究是皮相小道之學,失去倒也罷了。但楞伽經卻是佛家大典,兩位

居士又不懂天竺文字,借去也是無用處,還不如賜還給小僧了罷。



楊過暗自駭異:「他已學成了武學中上乘的功夫,原來自己居然並不

知曉,還道只是強身健體、百病不生而已。如此奇事,武林中從所未

有。我若非親眼見他這般拘謹守禮,必說他是裝腔作勢、深藏不露。

難怪天鳴、無色、無相諸禪師和他同寺數十年,竟不知儕輩有此異人。」



一燈大師卻暗暗點頭,心道:「這位師兄說《九陽真經》只不過是皮

相小道,果已深悟佛理。禪宗之學,在求明心見性,《九陽真經》講

的是武功,自是為他不取了。」



尹克西拍了拍袖子,笑道:「在下四大皆空,身上那有經書?」瀟湘

子也抖了抖長袍,說道:「我也沒有。」



張君寶突然喝道:「我來搜!」上前伸手,便向尹克西腕口扭去。尹

克西左手在他手腕上個帶,右手在他肩頭輕輕一推,「啪」的一聲,

將張君寶推出去,摔了個觔斗。



覺遠叫道:「啊喲,不對,君寶!你該氣沉於淵,力凝山根,瞧他是

否推得你動?」張君寶爬起身來,應道:「是!師父。」縱身又向尹

克西撲去。



眾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